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獸
日獸的范圍性弱,品格也十分溫柔,所以不妨和其余品格共樣溫柔的參瞅魚混養。因為日獸是變溫動物,水溫10-30℃都能符合,喜佳硬度矮、微堿性的水質。
日獸的豢養技巧性較強,許多嗜佳者常因豢養波折而損食言念,即使是有必定體味的豢養者,也會因偶爾操縱錯誤、馬虎大概或者卑劣天氣的作用戴來損壞。但是日獸的豢養是有順序可循的,只消把握豢養的基原辦法,謙虛向有體味的師父討教,共時注沉書籍原常識的進修,你逐漸便會一帆風順的。
成年的日獸的食東西種許多,罕睹的有較龐大的浮游動物和百般植物的碎渣,以及水蚯蚓、麩皮、豆餅、大麥、蕎麥和人為協共飼料等,也食池壁上青苔。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剛抓來的野雞怎么養殖
剛抓來的野雞怎么養殖
剛抓來的野雞如果數量少,必須先是圈養,或者是籠養為宜。下面是野雞的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生活習性
適應性廣,抗寒,耐粗 生活環境從平原到山區,從河流到峽谷,棲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陸地各種生態環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溫,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動覓食,飲冰碴水,不怕雨淋。
叢集性強 繁殖季節以雄雉雞為核心,組成相對穩定的繁殖群,獨處一地活動,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則開展強烈爭斗。自然狀態下,由雌雉雞孵蛋,雛雉雞出生后,由雌雉雞帶領初生的雛雉雞活動。待雛雉雞長大后,又重新組成群體,到處覓食,形成覓食群。群體可大可小,因此,人工養殖的雉雞,可以適合大群飼養環境,但密度過大時,妨礙采食,常發生互啄現象。
膽怯機警 雉雞在平時覓食過程中,時常擡起頭機警地向四周觀望,如有動靜,迅速逃竄,尤其在人工籠養情況下,當突然受到人或動物的驚嚇或有激烈的嘈雜噪音 *** 時,會使雉雞群驚飛亂撞,發生撞傷,頭破血流或造成死亡。籠養雄雉雞在繁殖季節,有主動攻擊人的行為,野生成年雌雄雉雞常佯裝跛行或拍打翅膀引開敵害,以保護幼雉雞。因此,養殖場要求保持環境安靜,防止動作粗暴及產生突然的尖銳聲響,以防雉雞群受驚。
食量小,食性雜 雉雞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一點就走,轉一圈回來再吃。雉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殖的雉雞,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配以魚粉等動物性飼料。據觀察,家養雉雞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剛亮和下午5~6時,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間不吃食,喜歡安靜環境。
性情活潑,善于奔走,不善飛行 雉雞喜歡游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而且不能持久。
叫聲特殊 雉雞在相互聯絡,相互呼喚時常發出悅耳的叫聲。就像“柯—哆—羅”或“咯一克一咯”。當突然受驚時,則暴發出一個或系列尖銳的“咯咯”聲,繁殖季節,雄雉雞在天剛亮時,發出“克—多—多”歡喜清脆的啼鳴聲,日間炎熱時,雄雌雉雞不叫或很少鳴叫。
雉雞場的建筑與裝置
場址的選擇 雉雞場應選地勢高燥、砂質地、排水良好、地勢稍向南傾斜的地方。山區應選背風向陽、面積寬敞、通風、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雉雞場應建在肅靜、安全的地方,遠離居民區、工廠、主要交通干道,但又要考慮到飼料、產品運輸問題。要有清潔的水源,水質不被污染。要有可靠的電源,不僅維持正常的光照,尤其孵化、育雛及自動給料更不可缺少電源。
雉雞場建筑布局 應劃分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中根據主導風向,按照孵化室、育雛室、育成室、成雉雞室和種雉雞室的順序排列。非生產區包括職工住房及其他服務設施。應與生產區有300~500米的距離。家屬區嚴禁飼養動物、家禽。
主要建筑
生產用房 孵化室、育雛舍、育成舍、商品雉雞舍、種雉雞舍等。
供應用房 飼料加工間、儲藏倉庫。
行政用房 進場消毒室、辦公室、室、獸醫室等。
生活用房 宿舍、食堂、休息室。
主要裝置 雉雞場應根據具體雞場規模、資金情況來決定?,F代化大型飼養場力求裝置完善、機械化程度高。小型個體養殖場則應因地制宜,盡量減少前期投入,加快資金周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孵化機和出雛機 根據本場種雉雞的飼養量,合理選擇配置孵化機和出雛機。
照蛋器 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制做。
籠式育雛裝置 有依靠育雛室溫度調節的單純育雛籠,也有自帶供溫室的電熱育雛籠。
飼槽和水槽 有金屬或塑料制成,也有木制。懸掛在籠壁外,隨雛雉雞年齡調整高度。
產蛋箱 木制的或籠養,箱底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以利于種蛋的滾出,置于暗處。
飼料加工裝置 大型養雉雞場應自己配置飼料加工裝置,如飼料粉......
小野雞怎么養
你最好還是將龔雞放回去吧,母雞一定會回來的。而且小雞剛出殼就能跑能吃,只要母雞聽見小雞叫就會馬上去尋找的。
小雞一般吃用水泡軟的小雜糧和切碎的蔬菜葉子,野雞野性很大的,一般都喜歡逃竄,不容易少量飼養。由于野雞一般有群居性,所以養殖戶都是大群飼養的,這樣它們就不會過分逃跑了,還要用鐵絲網罩住飼養場,就這樣經常還有野雞逃跑。你只有兩只從未馴化過的小雛雞,而且還是被你嚇走了母雞捉回來的,估計很難養的。而且人家雞媽媽好不容易有了兩個寶寶,這樣做的話不大好吧!
看來果真是很難馴化啊,一般養殖場養小野雞就喂的是磨碎的玉米粉再新增點豆粕粉什么的混合飼料,用水拌溼再喂,而且那些小野雞吃菜葉很瘋狂的??磥硭鼈兪遣涣晳T這樣的生活,想媽媽了。
山雞怎么養殖 野外捉到小野雞怎么喂養
山雞幼雛至性成熟前稱為育成期。
1.飼養方式。采用簡易平養,即舍內地面墊料,外設運動場,運動場與舍內門、窗均設網罩,以防山雞逃逸。
2.飼養管理。每天飼喂3次,第一次盡量安排早,最后一次安排在黃昏前1小時。作種用的育成山雞配合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和粗蛋白水平應比肉用山雞略低,喂量為肉用山雞日喂量的90%即可。在飼養過程中,一是設定砂礫盒,任其自由啄食;二是保證飲水的清潔,充分供應,特別是在采食干粉飼料時,更應重視飲水的供給,不論白天、晚上飲水器內都應加滿水。在8~9周齡時進行第二次斷喙,以后再隔4周左右進行一次修喙,防止啄癖。日糧配合:黃玉米48%,小麥粉3%,豆餅26%,魚粉10%,麩皮3.5%,草粉和酵母粉各3%, 骨粉1.5%, 貝殼粉1.1%, 食鹽0.4%,新增劑0.5%。育成期最適宜的溫度為18~25℃,低于17℃要加溫,高于25℃則應減少密度,加強通風。到11周齡時,每平方米密度為3~4只,隨著日齡的增加,密度減少到每平方米2~3只為宜。要注意控制體重,防止過肥。為保證其繁殖期能獲得較高產蛋率和受精率,要注意減少日糧中蛋白質喂量和能量標準,增加纖維和青綠飼料喂量,減少飼喂次數,增加運動。
野雞養殖怎么樣?前景如何?
