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蜥
飛蜥屬一同有41個物種,人為豢養飛蜥須要特殊注重他們的豢養情況。飛蜥屬于樹棲型,所以豢養箱中該當預備一些樹枝供它們安息。
華夏產裸耳飛蜥和斑飛蜥二種,分散于華夏云南、西躲、廣西和海南。休憩于熱戴、亞熱戴海拔700~1500米的叢林中,所以人為豢養時該當為它們挨造一個和野生情況一致的豢養情況。飛蜥常在樹上運動,很少下到大地。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這是什么品種的蜥蜴,該怎么養?
科 名:飛蜥科
中文名:鬃獅蜥
英文名:Central bearded dragon
學 名:Pogona vitticeps
屬 名:Pogona
食 性:以昆蟲或植物為食。
分 布:澳洲中、東部內陸。干燥森林及沙漠。
形態特征:全長約40公分,最大可達49公分。體形粗大。位于體側的棘狀鱗,生長方位均不盡相同。背部及頸背上覆滿有棘狀鱗。當遭受威脅時,這種蜥蜴會以張開嘴及將帶刺的咽喉膨大作展示動作,故其中文名即由此而來。
生活習性:棲息于森林甚至沙漠等各式各樣的環境,半樹棲型。日行性。每胎可產11-26顆卵。
鬃獅蜥飼養:
飼養箱
*從出生到6英寸大小(約15厘米):20~30加侖(0.09立方米~0.14立方米)
*6英寸到成體:60加侖(0.27立方米)
成體或混養可以飼養于更大的飼養箱中
采用適當尺寸的飼養箱對您的鬃獅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飼養箱過小可能導致您的鬃獅體溫過熱甚至死亡。
照明與加溫
日間照明/加溫:全光譜加熱射燈(UVA射燈)需要裝于飼養箱的“熱”端。燈具的瓦數取決于飼養箱的大小和燈具距離加熱點的距離以及您的室溫。熱點(您的鬃獅在石頭/木頭/棲木上曬太陽的地點)的溫度應大約在華氏110~115度(攝氏43~46度),飼養箱中較涼的一邊大約在華氏80~85度(約攝氏27~30度)。溫度階梯對您的鬃獅蜥的健康非常重要,這能確保您的鬃獅蜥能夠徹底消化食物以及幫助他(她)的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您需要一個好的溫度計來準確測量溫度。
您的鬃獅蜥同樣會需要UVB的照射,這是一種刺激爬蟲產生維他命D3的光波,維他命D3決定了對于鈣質的吸收。有兩種不同的UVB來源,可能的話直接曬自然陽光是最好的,一定要直接照射陽光的原因是UVB是無法通過玻璃和塑料的。如果您需要一個人工的UVB來源,我們建議您一同使用一個5.0的UVB燈管和一個高質量的汞蒸汽射燈(UVA),燈具的光線應該可以照到整個飼養環境而不會被玻璃和塑料所阻隔,同時燈具的位置距離您的鬃獅蜥也不應超過12英寸(約30厘米)。
夜間照明:夜間應關燈8~10小時以便您的鬃獅蜥睡眠和降溫,大部分人家的室溫不會降低至需要夜間加溫的地步,但如果您的室溫低于60華氏度(約20攝氏度)最好考慮裝置一個低瓦數的夜燈。
