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虎毒不食子,但是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別說老虎了,哪怕是最常見的貓咪和狗狗,也偶爾會出現棄養幼崽甚至吃掉幼崽的情況,甚至很多家里養寵物的鏟屎官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可是關于這一點,大部分鏟屎官并沒有真的去重視。
人們有一個共性,就是習慣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行為模式套用在寵物身上。打個比方,倉鼠分籠飼養是個常識,可偏偏就有些小公主認為“只養一只倉鼠它很寂寞”,然后養了一對或者好幾只,一番搏斗后只存活下來一只,然后小公主又開始哭唧唧,到處去散布“倉鼠很殘忍,同類也會自相殘殺”的言論。
說到底就是沒有貫徹科學飼養的方針,把寵物太過擬人化。
棄養和食子現象也是如此,發生了以后很多人都會覺得這種寵物吃孩子很過分、很恐怖、以后別養了,只有真正負責的鏟屎官才會去想問題出在哪里,以后怎樣去改善。
蜜袋鼯也會出現棄養現象和食子現象,雖然出現的概率不算很高,但也必須引起所有鏟屎官的重視,防患于未然,真的出現了的話就盡量止損,能補救就補救,不能補救的話那就沒轍了,有些蜜袋鼯確實不適合當媽媽。
一般來說像倉鼠、兔子這樣的寵物棄養幼崽的主要原因是鏟屎官打擾過度,或者隨便去觸摸幼崽,讓雌性寵物感到了威脅,才放棄育幼。
雖然蜜袋鼯不是嚙齒動物,但它們棄養幼崽也會有這個原因,不過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具體分析的話一共可以分為以下四個具體原因。家里養了一對蜜袋鼯的朋友們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來選擇應對方法。
大家對應激反應這個名詞應該都不陌生,特別是養過寵物的鏟屎官,大多都知道寵物應激的危害。蜜袋鼯如果生活在一個它自己都不熟悉、不信任的環境中,一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引發應激反應,更嚴重的甚至會引起急性應激障礙,需要很久才能緩過來,也有可能直接緩不過來了。
這種連生活都處于高壓狀態的情況下蜜袋鼯很有可能出現棄養現象,因為育幼真的很需要精力。
但如果蜜袋鼯很信任鏟屎官,跟鏟屎官的感情很好,那鏟屎官隨便伸手去摸它的寶寶也不會出什么問題。所以如果你家的蜜袋鼯生了寶寶,但是你跟蜜袋鼯的感情還沒培養到位的話,就要少去打擾。
其實營養缺乏這一塊能分成好幾部分來寫,我以后會單獨寫一篇關于蜜袋鼯營養攝取的文章,這里先簡單說一下關于營養缺乏的不同情況。
首先大家要知道,無論是人還是寵物,懷孕、哺乳和育幼都是非常耗費能量的事,如果懷孕期間和育幼期間的雌性蜜袋鼯本身都瘦得像竹竿,那它肯定沒有多余的營養去分給寶寶,自然界的野生動物中很多棄養現象也都是因為食物短缺,雌性動物本身就沒什么充足營養,這同樣也是食子現象的主要原因,因為把幼崽吃掉也可以為母體提供一些能量。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如果雌性動物生下了不止一個幼崽,那么在營養不充足的情況下它有很大概率會遺棄弱勢個體。
投喂過流浪貓的同學們應該見過這種情況,就是同一窩的小奶貓,有些強壯的會越來越強壯,而原本瘦弱的則會越來越瘦弱,貓媽媽去哪里也喜歡帶著強壯的奶貓,有時候帶著奶貓搬家就直接把弱小的奶貓留在原地不管了。