你說的是七彩山雞對吧,我從事畜牧藥品行業。這種野雞飼養相對比較麻煩,工序較繁雜且成活率較低(畢竟它的本性屬于山林,密集飼養較不理想)。當然,如果你有較好的飼養環境,再加上耐心和技術。由于現在人們多生活水平、品質的追求更加注重。所以,前景還是比較寬廣的... 祝你好運(本人可提供相關技術咨詢)
抓到的野雞怎么養
剛抓來的野雞如果數量少,必須先是圈養,或者是籠養為宜。下面是野雞的相關資料,僅供參考。
生活習性
適應性廣,抗寒,耐粗 生活環境從平原到山區,從河流到峽谷,棲息在海拔300~3000米的陸地各種生態環境中,夏季能耐受32℃以上高溫,冬季零下35℃也能在冰天雪地行動覓食,飲冰碴水,不怕雨淋。
叢集性強 繁殖季節以雄雉雞為核心,組成相對穩定的繁殖群,獨處一地活動,其他雄雉群不能侵入,否則開展強烈爭斗。自然狀態下,由雌雉雞孵蛋,雛雉雞出生后,由雌雉雞帶領初生的雛雉雞活動。待雛雉雞長大后,又重新組成群體,到處覓食,形成覓食群。群體可大可小,因此,人工養殖的雉雞,可以適合大群飼養環境,但密度過大時,妨礙采食,常發生互啄現象。
膽怯機警 雉雞在平時覓食過程中,時常擡起頭機警地向四周觀望,如有動靜,迅速逃竄,尤其在人工籠養情況下,當突然受到人或動物的驚嚇或有激烈的嘈雜噪音 *** 時,會使雉雞群驚飛亂撞,發生撞傷,頭破血流或造成死亡?;\養雄雉雞在繁殖季節,有主動攻擊人的行為,野生成年雌雄雉雞常佯裝跛行或拍打翅膀引開敵害,以保護幼雉雞。因此,養殖場要求保持環境安靜,防止動作粗暴及產生突然的尖銳聲響,以防雉雞群受驚。
食量小,食性雜 雉雞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一點就走,轉一圈回來再吃。雉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殖的雉雞,以植物性飼料為主,配以魚粉等動物性飼料。據觀察,家養雉雞上午比下午采食多,早晨天剛亮和下午5~6時,是全天2次采食高峰;夜間不吃食,喜歡安靜環境。
性情活潑,善于奔走,不善飛行 雉雞喜歡游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而且不能持久。
叫聲特殊 雉雞在相互聯絡,相互呼喚時常發出悅耳的叫聲。就像“柯—哆—羅”或“咯一克一咯”。當突然受驚時,則暴發出一個或系列尖銳的“咯咯”聲,繁殖季節,雄雉雞在天剛亮時,發出“克—多—多”歡喜清脆的啼鳴聲,日間炎熱時,雄雌雉雞不叫或很少鳴叫。
雉雞場的建筑與裝置
場址的選擇 雉雞場應選地勢高燥、砂質地、排水良好、地勢稍向南傾斜的地方。山區應選背風向陽、面積寬敞、通風、日照、排水均良好的地方。雉雞場應建在肅靜、安全的地方,遠離居民區、工廠、主要交通干道,但又要考慮到飼料、產品運輸問題。要有清潔的水源,水質不被污染。要有可靠的電源,不僅維持正常的光照,尤其孵化、育雛及自動給料更不可缺少電源。
雉雞場建筑布局 應劃分出生產區和非生產區。生產區中根據主導風向,按照孵化室、育雛室、育成室、成雉雞室和種雉雞室的順序排列。非生產區包括職工住房及其他服務設施。應與生產區有300~500米的距離。家屬區嚴禁飼養動物、家禽。
主要建筑
生產用房 孵化室、育雛舍、育成舍、商品雉雞舍、種雉雞舍等。
供應用房 飼料加工間、儲藏倉庫。
行政用房 進場消毒室、辦公室、室、獸醫室等。
生活用房 宿舍、食堂、休息室。
主要裝置 雉雞場應根據具體雞場規模、資金情況來決定?,F代化大型飼養場力求裝置完善、機械化程度高。小型個體養殖場則應因地制宜,盡量減少前期投入,加快資金周轉,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孵化機和出雛機 根據本場種雉雞的飼養量,合理選擇配置孵化機和出雛機。
照蛋器 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制做。
籠式育雛裝置 有依靠育雛室溫度調節的單純育雛籠,也有自帶供溫室的電熱育雛籠。
飼槽和水槽 有金屬或塑料制成,也有木制。懸掛在籠壁外,隨雛雉雞年齡調整高度。
產蛋箱 木制的或籠養,箱底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以利于種蛋的滾出,置于暗處。
飼料加工裝置 大型養雉雞場應自己配置飼料加工裝置,如飼料粉......
農村養野雞怎么養?
春天是黃金季節,但要注意溫度,以防止疾病。
溫度:出殼頭幾天的溫度應保持在32℃左右-33℃左右,因為沒有張茅啊;憑借其生長發育,溫度可逐漸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左右-3℃左右4周齡時,需要保持約23℃左右。
溼度:小野雞一樣干,溼怕。通常1-7日齡雛雞,需要60%-70%的相對溼度;的相對溼度后一周可維持在50%-60%。室內溼度過大,可以勤換干燥的床上用品。如溼度過低,可放置在水壺放在爐子上燒開的水產生蒸汽加溼器。
燈:如果你想要一組健壯,免疫力強野雞也要注意小光。 1-2日齡的雛雞,一般可以在24小時的光照,但燈光不宜太亮,只要你可以吃雞肉能看到。 3-14天,除了夜間燈光喂養,但通常在白天不開燈,為了促進雛雞休息。經過15天,如果天氣暖和,增加太陽光消毒,預防疾病。
密度:根據資料來證明:健康狀況,以及成群的惡癖生產育雛飼養密度和室內空氣有直接的關系。雞群密度過大,育雛室內空氣污染,二氧化碳含量增高,臭味濃度,衛生條件差,容易感染疾病,飼養雞擠,搶水抓舉,饑餓和生長發育的飽腹感不均衡的影響。放養密度過小,房舍和裝置的利用率降低育雛成本,提高效率的影響。雛雞適宜的放養密度,一般為1-2周,每平方米可保持約30;后來隨著年齡的增加,每周減少5;到7-8周齡時,可以保持每平方米8-10。
料:開啟水喂養雛鳥出殼24小時后,但開啟水前應先喂的水,高錳酸鉀溶液(略呈淡紅色)一般先一百萬分之二讓雛雞自由飲用洗胃;幾天后,你可以在水中加入紅糖或葡萄糖5%,以促進雞卵黃吸收。在開始進料,可以加小米或玉米碎雞蛋黃饃(半也可)撒上磨碎的冷布或白紙適量,使雛雞啄學習。 15天之內孵出小雞,5-6次一天后,逐步過渡到四次,白天4次,喂一晚上1-2次,15天。每個飼料不宜太多,做得少到地面。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繼續提供潔凈的飲用水,水可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和抗生素。在飼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飲食結構的改變小雞,飲酒過多或過少是一個前兆的疾病。
免疫:雛雞常見的疾病主要是腹瀉,球蟲病和雞新城疫。當三天,連喂2天痢特靈水(2加水1千克),或含0.3%的磺胺類藥物-0.5%,預防腹瀉病的飲食。 7-10天10-20倍的生理鹽水(或冷水)稀釋鼻內雛雞新城疫疫苗的第II部,每次1-2滴,以防止新城疫。 20天后,每隔200只雞用40萬單位的青霉素光調料喂,喂三天,預防球蟲病和雞出敗。注1每只雞然后45天后稀釋100倍新城疫疫苗0.4毫升口處。此外,打掃屋子,每天洗臉用具,定期消毒。要設定石灰雞舍入口處池或消毒池,以防止外人無法進入屋內。同時,還要注意做齧齒動物,昆蟲,蒼蠅,防火。
嘻嘻,所以你千萬不要忽視了小野雞長大防盜哦,我喜歡吃山地雞。
野雞適合什么時候養
一、山雞的生活習性
山雞適應性強,分布廣泛,全世界各個地區幾乎都有山雞生存。山雞有隨季節變化小范圍垂直遷徙的習性,夏天棲于海拔較高的針、闊葉混交林邊緣的灌木叢中,秋季遷轉到海拔較低的避風向陽處。山雞的食性很雜,以植物為主,喜食植物的嫩芽、種子、果實等以及豆類、谷類,偶爾捕食昆蟲。山雞食量小,喜少食多餐。
山雞的翅膀飛行能力差,不善飛行,往往幾次起落便不能再起飛,山雞善于奔走,跳躍。山雞10~11個月可達性成熟,并開始繁殖。山雞繁殖高峰期在5~6月,年產蛋兩窩,每窩10~15枚,蛋重25~28克,多呈淺橢圓形。
二、飼養場建設
山雞場舍應選擇在有利于排水干燥、背風向陽、無污染源、交通方便又不近村莊、廠礦,較為清靜并有衛生水源和電源的地方。每間雞舍以32平方米為宜。規模養殖,每棟雞舍長36米,寬8米,高2米以上。雞舍前設有活動場地,每間舍場之間用尼龍網或鐵絲網分隔,上有罩網,以防飛逃。7~8月,天氣炎熱,應搭棚蔽蔭。
1.育雛室
分為平面式和網箱式兩種,要求保溫效能好,又利于通風排出廢氣。
平面式育雛室每幢長20米、寬5米、高2.5~2.8米,用纖維板或磚分為4間。每間的一邊留一走廊,頂部設定保溫隔熱板,墻腳離地30厘米左右,墻頂部開有視窗便于通風。每間設一個保溫傘,或用8個紅外線燈泡作熱源。地板墊上谷殼作墊料。每間可育雛400~500只,每幢可育1600~2000只。
網箱式育雛室是在室內設一列列網箱,以便于管理,提高育雛密度,減少糞便接觸和胃腸疾病發生。網箱長100厘米、寬50厘米、高45厘米,底網眼要求3×1厘米或1×1厘米,側網眼3×1厘米或2×1厘米。每個網箱可育雛40只。
2.中雛網舍
每幢長25米、寬5米、高1.8米。禽舍南面側建有相連線的運動場,長2.5米、寬3米、高1.8米。每幢舍用尼龍網分為5間,上設天網。網眼為1.5×1.5厘米。舍內用磚地面,上墊沙土。每間可飼養150~200只。
3.成雞網室
每幢長40米、寬5米、室高2.4米。外設運動場長40米、寬7.5米、高1.8~2米。每幢用尼龍網分成10間,網孔3×3厘米。舍內用磚砌地面,運動場墊沙土。每間飼養50~70只。
4.飼養用具
(1)孵化器可用家雞電力孵化器。
(2)育雛裝置育雛架、育雛籠、電暖氣、育雛傘等。
