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光魚又叫玻璃扯旗魚,也叫鋸脂鯉魚。體長 4 -5cm,身體透明,側扁,尾叉形。背鰭上有一黑斑。
原產于委內瑞拉、圭亞那、巴西亞馬孫地區。
x 光魚極適合初養者飼養,此魚的餌料和水質要求不高,飼養水溫在 20—28℃,水質宜弱酸性的軟水。
此魚是雜食性魚。性情溫和,喜歡群游、動作極其敏捷。
怎樣鑒別玻璃扯旗魚的雌雄?
玻璃扯旗魚的雌雄比較容易區別,雄魚魚體較頎長,雌魚體腹中間有銀光色,腹部較圓。
玻璃扯旗魚的繁殖:玻璃扯旗魚的繁殖缸不宜過大,缸底可鋪滿頭發絲草作為產卵附著物。玻璃扯旗魚屬卵生魚類,繁殖用水要求硬度在 8 以下,pH6.8-7.2,適宜水溫為 25-28 攝氏度。親魚可按 1:1 的雌雄比例配對入缸,一般于第二天黎明時,雄魚即會追逐
雌魚使其產卵受精。產卵后親魚即可撈出另養。玻璃扯旗魚的受精卵個體較小,但產量較多。受精卵一般經 24 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再經過 3 天左右時間,仔魚開始游動覓食。開口食以“洄水”喂養,一周后小型魚蟲,逐步過渡到正常喂養。
用水(1)兌水:兌水是指部分換水這是熱帶魚飼養中經常采用的簡便有效的方法。兌水前,先將水族箱內的加熱器、充氣泵、循環過濾泵等電器的電源關掉,然后用紗布擦凈水族箱四壁玻璃或景物上附生的青苔,待水靜置 15 分鐘后,水中懸浮物全部沉入缸底,用橡皮管輕輕地吸出 底部污物。—般吸出的水量約占總水量的 1 /4~1/3。然后將備好的同溫度的新水,沿著缸壁緩緩地注入。
(2)換水:換水是指全部更換飼水,它是改變水質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換水的工作量較大,尤其是水族箱小有景物時,工序復雜繁瑣。換水前,將水族箱小所有電器的電源切斷,將魚和景物全部取出,放去水。水族箱沖洗干凈后,將景物全部放好,放入新水備用。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請問文登南海這邊有一種魚,當地人叫“guang”魚,壽命只有一年,大小最大也就20-30cm左右的,請問誰知道
“光(此字應有魚旁)魚”,也叫“海鲇魚”、“鲇光魚”、“傻鲇光”、“傻楞巴”。它是底層魚,生長于海水中。皮膚呈灰色或灰背腹,體形似胡蘿卜,頭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魚,嘴大但無須。而尾部很細。一般天然魚一齡有15--20厘米,一齡以上可到30厘米。在北方冬季寒冷,一般不能越冬。近些年來,養蝦池利用光魚篩選優良蝦,魚蝦混樣,餌料充足,易長到30厘米至于光魚還有一個神話傳說:因為光魚特別能長(zhang),故它也就有了做龍王的野心,一次它與“碗口鯧(鯧魚)”在一起說話,無意中泄漏了心中的秘密,他對“鯧魚”說:“我一年一托長,十年不死,就去吃老龍王”,“鯧魚”為了討好龍王,就把光魚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龍王,龍王聽之大怒說:“好啊!它肯長是不?我叫它一年一脫胎。”就這樣它每年都要脫一次胎,故它永遠也稱不了霸。