這也是正常現象,因為流浪貓跟野生動物很像,它們要考慮后代的成活率,把有限的資源優先分給強壯的后代,而瘦弱的后代能活下來的概率本就很低,所以會被母親遺棄,甚至吃掉。
蜜袋鼯也是這樣,只生一只還好,如果是雙胞胎的話鏟屎官就要時刻注意觀察,防止種間壓制現象的發生,如果相對瘦小的幼崽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和食物,鏟屎官就要考慮手養了。
這也是蜜袋鼯棄養幼崽的原因之一,有時候初次當母親的蜜袋鼯沒有帶孩子的經驗,就會缺乏育幼意識,第二次繁殖就會好很多。
當然了,本能是一方面,性格又是另一方面,不是所有蜜袋鼯都能很快適應母親的這一身份,有時候幼崽在身上亂爬,或者進食母乳時太過用力,都會讓雌性蜜袋鼯感到不適,從而把幼崽丟在一邊自己去籠子里快樂玩耍。
一般這種情況下鏟屎官只能加大監管力度,雌性蜜袋鼯如果實在不想帶孩子,就只能由鏟屎官親自帶了。
關于蜜袋鼯幼崽的手養方法我上次寫過專門的文章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列表里翻一下。
話說我有一個養蜜袋鼯的粉絲,她家的蜜袋鼯就是這種情況,雖然也會給幼崽喂奶,但經常不耐煩,喂了沒一會兒就把寶寶推開自己出去玩了。試了很多種方法還是沒用,最后她把寶寶拿出來親自喂食、手養,蜜袋鼯寶寶才順利活了下來。
第二年那只雌性蜜袋鼯又生了崽,這次就規矩多了,好好把孩子帶到了斷奶,應該跟生第一胎時雌性蜜袋鼯年齡比較小也有關,沒有經驗和當母親的覺悟,后面會自行改善。
信息素又叫外激素,是動物個體散發出的外部激素,被其他同類個體感受到以后會引發一系列社交行為,例如求偶、敵對、保持友好等。
而如果這一窩蜜袋鼯里面的雄性蜜袋鼯、雌性蜜袋鼯或蜜袋鼯幼崽中任何一方的信息素分泌異常,都會導致其他個體出現異常行為,再反饋到出現問題的個體本身上。
這個是天生的,出現的概率極低,也沒什么直接的改善方法,就是不適合生娃,而幼崽太小時被遺棄也很難去手養成活,如果真是這種狀況鏟屎官只能帶雄性蜜袋鼯去醫院做絕育,不讓它們再繁殖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蜜袋鼯第一窩把自己兩個孩子都吃了是怎么回事?
蜜袋鼯第一窩吃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可能有很多原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營養缺乏:懷孕和育幼需要大量能量和營養,如果母蜜袋鼯本身營養不良,就可能沒有足夠的營養來喂養幼崽,導致幼崽被吃掉。
2. 激素水平異常:激素水平的變化可能會導致母蜜袋鼯出現異常行為,包括吃掉自己的幼崽。
3. 經驗不足:如果母蜜袋鼯沒有足夠的育幼經驗,可能會因為不知道如何照顧幼崽而將它們吃掉。
4. 保護自己:當母蜜袋鼯感到威脅或受到驚嚇時,可能會將幼崽吃掉,以保護自己和剩余的幼崽。
5. 防止食物短缺:如果食物供應不足,母蜜袋鼯可能會選擇吃掉一些幼崽來減少食物消耗,以保護其他健康的幼崽。
6. 避免競爭資源:如果一個巢穴中的蜜袋鼯數量過多,母蜜袋鼯可能會吃掉一些幼崽來減少競爭資源。
需要注意的是,每只蜜袋鼯的情況都可能不同,因此無法確定具體原因。如果您發現這種情況,請盡快將母蜜袋鼯與幼崽分開,并給予適當的護理和關注。
小蜜袋鼯已經可以出袋自己玩了還是被吃了,也不知道為什么?現在母蜜
天哪,你居然讓小蜜袋到處碰,未成年之前的小蜜袋不要到處碰,切記!為什么母蜜袋會吃掉就是因為它有別的物種的氣味,即使是沒吃掉也有被棄養的風險。前兩個月盡量不要讓小蜜袋接觸別的物種,你在和小蜜袋互動的時候不要離開母蜜袋的視線,兩個月后完全了就可以放心玩了
蜜袋鼯崽子從袋子里掉出來怎么辦?