(3)飼養用具食槽、水槽為鍍鋅鐵皮焊制而成。飲水器用塔式和方盤式兩種。
三、飼養管理
根據山雞的生長特點,其飼養管理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即:育雛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育雛期:從出殼至脫溫,一般為42天左右。這個階段系山雞保溫養育的前期,是山雞比較難養的一段時間。為了提高成活率,請注意下列幾點:
1.溫度
適當通風和保溫是育雛的關鍵。育雛室地面或育雛箱可墊上谷殼,并選用保溫傘或紅外線燈作熱源。溫度應掌握在:頭三天以35℃為宜,以后每隔二天降一度,10天后視其情況靈活掌握。相對溫度一般以65%為宜。室內空氣應保持新鮮,但要設擋風門,以防賊風進入。
2.及時開食
雛雞出殼待羽毛干后,迅速移至育雛室或育雛箱,24小時后,應及時供水開食。開始時用0.01%高錳酸鉀水喂,水溫與室溫相近。一周內用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混合液與少量飼料拌和喂。以后飼喂雛雞飼料,1~2周齡,每2~3小時飼喂1次,日喂8次;3~5周齡,每天喂5次,以后每天3次。
3.適時分群
雛雞群體不宜過大,隨日齡增長而分群,一般1平方米,1~10日齡60~70只,11~20日齡40~......
家養野雞如何呢
野雞,又名雉雞、山雞,極為漂亮,是鳳凰的原型,最大特點就是:好看、好吃。野雞不僅是世界公認的山珍野味,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被譽為“野味之王”、“動物人參”。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食品已成為餐桌、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但是,野生野雞受國家法律保護,嚴禁獵殺和非法經營,加之自然界存量極少,因此人工養殖野雞商機無限。
一、如何飼養:野雞為野生動物,生命力、適應力和抗病力極強,對環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溫和-32℃的嚴寒,養殖技術與家雞一樣,主食五谷雜糧,用普通飼料加青草、菜葉即可喂養,可利用舊房、倉庫等進行圈養或籠養。
野雞從周齡開始到16~18周齡為育肥階段,此階段野雞體重呈直線上升趨勢。
1.合理飼喂。采用原糧飼喂野雞的養殖戶,可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飼喂比例(推薦配方:玉米40%、小麥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餅15%、麩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噸料加入食鹽2.5公斤及適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雞飼料飼喂的可購買肉雞生長料進行飼喂,并保證充足的飲水,此外可以新增10%~20%的青飼料。讓野雞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噴入2%的敵百蟲溶液,以殺滅體外寄生蟲。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齡)每平方米可養10~12只野雞,以后可按公母、強弱、大小進行分群飼養,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時,應設定足夠的料槽讓其均勻采食,生長一致。
3.設棲架、防啄癖。育肥野雞舍內外應放置棲架供野雞飛攀棲停,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空間,還有利于減少野雞的啄癖。發現有被啄傷的野雞應在傷口處涂紫藥水或樟腦軟膏,并隔離飼養。必要時對野雞群進行,方法為:(1)在舍內掛青草或青菜,引誘野雞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時也補充了維生素和纖維素。(2)9~11周齡時,可在飼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飼料中的食鹽要提高到2.5%,或在飲水中新增食鹽,并保證供水充足。
4.防驚飛。盡可能保持場內安靜,謝絕參觀,以減少外界因素的影響。為防驚飛出現撞傷或撞死,可剪掉野雞一側的初級飛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雞舍應每天清掃,每周用百毒殺等消毒劑進行一次消毒。8~9周齡的野雞要進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飲水接種,并預防禽霍亂或球蟲病的發生。
野雞怎么樣家養
野雞為野生動物,生命力、適應力和抗病力極強,對環境要求不高,能耐46℃的高溫和-32℃的嚴寒,養殖技術與家雞一樣,主食五谷雜糧,用普通飼料加青草、菜葉即可喂養,可利用舊房、倉庫等進行圈養或籠養。
1.合理飼喂。采用原糧飼喂野雞的養殖戶,可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飼喂比例(推薦配方:玉米40%、小麥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餅15%、麩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噸料加入食鹽2.5公斤及適量微量元素)。采用家雞飼料飼喂的可購買肉雞生長料進行飼喂,并保證充足的飲水,此外可以新增10%~20%的青飼料。讓野雞每周至少沙浴一次,并在河沙中噴入2%的敵百蟲溶液,以殺滅體外寄生蟲。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齡)每平方米可養10~12只野雞,以后可按公母、強弱、大小進行分群飼養,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時,應設定足夠的料槽讓其均勻采食,生長一致。
3.設棲架、防啄癖。育肥野雞舍內外應放置棲架供野雞飛攀棲停,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空間,還有利于減少野雞的啄癖。發現有被啄傷的野雞應在傷口處涂紫藥水或樟腦軟膏,并隔離飼養。必要時對野雞群進行,方法為:(1)在舍內掛青草或青菜,引誘野雞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時也補充了維生素和纖維素。(2)9~11周齡時,可在飼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飼料中的食鹽要提高到2.5%,或在飲水中新增食鹽,并保證供水充足。
4.防驚飛。盡可能保持場內安靜,謝絕參觀,以減少外界因素的影響。為防驚飛出現撞傷或撞死,可剪掉野雞一側的初級飛羽。
5.做好防疫工作。野雞舍應每天清掃,每周用百毒殺等消毒劑進行一次消毒。8~9周齡的野雞要進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飲水接種,并預防禽霍亂或球蟲病的發生。
野雞的飼養技術目前已經基本成熟,我國人工馴養野雞始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是目前國內開發最成功的著名特禽。
四、野雞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野雞的育雛期是指雛野雞從出殼到脫溫這段時間,一般為1—30日齡,有些地區可長達42日齡,育雛期是飼養野雞過程中最關鍵的環節。雛野雞在1周齡內死亡率最高,許多品質低劣的種蛋孵出的雛野雞多在這一時期死亡。雛野雞非常膽怯。對外界環境的微小變化特別敏感,任何 *** 都會引起雛野雞驚慌逃竄,以致死亡。所以育雛雞要特別保持環境幽靜,操作按程式,不要隨意更改或經常換人。如果環境條件較差時(如各種聲響、黑暗、強光、各種顏色等),應在雛雉出殼30小時內輸送給雛野雞,建立對這種 *** 的條件反射,以后遇到這種情況時,就不會引起恐懼而四處逃竄。育雛方式可分兩種,一種是立體式育雛(籠式育雛);另一種是平面育雛(地面墊草育雛、網上平養育雛)。其中籠式育雛和網上平養育雛清潔衛生,便于防疫。地面平養墊草育雛容易感染胃腸道疾病和球蟲病等。育雛前的房舍、飼養用具等準備工作均與家雞相同,但有一些特殊要求。野雞育雛比家雞難度大,要求高,剛出殼野雞體小嬌嫩,必須提供完全符合野雞生長的良好生活環境和營養。
1.嚴格保溫
溫度是野雞育雛的重要條件,必須控制好適宜、恒定的溫度。如溫度忽高忽低,變化太大,野雞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影響生長發育,嚴重時可引起死亡。育雛溫度隨著雛野雞年齡的增長而降低,脫溫時間應視育雛季節、天氣變化、給溫方法、雛野雞體況,靈活掌握,可采取20日齡以后白天脫溫,晚上供溫的方式,使育雛效果達到最佳。
2.溼度 育雛的環境溼度也很重要,適宜的育雛溼度見表2—7。
育雛溼度過大,雛野雞水分蒸發散熱困難,食欲不振,容易患白痢、球蟲、霍亂等??;溼度過低,雛雉體內水分蒸發過快,會使剛出殼的......
