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綠鬣蜥的資料
●正確的籠舍
綠鬣蜥屬于大型動物,他們需要一塊較大的飼養場地。一只成年綠鬣蜥的正常體型為5-6英尺(1.5-1.8米)。成年綠鬣蜥應被飼養在一塊最小尺寸為4×4×6英尺(1.2×1.2×1.8米)(長×寬×高)的場地里。綠鬣蜥需要高高的籠子,因為它們是樹棲的(在樹上居住),更喜歡在遠離地面的高處度過它們大部分時間。一定要放置一些比這些動物的體徑稍大的樹枝以供攀爬。樹枝可以購買或采集,但采集的樹枝使用前必須用稀釋的漂白劑做滅菌處理(1份漂白劑配10份水)然后用清水洗凈。幼年的綠鬣蜥可以被養在小一點的飼養場地里,但最小尺寸建議為一個55加侖的水族缸。不出4個月(倘若你所購買的綠鬣蜥為1-3個月大),你的綠鬣蜥將會超出這片飼養場地的大小,那時可以把他移到較大的籠舍里。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大得能容納一只成年綠鬣蜥的人造水族缸,因此唯一現實的選擇是自己建造或定制一個籠舍。許多在爬蟲貿易雜志上刊登廣告的公司能夠制作不錯的大小合適的定制籠舍。適宜的墊材包括用豆基墨水印刷的報紙、樹皮碎屑、以及人造草皮。雖然從審美角度而言報紙是最差的墊材,但卻是目前為止使用最多的。不要在綠鬣蜥的飼養場地里使用刨花、玉米桿、沙子、或者碾碎的胡桃殼。刨花(特別是雪松)散發出的刺激性氣體會傷害這種動物的呼吸系統。而其他的墊材不能被消化,若被食入會引起嚴重的腸道阻塞。綠鬣蜥來自熱帶地區,所以需要更高的相對濕度以利于蛻皮。每天向飼養場地噴一到兩次霧可使相對濕度保持在75%或更高。
●一場關于“放養”綠鬣蜥的爭論
不要讓一只綠鬣蜥在房間里不受控制地自由跑動。不止一次的家庭火災是由于放養的綠鬣蜥打翻了它的加熱燈所致。放養的綠鬣蜥也意味著沙門氏菌的散播,這是無論如何都應該避免的。無人監管的綠鬣蜥也會破壞家具、電線線路和地毯。綠鬣蜥還尤其善于將自己塞入那些幾乎不可能的、難以抵達的地方。當試圖將它們抓出來時,無論是對這種動物還是其飼主都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或精神壓力。
●正確的加熱
綠鬣蜥受到正確的加熱顯得非常重要。爬行動物屬于冷血動物,意味著它們無法自己產生體溫。爬行動物必須通過周圍環境向自身提供加熱或冷卻,此行為反應被稱作體溫調節。體溫調節意味著當一只爬行動物感覺太冷時,它會移動到一塊更熱的區域,例如一塊陽光下的曬背點,或一處朝南的躲藏處,而當它感覺太熱時,它會移到一塊更冷的區域。當我們將爬行動物關起來飼養時,我們必須提供一處冷區和一處熱區,以便這種動物能象在野生狀態下一樣調節自己的體溫。綠鬣蜥需要一處95-100華氏度(35-37.8攝氏度)的曬背點,和一處80-85華氏度(26.7-29.4攝氏度)的冷端。假如這種動物在白天加溫,在夜間溫度可以安全地降至70-75華氏度(21.1-23.9攝氏度)。提供一處曬背場所的最佳方法是使用一盞曬背燈。應該在加熱燈下方一側放置一根樹枝以向這種動物提供一處曬背場所。確信將燈泡隔離或把燈泡裝在綠鬣蜥碰不到的地方,這樣它們就不會燒傷自己。正確的加熱對于維持一套健康的免疫系統和正常的消化來說是很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對綠鬣蜥而言加熱石并不是合適的加熱源。在野外,樹棲的爬行動物不是通過將腹部貼靠在熱表面來取暖的,在人工飼養中不應這么做。