蜜袋鼯崽子從袋子里掉出來,塞回去就可以了。
蜜袋鼯是一種有袋動物,蜜袋鼯大多數時間在樹上活動。蜜袋鼯的身體兩側擁有滑行膜,從手關節延伸到腳踝,有利它們在樹林間滑行。
食性
蜜袋鼯屬于雜食性動物,以昆蟲、蜥蜴等小動物為食,偶爾也吃一些富含花蜜的花朵和水果;蜜袋鼯屬于夜行樹棲動物,經常是在夜間出來尋找食物;蜜袋鼯好群居,常常40至50只成群地在同一地盤活動。
飛行
活潑的蜜袋鼯是一群小吃貨,大約1000平方米的森林才能為一只蜜袋鼯提供充足的食物。為了更加方便地在樹林中穿行覓食,蜜袋鼯可以從一棵樹直接“飛”到另一棵樹上,蜜袋鼯前腿和后腿之間的皮膚變得非常寬大,成為垂在身體兩側的寬大皮膜。只要蜜袋鼯使勁伸直四肢,它們就能從樹頂躍起,能在半空中滑翔。
憑借四肢和皮膜的活動,加上長尾巴這個好用的方向舵,蜜袋鼯可以隨意控制滑翔的方向和距離,它們最遠能飛出大約50米遠,既可以輕松來往于森林的每一個角落。
飼養方法
蜜袋鼯白天要在籠箱中休息,到了晚上才會開始活動。飼養箱要盡可能大一些,箱中需要放入樹枝,以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如果飼養的蜜袋鼯不止一只,最好把新成員放入不同的飼養箱中。蜜袋鼯白天要在暗處休息,所以要選一個遮光性較好的籠箱才行。雖說木制鳥用籠箱容易被便便弄臟,也容易被蜜袋鼯咬壞,但這個材質的籠箱透氣性很強,只要定期換新的籠箱就好,為了方便蜜袋鼯上下活動,可以在籠中放進一些樹枝。如果飼養箱比較高,還可以在頂部加一些樹枝,蜜袋鼯用前足抓住樹枝的動作也可以幫它磨平趾甲。
可以選用蜜袋鼯專用飼料為主,蘋果、番薯、胡蘿卜、香蕉等切成小塊的蔬果為輔。蜜袋鼯是雜食性動物,也可以買一些給甲殼蟲食用的昆蟲飼料給它吃。如果飼養的蜜袋鼯數量很多,箱底就很容易被便便弄臟,可以鋪一層帶網眼的隔板,下面再鋪一些衛生紙或報紙。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一 接縫不嚴
1、現象
由于模板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樣不認真或有誤,模板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因模板干縮造成裂縫。軸線測放產生誤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
3、防治措施
(1)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的比例將各部位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復核無誤后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人質量意識,認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裝。
(2)嚴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時拼縫要嚴密。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易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木板要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密縫。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二 模板未清理干凈
1、現象
(1)模板內殘留木塊、浮漿殘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發現混凝土中有縫隙,且有垃圾夾雜物。
(2)模板內殘留木塊、浮漿殘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發現砼有縫隙,且有垃圾雜物。
2、原因分析:
(1)鋼筋綁扎完畢,未用壓力水沖洗模板,封模前未進行清掃。(2)墻柱根部,梁柱接頭最低處未留清掃孔,或所留位置不當無法進行清掃。
3、防治措施
(1)鋼筋綁扎完畢,用高壓水沖洗模板,清除模內垃圾。
(2)封模前派專人清掃模內垃圾。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處預留清掃孔,預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內垃圾清除完畢后及時封嚴清掃口。
三 柱模板缺陷
1、現象
(1)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準,鼓出、漏漿,混凝土不密實或蜂窩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軸線上。
(3)柱身扭曲,梁柱接頭處偏差大。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間距太大或不牢,鋼筋骨架縮小,或木模釘子被混凝土壓力拔出。
(2)測放軸線不認真,梁柱接頭處未按大樣圖安裝組合。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線,不找方,鋼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模板兩側松緊不一,未進行模板柱箍和穿墻螺栓設計。
3、預防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應先在底部彈出通線,將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柱子支模前必須先校正鋼筋位置。