實驗動物飼養管理規范
實驗動物飼養管理室內應設有通風換氣設備,維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實驗動物飼養管理規范,一起來看看。
動物的飼養環境
飼養場所應建在環境空氣質量及自然環境條件較好的區域,遠離居民區和交通要道,遠離有嚴重空氣污染、震動或噪聲干擾的區域。
動物的房舍應通風、透光、清潔、干燥。房舍內墻壁應光滑、平整,陰陽角應為圓弧型,以利沖洗消毒。墻面應采用耐腐蝕、無反光、耐沖擊不易脫落的材料建筑。地面應防滑、防磨、無滲透。天花板應耐水、耐腐蝕。屋頂應設通風透光、換氣設備。屋內還應設保溫設備,以利冬季保溫。
靈長類實驗動物飼養房內的溫度需控制在18℃~29℃,相對濕度應控制在40%~70%。獼猴在人工飼養管理條件下.最適宜的溫度是20℃~25℃。最適濕度為40%~60%。室內應設有通風換氣設備,維持室內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
動物飼養區應實行封閉式管理。四周要有圍墻(欄)。場區要劃分為繁殖區、育成區和隔離檢疫區。另外應設有相應的配套設備。如:飼料房、飼料倉庫、獸醫室、治療室等。
動物籠舍
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籠舍和設施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動物的福利,為動物提供舒適的環境和足夠的空間。使得動物能夠自由活動。有條件的單位應設置管道、秋千或其它玩具。另外要設有防止動物逃跑的護欄??傊?,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籠舍應保證動物正常的生活、生長、繁殖,有益于動物的安全與健康。
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籠舍按其飼養方式分為籠養型房舍和舍養型房舍。
籠養型房舍
籠養型房舍要寬敞明亮,房頂建有可隨時開啟的玻璃通氣窗,以接受陽光照射。房舍兩邊窗戶通風透氣,窗外罩上鐵絲網防止動物逃跑。飼養房內由于經常使用水和消毒液清洗.地面必須要用耐水、耐磨、耐腐蝕的材料,地面材料接墻處要有15㎝高的踢腳,拐角處呈園弧型,整個地面做成有適當斜度的完全防水地面,并設置帶回水彎的排水口。
單個籠具尺寸不小于60cm×60cm×80cm,為不銹鋼材料或表面光滑、耐酸、耐堿、耐腐蝕、易清洗消毒的鋼筋焊接而成,表面光滑、刺、不斷裂、不脫焊。每個籠內附設飼料盒和飲水器各一個。單籠呈長排放置,籠與籠之間有隔板防止動物互相攻擊,籠背面的隔板可以前后拉動,便于在籠內固定動物。在正面門上裝置彈簧按扣拉鎖,防止動物逃跑?;\底至地面的距離為60cm,防止動物攝食地上污染食物?;\下設有一定傾斜度的污物槽,污物槽表面要光滑便于沖洗。動物的糞便尿液及殘留食物可通過污物槽用水沖到房舍的排水口處,污物槽應保持干凈,必要時用刷子刷洗。
籠養型房舍一般用于飼養檢疫、實驗期動物。
舍養型房舍
舍養型房舍分為內室和外室。內室應設通風換氣和供暖設備。另外要有供動物蹲坐的棲息架,便于動物棲息、遮風避雨和防寒。外室為露天的封閉式鐵欄網結構,裝有棲息架和秋千,供動物戶外活動。內外室的建筑面積比例為l:1.5~2.5,內外室面積之和為20~25平方米,中間有一小門相通,外室設有緩沖的過道便于工作人員和動物進出。房舍地面為整體水磨石面層,表面防滑耐磨、無裂縫、無滲透,地面坡度應滿足清洗排污的要求。房舍內外墻壁光滑平整、墻面涂料應耐水洗、防腐蝕、無反光、耐沖擊,墻角應為圓弧型.便于清洗。適合大籠飼養的動物有繁殖群和育成猴群。繁殖群每舍一般飼養8只(雄雌比例為1:7);育成猴群每舍飼養同種性別動物8~l3只。
動物飼料
飼料應保持清潔干凈、新鮮,做到無雜質、無異味、無霉變、無發酵、無蟲蛀及鼠咬。不得擅自加入抗生素、驅蟲劑、防腐劑、色素、促生長劑以及激素等添加劑。
飼料配方要充分考慮動物的生理習性,并注意飼料的適口性,如猴為素食行動物,喜食水果、蔬菜及玉米等糧食作物。飼養中要注意合理搭配。為保證其營養需要,成猴粗蛋白含量一般應達到16%,幼猴還應高些,應達18~20%。應注意鈣磷比例,補允維生素C。為達到飼養標準,滿足動物粗蛋白質及代謝能的基本需要,其飼料配方應由有專長的入根據飼料品種、季節變化、飼料來源制定相應配方,并定期檢測、測定飼料營養成份。
飲水
實驗動物飲用水應達到城市生活用水標準,并隨時注意水質變化。舍內應設自動飲水設備。
用具
飼養動物所用的鍋、碗、瓢、盆、勺、桶、掃帚等工具物品,應按時清洗,定時消毒,專舍專用,分類存放。
2.6衛生與防疫
衛生防疫是實驗動物飼養工作中的一項經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任何時候都不可疏忽大意,因此,各猴場都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衛生防疫制度。
清潔衛生制度
每周對猴舍的周圍環境進行一次大掃除,并及時清運垃圾,消滅蚊蠅孳生地,禁止隨地丟棄污物,禁止隨地吐痰。
保持動物房衛生,每人清理洗刷猴舍地面、棲息架、籠具、食盆和水盒,清除糞便和殘余食物。注意墻角衛生,不留衛生死角,定期用5%來蘇水噴灑地面。糞便應經化糞池進行無害化處理。房內禁止存放與動物無關的物品。
動物場應定期進行大掃除,場內做到無污水、無雜草、無邊角積垢、無雜物青苔、無蜘蛛網等。
清潔用具和飼養工具要專用,盡量避免異舍使用,用畢及時清洗和消毒。
備料間的用具及設備要定時清洗和消毒,搞好滅鼠、滅蠅、滅蚊工作,防止蟲媒傳染病的發生。
飼養、管理人員進入飼養區必須穿工作服、長筒靴,戴口罩和工作帽。工作鞋帽應定點放置,專人專用,定時消毒。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洗手、消毒,若發生意外傷害,受傷者應及時妥善治療,以防人畜共患病發生。
消毒防疫制度
猴舍的一切物品未經消毒不得任意帶出飼養區;飼養區外物品未經處理不許帶入工作區。非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動物區,確需進入時,應經過消毒后,由有關人員陪同進入。
飼養區應建立消毒制度。一般情況下應空二消一。即空兩天消毒一次。夏天、霉雨季節應空一天消毒一次。特殊情況(如發生傳染性疾病)應一天消毒一次或按獸醫要求消毒,并不得隨意更改。
飼養場門前應設立消毒室、消毒池。消毒室內應設立紫外線消毒燈。消毒池內應隨時放置有效消毒藥液(3~5%的來蘇水),并保持有效濃度,每周應更換一次。工作人員經過消毒后方可進入飼養室。
定期進行預防性消毒。動物房常用工具物品,如料桶、料盆、食盒、水盒等,要經常用0.1~0.5%的新潔爾滅浸泡消毒,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猴舍、猴籠、捕猴網和設備間通常使用2%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每半個月消毒一次。室內設有消毒桶、掃帚、拖把、抹布等使用后,應以0.1%新潔爾滅浸泡,清洗涼干后使用。散養的猴舍地面衛生消毒十分重要,通常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
病猴籠、死猴籠、騰空籠、騰空猴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并經微生物檢測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飼養場應設立隔離治療室,用以隔離治療患傳染性疾病的動物,以防疾病傳播。2.6.2.7發生傳染病或發現死因不明的動物,應及時對所涉及物品、場地和周圍環境進行臨時性消毒,待動物處理之后,對單籠飼養的籠具進行火焰消毒,然后對房舍進行徹底消毒。傳染病疫情解除后.經消毒后的動物房應至少閑置三個月方可使用。
病死動物應報告獸醫檢查解剖,查明原因后按要求對動物尸體焚燒或深埋,解剖及傳染場地要及時消毒。
新進動物未經檢疫不得進入飼養房舍。檢疫期動物要在固定的房舍和區域內飼養,觀察3個月以上,確無疫病才能合群飼養。
青飼料應先清洗干凈,然后再用0.01%的高錳酸鉀浸泡5分鐘以上,再沖洗后方可飼喂。