●正確的照明
綠鬣蜥需要“全光譜照明設備”。全光譜照明模擬了自然界陽光的波長。綠鬣蜥需要UVB光譜區(290-315毫微米)燈光的照射以制造維生素D3。綠鬣蜥需要這種維生素用來吸收它們食物中的鈣質。沒有全光譜照明,由于缺乏鈣質,綠鬣蜥將處于一種被稱做骨骼代謝癥的狀態。全光譜照明能由專供爬蟲使用的特制熒光燈泡提供(不是用于植物種植的燈)。確信手中的全光譜燈也能提供UVB,有些“全光譜燈”不能提供這些必要的波長。重要的是曬背用的樹枝要放置在離熒光光源10-12英寸(25.4-30.5厘米)的地方。UVB照明設備的強度在距光源超過12英寸(30.5厘米)后明顯變弱。綠鬣蜥籠舍里的熒光照明設備應每天開10-12小時,在夜間關掉。如果熒光燈在晚上開著,綠鬣蜥將無法入睡并感到壓力(還會暴躁不安)。全光譜燈必須每6個月更換一次,即使在此前它們還沒有燒壞。這些燈泡的全光譜效果會著隨時間的消逝而逐漸減弱。若有可能的話,讓綠鬣蜥享受自然的、未經過濾的陽光,但要注意提供一塊較冷的區域以防過熱。未經過濾的陽光是最好的全光譜光源,但是透過窗戶的陽光不能滿足需要,因為玻璃阻擋了有益的UV射線。不要讓一只水族缸里的綠鬣蜥處在室外的陽光直射之下,玻璃水族缸升溫很快,會因溫度過高導致其死亡。不要把綠鬣蜥帶到室外,除非周圍溫度在70華氏度(21.1攝氏度)以上。
●食譜
在綠鬣蜥的日常管理中,似乎還沒有哪一個方面能比飲食產生更多誤傳了。綠鬣蜥自打出生起就是完全素食的,在它們一生中的任何時期都無需任何類型的動物性蛋白質。以往的綠鬣蜥研究表明,事實上,如果給綠鬣蜥投喂大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它們會快速生長。不過另一個的事實是,喂食了大量動物性蛋白質的綠鬣蜥壽命不會太長,通常會導致痛風或骨骼代謝癥。為綠鬣蜥提供一份由富含鈣質的綠色植物、水果和蔬菜組成的食譜是很重要的。為了能飼養成功,在草食性爬行動物的人工食譜中,鈣磷比應為2:1。一個能提供此需的食譜如下所述:70-80%的深色、闊葉、高鈣綠色植物,例如:羽衣甘藍葉、芥菜葉、菊苣、斗瓣菜和蒲公英嫩葉。若能獲得桑葚和芙蓉屬植物的葉子的話,應盡量經常提供。一定不要喂卷心萵苣,它沒任何營養價值。菠菜也應少量喂食或干脆別喂,因為它含有草酸,會和腸道內的鈣結合,使后者不能被吸收利用。20-30%的蔬菜碎粒,例如:胡蘿卜、筍瓜、南瓜、西葫蘆、解凍后的速凍什錦蔬菜和無刺的仙人掌果。避免或少喂:椰菜、抱子甘藍、卷心菜、羽衣甘藍、寬葉萵苣、花椰菜。這些蔬菜包含碘結合物質能引起甲狀腺問題。10-20%的水果和花,例如:草莓、覆盆子、芒果、木瓜、獼猴桃、甜瓜、蘋果(去籽)、仙人掌果實和花、芙蓉屬的植物的花、旱金蓮屬植物的花和蒲公英花。綠鬣蜥喜歡香蕉,但它們只能被作為加餐,因為它們的鈣磷比率不合適。確信將所有食物切碎成幼體能一口吞下的小塊。
除了正確的食譜外,綠鬣蜥還需要額外的鈣質,鈣粉能在爬蟲商店里買到。鈣粉應輕輕撒在綠鬣蜥的色拉上,對于幼體(每天喂食)來說每周3次,對于成體(每隔一天喂食)來說,每周1或2次。水可以用一只盤子提供,但籠舍內應每日噴霧一次以提高濕度。綠鬣蜥會經常食直接從噴霧瓶噴出或從籠舍中的擺設上滴落的水。