(3)成排柱子支撐時應先立兩端柱模,校直與復核位置無誤后,頂部拉通長線,再立中間各根柱模。
(4)根據柱子斷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應加設牢固的柱箍,必要時增加對拉螺栓,防止炸模。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四 板模板缺陷
1、現象
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時梁邊模板嵌入梁內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模板龍骨用料較小或間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夠的剛度及強度,底模未按設計或規范要求起拱,造成撓度過大。
(2)板下支撐底部不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荷載不斷增加,支撐下沉,板模下撓。
3、防治措施
(1)現澆板模板下的龍骨和牽杠木應有模板設計計算確定,確保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支撐面要平整。
(2)支撐材料應有足夠的強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穩定性;支撐如支撐再軟土地基上,應先將地面夯實,并鋪設通長墊木,必要時墊木下再加墊橫板,以增加支撐再地面的接觸面,保證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發生下沉。
(3)板模板應按規定要求起拱。
五 墻模板缺陷
1、現象
(1)炸模、傾斜變形,墻體不垂直。
(2)墻體厚薄不一,墻面高低不平。
(3)墻根跑漿、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漿裹住,拆模困難。
(4)墻角模板拆不出。
2、原因分析
(1)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鄰兩塊墻模板拼接不嚴,不平,支撐不牢,沒有采用對拉螺栓來承受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以致混凝土澆筑時炸模。
(2)模板間支撐方法不當,如只有水平支撐,當1墻振搗混凝土時,墻模受混凝土側壓力作用向兩側擠出,1墻外側有斜撐頂住,模板不易外傾;而1墻與2墻間只有水平支撐,側壓力使1墻模板鼓出,水平支撐推向2墻模板,使模板內凹,墻體失去平直;當2墻澆筑混凝土時,其側壓力推向3墻,使3墻位置偏移更大。
(3)角模與墻板拼接不嚴,水泥漿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時間太遲,模板與混凝土粘結力過大。
(4)未涂刷隔離劑。
3、防治措施
(1)墻面模板應拼裝平整,符合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2)墻身中間應根據模板設計書配制對拉螺栓,模板兩側以連桿增強強度來承擔混凝土的側壓力,確保不炸模。兩模板之間,應根據墻的厚度用鋼管或硬塑料撐頭,以保證墻體厚度一致。
(3)模板面應涂刷隔離劑。
(4)外墻所設的拉頂支撐要牢固可靠,支撐的間距、位置應有模板設計確定。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六、標高偏差
1、現象
測量時,發現混凝土結構層標高度及預埋件、預留孔洞的標高與施工圖設計標高之間有偏差。
2、原因分析
(1)樓層無標高控制點或控制點偏少,控制網無法閉合;豎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頂部無標高標記,或未按標記施工。
(3)高層建筑標高控制線轉測次數過多,累計誤差過大。
(4)預埋件、預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時未重視施工方法。(5)樓梯踏步模板未考慮裝修層厚度。
3、防治措施
(1)每層樓設足夠的標高控制點,豎向模板根部須做找平。(2)模板頂部設標高標記,嚴格按標記施工。
(3)建筑樓層標高由首層±0.000標高控制,嚴禁逐層向上引測,以防止累計誤差,當建筑高度超過30m時,應另設標高控制線,每層標高引測點應不少于2個,以便復核。
(4)預埋件及預留孔洞,在安裝前應與圖紙對照,確認無誤后準確固定在設計位置上,必要時用電焊或套框等方法將其固定,在澆筑混凝土時,應沿其周圍分層均勻澆筑,嚴禁碰擊和振動預埋件模板。
(5)樓梯踏步模板安裝時應考慮裝修層厚度。
七 結構變形
1、現象
拆模后發現混凝土柱、梁、墻出現鼓凸、縮頸或翹曲現象。
2、原因分析
(1)支撐及圍檁間距過大,模板剛度差。
(2)組拼小鋼模,連接件未按規定設置,造成模板整體性差。
(3)墻模板無對拉螺栓或螺栓間距過大,螺栓規格過小。
(4)豎向承重支撐在地基土上未夯實,未墊平板,也無排水措施,造成支隨部分地基下沉。
(5)門窗洞口內模間對撐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搗時模板被擠偏。
(6)梁、柱模板卡具間距達大,或未夾緊模板,或對拉螺栓配備數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無法承受混凝土振搗時產生的側向壓力,導致局部爆模。
(7)澆筑墻、柱混凝土速度過快,一次澆灌高度過高,振搗過度。
