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社交手段的進步,現代人們的知識儲備普遍增加,許多以前搞不懂的問題現在也能通過各種方法去進行了解和學習。
以前我搞不懂這么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為什么自然界千奇百怪的動物這么多呢?第二個是為什么貓咪和狗狗會從單一的北非斑貓和灰狼被馴化繁育出這么多的品種呢?不知道有沒有朋友跟我有著相同的疑惑。
不懂就要問,我之前查閱了許多相關資料,也詢問了研究動物學和生態學的幾位學者朋友,算是搞清楚了這幾個問題。今兒咱們就聊聊關于動物界和寵物界的事兒,具體來說就是自然選擇和人類對動物進行定向選育的事。
先說說自然選擇,這是動物從遠古時期演化到現在的過程,八個字就能概括: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然環境和生存處境在不斷變化,動物們想繼續生存和繁衍下去,只能往適應新環境和對自己有利的方向進化。
舉個例子,兀鷲(俗稱禿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禿腦袋和禿長脖子。它們當初為了提高生存率選擇了食腐,大部分動物不吃的腐肉它們吃。最早兀鷲的祖先也是正常有頭發的腦袋,但由于它們經常把頭伸進腐爛動物的胸腹腔中進食內臟,就會有很多變質的腐肉、細菌病毒和寄生蟲蹭在頭頂和頸部。
這些部位它們的喙清理不到,就會感染病菌、潰爛發炎從而死亡。而有些兀鷲天生頭部沒毛,但是卻因此活了下來,將禿頭的基因傳給下一代,這樣很久之后就成為了物種固定的遺傳性狀,全部都是禿頭了。
狐貍是狗狗同科的親戚,有許多種類,長相大同小異,各有些細節不同。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區的北極狐,它們的耳朵很小,比常見的赤狐小了很多,就算它們夏季不是純白色,也能通過耳朵一眼辨認出它的物種。而生活在沙漠干旱地區的耳廓狐,它們體型瘦小,卻有一雙極大的耳朵,很有辨識度。
這是因為沙漠地區非常炎熱干燥,耳朵大可以有效散熱,而且耳廓狐的食物是沙漠里的小型節肢動物和爬行動物,耳朵大也能更好聽清這些小動物的動向。同理,一開始耳廓狐可能也是正常耳朵的,但是天生耳朵大的個體更適應沙漠生活,于是漸漸取代了小耳朵的個體。
還有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它是熊科的動物,前爪有五根趾頭,并且像其他熊那樣是并排五趾,不是像我們一樣呈可以對握的1-4狀態。但是我們經常看到大熊貓單手抓著竹筍和竹竿啃,而且抓得很穩,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從冰河時期前大熊貓就鉆進了山林中進食很少有動物吃的竹子,躲過了許多次氣溫極端變化生存到如今。由于并排五趾無法抓握竹子,所以始熊貓中有腕骨突出變異的個體適應了環境,并且逐漸特化這一性狀。現在大熊貓的腕骨突出,外部還有厚厚爪墊,形成了一個天然的“六指”,可以跟其他五根趾頭形成對握,所以才可以單手穩抓物體。
其他食腐動物也有禿頭的,其他沙漠動物也有大耳朵的,這些都是不同物種的趨同演化,也是各自適應環境的方式。這是沒有人類干預下的自然選擇,它的特點就是緩慢。跟自然選擇相對的是人工選擇,也就是我們說的定向選育,它是由人類參與的選擇性繁育,特點就是快,而且可以根據人類不同需求來進行不同的選擇。
貓咪和狗狗是被人工選擇方向最多的幾種動物之二,最初它們都是野生的斑貓和灰狼,但是被數千年前的古人們根據自身需要進行了選育,才有了現在這么多的貓咪和狗狗品種。
人工定向選育也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有偶然變異的個體,然后再根據個體的變異性狀進行繁殖,有時為了能更快鞏固性狀形成穩定基因,還會讓它與父本或母本進行回交,然后再將二代、三代個體重復上面的過程。
舉例:柯基最早也是偶然出現短腿的個體,人類將這一個體進行普通繁殖和回交繁殖,有短腿特征的個體數量逐漸增多,最終成為能夠穩定遺傳下去的基因,柯基也就出現了。
并不是只有現代人會對動物進行定向選育,狗狗和貓咪,還有金魚錦鯉觀賞鳥,乃至牛羊豬雞鴨鵝等農場動物,也都被人類馴化和選育了成千上萬年,現在農場動物和寵物有這么多種,大都來源于古人的智慧。
人工選育跟自然選擇還有個不同之處,就是人為參與的選育以快為特點,所以會有些難以避免的基因沖突問題,比如吉娃娃的囟門不閉合,折耳貓的折耳性狀跟軟骨病基因在同一片段上,貓咪重點色的基因是酪氨酸酶突變引起的等等。而自然選擇是動物緩慢適應環境的過程,就很少會有這樣的問題,有問題的都被殘酷的自然界淘汰掉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種類繁多的寵物狗是怎樣繁育的?