我們建議任何種類的蜥蜴都不要使用加熱石,加熱石已知可能導致嚴重的燙傷甚至導致死亡。
墊材
墊材方面,我們建議8英寸(約20厘米)以上的個體使用清洗過的游戲砂(原文play sand),50磅袋裝大約5美元,和篩選過的大卵石一樣經濟、清潔和安全,顆粒圓滑沒有尖角。8英寸以下個體包括初生個體可以選用紙巾(paper towels有人譯為廚房紙)作為墊材。
苜蓿顆粒(alfalf pellets):另一種不錯的墊材是苜蓿顆粒,這種墊材可食,相對比較便宜且容易取得。如果您選擇使用苜蓿顆粒,您需要清楚這種墊材會保持濕度且容易發霉。
我們不建議使用的:不要使用壓碎的核桃皮,這種墊材非常尖銳并可能會因誤食而傷害到鬃獅蜥的腸胃內部導致不好的影響。
我們同樣不建議使用市場上可以見到的含鈣質的底材,最主要的原因是這種底材會帶來的不利影響,若鬃獅蜥吃下這種“鈣”砂,將會導致胃酸的PH值水平的變化而降低消化能力,誤食的砂子還會聚集成球狀造成阻塞。
布景
我們偏向于使用不同尺寸和形狀的石頭和木頭,綠板巖(原文green slate)因其良好的吸熱性成為絕佳的熱點,同樣一些不同尺寸的預成型的人造躲藏巖洞也可選用。
喂飼
喂飼幼體鬃獅蜥最重要的一點是確保他們的食物不可過大,這點基于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可能造成的噎到,鬃獅蜥很容易因為捕獲物過大而被堵住喉嚨導致噎死。第二點原因是可能造成的緊迫狀態,尤其是對于幼體,當壓力過大可能會造成暫時性休克。
幼體需要經常喂食,初生幼體可每天3次喂食蟋蟀和綠色蔬菜。幼體每天兩次喂食蟋蟀和綠色蔬菜。亞成體和成體可每天喂一次蟋蟀和蔬菜,這時綠色蔬菜應占到他們食量的約40%到60%。
我們建議食譜的多樣化,食譜可由下面列出的種類構成:
活的昆蟲:
·蟋蟀,長度不要超過鬃獅蜥兩眼間的距離。
·蟑螂,長度同上。
·蠶
·tomato horn worms(aka golisth worms)(這個小弟實在不知道是什么了,各位大俠幫忙啊)
·面包蟲
·黃油蟲
·小號的超級麥皮蟲,8~12英寸(10~15厘米)的鬃獅蜥可以飼喂
·中號的超級麥皮蟲,12~14英寸(15~20厘米)的鬃獅蜥可以飼喂
·大好的超級麥皮蟲,14英寸(20厘米)以上的鬃獅蜥可以飼喂
超級麥皮蟲的堅硬蟹殼質外殼很難消化,一次投放過多或過大的超級麥皮蟲也可能造成鬃獅蜥的緊迫。
綠色植物和蔬菜:
·芥菜
·羽衣甘藍
·蒲公英
·菊萵苣
·胡蘿卜
·豌豆(peas)
·綠蠶豆(green beans)
·解凍蔬菜沙拉
喂飼前應切成鬃獅蜥可以一口吃下的大小
營養品(偶爾喂飼):
·草莓
·蘋果
·香蕉
·鮮果汁
·甜瓜
·*乳鼠
*有些人喜歡用乳鼠飼喂,但不是必須喂你的鬃獅蜥乳鼠,但如果你喜歡的話可以當營養品來用,乳鼠的脂肪含量很高,所以我們只建議作為營養品偶爾喂飼。
不要給你的鬃獅蜥喂食螢火蟲!這是致命的!