運送動物的籠具、用具進出動物場應嚴格消毒。
定期進行滅鼠滅蠅,防止疾病傳播。
飼喂制度
飼喂方式:每日采用定時定量的方式,一日分兩~三次投喂。給食量為每只猴每日300~400克。飼喂時在不打擾動物采食的前提下選擇適當的位置觀察其釆食情況。
飼料衛生:由飼料車間加工膨化好的顆粒料要妥善保存,防止各種污染。各種青飼料要保持品質新鮮,不發生霉爛變質;蔬菜、瓜果一定要洗滌、消毒,涼干后再喂,以免引起腸道傳染病或農藥中毒。每天必須檢查飲水裝置,并進行清洗和消毒,保證動物飲水清潔。2.8觀察、記錄制度
每天利用清洗、飼喂或專門的時間觀察猴群,并及時做好觀察記錄,須觀察項目如下:◇ 采食觀察:食欲是否正常,有無挑食、拒食、異嗜現象,有無體弱被欺而無法采食者。
精神狀態:有無萎靡不振、垂頭抱腹、躺臥等現象;有無精神狂躁、抽搐、運動失調、四肢癱瘓等癥狀。
糞尿情況:觀察排出糞便的顏色、形狀、氣味、排糞次數、含水量、糞便數量,糞便是否膿血便、水樣便、粘液便、帶有腐臭味的稀糊狀糞便。觀察排尿次數、每次尿量及顏色等。同時觀察是否有嘔吐、口渴、腹脹、脫肛等。
皮膚被毛:有無咬傷、創傷、被毛蓬亂、被毛缺損和脫毛等;有無水皰、丘疹、潰瘍、脫水皺縮,四肢關節有無腫脹和性皮腫等現象。
地面血污:觀察記錄地面血污的出血量、顏色等。判斷是經血、外傷出血、便血、流產先兆、產后出血。還是脫肛等。
交配懷孕及產仔情況:有無雌雄搭配不當,群內有無受欺或被遺棄的公、母猴。及時記錄月經、交配、產仔時間等。
隔離治療情況:用藥種類、給藥時間、治療效果、疾病轉歸等情況。
環境控制:注意觀察記錄猴舍的溫度、濕度、通風情況、氨濃度變化及飼養密度等。
特殊猴群的飼養管理
新進猴的飼養管理
驗收:對外來猴進行檢查、稱重,并進行有關來源、年齡、性別、體重、臨床檢查結果等項目的詳細記錄。
檢疫:檢疫方式和程序參照3.1。檢疫期不得少于三個月。
適應性飼養:為了使新進猴很快適應新環境,應對其進行適應性飼養,一般適應期不得少于3個月,也可以酌情延長。此項工作應有固定飼養人員或實驗人員負責。要逐步變更飼料,使之逐漸適應基本猴群的飼喂條件。
防寒保暖:冬春季節猴舍溫度應保持在15℃左右,切忌忽冷忽熱,誘發肺炎。
通風換氣:在注意保暖的同時要進行通風換氣,以免空氣中微生物濃度過高引發呼吸道傳染病。
預防性治療:對于易發疾病如肺炎、痢疾和腸道菌群失調等要有足夠的重視,要做好預防、治療和消毒工作,實行預防性給藥。
檢疫、適應性飼養期結束后,應將猴分類進行飼養:
待發猴一小群或單籠飼養
妊娠猴一送繁殖猴舍,加強營養
種用猴一一般選3.5歲以上12歲以下的健康猴。實行大籠放養
嬰猴一出生后6個月以內的小猴,一般可由母猴撫養,也可送育成室,進行人工哺育。病猴一發現痢疾、肺炎等傳染性疾病時.立即送治療室進行隔離治療,以免在猴群中流行傳染。
種猴的飼養管理
一般采用后宮式繁殖的飼養方式。要經常檢查剛合籠群養的猴群。若發現個別膽怯不敢采食的猴,要立即調出。合理調配后要保持正常的種群關系,不要輕易改變群間關系,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角斗而引起外傷、流產和早產等損傷。
保證營養需求:蛋白質應占日糧的20%左右,適量增加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還要供給足夠的水果蔬菜類青飼料。
減少驚擾:非特殊情況.盡量減少捕捉動物。
加強觀察:選配不當者及時調配,對咬傷情況早發現、早治療,有流產先兆者及時處理(黃體酮10~15 mg,VE lOmg,每天一次.連用三天)。平時密切觀察孕猴有無異常表現,若有異常,則應及時采取妥善處理措施,并向獸醫報告。應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結核菌素檢查。
離乳仔猴的飼養管理
仔猴出生后4~6個月齡離乳,從生產間到育成室進行人工喂養,同時進行編號掛牌,存入檔案。
離乳仔猴多采用籠養,兩猴同籠彼此保溫,育成室室內溫度不低于15℃。
根據仔猴的特點飼養時采取少喂多餐的方法,同時每天每只補喂10g奶粉,并適量加入魚肝油、酵母粉及VC制劑。
仔猴常見病為肺炎、腹瀉及嘔吐。應從溫度、 食量及環境上加以控制,減少發病。
病猴的飼養管理
猴群中發現病猴應及時抓出,放入治療室由專人飼養管理,進行隔離治療,密切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病猴的飼喂應按其營養需要及治療需要,調整飼料品質和數量。
負責病猴飼養管理的人員,須掌握一定的獸醫知識和治療技術,配合獸醫實施治療。
治療室要保持整潔,保持溫度相對穩定。門口設置消毒盤,地面每周消毒兩次,每周進行一次全方位的消毒;所用器械及物品必須及時消毒,擦干和晾干后擺放整齊。
健康狀況
靈長類實驗動物的健康狀況對實驗結果正確與否有直接的影響。健康猴的大體外觀為:體形豐滿、發育正常、被毛濃密有光澤且緊貼身體、眼睛明亮活潑、反應靈敏、食欲良好。此外,應仔細地對每只猴作全身檢查,主要檢查項目如下:
眼睛:瞳孔是否清晰,眼睛有無分泌物,眼瞼有無發炎。
耳:耳道有無分泌物溢出,耳廓里是否有缺損。
鼻:有無漿液性、粘液性及膿性分泌物滲出。
皮膚:有無創傷、膿瘡、疥癬、濕疹。
頭部:姿勢是否端正(若有歪斜,常證明有內耳炎癥)。
四肢:主要檢查肌肉、骨骼的發育情況,有無骨折、變形及骨關節炎等現象。
神經系統:是否有震顫、麻痹等癥狀。
上述項目檢查后,采用聽診的方法檢查并記錄動物的呼吸、心跳等情況,特殊場合下可
安排X光檢查。
遺傳質量標準
實驗用猴應是遺產背景清楚的動物,因此應通過人工養殖建立合格的繁殖種群,注意種質優化,逐步培養出優良的種猴。
對種猴編號掛牌,認真做好個體和群體的生產繁殖記錄,建立完整的繁育系譜。
微生物質量標準
普通動物:飼養于開放系統,是靈長類動物中在微生物學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動物。要求不攜帶主要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和嚴重危害動物種群健康的微生物和寄生蟲。要排除的病原體有七種:B病毒(B)、沙門氏菌()、志賀氏菌(S)、結核分支菌()、皮膚真菌()、體外寄生蟲()、弓形體()等。
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F動物):SPF動物除普通動物應排除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外,還應不攜帶主要潛在感染或條件致病病原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既排除對動物群有危害的病原體,又排除對動物實驗研究有干擾的微生物和寄生蟲。SPF靈長類動物除普通動物所要求的病原沒有外,還應要求檢查4種病毒的血清抗體:猴D型逆轉錄病毒(SRV.Simian Retrovirus D)、猴愛滋病毒(SIV,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和猴T淋巴細胞白血病毒(STLV-1,Simian T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l)。抗體陰性者可作為SPF猴群。此外還要求不能攜帶下列病原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氏菌()和寧腸彎曲桿菌()以及排除下列幾種寄生蟲:全部蠕蟲(A11 Helminths),溶組織內阿米巴(),瘧原蟲(),鞭毛蟲(Flagellates)。
猴群飼養管理過程中,實行嚴格的微生物學控制,防止外來病原對猴群的危害,定期檢查排除病毒陽性或可疑動物。國際公認SPF動物適用于所有科研實驗,是目前國際標準級別的實驗動物。
出口猴質量標準
常規的檢疫項目包括TB檢查、腸道致病菌(志賀氏菌、沙門氏菌)檢查、體外寄生蟲檢查、腸道蠕蟲檢查等等。如果客戶提出特殊要求,可進行進一步檢查如:BV、SRV、SIV、STLV等等。
靈長類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監測程序和要求
監測程序:
靈長類實驗動物(籠號、猴號)