(8)采用木模板或膠合板施工,經驗收合格后未及時澆筑混凝土,長期日曬雨淋面變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撐系統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載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澆搗時產生的側向壓力,以保證模板及支架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2)梁底支撐間距應能夠保證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載作用下不產生變形,支撐底部若為泥土地基,應先認真夯實,設排水溝,并鋪放通長墊木或型鋼,以確保支撐不沉陷。
(3)組合小鋼模拼裝時,連接件應按規定放置,圍檁及對拉螺栓間距、規格應按設計要求設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時,其間距要規定設置,并要卡緊模板,其寬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墻模板上部必須有臨時撐頭,以保證混凝土澆搗時,梁、墻上口寬度。
(6)澆搗混凝土時,要均勻對稱不下料,嚴格控制澆灌高度,特別是門窗洞口模板兩側,既要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又要防止過分振搗引起模板變形。
(7)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8)采用木模板、膠合板模板施工時,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澆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長期暴曬雨淋發生變形。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八 接縫不嚴
1、現象
由于模板間接縫不嚴有間隙,混凝土澆筑時產生漏漿,混凝土表面出現蜂窩,嚴重的出現孔洞、露筋。
2、原因分析
(1)翻樣不認真或無誤,模板制作馬虎,拼裝時接縫過大。
(2)木模板安裝周期過長,因木模干縮造成裂縫。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縫不嚴。
(4)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未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
(5)鋼模板變形未及時修整。
(6)鋼模板接縫措施不當。
(7)梁、柱交接部位,接頭尺寸不準、錯位。
3、防治措施
(1)翻樣要認真,嚴格按1/10-1/50比例將各分部分項細部翻成詳圖,詳細編注,經復核無誤后認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強化工人質量意識,認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裝。
(2)嚴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時拼縫嚴密。
(3)木模板安裝周期不宜過長,澆筑混凝土時,木模板要提前澆水濕潤,使其脹開密縫。
(4)鋼模板變形,特別是邊杠外變形,要及時修整平直。
(5)鋼模板間嵌縫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氈、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縫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撐要牢靠,拼縫要嚴密(必要時縫間加雙面膠紙),發生錯位要校正好。
九 脫模劑使用不當
1、現象模板表面用廢機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殘漿不清除即刷脫模劑,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等缺陷。
2、原因分析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殘漿即刷脫模劑。
(2)脫模劑涂刷不勻或漏涂,或涂層過厚。
(3)使用了廢機油脫模劑,既污染了鋼筋及混凝土,又影響了混凝土表現裝飾質量。
3、防治措施
(1)拆模后,必須清除模板上遺留的混凝土殘漿后,再刷脫模劑。
(2)嚴禁用廢機油作脫模劑,脫模劑材料選用原則應為:既便于脫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裝飾。選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種專門化學制品脫模劑等。
(3)脫模劑材料宜拌成稠狀,應涂刷均勻,不得流淌,一般刷兩度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過厚。
(4)脫模劑涂刷后,應在短期內及時澆筑混凝土,以防隔離層遭受破壞。
十 模板未清理干凈
1、現象
模板內殘留木塊、浮漿殘渣、碎石等到建筑垃圾,拆模后發現混凝土中有縫隙,且有垃圾夾雜物.
2、原因分析
(1)鋼筋綁扎完畢,模板位置未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清掃。
(2)封模前未進行清掃。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最低處未留清掃孔,或所留位置不當無法進行清掃。
3、防治措施