這則故事告誡人們,凡事不能太貪心,貪婪的心,往往會自身毀滅,把自已推向一個不可收拾的地步
春季十八度到二十四度怎么釣魚
如何垂釣烏鱧 望 鷹
烏鱧俗稱黑魚、烏魚,體長,呈棒狀。兩頜具銳齒。喜棲息于渾濁的水域。為兇猛的肉食性魚類。成魚善伏襲取食小魚蝦、水生昆蟲等。二冬齡性成熟,產卵期5月下旬至8月初。肉質鮮美厚嫩少刺,常用來做魚片,魚卷、魚丸等。
烏鱧性情有兩大特點:一是十分兇猛,攻擊力強;二是愛子如命,對其卵與幼魚十分愛護,用一切力量加以保護。
烏鱧一般在5、6月份,達到性成熟期,這個時期它們成雙成對到淺水草叢或蘆葦的邊緣,開始筑窩。將雜草草根咬斷,浮于水面,中間露出臉盆大小的亮水空洞,人們稱之為“青窩”,準備交配產卵。產卵前烏鱧在“青窩”附近游弋保護。產卵后,雄魚沾在上面,卵為像黃米團子一樣,故人稱為“黃窩”。這時親魚在窩邊警戒,寸步不離,絕不許有任何來犯者驚擾魚卵的孵化。魚卵孵化成幼魚后,呈黑色聚在一起,由親魚帶領群游,人稱“黑魚末子”。幼魚很像小蝌蚪,但蝌蚪頭大尾小,而黑魚幼魚成梭形,受驚時時隱時現,而蝌蚪受驚后則四散而逃。
黑魚幼魚群,有人稱之為“狠”。據說黑魚孵化過程中,它的父母很少進食,尤其是雌魚更為明顯。這時雌魚的身體逐漸瘦弱,視力不佳,一部分幼魚成為它的食物。據說是幼魚自動進入雌魚的口中,以報答其養育之恩。對這種行為,有人認為雌魚心狠,吃自己的子女,故稱曰“狠”,也有人認為幼魚報答母親,其情可嘉,故有的地方,又稱黑魚為“孝魚”。其實,都是生物繁衍成長的自然現象。
幼魚成群游動時,雄雌親魚一后一前,同時加以保護。有來犯者必決死戰。而且,烏鱧保護魚卵與幼魚,常是雄魚先上陣,若失敗(例如被釣魚人釣走),過了片刻雌魚又挺身而出,繼續保護魚卵或幼魚,真可以說是前仆后繼,壯烈之至。說到此,筆者認為黑魚愛子之情,孝母之心,拼搏精神,實在令人可佩可敬可憫,想到此倒真覺得不該釣它。但是釣魚從來就是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魚類的痛苦之上的。奈何!
綜上所述,釣烏鱧可分為釣“青窩”、釣“黃窩”與釣“黑子”(狠)之分,此外也可以用其它釣法,但前三者利用它的保護子孫的天性,最易引其上鉤。
烏鱧性兇猛,攻擊強有力。一般重量也在1--3千克,有的更大。故釣烏鱧,必須用強度好、韌性強、結實堅固的竹竿。魚鉤要大(最好3厘米以上),釣線要粗,最好是0.5毫米的尼龍線。竿要長,最好在5米以上,線要短,2--3米即可。
釣餌一般可采用青蛙、小魚等。具體釣法,根據不同“窩”,有不同釣法。
(一)青窩:
一般在春夏之交,在雜草叢生的水邊尋找有被咬斷的小草雜亂地浮在水面,草根呈白色,在碎草中間露出臉盆大小的亮水,這就是“青窩”。而在水的下面必有一對烏鱧。可取一只活小青蛙,鉤尖由青蛙尾部穿向前膛,鉤尖含在蛙嘴并插在上膛,使蛙嘴張開。兩條腿朝鉤柄向上拴在腦線上,蛙的兩條前腿張開,這樣就形成了小青蛙張著嘴朝前捕食的姿勢。釣線以兩米為宜。用釣竿將小蛙有節奏地朝“青窩”輕點水面,注意不要有任何響聲,以免驚走烏鱧。小蛙的活動必然激怒烏鱧,從而撲向前去吞食小蛙。這時不要急于提竿,過三五秒鐘后猛地提竿并立即把魚提上來。如魚過大則須遛乏后再拽上來。一般先上鉤的是雄魚,雌魚見狀急忙逃走,約莫半小時后又會回來,同樣釣法又可將雌魚釣上。釣青窩一般應在早晨和晚上。
