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是一類兩棲動物,曾與恐龍同時代,是現今存留下來的很古老的爬行動物,性子慢吞。烏龜這是一個大范圍的名字,它有兩層含義上的劃分,從廣義上來講,它是指龜鱉目的總稱,狹義上說的是指龜類下的,如海龜,草龜,金龜等等。烏龜的壽命因為品種的不同,也都有不同的壽命期限。
我們最長說的海龜,它的壽命與人相差不大,在70-120年左右,記載中,最高的大型海龜年齡在151年左右,不過龜類的壽命相較于一些陸地動物去狗,貓,兔子等要長壽的多。但在這些龜類中也有壽命不是很高的,比如瑪塔龜,它的壽命倒是與狗狗和貓咪的壽命挺相似的,大概在15-30之間。不過這是因為它所需要的生存環境極為的艱難,水質要求pH在5.5--7左右,偏弱酸性才最適合它的生長。所以它的數量很少。
在烏龜壽命比較中,還有的烏龜的壽命能達到驚人的300歲,這讓我想起了歷史記載中有800年以上壽命的白龜,聽說所謂的“千年烏龜萬年鱉”這樣的長壽佳話便由此而來。那我們如何判斷烏龜的年齡呢?你得通過龜殼來看,龜殼上面的紋路顏色越深越清楚的就是越年長。它上面顯示有圈數,算數的多少就代表了它的龜齡。與看樹齡倒是挺像的。
烏龜是雜食動物,吃肉也吃素,雖然它動作緩慢但是在捕食方面,自由它的招,有堅硬的龜殼護體,不管發生什么直接縮回龜殼就完事,倒是挺天不怕地不怕的,不過剛出生的小龜可就慘了。
烏龜一般產卵是回沙灘上,所以當他們孵化后,必須經過一段沙灘的距離游向大海,這途中便是速度與力量的決斗了,因為陸地上的鳥類天敵不計其數。所以說烏龜雖然壽命很長,產卵也很多,但是自然產量卻并不多,自然特別長壽的烏龜也活不到它本該的歲數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千年王八萬年龜的龜的壽命
人們認為龜是長壽的動物,甚至認為龜可以長生不老。 然而,龜真的能有千年萬年的壽命嗎?
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 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據《大自然》1998年第3期的一篇文章介紹, 西班牙的海員曾經捕獲過一只300公斤重的巨龜,專家估計它已經活了250年。象龜壽命大約在300多歲。有關文獻還記載:加勒比海生長著一些體重可達500公斤的大海龜, 有的已經活了400年了; 1980年,韓國有人捕到一只已經有700歲高壽的海龜; 在廣東梅州一座“觀瀾亭”的柱基下,發現了一只用來墊柱的活龜,依地方志考證該龜在柱基下已經整整度過了240年了; 四川省三臺縣有人收養了一只老龜,經四川省生物學專家和考古工作者鑒定已經活了1000年 ;湖南溆浦縣均坪鄉發現過一只奇特的龜,據專家鑒定已有1200歲的高壽。從這些個例看,龜的確很長壽。然而,有確鑿證據可查的個例并不多。目前還沒有準確鑒定老龜年齡的有效方法,因而有些年齡判斷可能缺乏科學根據,認為龜可長壽千年萬年的說法難免太過于夸張。 盡管龜的年齡可通過多種方法來判斷, 但到目前為止, 能夠準確判斷龜年齡的方法只有通過逐年的飼養記錄。觀測記錄龜的壽命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比研究者的壽命還長,需要經過幾代人的長期連續觀察。例如,1990年2月8日的《人民日報》記載: 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野生動物園飼養了一只壽命已經500多年的陸龜。有時人們捕到龜,在龜身上刻上放生年代,日后重捕,通過這種方式可大致推斷龜的年齡。例如,1954年,有人在洞庭湖捕到一只烏龜,是乾隆12年(1747)放生的,由此可推斷這只龜至少活了200多年。在實踐中一般以龜背甲盾片上的同心環紋來推算年齡,每一環代表一個生長周期,即一年。 這種方法只有在龜背甲同心環紋清楚時方能計算,而龜的年輪在10齡前較為清晰,年齡較大的龜因盾片磨損而環紋模糊或消失,難以判斷年齡,且環紋的出現因受一些因素的影響而有變化,故這個方法只能做參考。有時還可以依據龜的重量、盾片的大小和生長曲線來推算,但由于容易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這些方法的應用局限性較大。 在生態學上,龜的壽命一般 指種群的平均壽命。壽命可分為生理壽命和生態壽命。生理壽命是指種群在最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因生理上的衰老而死亡的平均壽命;生態壽命指種群個體因被捕食、疾病以及不良氣候環境因素引起死亡的平均壽命。人們關注的往往是龜的生理壽命。