(1)鋼筋綁扎完畢,用壓縮空氣或壓力水清除模板內垃圾。(2)地封模前,派專人將模內垃圾清除干凈。
(3)墻柱根部、梁柱接頭處未留清掃孔,預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內垃圾清除完畢后及時將清掃口處封嚴。
施工現場常見問題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十一 封閉或豎向模板無排氣孔、澆搗孔
1、現象
由于封閉或豎向的模板無排氣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現氣孔等缺陷,高柱、高墻模板未留澆搗孔,易出現混凝土澆搗不實或空洞現象。
2、原因分析
(1)墻體內大型頂留洞口底模未設排氣孔,易使混凝土對稱下料時產生氣囊,導致混凝土不實。
(2)高柱、高墻側模無澆搗孔,造成混凝土澆灌自由落距過大,易離析或振動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搗不實。
3、防治措施
(1)墻體的大型預留洞口(門窗洞等)底模應開設排氣孔,使混凝土澆筑時氣泡及時排出,確保混凝土澆筑密實。
(2)高柱、高墻(超過3m)側模要開設澆搗孔,以便于混凝土澆灌和振搗。
十二 模板支撐選配不當
1、現象
由于模板支撐體系選配和支撐方法不當,結構混凝土澆筑時產生變形。
2、原因分析
(1)支撐選配馬虎,未經過安全驗算,無足夠的承載能力及剛度,混凝土澆筑后模板變形。
(2)支撐穩定性差,無保證措施,混凝土澆筑后支撐自身失穩,使模板變形。
3、防治措施
(1)模板支撐系統根據不同的結構類型和模板類型來選配,以便相互協調配套。使用時,應對支承系統進行必要的驗算和復核,尤其是支柱間距應經計算確定,確保模板支撐系統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
(2)木質支撐體系如與木模板配合,木支撐必須釘牢楔緊,支柱之間必須加強拉結連緊,木支柱腳下用對拔木楔調整標高并固定,荷載達大的木模板支撐體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釘固定好。
(3)鋼質支撐體系其鋼楞和支撐的布置形式應滿足模板設計要求,并能保證安全承受施工荷載,鋼管支撐體系一般宜扣成整體排架式,其立柱縱橫間距一般為1m左右(荷載大時應采用密排形式),同時應加設斜撐和剪刀撐。
(4)支撐體夭的基底必須堅實可靠,豎向支撐基底加為土層時,應在支撐底鋪墊型鋼或腳手板等硬質材料。
(5)在多層或高層施工中,應注意逐層加設支撐,分層分散施工荷載。側向支撐必須支頂牢固,拉結和加固可靠,必要時應打入地錨或在混凝土中預埋鐵件和短鋼筋頭做撐腳。
十三 頂板模板缺陷
1、現象
板中部下撓;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時梁邊模板嵌入梁內不易拆除。
2、原因分析
(1)模板龍骨用料較小或間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夠的強度以及剛度,底模未按設計或規范要求起拱,造成撓底過大。
(2)板下支撐底部不牢,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荷載不斷增加,支撐下沉,板模下撓。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觸面平整度超過允許偏差。
(4)將板模板鋪釘在梁側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內,澆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脹,梁模也略有外脹,造成邊緣一塊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內。
3、防治措施
(1)樓板模板下的龍骨和牽杠木應由模板設計計算確定,確保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支承面要平整。
(2)支撐材料應有足夠強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穩定性;支撐如撐在軟土地基上,必須將地面預先夯實,并鋪設通長墊木,必要時墊木下再加墊橫板,以增加支撐在地面上的接觸面,保證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發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發生的下沉)。
(3)木模板板模與梁模連接處,板模應鋪到側模外口齊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內,以便于拆除。
(4)板模板應按規定要求起拱。鋼木模板混用時,縫隙必須嵌實,并保持水平一致。
十四 墻模板缺陷
1、現象
(1)炸模、傾斜變形,墻體不垂直。
(2)墻體厚薄不一,墻面高低不平。
(3)墻根跑漿、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漿裹住,拆模困難。
(4)墻角模板拆不出。
2、原因分析
(1)鋼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設計,未繪排列圖;相鄰模板未設置圍檁或間距過大,對拉螺栓選用過小或未擰緊;墻根未設導墻,模板根部不平,縫隙過大。
(2)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鄰兩塊墻模板拼接不嚴、不平,支撐不牢,沒有采用對拉螺栓來承受混凝土對模板的側壓力,以致混凝土澆筑時炸模;或因選用的對拉螺栓直徑太小或間距偏大,不能承受混凝土側壓力而被拉斷。