綠鬣蜥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爬蟲寵物。但作為綠鬣蜥流行的結果卻是,它也成了許多爬蟲收容所中無家可歸動物的典型代表。這個品種體型很大,且不天生馴服,還需要專門的人工飼養設備。綠鬣蜥顯然不適合爬蟲寵物的新手。綠鬣蜥是令人驚異和美麗的動物,不應遭受到在寵物貿易中得到的待遇。對自己和他人進行教育和培訓能有助于減少綠鬣蜥的死亡和遺棄,也將從各方面改善它們及其飼主的生活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飼養爬蟲類寵物,飼養最多的是綠鬣蜥(green iguana),原產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根據臺灣邱新育醫師介紹,綠鬣蜥的飼養與管理經驗如下:綠鬣蜥醒著的時候大多在做二件事:找食物,吃食物,找個溫暖的地方消化食物。尾巴很容易斷掉,所以不可以只抓他們的尾巴。 健康的綠鬣蜥皮膚平滑干凈,有光澤,警覺性強,腳會撐起來,生病或飼養不當的則皮膚松垮,四肢腫脹,精神差,站不起來或無力。
最大體長150-210公分
最大體重 6.8-8.2公斤
性成熟 3-6年
最長壽命 25年
平均壽命 10-15年
五歲大時就會表現出季節性的攻擊性,公母都一樣,不讓人碰,公的甚至會持續半年之久,這時候最好提供他們一個大一點的空間。野生的綠鬣蜥是絕對的素食者,吃植物,樹葉,樹干,花等,人工飼養的環境下可以給嫩桑葚葉,玫瑰花瓣,胡荽葉,芥菜葉,蒲公英葉,波菜,甘藍菜,切碎的青豌豆,每周給一次加了櫻桃醬味的豆腐以補充鈣質,水果不要給太多,幼年綠鬣蜥(體長少于60公分),每天喂二次,超過90公分的則一天喂一次,商品化的綠鬣蜥飼料少給。
環境的溫度要有變化,適當的溫度變化可以刺激消化和營養的吸收,增強免疫能力,抵抗感染,白天溫度約為30-32,可以用熱墊,熱點處要有35-40.5度,可以用燈泡,晚上的基本溫度為24-27度,睡覺時要保持黑暗以維持生理節奏,所以晚上不要用燈泡保溫 。
只要溫度高于27度,每天都必須暴露在直接的日光照射下(不可透過玻璃),鈣質和維生素d3才可以被身體利用,不然就必須使用人工紫外線燈管。
主要注意事項:
1.給新鮮優質無農藥或殺蟲劑的蔬菜,深綠色為佳
2.必須提供特定蔬菜的葉子或花
3.隨時要有干凈新鮮的水
4.每天要暴露在新鮮的空氣和陽光下
5.注意環境的溫度
6.幼年綠鬣蜥需要較高的濕度
7.如果使用人工墊子,要保持干凈,每周至少要消毒二次
8.居住地點要選擇安靜處
9.空間愈大愈好
10.住處要干凈,穩固,安全,容易清理
11.使用無毒性且堅固的材質
12.內要有可供躲藏的盒子或洞穴
13.下鋪容易清理的墊料,例如厚紙
14.要有一些無毒的樹枝供其攀爬休息
15.避免低溫<24度或高溫>40度
16.不要接觸到太小或尖銳的砂石,以免誤食
17.不可接觸煙草或香煙的煙(二手煙)
18.不可接觸殺蟲劑,油漆,建筑物材料,清潔劑等
19.避免接觸狗貓和小孩
20.避免接觸木屑,玉米穗,沙子,含有鉛或鋅的東西
綠鬣蜥可以合法飼養嗎
綠鬣蜥如果可以辦理飼養證的話,是可以合法飼養的,辦不到就不能養了。
這種動物的體長在17-25厘米左右,性情比較溫和,而且膽子很小,通常是在白天活動,食性也比較雜,幼年時期喜歡吃蟋蟀以及面包蟲等肉類,成年后多以植物的葉子、花瓣、果實等為食,對水源有一定依賴性。
懂飼養綠鬣蜥的請教下.....