喂飼你的飼料:
記得有句老話叫“吃什么是什么”么?你的鬃獅蜥攝取到的營養也同樣是你喂給飼料昆蟲的。不論你選用哪種飼料昆蟲,在喂給你的鬃獅蜥之前至少24小時應該用好的食物喂飼,這叫做內部(內臟)載體(gut loading)。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高營養的內部(內臟)載體(gut loading)產品,您也可以用手頭的東西來自制,下面是一些您可以提供給飼料昆蟲的東西:
·干(小狗專用的含鈣和蛋白質量最高)
·奶粉
·無糖早餐麥片
·燕麥
·谷皮混合物
·面包
·胡蘿卜
·濕潤的海綿或棉球可提供水分
補充物質:
鈣粉:建議使用適合室內飼養的爬蟲用的含維他命D3的鈣粉或不含維他命D3的適合室外飼養的爬蟲用鈣粉。
綜合維他命:爬蟲專用綜合維他命
這些補充物質都是粉末狀,在飼喂鬃獅蜥前可用其均勻的撒在蟋蟀(或其他昆蟲)身上,可以先將鈣粉和綜合維他命置于小的空間如一個方便紙杯或塑料容器中,加入蟋蟀后輕輕搖動直到您看到蟋蟀身上附著了粉末。
對初生幼體和幼體,要每天提供沾有鈣粉和綜合維他命的蟋蟀,對亞成體和成體每兩天一次。
新手求助,養鬃獅蜥需要一直開著燈嗎
千萬不要!
沒有爬是可以二十四小時開燈的,除非給它提供陰涼干燥處,尤其是飛蜥。
鬃獅蜥這種稀奇古怪的生物當寵物去養,不太合適,因為這東西看著就挺嚇人的,像蜥蜴,大家聽名字只能聽出來它是飛蜥科鬃獅蜥屬動物。本身的體型,在50厘米左右,以昆蟲和植物為主食。
這種東西本身對生存環境是有著較高的要求的,一般來說是要求在27度到45度之間,溫度太低了不行了,比如說很多人家里面冬天要是沒有開始供暖,可能就十幾度那不可以啊,最低最低不能低于15度。低于15度這些生物就沒有辦法生存,幼體階段本身的抵抗能力也比較弱,對于溫度有著較高的要求,對于食物也有著較高的要求,這種東西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人能養得了的,他就不是一個適應性特別高的寵物。
應該說一個正常的普通人去養寵物,除了貓和狗之外,其他所有的動物都養不長遠,本來這個動物的生命可以達到5年甚至是10年人去養的話,可能用不了一年就死掉了。因為除了貓和狗跟人類的生活習性比較接近之外,能夠適應人類生存的環境之外,其他的所有的人類養殖的動物,包括兔子,寵物蛇還有倉鼠這些東西,它本身都不能完全適應人類的生存環境,壽命絕對會大大受影響,人們也不了解那些飼養的要點,讓人們自己去學習,也不太可能。
沒有誰想養個寵物,還每天學好幾個小時,怎么養明白這個寵物的,倒是想養個寵物,看這個寵物可愛,然后平常能陪陪自己,不需要自己花太多的時間,所以就不要想著養那些稀奇古怪的寵物。養個土貓,養個土狗,不光聰明聽話,而且對環境要求低,人吃什么他吃什么,很簡單的就搞定了,頂多就是再打個疫苗,不要養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蜥蜴要怎么養_需要什么設備
蜥蜴 (Lizard),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于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余種。,不過蜥蜴怎么養呢?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去看看吧。
蜥蜴的介紹:
蜥蜴是爬蟲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全世界已知超過4,000種,主要分布于熱帶。體型差異很大,從數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5米長的科莫多龍都有。
有些被稱為蛇蜥的種類腳已經退化,只留下一些腳的痕跡構造。它們因為有 眼瞼和耳朵,所以能與蛇區分。
許多蜥蜴能變換它們的顏色以因應環境的變化或壓力,例如 變色龍。
蜥蜴亞目(Sauria) 爬蟲類的統稱。與其近緣的蛇亞目(Serpentes)合 計占整個現存爬蟲類的95%。共分18科,3,000多個種。熱帶地區種類和數量最多。從北極到 非洲南部、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皆有分布。蜥蜴的身體外形及大小在爬蟲類中差異最大。體長從3公分(1吋,壁虎)至3公尺(10呎, 巨蜥)。體重最輕者不足1克,最重者多于150公斤。身體多細長,具長尾,多具4肢,除鼻孔、口、眼及 泄殖腔開口外,體表覆以鱗片,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則鼓膜位于表面,有些種于頭和體鱗下真皮內有 骨鱗。鱗的表面覆以一層 角蛋白。某些蜥蜴具鱗器官,鱗片鋸齒狀邊緣突出剛毛,可能用司觸覺。許多蜥蜴,尤其是避役(變色龍)和 安樂蜥,能改變體色,可從亮綠色變為深巧克力褐色,體上線、帶斑紋亦可忽隱忽現。變色機制為 黑色素細胞中色素顆粒的移動,顆粒集中時色淺,分散時色深。有些蜥蜴頸部具可伸展的皮褶,頭上有角或盔,或喉部有棘或皺褶等。頭顱的前部由薄的軟骨和膜構成。 眼瞼多可動,兩眼之間隔以薄層垂直的眶間隔,眶後骨與鱗骨形成的骨桿上有一個顳孔。上腭能相對于顱的其他部分而運動,有方骨,口可大張便于吞食獵物。