(3)混凝土澆筑分層過厚,振搗不密實,模板受側壓力過大,支撐變形。
(4)角模與墻模板拼接不嚴,水泥漿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時間太遲,模板與混凝土粘結力過大。
(5)未涂刷隔離劑,或涂刷后被雨水沖走。
3、防治措施
(1)墻面模板應拼裝平整,符合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2)有幾道混凝土墻時,除頂部設通長連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間均應用剪刀撐撐牢。
(3)墻身中間應根據模板設計書配制對拉螺栓,模板兩側以連桿增強剛度來承擔混凝土的側壓力,確保不炸模(一般采用Φ12-Φ16mm螺栓)。兩片模板之間,應根據墻的厚度用鋼管或硬塑料撐頭,以保證墻本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時,應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4)每層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控制在施工規范允許范圍內。(5)模板面應涂刷隔離劑。
(6)墻根按墻厚度先澆灌150-200mm高導墻作根部模板支撐,模板上口應用扁鋼封口,拼裝時,鋼模板上端邊肋要加工兩個缺口,將兩塊模板的缺口對齊,板條放入缺口內,用U形卡卡緊。
(7)龍骨不宜采用鋼花梁,墻梁交接處和墻頂上口應設拉結,外墻所設的垃頂支撐要牢固可靠,支撐的間距、位置宜由模板設計確定。
十五 軸線位移
1、現象
混凝土澆筑后拆除模板時,發現柱、墻實際位置與建筑物軸線位置有偏移。
2、原因分析
(1)翻樣不認真或技術交底不清,模板拼裝時組合件未能按規定到位。
(2)軸線測放產生誤差。
(3)墻、柱模板根部和頂部無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發生偏位后又未及時糾正,造成累積誤差。
(4)支模時,未拉水平、豎向通線,且無豎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剛度差,未設水平拉桿或水平拉桿間距過大。
(6)混凝土澆筑時未均勻對稱下料,或一次澆筑高度過高造成側壓力大擠偏模板。
(7)對拉螺栓、頂撐、木楔使用不當或松動造成軸線偏位。
3、防治措施
(1)嚴格按1/10-1/15的比例將各分部、分項翻成詳圖并注明各部位編號、軸線位置、幾何尺寸、剖面形狀、預留孔洞、預埋件等,經復核無誤后認真對生產班組及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作為模板制作,安裝的依據。
(2)模板軸線測放后,組織專人進行技術復核驗收,確認無誤后才能支模。
(3)墻、柱模板根部和預部必須設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現澆樓板混凝土上預埋短鋼筋固定鋼支撐,以保證底部位置準確。
(4)支模時要拉水平、豎向通線,并設豎向垂直度控制線,以保證模板水平、豎向位置準確。
(5)根據混凝土結構特點,對模板進行專門設計,以保證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夠強度、剛度及穩定性。
(6)混凝土澆筑前,對模板軸線、支架、頂撐、螺栓進行認真檢查、復核,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7)混凝土澆筑時,要均勻對稱下料,澆筑高度應嚴格控制在施工規范允許的范圍內。
十六 樓梯模板缺陷
1、現象
樓梯側幫露漿、麻面,底部不平。
2、原因分析
(1)樓梯底模采用鋼模板,遇有不能滿足模數配齊時,以木模板相拼,樓梯側幫模也用木模板制作,易形成拼縫不嚴密,造成跑漿。
(2)底板平整度偏差過大,支撐不牢靠
3、防治措施
(1)側幫在梯段處可用鋼模板,以2mm厚薄鋼板模和8號槽鋼點焊連接成型,每步兩塊側幫必須對稱不使用,側幫與樓梯培養幫用U形卡連接。
(2)底模應平整,拼縫要嚴密,符合施工規范要求,若支撐桿細長比過大,應加剪力撐撐牢。
(3)采用膠合板組膈模板時,樓梯支撐底板的木龍骨間距宜為300-500mm,支承和橫托的間距為800-1000mm,托木兩端用斜支撐支柱,下用單楔楔緊,斜撐間用牽杠互相拉牢,龍骨外面釘上外幫側板,其高底與踏步口齊,踏步側板下口釘1根小支撐,以保證踏步側板的穩固。
更多關于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蜜袋鼯是會認主人的,雖然蜜袋鼯的腦容量比較小,思考能力比較差,但是它們也有認主人的能力。蜜袋鼯主要是通過氣味來區分主人的,在更換新環境和新主人的時候,蜜袋鼯可能會出現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癥狀,而且前期蜜袋鼯對新主人通常會不理不睬。等蜜袋鼯逐漸熟悉主人的氣味之后,它會慢慢接受新主人,愿意和主人親近及互動。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蜜袋鼯一般認幾個主人蜜袋鼯通常只認識一個主人。由于它們的腦容量有限,能夠記住的事物不多。它們通過識別氣味來識別人,對于主人的認知主要來自于日常喂食和陪伴。通常情況下,它們只會記住一個主人,即每天負責喂食和陪伴它們的人。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陪伴,蜜袋鼯可能會忘記主人的氣味,甚至不認識鏟屎官了。蜜袋鼯天性膽小,不太喜歡親近人。