家庭飼養
綠鬣蜥無疑是當今美國最受歡迎的爬蟲寵物。美國每年都從中、南美洲的鬣蜥養殖廠里進口大量的綠鬣蜥。在美國的每個寵物商店里幾乎都能找到綠鬣蜥,一些“公道的商人”甚至將這些動物以同金魚相同的價格出售。不幸的是,隨著普及,鬣蜥的零售價已下跌得如此之低(大約在15-50美元之間),很多人在沒有任何飼養該動物所必需的知識之前就購買了此品種,也不太可能再為他們的新寵物購置適當的裝備,因為這將花費他們10倍(或更多)于購買這些動物的金錢。一些出售鬣蜥的商店販賣的完全不適宜的“全套裝備”和其所提供的錯誤的飼養指導加劇了這個問題。結果就導致出現了大量死亡或無家可歸的鬣蜥以及失敗的飼主。要避免這一問題最好的辦法是接受徹底地培訓和指導。
●購買或收養一只綠鬣蜥
在購買或收養一只綠鬣蜥之前須考慮幾個因素,第一個是體型。綠鬣蜥會長得很大。健康的綠鬣蜥能毫不費力的長到6英尺(1.8米),隨之而來就需要巨大的飼養場地。要人工飼養綠鬣蜥并不容易,它們有特殊的食譜和環境要求,這需要耗費精力和制定相應的計劃。不論幾歲的兒童都不適合照料一只綠鬣蜥,父母必須事先設想將全部承擔飼養這種動物的責任。綠鬣蜥同樣會攜帶沙門氏菌。沙門氏菌能通過不良的衛生習慣傳播給人類,并將引起嚴重的細菌感染,特別是在兒童、老人以及免疫系統低下的人群之中。如果每個觸摸過這種動物或清理過飼養場地的人都能洗手,籠舍里的食盆和設備能遠離放置食品的場所,其實從作為寵物的綠鬣蜥身上感染沙門氏菌的風險還是比較低的。綠鬣蜥能成為很棒的寵物,但它們需要得到許多關注。若仍渴望得到一只綠鬣蜥,首先查找當地的爬蟲社團和代銷處可收養的綠鬣蜥。許多爬蟲社團對無家可歸的動物有一個收養計劃,收養一只綠鬣蜥通常只需很少的費用。由于在寵物市場上存在太多有關這個品種的誤傳,許多綠鬣蜥的新飼主對其飼養方法一無所知,常常是以將他們的寵物送人而告終,因為他們不再能夠或想要飼養它們。結果就是,爬蟲收養代銷處里無家可歸的綠鬣蜥經常泛濫成災(它們與緬甸巨蟒的遭遇差不多,因為同樣的原因)。如果不能從爬蟲收養代銷處獲得一只綠鬣蜥,也可以購買。寵物店里出售的多數綠鬣蜥為稚體或幼體,挑選一只健康的個體顯得非常重要。
健康的小綠鬣蜥活潑好動,它們發狂似地到處亂跑還經常在別人試圖將它們抓起時抽甩自己的尾巴。如果在它們受到觸碰時仍然靜坐或平躺著,這并不代表馴服,而是生病的表現。眼睛應該明亮清澈。應注意無體表寄生蟲如螨類或蜱類。檢查排泄孔是否留有任何糞便殘渣的痕跡,以及鼻子和嘴是否有任何消瘦的跡象或泡沫狀黏液。別選擇出現這些癥狀的動物。這些動物應該有鮮艷的體色,機警,活潑,喜歡吃食。飼養得當的綠鬣蜥幾乎從來不拒絕食物,因此要堅持親眼看見它們吃食。重要的是應注意這些動物飼養了多久了,為它們提供的人工飼養條件是否合適。說不清有多少次我看見商店或賣主們將成群的小綠鬣蜥塞入一個10加侖大的箱子里出售,它們都試圖爬上那一小塊加熱石取暖。要象躲避瘟疫一樣遠離這些商店,他們不知道該如何照料綠鬣蜥,也不能提供正確的人工飼養方面的建議和幫助。這些地方極大地促成了無家可歸的綠鬣蜥問題。向售貨員問一些關于正確人工飼養綠鬣蜥的尖銳問題,若他們不能正確回答問題,就到別處購買。要從高手手中獲得一只健康的、得到良好照料的綠鬣蜥不是不可能,但這通常需付出一些努力。
●正確的籠舍