體外寄生蟲檢查 體外檢查 結核菌素試驗
結核抗體檢查
血液寄生蟲檢查 采 血 病毒抗體檢查
血液生化檢查
毛、皮膚采樣 真菌檢查
直腸試 )腸道病原菌檢查
體內寄生蟲檢查 糞便檢查
不同等級標準的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監測要求:
對飼養猴群的微生物學、寄生蟲學監測應按不同等級標準所要求的檢測項目進行監測?!?普通動物:每年檢測一次以上。
SPF動物:每季度全面進行一次病毒檢測項目的檢查。其它項目的檢測每年兩次?!?出場猴集中檢疫45天,按要求的等級標準進行全面檢查。如用戶有特殊要求,則 按合同具體要求臨時增加檢查項目,如血液常規檢查及血液生物化學檢查。
新進猴集中檢疫3個月,按不同級別要求進行檢疫。
主要微生物、寄生蟲的檢查
實驗靈長類動物微生物、寄生蟲學檢查程序和方法,參見2001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 l4922.1-2001;GB l4922.2-2001)。
實驗動物飼養與繁殖的方法
實驗動物應該如何 飼養 與繁殖呢?這是很多的科研人員想要知道的答案。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實驗動物飼養與繁殖的 方法 ,一起來看看。
實驗動物飼養與繁殖的方法
一、飼養環境
小鼠對環境的適應性的自體調節能力和疾病抗御能力較其他實驗動物差,而小鼠的品種和品系繁多,各個品種和品系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因此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給予一個清潔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同等級的小鼠應生活在相應的設施中。
小鼠臨界溫度為低溫10℃,高溫37℃,溫度中性范圍30~33℃。飼養環境控制應達到如下要求:溫度18~29℃;相對濕度40~70%;最好控制在18~22℃,濕度50~60%。一般小鼠飼養盒內溫度比環境高1~2℃,濕度高5~10%。
要保持溫度、濕度相對穩定,日溫差不超過3℃,否則會直接影響小鼠的生長發育、生產繁殖、甚至導致小鼠發生疾病,從而影響實驗結果。溫濕度的相對穩定對于建筑條件較差的地方可用空氣調節器、加濕器、在北方用暖氣進行調節。為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氨濃度不超過20ppm,換氣次數應達到10~20次/小時。
現在我國普遍采用無毒塑料鼠盒,不銹鋼絲籠蓋,金屬籠架?;\架一般可移動,并可經受多種方法消毒滅菌。用清潔層流架小環境控制飼養二、小鼠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盒既要保證小鼠有活動的空間,又要阻止其啃咬磨牙咬破鼠盒逃逸,便于清洗消毒。帶濾帽的籠具可減少微生物生物污染,但籠內氨氣和 其它 有害氣體濃度較高,有時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飲水器可使用玻璃瓶、塑料瓶,瓶塞上裝有金屬或玻璃飲水管,容量一般為250ml或500ml。
墊料是小鼠生活環境中直接接觸的鋪墊物,起吸濕(尿)、保暖、做窩的作用。因此墊料應有強吸濕性、無毒、無刺激氣味、無粉塵、不可食,并使動物感到舒適。墊料必需經消毒滅菌處理,除去潛在的病原體和有害物質。一般墊料以闊葉林木的刨花或鋸末為宜,也可用玉米芯加工粉碎除塵后使用。
在實驗中切忌用針葉木(松、檜、杉)刨花做墊料,這類刨花發出具有芳香味的揮發性物質,可對肝細胞產生損害,使藥理和毒理方面的實驗受到極大干擾。
國外有專門的墊料生產企業,進行墊料的生產,而我國的墊料產業尚需開發。目前我國實驗動物部門大部分采用木材加工副產品如鋸末、刨花等,其來源、樹木種類很難控制,給實驗動物質量控制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二、飼料和飲水
1. 飼料(feed)
小鼠應飼喂全價營養顆粒飼料,飼料中應含一定比例的粗纖維,使成型飼料具一定的硬度,以便小鼠磨牙。同時應維持營養成分相對穩定,任何飼料配方或劑型的改變都要作為重大問題記入檔案。
不同種類的小鼠有不同的營養標準,如純系小鼠和種鼠的飼料所含蛋白質成分高于一般小鼠,DBA小鼠需要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飼料。
2. 飲水(drinking water)
小鼠的水代謝相當快,應保證足夠的飲水。一級動物飲水標準應不低于城市生活飲水的衛生標準。二級動物的飲水須經滅菌處理。也可用鹽酸將水酸化(PH2.5~3.0),使小鼠飲用酸化水,酸化水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細菌的生長并殺死它們,其滅菌效果可達到要求。三、四級動物飲水用高壓高溫方法滅菌。
三、一般飼養管理
小鼠的飼養管理非常繁瑣,要求飼養人員具有高度的責任心,隨時檢查小鼠狀況,出現問題立即加以糾正。為了使飼養工作有條不紊,必須將各項操作統籌安排,建立固定的操作程序,使飼養人員不會遺漏某項操作,同時也便于管理人員隨時檢查。
1. 飼喂
小鼠胃容量小,隨時采食,是多餐習性的動物。成年鼠采食量一般為3~7克/天,幼鼠一般為1~3克/天。應每周添料3~4次,在鼠籠的料斗內應經常有足夠量的新鮮干燥飼料,在小鼠大群飼養中,每周應固定兩天添加飼料,其它時間可根據情況隨時注意添加。
根據小鼠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應有不同的給飼標準。由于種鼠群和生產鼠配繁殖頻繁,尤其生產種母鼠的負擔重,能量消耗大,因此除供給足夠的塊料外,還要定時飼喂少量葵花籽、麥芽和拌有雞蛋的軟料??ㄗ压繛?.5~1克/天/只成年鼠。而麥牙和軟料由于微生物條件較難控制,目前趨于淘汰不用,而致力于顆粒料的全價營養,即用維生素合劑代替。
2. 給水
用飲水瓶給水,每周換水2~3次,成年鼠飲水量一般為4~7ml/天,要保證飲水的連續不斷,應常檢查瓶塞,防止瓶塞漏水造成動物溺死或飲水管堵塞使小鼠脫水死亡。小鼠在吸水過程中,口內食物顆粒和唾液可倒流入水瓶。為避免微生物污染水瓶,換水時應清洗水瓶和吸水管。嚴禁未經消毒的水瓶繼續使用。
3. 清潔衛生和消毒
每周應至少更換兩次墊料。換墊料時將飼養盒一起移去,在專門的房間倒墊料,可以防止室內的灰塵和污染。一級以上動物的墊料在使用前應經高壓消毒滅菌。
要保持飼養室內外整潔,門窗、墻壁、地面等無塵土。
堅持每月小消毒和每季度大消毒一次的制度。即每月用0.1 %新潔爾滅噴霧空氣消毒一次,室外用3%來蘇爾消毒,每季度用過氧乙酸(0.2%)噴霧消毒鼠舍一次?;\具、食具至少每月徹底消毒一次,鼠舍內其它用具也應隨用隨消毒??筛邏合净蛴?.2 %過氧乙酸浸泡。
應有周轉用房,在飼養室使用一年時,將小鼠全部移入,原飼養室徹底整修消毒。
4. 動物健康的外觀檢查
這是檢查動物健康狀況的一項常規工作。外觀判斷小鼠健康的標準是:①食欲旺盛;②眼睛有神,反應敏捷;③體毛光滑,肌肉豐滿,活動有力;④身無傷痕,尾不彎曲,天然孔腔無分泌物,無畸形;⑤糞便黑色呈麥粒狀。
5. 性別鑒別
成年鼠性別很易區分,雄鼠的明顯;雌鼠可見開口和五對乳頭。
幼鼠或仔鼠則主要從外生殖器與的距離判定,近者為雌,遠者為雄。另外,雌鼠和生殖器之間有一小溝,而雄鼠則在和生殖器之間長毛。再者,雌鼠有比雄鼠明顯很多的乳頭。
6. 疾病預防
作為實驗動物,實驗前應健康無病,所以應積極進行疾病預防工作,而一旦發病則失去了作為實驗動物的意義。飼養繁殖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有疑似傳染病的小鼠應將整盒全部淘汰,然后檢測是否確有疾病,再采取相應 措施 。
(2)為了保持動物的健康,必須建立封閉防疫制度以減少鼠群被感染的機會。 即應注意以下幾點:
?、傩乱M的動物必須在隔離室進行檢疫,觀察無病時才能與原鼠群一起飼養。
②飼養人員出入飼養區必須遵守飼養管理守則,按不同的飼養區要求進行淋浴、、洗手以及必要的局部消毒。
③嚴禁非飼養人員進入飼養區。