蜜袋鼯比較喜歡吃一些帶有甜味的食物,例如花朵、嫩葉子、植物種子、樹干的汁液等等,寵主可以給蜜袋鼯喂食市面上銷售的商品糧,然后額外提供一些花蜜、水果之類的甜食。蜜袋鼯可以吃的水果有很多,還能吃少數蔬菜,主要包含草莓、桃子、木瓜、甜瓜、南瓜、藍莓、花生、南瓜子、向日葵種子、干豌豆、杏仁等。蜜袋鼯的籠子建議放在干燥陰涼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否則會對它們的眼睛造成嚴重的刺激。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蜜袋鼯如何飼養?蜜袋鼯蜜袋鼯又稱澳洲飛袋鼠、糖袋鼯、小飛鼠。外形可愛、較為粘人、可隨身攜帶,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小蜜”。那么,對于如此嬌小的生靈,我們該如何飼養呢?一、飲食1.主食蜜袋鼯是夜行性動物,接近草食性的雜食性動物,傍晚是最好的喂食時機。b.隨時提供清潔的飲水。
蜜袋鼯的便便形狀像牙膏,表面不濕黏的話算是在正常范疇的。但如果便便很濕不成型,那就是腹瀉。原因可能是吃了某種新食物或變質的食物、細菌感染、感染寄生蟲等。進行糞便檢查來調查病原體,要是細菌感染就投予抗生素;要是原蟲寄生就投予抗原蟲藥進行驅蟲等,依照病原體投于適合的藥物。飲食上要避免換新食物、注意水源衛生、少量多餐喂食。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求求大家幫我看看我的蜜袋鼯怎么了可以嗎?好可憐的小家伙,下面是網上找到的一些信息,我覺得還是需要看醫生,看起來挺嚴重的蜜袋鼠生病的癥狀及預防是什么?過重:癥狀:過重的蜜袋鼠通常都不甚活躍,而且身體呈園狀預防:提供比較大的活動空間,輪子等讓蜜袋鼯可以消耗多一點精力;還有喂食營養均衡的餐單。腹瀉:癥狀:水狀排泄物。咨詢專業獸醫是最好不過。
蜜袋鼯一般在出生70天出窩,出窩后就會自主攝食。蜜袋鼯出生后最好由它的母親喂養,母蜜袋鼯的乳汁可以很好地滿足新生蜜袋鼯身體發育的營養需求。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蜜袋鼯剛出生時眼睛是閉著的,所以它們有時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找到母蜜袋鼯的乳頭,所以飼主平時要留意新生蜜袋鼯的進食情況,防止蜜袋鼯挨餓。蜜袋鼯剛出窩的那段時間,飼主可以用牛奶、米粉等給它喂食,每天喂3~4次。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蜜袋鼯一年可以繁殖幾次,蜜袋鼯的壽命有多長在一年中,蜜袋鼯通常能夠交配繁殖2-3次,每次懷孕通常可以產下1-2只幼崽。母蜜袋鼯的懷孕期大約為2-3周,隨后便可以生出幼崽。幼崽出生后會自行爬入母蜜袋鼯的“口袋”中并咬住乳頭開始吸食。大約4個月后,幼崽斷奶并離開母親,開始自行進食。
蜜袋鼯一般半年繁殖一次,一年可以繁殖兩次。蜜袋鼯在8月齡成年,開始具備繁殖的能力。蜜袋鼯的懷孕周期很短,懷孕15~17天就會生產,一胎可以產1~3只幼崽,但是幼崽的成活率比較低,通常只有一只幼崽可以活下來。在蜜袋鼯繁殖期間,主人要保持它們的生活環境安靜,并且給懷孕的蜜袋鼯補充充足的營養,幫助蜜袋鼯順利產仔。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蜜袋鼯一年可以繁殖幾次,蜜袋鼯的壽命有多長在一年中,蜜袋鼯通常能夠交配繁殖2-3次,每次懷孕通常可以產下1-2只幼崽。母蜜袋鼯的懷孕期大約為2-3周,隨后便可以生出幼崽。幼崽出生后會自行爬入母蜜袋鼯的“口袋”中并咬住乳頭開始吸食。在母蜜袋鼯的“口袋”中,幼崽逐漸成長,并會攀附母蜜袋鼯進行活動。大約4個月后,幼崽斷奶并離開母親,開始自行進食。
倉鼠能聽懂主人叫它,但是必須要經過主人的訓練,時間長了能夠出現一些特定的條件反射。當你每次把好吃的東西給它吃時,與此同時叫它的名字,如此反復的行為慢慢就會有條件反應。
倉鼠不可以吃生肉,要用開水煮熟才可以吃,而且不宜過多喂食肉類。過量食用肉類會對倉鼠的的眼睛有危害。倉鼠雖然是雜食性的動物,但仍有東西是不能吃的,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吃;桃、蘋果等內核不能吃。
兔子眼睛能看到主人,因為兔子的眼睛長在臉的兩側,所以它的視野特別大,視野可達到360度,能夠看到身后的事物,因此兔子是能夠看到主人的。
小倉鼠腿斷了一般情況下不會死,因為倉鼠的自愈能力很強。一般是不需要主人進行包扎固定的,也不需要上藥,更不需要帶它去寵物醫院。但是倉鼠長時間未能恢復或有任何不適時,則需要及時地送到醫院進行檢查處理。
倉鼠的身上可能會攜帶李氏菌病,而且作為嚙齒類動物,它們的身上可能會攜帶鼠疫桿菌,這對于人類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建議大家不要飼養來路不明的倉鼠,而且一定要與人類做到隔離,減少密切接觸。
荷蘭豬咬人。如果不小心被荷蘭豬咬,那么我們就需要及時地清理傷口,然后使用酒精或者碘伏進行消毒,嚴重的話最好是前往醫院進行檢查一下。
倉鼠是嚙齒類動物,嚙齒類動物是不攜帶狂犬病病毒的,但是它們攜帶其他的細菌和病毒。所以如果被倉鼠咬了,應該先將血擠出,用肥皂水和流水交替沖15分鐘,然后用碘伏進行消毒,為了避免感染破傷風和出血熱,可以去打出血熱疫苗,預防出血熱的疾病。
倉鼠可以經常摸。在飼養倉鼠的時候,是可以撫摸倉鼠的腹部和背部的,這兩個位置撫摸起來倉鼠都會很舒服的,并且對提升倉鼠與人類的感情,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對于倉鼠的日常健康也是非常有利的,所以倉鼠主人平時可以經常撫摸倉鼠。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