(二)黃窩:
一般是在初夏季節。抓住烏鱧護卵的特點,較易釣到。仍可用青蛙為餌,持竿將餌在魚卵上慢慢動彈,雄魚為保護魚卵,立即出擊,咬住魚餌,可順勢將其拽出。此時雌魚戀子不會逃走,稍息片刻再下鉤,雌魚很快也會上鉤。
(三)釣黑末子(釣“狠”):
一般在八、九月份,黃窩的魚卵孵化成小魚,大魚領著它們到處游蕩,這時用較長一些的竿和線,追逐黑魚末子,將餌料砸向幼魚,并耐心等待雄魚性子發作,吞咬魚餌,這樣即可上鉤。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一些釣法,此處不再多述。
如何釣甲魚 劉 婧
甲魚又名“團魚”、“腳魚”、“水魚”、“鱉”、“王八”。其特征是:形似烏龜,吻突尖長,頭形似蛇,背腹無角板,而是柔軟革質皮膚,背呈灰綠色,邊緣有厚實的裙邊。腹部乳白色,指趾間有蹼,內側有三指,趾上有爪。
甲魚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兩棲動物。它在我國從南到北各地均有。它喜歡生活在岸邊有沙灘或山坡的水域。
甲魚攝食和生長的適宜水溫是20--33攝氏度。15度以下停止進食。因此釣甲魚適宜的季節,大約是每年4--10月。夏秋之間最好。
甲魚壽命很長,俗云“千年王八萬年龜”,即形容其生命期長。它生長緩慢,自然環境中,1。5公斤重的甲魚,需要5冬齡一上。
有人說甲魚視聽覺靈敏,故釣甲魚必須保持安靜,也有人說它視覺強,聽覺弱,一旦看到有人形可疑立即藏入水底。實際甲魚膽小警覺性極高,不管甚麼動靜都會引起警覺,藏入水底不敢攝食。所以釣甲魚要保持安靜,避免身影晃動,最好躲在在自然屏障里面,如灌木叢,大樹后,高蘆葦叢中進行垂釣。也有人在沒有天然屏障時,用綠塑料布搭蓬帳,挖一小孔,垂釣者躲在后面觀察浮漂動作。以不驚動甲魚。
甲魚在水底爬行時,水面常冒出細蜜成群的小泡,從細泡的移動可以判斷其行進路線,并從而可以斷定水下有甲魚,可以進行垂釣。
一般釣具雖然也可以釣到甲魚,如常有人釣其他魚時釣到甲魚,但專門釣甲魚應選用大竿、粗線、較大魚鉤。如獨節竹竿,尖梢勿過細;4--10號尼龍線;長把鉤如鶴嘴形115--116號,環形415--416號等等。
魚餌一般葷餌較好,蚯蚓、蠶蛹、螞蚱等均可做餌料。但最好的莫過于豬肝或羊肝。素餌中鮮嫩玉米粒也是很好的釣餌。入用誘餌,可選老鬼牌甲魚誘聚劑,如將該誘聚劑蘸在豬肝上做釣餌效果更好。
甲魚發現食物后總是小心謹慎地先聞、拱,然后輕咬,無動靜時才正是吞食,故提竿宜遲不宜早。由于上述吃食動作,浮漂常先點動,爾后上下緩慢竄動,連續如此即可提竿。它上鉤后常會四爪抓地,象是掛底,此時勿硬拽,待其自己移動時順勢提出水面。也有人事先制作一個比釣竿底把略大一圈的粗鐵環,甲魚抓住地面時,將環套入底把,輕揚釣竿后部,使環順竿、線滑動,直至水底砸在甲魚身上,甲魚受沖擊而松爪,即可上提。