?、車婪酪吧鷦游?野鼠、蟑螂)進入飼養區。
實驗動物的分類方法
一、按實際用途分類
1.實驗動物(Laboratory animals)是專門培育供實驗用的動物,主要指作為醫學、藥學、生物學、獸醫學等的科研、教學、醫療、鑒定、診斷、生物制品制造等需要為目的而馴養、繁殖、育成的動物。例如小鼠和大鼠是首先按實驗要求,嚴格進行培育的實驗動物,其次如地鼠類、豚鼠、其它嚙齒類、鵪鶉等亦已實驗動物化。
2.經濟動物(Economical animals)或稱家畜家禽(domestic animals and domestic fowl)是指作為人類社會生活需要(如肉用、乳用、蛋用、皮毛用等)而馴養、培育、繁殖生產的動物。轉為實驗用的有:產業家畜(豬、馬、牛、羊、雞、鴨、鵝、鴿、兔、魚類等)和社會家畜(犬、貓、金魚等),其中一部分雖已培育成能達到作為實驗動物的目標,但同具有高標準水平的鼠類相比,其品質還不能說是很高的。
3.野生動物(Wild amimals)是指作為人類需要,從自然界捕獲的動物,沒有進行人工繁殖、飼養的動物。例如兩棲類、爬蟲類(青蛙、蟾蜍、蠑螈、水龜等);魚類(鯽魚、泥鰍等);無脊椎動物(蛤蜊類、墨魚類、蟹類、海膽類、蠅類、蚊類、蟑螂等)鳥類;嚙齒類(如黑線倉鼠、長爪砂鼠、黑線姬鼠等野鼠);靈長類(猿猴)等,這些野生動物,除少數外,一般均不能進行人工繁殖生產。
4.觀賞動物(Exihibiting animals)是指作為人類玩賞和公園里供人觀賞而飼養的動物,如踏車小白鼠、玩賞犬和貓等。
二、遺傳學控制分類
1.近交系動物:近交系動物即一般稱的純系動物。此類動物是指采用兄妹交配(或親子交配)繁殖20代以上的純品系動物。
2.突變種純系動物:是指實驗動物正常染色體中某個基因發生了變異的具有各種遺傳缺陷的突變品系動物。
3.純雜種動物:是指無計劃隨意交配而繁殖的動物,即一般動物室供應的雜種動物。
三、微生物學控制方法分類
1.無菌動物:這種動物無論體表或腸道中均無微生物存在,并且體內不含任何抗體。
2.悉生動物:是給無菌動物引入已知5~17種正常腸道菌叢培育而成的動物。
3.無特殊病原體動物:又稱屏障系統動物。
4.清潔動物或最低限度疾病動物:該種動物是飼養在設有清潔走廊和不清潔走廓的設施中,其種群均來自剖腹產。
5.常規動物:指一般在自然環境中飼養的帶菌動物。
實驗動物的特性
1.骨骼構成方面 許多動物與人類一樣,形成軀干的椎骨有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不同種類動物間椎骨有很大差異。哺乳類動物椎骨以胸椎和尾椎較大。盡管哺乳動物和人類頸部外觀有長短之差,但頸椎都是7個。靈長類動物中,原猴類幾乎都是在樹上生活,椎骨很小。真猿類的椎骨差異很大,從外觀體型上即可一目了然。齒式與動物的食性有密切關系,草食類和肉食類差異最為顯著。草食類的臼齒上面扁平而且稍有一點凹狀,而肉食類與此相反,呈凸狀,面積小,這可能與咀嚼方式有關。草食類中,反芻動物沒有上顎切齒,而兔的切齒外突,十分獨特。雜食類動物,如豬的齒式與人類的情況一致。
2.臟器構成方面 腦的重量與神經系統的發達程度成正比。消化系統的器官重量各種動物之間以及與人類之間沒有很大差異,而呼吸、循環系統的器官重量差異較大,運動量越大的動物越重。鳥類越是在上空飛翔的,呼吸器官越重。腸道各部分長度與食性有密切關系。由于草食類日糧中粗纖維含量高而肉食類日糧中粗纖維含量很低,所以草食類比肉食類腸道長得多,特別是盲腸。盲腸長度也與腸內菌群有關。同種動物中,無菌動物盲腸較大。
3.臟器形態方面 消化道各部分不僅大小因動物種類不同而不同,其形狀、構造也因動物種類不同而有顯著差異。反芻動物有復胃,由多個胃構成。單胃動物之間胃的形狀類似,但胃食管部(前胃部)所占比例不同。動物種類不同,肝的分葉方式也存在差異。嚙齒類動物肝的構成最為復雜。馬和大鼠肝的特征是缺少膽囊。
肺的形態因呼吸方式不同也有所不同。哺乳類和鳥類之間差異顯著。肺的分葉情況因動物種類不同而有很大差別。腦的形態方面,越是低等動物嗅球所占比例越大,越是高等動物嗅球功能越弱。鳥類和哺乳類的腦活動中,睡眠與覺醒是不斷交替的,前者睡眠有深睡眠和動眼睡眠之分。一般來說,睡眠方式與行為類型有關.穴居生活的動物深睡眠期較長。腦的新皮質與舊皮質的關系也因動物種類不同而不同。
鵪鶉飼養的方法
鵪鵓具有生長快、成熟早、繁殖力強的特點。鵪鶉的肉、蛋營養豐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療中的珍品。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鵪鶉 飼養 的 方法 ,一起來看看。
鵪鶉飼養的方法
1、場舍與設備
1.1場合要求鵪鶉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據飼養規模而定。為了適應鵪鶉的生態習性和防疫要求,應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鵪鶉舍?;\舍要設在清靜通風、向陽、光線好而保溫的房屋安置,注意調節溫度,保持冬暖夏涼,嚴格控制畜禽(狗、貓、雞等)出入或人為擾。飼養密度按籠舍單層計算,每平方米可養雛鶉100~ 150只或成年鵪鶉60只左右。鵪鶉籠舍內要配置料槽、飲水器;必須安裝照明設備,夜晚須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鵪鶉的產蛋率。
1.2設備
?、蠃g鶉籠。一般采用重疊式籠,其規格為長100cm、寬20 cm、高150 cm,共分6層,每層之間有成糞板接納糞便。產蛋籠可采用多層單只籠。
?、谑巢?。由于鵪鶉的大小和飼養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設計也應各有不同。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鍍鋅鐵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須平整光滑,既便于鵪鶉采食,又不浪費飼料,同時還便于消毒。
③水槽。目前使用較多的飲水器有塔式真空飲水器、長條形飲水槽和蓮接式自動給水槽。
④育雛箱。長90 cm、寬45 cm、高25cm,箱腳高20 cm,出殼至30日齡鵪鶉可在此籠內飼養。
?、莓a蛋籠。供產蛋和配種用,長40 cm、寬25 cm、高25 cm,籠分大小格,大格養母鶉,小格養公鶉。
?、抻氏洹iL50 cm、寬30 cm、高15 cm,每箱養20~30只鵪鶉,專供飼養肉鶉用。
三門峽富通新能源生產的顆粒機、飼料顆粒機、秸稈壓塊機是養殖戶們不錯的選擇。
2、飼料配方
雛鵪鵓的飼料配方:玉米52%、豆餅27%、進口魚粉12%、麩皮5%、甘薯葉粉3%、骨粉1%.另加食鹽0.3%、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適量;產蛋鵪鶉的飼料配方:玉米42%、豆餅33%、進口魚粉11%、麩皮7%、草粉3%、骨粉3.5%、食鹽0.5%,另外添加維生索及微量元素適量。
3、幼鵪鶉的飼養管理
3.1保溫1~3日齡溫度為36~38℃,4~10日齡溫度為35~36℃,11~20日齡溫度為32~34℃,21~30日齡溫度為26~28C。溫度適宜時,雛鶉在熱源附近均勻分布,采食正常。如果舍內溫度較低,可在育雛箱的每層設2~3個燈泡,或在室內增設煤爐升溫。
3.2開水與開食開食前先喂飲0.1%的高錳酸鉀水,以促進胎糞排除和有助于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最初1~2 d每天喂飲溫開水。雛鶉出殼后10 h即可開食,用煮熟搗細的蛋黃加玉米粉或混合料撒愛在報紙上讓其啄食。100只雛鶉每次喂3~4個蛋黃,連喂5d,以后可直接用配合飼料喂。通常1只鵪鵓從開食到產蛋約需飼料0,5 kg。
3.3飼養密度1~14日齡每平方米飼養80~100只,15~30日齡飼養50 ~60只。
3.4光照控制1~7日齡晝夜光照,其強度為每平方米4瓦左右;7日齡至產蛋每天實行16 h光照,每平方米以1~2瓦為宜。
3.5通風及時清除舍內糞便,注意用風機通風換氣,以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4、產蛋鵪鶉的飼養管理