關于動物壽命的研究理論和假說很多, 包括遺傳學(遺傳、進化、基因組的大小)、細胞學(端粒、端粒酶、干細胞) 、生理學(代謝速率、性成熟年齡、腦大小和體重) 、行為學(休眠、逃避敵害與防御能力) 、物理學(熵增、熵限)以及生態學(環境因素)等方面的壽命理論研究。但迄今還沒有成熟統一的長壽理論。究竟龜的生理壽命有多長,長壽的奧秘在哪里?這些問題目前尚不夠明確。下面僅從部分比較有影響的理論出發進行介紹分析。 有學者提出的二倍體胚細胞代數與物種壽命呈正比的理論認為:細胞倍增次數越多,則其平均生理壽命越長。端粒與壽命關系學說認為:在染色體頂端存在著一種叫“端粒” 的物質,它具有維持染色體結構完整性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細胞的壽命與端粒的長度有關。端粒有隨著細胞次數增加而逐漸減少的趨勢,細胞每一次,端粒就短一些,當端粒縮短到一定水平時,細胞將退出細胞周期而衰老、死亡。1984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叫端粒酶的物質,它能維持染色體端粒長度的穩定性。而龜類長壽是否因為得益于端粒酶,問題還有待研究。 早在1943年,學者薛定諤利用熱力學理論來解釋生命的本質,提出了負熵的概念。他指出:一個生命有機體的熵是不可逆地增加的,趨于接近最大值的危險狀態,即死亡;新陳代 謝實質上就是從外界吸收“負熵” 以抵消體內化學過程產生的正熵。20世紀末,科學家提出的生命熵增加學說認為:生物從開始發育到死亡的過程,也是生命熵不斷增加達到“ 熵限” 的過程。生物體的壽命取決于系統“熵限” 的大小和生命熵的增長率,而某種生物系統“熵限” 的大小則由這個系統進化而來的有序程度決定。生命熵的增長率除了受基因決定外,還取決于代謝率、活動強度、行為方式以及環境因素等。 從這個理論出發,似乎可以理解具有代謝率低、生長發育緩慢等特征的龜的長壽原因,但這也只是個定性的說明, 還不能定量地解釋。 遺傳進化研究表明 :壽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性狀,它既與許多質量性狀有關,又與許多數量性狀有關, 受多基因控制。不同物種的壽命各異, 壽命是進化的產物,進化蘊藏著壽命形成的機理。科學研究表明,進化使具有高水平清除活性氧的物種保持了最大的壽限。氧有雙重效應: 它一方面通過呼吸過程供給細胞能量,支持一切生命活動;但另一方面,少部分氧在線粒體被還原生成活性氧, 成為衰老啟動因子。因此,消除活性氧是延長壽命的重要條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專一性活性氧消除酶,自然選擇中保留高活性SOD物種, 其壽命與SOD活力呈正比。SOD活力是維持氧化還原潛力、保證內穩態的必需條件,這個條件是支撐長壽的重要因素。科學家對靈長類進化系的耗氧、壽限和SOD活力關 系的研究表明,機體對活性氧的消除水平決定壽限。不同物種單位體重組織終生消耗氧的水平幾乎在同一數量級,壽命短仍保持高水平耗氧量,說明其代謝率高,而代謝率低則利于長壽。研究人員通過食物的攝取量和減少熱量供應,降低了活性氧的產生,延長了受測試動物的平均壽命和最大壽命,在不同進化系的物種試驗中收到等同效應。其中龜的平均壽命和最大壽命分別延長了39%和9.3%,這說明SOD活力是影響龜長壽的因素之一。 科學家們認為:較低的代謝率、較高的成體存活率、緩慢衰老和具有保護功能的堅硬龜甲是進化上有利于龜長壽的特點。對美國三爪箱龜的研究表明:60歲以上和60歲以下的龜的繁殖能力沒有明顯區別,并且老龜的生育能力似乎更強,這說明龜衰老非常緩慢。龜的性成熟的延遲與長壽存在著明顯的協同進化。有關研究揭示,龜性成熟年齡一般在6-12年,有的需要20年以上。例如,三線閉殼龜5—7歲性成熟,四爪陸龜10—12歲性成熟,緬甸陸龜大約16歲性成熟,海龜20—25歲才性成熟。 總而言之,壽命問題是非常復雜的,它受到很多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 要揭開龜長壽的奧秘, 單從某一個角度是很難解釋清楚的,需要從多角度去研究分析。一般認為:龜類的代謝率低,生長發育比較緩慢,性成熟晚,緩慢衰老 ,具有保護功能的堅硬龜甲,在不良氣候環境條件下還具有休眠行為,這些特點都有利于長壽。 雖然龜的生理壽命很長,但是其生態壽命一般卻較短。從生存環境的角度來分析,可以解釋動物的生態壽命。龜耐饑餓能力極強,這與其較低的代謝率有關。一般的龜,在一個月甚至數個月內不吃不喝仍然能延續生命。在自然界食物短缺的條件下,龜的這種非凡能力也有助于延長生態壽命。盡管如此,一般的野生龜,由于經常吃不到東西受到疾病或天敵的威脅,壽命一般在50—70年, 超過100年的是少數。