多數蜥蜴具四足,後肢肌肉有力,能迅速奔跑及迅速改變跑動方向,Cnemidophorus屬時速達24公里(15哩)。有幾科蜥蜴身體延長,四肢縮短,乃至無肢體。壁虎、 鬣蜥屬(Uta)及Acanthodactylus屬的趾上多緣飾以增加其表面積并防止陷入沙中,壁虎能在垂直的玻璃板上爬行。避役每足5趾,藉皮膚構成的蹼分為內外兩組,在後肢外側3趾、內側2趾各成一組,前肢反之,適雄體具成對的交接器官──半。 王蜥能跑過短距離的水面。
蜥蜴要怎么養:
提供私密性的最好 方法 就是在 飼養 環境中設置一個或多個隱蔽所,隱蔽所可以是專門的爬蟲用山洞,也可以用一些材料自制,最方便的就是用一個開口的紙盒或者木盒,我個人在養小型守宮的時候經常用桶裝八喜冰激凌的蓋子來自制躲藏洞穴,效果非常好。對于一些雨林樹棲的種類,在飼養環境中多擺放一些枝葉茂密的植物也能夠為蜥蜴營造私密的感覺。
營造私密性對于幼體蜥蜴更為重要,初生的幼體由于求生的本能對外界的異動更加敏感,相對也就更膽小更容易受驚嚇。因此提供幼體更加隱秘的環境是養好幼體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幼體來說,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還可以在幼體剛剛移入新的飼養環境頭兩到四個月的時間中先把飼養箱的玻璃和開口部分用報紙之類的東西遮蓋起來,完全隔絕外界環境對幼體造成的壓力。
蜥蜴的繁殖:
蜥蜴的壽命主要根據動物園飼養的資料,飛蜥2~3年,島蜥4年,多線南蜥5年,巨蜥(Varanus salvator)12年, 毒蜥(Helodermasuspentum)25年,最長的紀錄大概是一種蛇蜥(Anguis fragilis)54年。這些數字并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實際情況,只可能作一參考。
蜥蜴類具交接器,行 體內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 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 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后可連續數年產出受精卵。在一部分蜥蜴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蜥蜴的 染色體往往是 異倍體。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于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后代,有利于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多數種類蜥蜴系卵生(Oviparous)、一般于夏季產卵于溫暖潮濕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枚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 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蜥蜴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蜥蜴卵在母體輸卵管后段(“ 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 胎生(Ovoviviparous)。 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 卵胎生,其余各科蜥蜴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 南蜥屬中 多線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 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產動物 鱷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后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后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于少數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熱帶溫暖潮濕環境的一些種類,如島蜥(Emoiatrocostata)、多線南蜥、 蝎虎(Platyurus plaryurus)、 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與 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則終年都可繁殖。
蜥蜴相關 文章 :
1. 幾種不同蜥蜴的飼養方法
2. 鬃獅蜥應該怎么養
3. 飼養蜥蜴的方式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