4.1飼養方式籠養產蛋鵓,每層分為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飼養蛋鶉6~8只,公鶉2~3只。如果生產商品蛋可不分單元只分層飼養,每平方米飼養20 ~30只。4.2飼喂方法飼料拌濕飼喂,料水比1:(1.5~1.8),少喂勤添,每日喂4次,產蛋高峰期再加喂1次,也可以不限次數讓其自由采食。蛋鶉每只每日的飼喂量喂20~25 g,如加喂青料,可以減少飼料喂量。喂料時按飼喂量的5%加入砂粒以助消化。
4.3飼養環境要求環境安靜,防止驚群。要消除各種應激因素,蛋鵪鶉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20~22℃,相對濕度喂50%~55%。舍內應有通風裝置,以便及時排出室內氨氣及其他有害氣體,并可調節溫度和濕度。
4.4適宜光照光照控制再14~16 h,有利于提高產蛋量。
4.5日常管理及時收蛋,防止獸害,搞好日常清潔潔和消毒工作。
5、配種繁殖
春季3~5月、秋季9~11月配種,公母鵪鶉搭配比例為1:4,一般每只公鶉1d交配1只母鶉,如果過多交配會影響種蛋的受精率。配種時將公鶉放到母鶉的籠里,自行交配,配后再捉出公鶉。
6、強制換羽
利用第2個產蛋周期,實行人工強制換羽。實施方法是:停料4~7 d、黑暗,迫使產蛋鶉迅速停產,接著脫落羽毛,然后逐步加料使之迅速恢復產蛋。從停飼到恢復開產僅需20 d。必須淘汰病、弱個體,飲水不可中斷。
7、疾病防治
鵪鶉是一種抗病力較強的禽類,但由于密集飼養,如果環境不良或飼養管理不當也會引發某些疾病。飼養鵪鶉者最好不要再飼養其他禽類,以杜絕傳染病的發生流行。要搞好疫苗注射,7~10日齡用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滴鼻、點跟,30日齡以后重復用Ⅱ系疫苗進行免疫。其他疾病如禽霍亂、白痢、球蟲、鶉痘等的防治,重點做好防治接種和預防性投藥工作,發現病狀及時治療。
鵪鶉飼養技術
一、鵪鶉的生活習性
1.鵪鶉喜歡溫暖干燥的環境,低于15攝氏度和高于30攝氏度,產蛋率下降,產蛋最適溫度為20~22攝氏度。2.鵪鶉膽小易受驚,為此飼養室要保持安靜,目前均為籠養,籠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驚時起飛撞傷頭部。3.鵪鶉生長發育快,壽命短,出雛時僅有78克,45~50日齡性成熟體重可達120克。
二、種鶉的繁殖
1.種鶉的選擇。種鶉無母都應選擇三代以內、發育良好、無疾病、體重在120克以上且體形豐滿的鵪鶉。公鶉上方紅色球狀物的精包大而鮮紅;母鶉腹部容積大,恥骨游離端與胸骨后端有三指寬,左右恥骨間有兩指寬,公母種鶉按1:3的比例合籠飼養,自然交配。2.孵化。選擇產出一周內,花斑明顯、大小適中、蛋形正常的種蛋消毒后,按鈍頭朝上置于25攝氏度室內預熱6~8小時后開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溫度:鵪鶉蛋的孵化過程中應貫徹“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則,同時結合孵化季節、外界溫度、胚胎發育狀況靈活掌握“看胎施溫”’一般保持在38~39攝氏度之間。相對濕度:孵化器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在出殼的前一天可將濕度提高到80%。通風換氣:胚胎對氧氣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時打開通風口換氣,后8天要經常換氣。翻蛋:從種蛋入孵開始至出雛前2~3天落盤時,每晝夜翻蛋在4~12次。涼蛋:打開孵化箱門,降低蛋溫,每次涼蛋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用眼皮試溫稍感涼意即可。驗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進行,淘汰無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進行,淘汰中死蛋。出雛:孵化15天時落盤,將蛋從蛋盤中取出放入出雛盤中,加大孵化器濕度到80%直至出雛,初生鶉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雛鶉的培育
鵪鶉的育雛期為30天.初生鶉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雛器中飼養,飼養管理如下:
1.保溫。育雛溫度第1~6日齡溫度保持在37~36攝氏度,第7~14日齡36~35攝氏度,第15~20日齡34攝氏度,20日齡以后每天降1攝氏度,降至27攝氏度時不再用保溫設備,移至22~27攝氏度的常溫下飼養。育雛保溫設備可用育雛傘,也可用普通燈泡、電褥子、暖水袋等做熱源。2.飲水。雛鶉出殼24小時內飲水,一般雛鶉放入育雛器內安靜下來就可飲水,開水最好飲0.01%高錳酸鉀水,以后飲涼開水.一旦飲水,便不能中斷。3.喂料。雛鶉飲水后1小時就可開食,1~3日齡喂開食料。開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開始用含蛋白質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齡后逐漸換成雛鶉料。對于不會采食的雛鶉應加以訓練,其方法是將飼料撒在紙面或無毒塑料膜上,把不會采食的雛鶉放在上面,用手輕輕敲打紙面或塑料膜,誘導其采食。雛鶉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餅27%,麩皮5%,魚粉10%,葉粉5%,骨粉1%,另加多種維生素10克,將飼料攪拌均勻喂給。1~7日齡每日6~8次,以后逐漸減至4次,保證不斷料,不斷水。4.密度與光照。一般日齡小可密些,日齡大可疏些,平養育雛密度為第1周齡120~150只/平方米,2周齡80~100只/平方米,3~4周齡60~80只/平方米。保證鵪鶉的光照時間有利于采食、飲水及生產性能。一周齡24小時光照,一周齡后14~16小時光照。5.精心管理。觀察雛鶉的狀況,檢查溫度、濕度和換氣是否合適。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環境衛生。公母分群在3~4周齡進行,疫苗接種或驅蟲在4周齡進行,以免影響產蛋。
四、成鶉的飼養管理
1.飼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設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飲用。蛋用鵪鶉的飼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餅33%,魚粉10%,麩皮4%,骨粉1%,槐葉粉5%,每l00公斤飼料加入硫酸鋅10克,硫酸錳15克。2.溫度。成鶉產蛋適宜溫度為20~22攝氏度,要根據氣溫變化及調整,夏季要加強通風,降低飼養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飼養密度及生火爐等 措施 來保持溫度。3.光照。在產蛋期間,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時。自然光照不足時,要早、晚補充光照。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籠舍清潔衛生,定期對料槽、水槽進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時揀蛋。注意鶉群精神狀態、食欲和糞便的觀察,發現病鶉及時隔離治療,保持鶉舍安靜,做好日常的記錄。
鵪鶉飼養的方法相關 文章 :
1. 鵪鶉的科學飼養方法
2. 飼養鵪鶉的方法是什么
3. 鵪鶉的養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4. 鵪鶉的飼料喂養注意要點
5. 鵪鶉飼料配方方法要點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