美國的爬行動物生態學家J.W.Gibbons(1987)教授曾以標志重法對巴西龜的壽命觀測,經過長達23年研究結果,發現1萬多只龜中能活25年以上的僅占3.4%活20~24年的個體占7.3%,能活15~21年的占21.4%,能活15年以下的占68%左右。在飼養條件下,龜的壽命可以長一些,我們從網上查到活的較長的巴西龜壽命可達35歲。
烏龜壽命只有幾十年,為什么會有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
"千年王八"或"萬年龜"通常是一種民間傳說或俚語,用來形容壽命極長的烏龜。這種說法的起源可能來自于觀察到某些烏龜品種具有較長的壽命,或者根據烏龜的生命周期和生長速度進行的估計。
然而,請注意,烏龜的壽命與品種、環境和個體差異等因素有關。一般而言,烏龜的壽命通常在幾十年左右,但也有例外。例如,有些海龜和陸龜品種可能壽命更長,甚至可在100年以上。
同時,烏龜的壽命也受到個體的保護和環境條件的影響。良好的飲食、適當的棲息地、充足的運動和合適的護理可以幫助烏龜更好地生存和延長壽命。
總之,盡管烏龜的壽命通常在幾十年左右,但壽命長達數百年的個別烏龜也存在。然而,我們要以科學實際為依據,而非完全信任民間傳說,以足夠的了解和愛護烏龜。
烏龜的壽命比較長。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海龜早在二億多年前就出現在地球上了,是有名的“活化石”。
“千年王八萬年龜”沒有科學依據,它是一種夸張的說法,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烏龜能活成千上萬歲,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烏龜相比其他動物,更長壽。
烏龜長壽的的歷史記錄:
我國傳統文化中,龜一直被作為長壽的象征,民間有“
千年王八萬年龜”
的傳說。在古書中關于龜長壽的記載和描述可謂層出不窮。
漢代劉向說:“龜之言久,千歲而靈。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兇也。
”
說的是只有壽達千年的神龜,才能預知吉兇。
《 莊子·逍遙游》中也說:
“
楚之南有冥靈,以五百歲為春,
五百歲為秋。”冥靈即龜,
也就是說龜有千年之壽。
南朝《述異記》
中說:
“
龜千年生毛,壽五千年,
謂之神龜,萬年曰靈龜。”
三國時期曹操的詩《龜雖壽》
,
至今廣為吟誦。
明代李時珍的《 本草綱目》中稱:
“
龜、
鹿皆靈而有壽。”
司馬遷在《
史記·龜策列傳》
中說:
“南方老人用龜支床足,行二十余歲。老人死,
移床,龜尚生不死。”
1. 海龜是已知壽命最長的動物之一,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中記載其最長壽命可達152年。這種動物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兩億多年,被譽為“活化石”。
2. “千年王八萬年龜”的說法并非基于科學事實,而是對烏龜長壽特征的一種夸張表達。目前為止,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烏龜能夠活到千歲以上。這種說法的流傳,更多的是因為烏龜相比其他生物擁有更長的生命周期。
3.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烏龜被視為長壽的象征。古書典籍中關于烏龜長壽的記載數不勝數。例如,漢代劉向曾提到:“龜之言久,千歲而靈。”意味著只有長壽的龜才能預知未來。
4. 《莊子·逍遙游》中也有關于龜類長壽的描述,稱其“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這些文獻表明,古人對龜類長壽的認識和敬仰。
5. 南朝《述異記》中提到,龜類在千年后會生毛,五千年壽命時被稱為神龜,而萬年則被稱作靈龜。
6. 三國時期曹操的《龜雖壽》一詩,至今仍被廣泛傳頌,體現了烏龜長壽的形象。
7.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將龜和鹿并稱為具有靈性和長壽的動物。
8. 司馬遷在《史記·龜策列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南方老人的故事,老人用龜作為床榻的支撐,使用了二十多年。老人去世后,龜仍然活著,這個故事展示了烏龜極其漫長的生命周期。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