綠鬣蜥屬于大型動物,他們需要一塊較大的飼養場地。一只成年綠鬣蜥的正常體型為5-6英尺(1.5-1.8米)。成年綠鬣蜥應被飼養在一塊最小尺寸為4×4×6英尺(1.2×1.2×1.8米)(長×寬×高)的場地里。綠鬣蜥需要高高的籠子,因為它們是樹棲的(在樹上居住),更喜歡在遠離地面的高處度過它們大部分時間。一定要放置一些比這些動物的體徑稍大的樹枝以供攀爬。樹枝可以購買或采集,但采集的樹枝使用前必須用稀釋的漂白劑做滅菌處理(1份漂白劑配10份水)然后用清水洗凈。幼年的綠鬣蜥可以被養在小一點的飼養場地里,但最小尺寸建議為一個55加侖的水族缸。不出4個月(倘若你所購買的綠鬣蜥為1-3個月大),你的綠鬣蜥將會超出這片飼養場地的大小,那時可以把他移到較大的籠舍里。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大得能容納一只成年綠鬣蜥的人造水族缸,因此唯一現實的選擇是自己建造或定制一個籠舍。許多在爬蟲貿易雜志上刊登廣告的公司能夠制作不錯的大小合適的定制籠舍。適宜的墊材包括用豆基墨水印刷的報紙、樹皮碎屑、以及人造草皮。雖然從審美角度而言報紙是最差的墊材,但卻是目前為止使用最多的。不要在綠鬣蜥的飼養場地里使用刨花、玉米桿、沙子、或者碾碎的胡桃殼。刨花(特別是雪松)散發出的刺激性氣體會傷害這種動物的呼吸系統。而其他的墊材不能被消化,若被食入會引起嚴重的腸道阻塞。綠鬣蜥來自熱帶地區,所以需要更高的相對濕度以利于蛻皮。每天向飼養場地噴一到兩次霧可使相對濕度保持在75%或更高。
2 綠鬣蜥的家庭飼養
一場關于“放養”綠鬣蜥的爭論
不要讓一只綠鬣蜥在房間里不受控制地自由跑動。不止一次的家庭火災是由于放養的綠鬣蜥打翻了它的加熱燈所致。放養的綠鬣蜥也意味著沙門氏菌的散播,這是無論如何都應該避免的。無人監管的綠鬣蜥也會破壞家具、電線線路和地毯。綠鬣蜥還尤其善于將自己塞入那些幾乎不可能的、難以抵達的地方。當試圖將它們抓出來時,無論是對這種動物還是其飼主都會造成嚴重的身體或精神壓力。
●正確的加熱
綠鬣蜥受到正確的加熱顯得非常重要。爬行動物屬于冷血動物,意味著它們無法自己產生體溫。爬行動物必須通過周圍環境向自身提供加熱或冷卻,此行為反應被稱作體溫調節。體溫調節意味著當一只爬行動物感覺太冷時,它會移動到一塊更熱的區域,例如一塊陽光下的曬背點,或一處朝南的躲藏處,而當它感覺太熱時,它會移到一塊更冷的區域。當我們將爬行動物關起來飼養時,我們必須提供一處冷區和一處熱區,以便這種動物能象在野生狀態下一樣調節自己的體溫。綠鬣蜥需要一處95-100華氏度(35-37.8攝氏度)的曬背點,和一處80-85華氏度(26.7-29.4攝氏度)的冷端。假如這種動物在白天加溫,在夜間溫度可以安全地降至70-75華氏度(21.1-23.9攝氏度)。提供一處曬背場所的最佳方法是使用一盞曬背燈。應該在加熱燈下方一側放置一根樹枝以向這種動物提供一處曬背場所。確信將燈泡隔離或把燈泡裝在綠鬣蜥碰不到的地方,這樣它們就不會燒傷自己。正確的加熱對于維持一套健康的免疫系統和正常的消化來說是很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對綠鬣蜥而言加熱石并不是合適的加熱源。在野外,樹棲的爬行動物不是通過將腹部貼靠在熱表面來取暖的,在人工飼養中不應這么做。
●正確的照明