最早寵物狗是由基因變異來的,就是一窩小狗里面突然出現一個體型或者毛色不一樣的,人們覺得好看,就用它來繁育,穩定基因性狀,這個過程中基本都是近親繁殖,這就是為什么品種狗不如土狗皮實。后來的品種有的就是用原有的品種在進行改良,比如金毛就是用拉布拉多繁育出來的,所以金毛返祖可以生出黑色的金毛
寵物狗那么多的品種怎么來的啊?
現在的寵物狗種類繁多,樣貌古怪,有的很大,有的很小,甚至可以放到掌心。而現在的絨毛布偶也越做越精致,把這些絨毛布偶做的狗狗寵物和真狗狗寵物混在一起,已經難辨真假了。
據說,狗是狼馴化過來的,為啥到了今天,許多狗狗已經完全沒有了狼的樣子呢?從科學上講,是由于生殖隔離還是物種進化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人和狼都屬于哺乳動物,都得益于恐龍滅絕后物種的重啟。6500萬年前,隨著恐龍時代的結束,地球環境發生了大的變化,動植物為了適應新的氣候環境而大量改變,哺乳動物得以生發起來,漸漸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隨后的1000多萬年時間里,新生代大幕徐徐拉開,現代食肉動物的共同祖先出現。科學考證認為,一種叫麥芽西獸的動物,是貓科、犬科、熊科、鼬科等食肉動物的共同祖先,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才逐步分化出來。
進化又經歷了幾千萬年,一直到1000萬年~800萬年前,狼才開始出現,伴隨一起出現的還有大量靈長類動物,黑猩猩和人類的祖先就夾雜在其中。在此后的幾百萬年時間里,這些狼分化成為灰狼、恐狼、郊狼、紅狼等,由于遷徙和生存能力的不同,體型碩大力量更強專門獵殺大型動物的恐狼反而滅絕了。
現在狼的種類很多,主要有灰狼、赤狼(美國紅狼)、郊狼(叢林狼)、胡狼(亞非豺狼)、紅狼(亞洲豺狗)、南極狼(福島野犬)、南美狼(鬃狼)等等。嚴格地說,狼與豺都屬于犬科,但狼屬于正宗的犬屬灰狼種,而豺屬于犬亞科的豺屬豺種,并有11個亞種。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進化中,狼的血統還是比較純正的,而狗是由灰狼馴化過來的。
狗狗的前身是灰狼,是人類干預物種進化的一個典型案例。早期的古人類主要依靠狩獵果腹,但有時候捉到活物,就會圈養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在捕獲狼的圈養過程中,人們發現這種動物很聰明,且能夠與人類建立感情和互動,漸漸就將這種動物馴養成為狩獵的助手,或者看家護院的幫手了。
狼變狗的過程很漫長,狼性難改,并非一蹴而就,經歷了數千年甚至數萬年的馴化,狼才漸漸變成狗的。而現在千姿百態的寵物狗,這是人類社會漸漸走向了豐衣足食后的結果。當然,起初的“豐衣足食”只是少數貴族,他們飽食終日之余,漸漸興起了將狗作為寵物豢養的習俗。
早期狼變狗的說法主要是憑一些考古分析和代代相傳,并無可靠證據。基因學的發展,讓狗是狼演化而來的傳說有了堅實的證據。人類首次破譯犬的基因組是在2005年,科學家們通過對來自歐洲、亞洲、非洲、美洲的狗狗進行DNA分析,世界上所有的狗狗都有相似的基因系列。
而這些基因與狼的基因系列高度相似,狗和狼都有39對染色體,基因組相似度高達99%,尤其與灰狼的基因組相似度更是高達99.96%,就像人類采用DNA檢測可以認定親子關系或血親關系一樣,科學證據證明,全世界的所有狗狗都是源自于灰狼。
科學家們認為,狼與狗這點基因差異,也需要至少5萬年時間的進化和變化才能形成。什么時代開始,狼就變成了狗呢?這項研究還有一些分歧,根據一些考古發掘研究,基本認定在14000~16000年前,狼已經變成了狗,成為了人類的朋友。
瑞典科學家通過分析全球500種狗的毛發樣本,發現所有的狗都帶有同樣的基因庫,而其中東亞狗的基因變異較多,因此認為現代世界各地狗的祖先,很可能都來源于東亞,這個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上。
這項研究指出,約在15000年前,在現在中國一帶的人類部落將野狼訓練成家犬,由此成為世界家犬的始祖。后來隨著人類遷徙,這些家犬被帶到各大洲,并分化繁殖出了不同品種。
但一組科學團隊從阿根廷、比利時、德國、俄羅斯、瑞士和美國收集了18種犬科動物化石,并從中提取出了線粒體DNA,其中比利時皇家科學院古生物學家在古耶特洞穴發現的狗頭蓋骨化石距今有3.17萬年,而有些化石可以追溯到3.6萬年前。
還有許多科學家的研究,也將狗的出現時間指向了更久遠的時期,因此可以認定,狗狗家養化的形成遠遠在1.6萬年之前。而且這種馴化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歷經千萬年的漸進變化,由此科學家們認為,人類馴化灰狼的時間至少在5萬年前就開始了,有的科學家將這個時間追溯到10萬年前。
而1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還集中在非洲,如果真的是那個時代就開始馴化狗狗的,那么這些還沒有成為狗狗的灰狼,是在大概5萬年前~10萬年前,隨著人類向世界各地遷徙而離開非洲的。
現在全世界的狗狗被認為基本都是由東亞一帶流出的,經歷14000~15000年的馴養變化,逐漸產生了400多種犬類,每一種都有獨特的毛色和習性,大小差異也很大。而狗狗們祖宗的祖宗~大灰狼,卻變化不大,是什么原因呢?