綠鬣蜥需要“全光譜照明設備”。全光譜照明模擬了自然界陽光的波長。綠鬣蜥需要UVB光譜區(290-315毫微米)燈光的照射以制造維生素D3。綠鬣蜥需要這種維生素用來吸收它們食物中的鈣質。沒有全光譜照明,由于缺乏鈣質,綠鬣蜥將處于一種被稱做骨骼代謝癥的狀態。全光譜照明能由專供爬蟲使用的特制熒光燈泡提供(不是用于植物種植的燈)。確信手中的全光譜燈也能提供UVB,有些“全光譜燈”不能提供這些必要的波長。重要的是曬背用的樹枝要放置在離熒光光源10-12英寸(25.4-30.5厘米)的地方。UVB照明設備的強度在距光源超過12英寸(30.5厘米)后明顯變弱。綠鬣蜥籠舍里的熒光照明設備應每天開10-12小時,在夜間關掉。如果熒光燈在晚上開著,綠鬣蜥將無法入睡并感到壓力(還會暴躁不安)。全光譜燈必須每6個月更換一次,即使在此前它們還沒有燒壞。這些燈泡的全光譜效果會著隨時間的消逝而逐漸減弱。若有可能的話,讓綠鬣蜥享受自然的、未經過濾的陽光,但要注意提供一塊較冷的區域以防過熱。未經過濾的陽光是最好的全光譜光源,但是透過窗戶的陽光不能滿足需要,因為玻璃阻擋了有益的UV射線。不要讓一只水族缸里的綠鬣蜥處在室外的陽光直射之下,玻璃水族缸升溫很快,會因溫度過高導致其死亡。不要把綠鬣蜥帶到室外,除非周圍溫度在70華氏度(21.1攝氏度)以上。
●食譜
在綠鬣蜥的日常管理中,似乎還沒有哪一個方面能比飲食產生更多誤傳了。綠鬣蜥自打出生起就是完全素食的,在它們一生中的任何時期都無需任何類型的動物性蛋白質。以往的綠鬣蜥研究表明,事實上,如果給綠鬣蜥投喂大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它們會快速生長。不過另一個的事實是,喂食了大量動物性蛋白質的綠鬣蜥壽命不會太長,通常會導致痛風或骨骼代謝癥。為綠鬣蜥提供一份由富含鈣質的綠色植物、水果和蔬菜組成的食譜是很重要的。為了能飼養成功,在草食性爬行動物的人工食譜中,鈣磷比應為2:1。一個能提供此需的食譜如下所述:70-80%的深色、闊葉、高鈣綠色植物,例如:羽衣甘藍葉、芥菜葉、菊苣、斗瓣菜和蒲公英嫩葉。若能獲得桑葚和芙蓉屬植物的葉子的話,應盡量經常提供。一定不要喂卷心萵苣,它沒任何營養價值。菠菜也應少量喂食或干脆別喂,因為它含有草酸,會和腸道內的鈣結合,使后者不能被吸收利用。20-30%的蔬菜碎粒,例如:胡蘿卜、筍瓜、南瓜、西葫蘆、解凍后的速凍什錦蔬菜和無刺的仙人掌果。避免或少喂:椰菜、抱子甘藍、卷心菜、羽衣甘藍、寬葉萵苣、花椰菜。這些蔬菜包含碘結合物質能引起甲狀腺問題。10-20%的水果和花,例如:草莓、覆盆子、芒果、木瓜、獼猴桃、甜瓜、蘋果(去籽)、仙人掌果實和花、芙蓉屬的植物的花、旱金蓮屬植物的花和蒲公英花。綠鬣蜥喜歡香蕉,但它們只能被作為加餐,因為它們的鈣磷比率不合適。確信將所有食物切碎成幼體能一口吞下的小塊。
除了正確的食譜外,綠鬣蜥還需要額外的鈣質,鈣粉能在爬蟲商店里買到。鈣粉應輕輕撒在綠鬣蜥的色拉上,對于幼體(每天喂食)來說每周3次,對于成體(每隔一天喂食)來說,每周1或2次。水可以用一只盤子提供,但籠舍內應每日噴霧一次以提高濕度。綠鬣蜥會經常食直接從噴霧瓶噴出或從籠舍中的擺設上滴落的水。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