研究表明,這種變化差異可能由兩種原因導致,一種是自然原因,另一種是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在狗的DNA中,含有一些特殊序列,這部分DNA序列特別容易游離,常常整段從DNA鏈條的一處整合到另一處。相對人類的DNA,狗狗的DNA常常會出現重復片段,容易導致基因異變。
這種獨特序列的DN段叫SINEC_Cf,這種片段會脫離DNA鏈條后又粘附在某一個基因上,從而改變這個基因的表達。但這種改變是安全的、良性的,SINEC_Cf片段粘附的地方通常是一些控制狗狗外表的基因,而控制狗狗毛發、身材、體長、毛長等體型特征的外表基因只有大約50個,相對狗狗近2萬個基因比例極小,因此不會改變狗狗的基因基礎。
這樣,外表五花八門差異更大的狗狗就越來越多地出現了,但它們依然都屬于狗狗這個物種。
那么狗狗既然是狼變過來的,為啥有這種易變基因,而狼沒有呢?我想這大概也與人的馴養有關。由于在馴養過程中,人們挑選的都是那些比較好馴養“聽話”的狼,這種狼更能適應環境,而在馴養過程狗狗的食物來源和結構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因此在漫長的馴化過程中,基因在人為干預下發生了朝著人類需要的方向變化。
一些科學家對人類選育性育種如何影響狗狗的基因組進行了研究,發現攝入食物的變化也能導致狗狗基因發生異變。如一組科學家通過對代表14個不同品種的60只狗狗進行全基因測序,發現其中有10個基因與脂肪和淀粉的消化有關,與狼相比,狗攜帶了額外拷貝的淀粉酶基因,由此提升了腸道對淀粉的吸收轉化功能,這正是人類對狗的馴化導致狗基因改變的證據。
如今狗狗的千姿百態主要還是因為人為選育的結果。人類對狼的馴化是根據自己需要進行的,因此就會在它們的生育傳代上有目的地篩選,比如古代狗狗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狩獵助手、看家護院,在選育時一般就會挑選體型較大,性情靈活勇猛的后代培育。
隨著社會發展變遷,人們對狗狗的功能性要求越來越多,除了成為家有余糧人的寵物,還需要承擔緝毒、救援、導盲、狩獵、家庭陪伴、牧羊等等功能,這樣,在其后代的選育上都各取所需。
尤其是寵物狗,有喜歡大的,有喜歡小的,有喜歡長毛的,有喜歡短毛的,有喜歡白的,有喜歡黑的,有喜歡花色的,還有的喜歡皺皮皺腦的等等。于是那些培育狗狗的育種專家們,就在狗狗生下的小崽子里面,著意地朝著人們喜歡的、需要的品種去篩選培育。
經過許多長期許多代的培育和篩選,狗狗們小的就越小,大的就越大,長毛的就越長,短毛的就越短,皺皮皺腦的就越來越怪異,各種花色體型的也越來越多,就形成了現在龐大而多姿多彩的狗狗群體。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基因工程越來越多地介入了我們生活,當然也會波及到狗狗的改造上。不過,現在的基因編輯轉錄技術,還更多地停留在植物改造階段,對動物的人為基因改造還非常慎重。因此,目前狗狗的千奇百怪的模樣,主要是長期人工選育的結果。
這也有力地證明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進化的基本規律,物種進化與環境影響密切相關,而狗狗的進化由于受到人工干預,就快了很多。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農村野貓怎么養成寵物貓?
農村夜貓如果想養成寵物貓,如果是一歲以內的貓咪比較好調整。
首先需要經常固定喂食它們,逐漸接近使它們不害怕人類,當它們跟人友好了便可以抱回家中。
準備一個貓籠,貓砂、貓砂盆,喂食、喂水的容器分別放入貓籠。然后給貓咪一個澡,沖洗干凈吹干后放入籠子中。讓它們在籠子中喜歡一個時期,最好給它們做絕育可以減少丟失的可能。
現在貓咪一般都吃貓糧比較省事,也可以喂食新鮮的魚或肉與主食混合。
如果要是比較年老的夜貓,可以每天在家門口放一些貓咪愛吃的食物吸引它每天來,旁邊給它準備個溫暖的窩,讓它感覺到溫暖或許會留在家里了,如果它還是喜歡散養的生活就隨它意吧,只要它來到這里感受到溫暖就好。年紀大了就不去改變它的生活方式了。
什么原因讓貓和狗成寵物界的寵兒?
我想說首先人類飼養貓狗是因為它們有用處。相對于豬羊,貓狗除了吃肉,狗可以看家護院,可以打獵,可以牧羊。貓可以捉老鼠。人類飼養這些動物首先都是功用性的,同樣的還有鷹,馬,牛,駱駝等。這時候貓狗的另一個優勢就發揮出來了,那就是繁殖力強,容易飼養。而到了近代,物資極大豐富貓狗牛馬等的功用性逐漸消退,而貓狗因為體型較小長相較萌,從而得以脫眾而出變成了寵物。而同樣的牛羊等,也變成了食物。所以說長的好看是有用的。至于說聰明,通人性,狗未必比豬,牛羊,還有馬強,飼養過這些動物都知道這些東西都很聰明,有些還很黏人,它們一樣的通人性。而騎兵退役后對戰馬的感情幾乎是終生不忘的。
一個月的拉布拉多容易養活,但由于狗狗的年齡比較小、自身抵抗力比較差,主人要給小拉布拉多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喂食狗糧時最好用溫水或者羊奶粉充分泡軟,更有助于小拉布拉多消化。及時接種疫苗和做好體內外驅蟲工作。
一個月的比熊犬胃腸道未發育完全,喂食應以母乳為主,因為母乳的營養成分比較健康,而且母乳帶有母源抗體,吃母乳的泰迪抵抗力會更強一些。如果沒有母乳喂養,主人應使用羊奶粉或幼犬專用奶粉進行喂養,也可以用適量溫水將狗糧泡軟后飼喂比熊。
金毛和拉布拉多都是容易訓導、性格溫順聰明的狗狗品種,都屬于攻擊性小的犬類,兩者相差不大。金毛性格沉穩和粘人,毛發濃密且長,觸感更柔軟一些,不容易打理,洗澡較麻煩。拉布拉多被毛短且直,相對來說好打理一些,拉布拉多對主人非常忠誠,服從性非常好。
金毛會比較好養一點。因為金毛性格很好,很溫馴,而薩摩耶則更加調皮一點。而且薩摩耶的白色毛發很容易弄臟,需要主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護理。金毛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適應各種飼養方式。比起薩摩耶這些雪橇犬的玻璃胃,它們的生命力很強。
1、純正金毛犬的嘴巴很大很寬,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寬。2、純正金毛犬的骨架比較大。3、純正金毛幼犬眼睛大小適中呈杏仁狀,炯炯有神,眼睛瞳孔顏色為黑色或棕色 。4、純正金毛幼犬毛發蓬松光滑。5、純正金毛犬耳朵較大呈三角形。
公金毛比母金毛會相對好養一點。公金毛的性格開朗、溫順。毛發比較長,身材高大有型。母金毛性格溫順,體型相對嬌小一點。毛發較短,母金毛的生理期、懷孕、生產之后都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照顧。
1、金毛幼犬毛發越濃密越好。2、要挑選骨架較大的、精神狀態好的。3、要挑選頭部寬闊,耳朵大小適中的。4、觀察幼犬的骨量及四肢,骨量越高,金毛日后的體態和體格就會越大,品相好的金毛,其四肢比較粗壯。5、要挑選眼睛呈杏仁狀、瞳孔顏色偏黑色的。
韓系比熊是指比熊犬做了一個韓系造型,并非指某個品種,類似于貴賓犬的泰迪裝,只是代表一種造型。韓系比熊的外形可愛,性情溫順,深受大家喜愛。韓系比熊的毛發多為白色,挑選韓系比熊,毛發要挑濃密的,越濃密越好,頭頂的毛毛要多,背部的毛量要厚。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