甲魚一旦出水即失去掙扎能力,但摘鉤卻較麻煩。一般如吞食不深,可放在地面上按住其背部,將鉤拽出,或用樹枝、竹棍等誘其張嘴,趁勢插入口內,將魚鉤向下退鉤順勢拽出。但甲魚遇有東西探入口中,常死咬不松口,故非有經驗者此舉也不易奏效。有經驗的釣者常利用甲魚翻身先探出脖子的特點,將甲魚翻過來,使它背朝地面,待它欲翻身伸出脖子時迅速掐住它的脖頸,將腳踏住其腹部,拉出脖子然后摘鉤,但這也必須熟練,不能猶豫,不然很難掐住,且有可能被其前爪抓傷。實在不行則只有剪斷釣線回家宰殺時再于處理。
甲魚渾身是寶。據說它的甲、肉、血、卵、膽都有藥用價值,當然須遵大夫指導使用。但甲魚肉鮮、湯美,釣到后一定要加以品嘗。
有些地方,釣甲魚不用魚鉤,而是取衣針,將帶鼻的一端,鼻孔去掉,磨成針尖,這樣兩頭都是針狀,魚線拴在針的當中間(為了牢固針的中間刻一道槽)掛上豬肝條代替魚鉤投入水中。甲魚食后到頸部卡住,則無法掙脫,順利釣上來,但制作較為麻煩。有人用此種針掛上豬肝,用防咬斷的魚線拴在短竹竿上,魚線根據釣點位置可長可短,將竹竿插在岸邊。可同時做若干這樣的釣竿。白天可以注視線的變化,也可以裝上浮漂,觀察魚訊。晚上只要竹竿插在土中牢靠,可以不管它,因甲魚吞下這種針鉤,無法吐出,天亮之后去岸邊去取即可。
如何釣草魚 田真
釣草魚的選位,以釣頂風、面對陽、大樹下、水草旁、進水口、喂食點為佳。
釣草魚一般都喜歡釣大的,至少1公斤以上才過癮。因此釣竿應堅固,韌性好,長度視所釣水域而定。手竿、海竿均可。線應在0.3至0.5毫米之間,鉤可用伊斯尼514.515.516或丸形915.916。當然也可根據個人習慣選定.
餌料,前面以說過草魚的喜好,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誘餌一般可用碎草、酒泡小米、酒糟、顆粒餌料等等。
草魚的垂釣方法很多,除常用一般釣底魚方法以外,列舉幾種專釣草魚的方法供釣友參考:
一、浮草引魚釣法:采一些鮮嫩的青草在順風的水邊撒下,讓它順水漂流,手竿或海竿鉤上草餌,輕墜淺漂,將掛上草餌的鉤放在浮草中,令其隨浮草下流,一旦魚吃鉤(看浮漂)即及時提竿。
二、沉底草窩釣法:拔帶泥的草或葦子數根捆在一起,下面再捆以石塊,墜入擬垂釣的水里做窩,(可在不同地方做三、四個。)一旦草窩處有魚星或碎草浮起即有魚進窩,可鉤草下竿。釣上1-2條即應換窩。到事先打好的另一個窩垂釣,輪流進行。也有人在草捆中埋伏釣鉤,草捆有繩可在岸上拉起,魚上鉤后拉起草捆取魚。
三、葦芯釣法:鮮嫩葦芯是草魚最愛吃的食物。可用數段嫩芯橫穿在鉤上,最后一段豎穿在鉤尖上。釣浮、釣底均可。如釣點附近沒有水草,在鉤柄上先穿上幾個葦葉或綠色樹葉,再穿餌料,這樣可吸引游魚注意。
四、昆蟲釣法:用蝗蟲、蟋蟀、螳螂、飛蛾等做餌,如蟲過大,可將其頭、翅、腿剪去,從頭向尾部穿鉤。一般應進行浮釣,也可以半浮釣、底釣。活餌便于就地取材,初春冬末或天氣悶熱時,草魚食欲不旺活餌常常有效。
五、海竿釣法:可用爆炸鉤,糟食內攙以少量綠色草葉,以引魚的注意。或用串鉤,一般三至四個,可使用不同釣餌。其中應有葦葉、草葉等。串鉤做法,可選空心重墜,釣線穿過后將線系一小圈,一面擋住鉛墜不脫落,一面需要時可掛爆炸鉤上餌引魚。墜上面每隔10公分左右系一線圈,以便掛鉤。三、四個均可。
判斷池塘內是否有草魚,可看下風頭水面,是否有一團團綠色的草魚糞便浮漂。野外水域,則可從岸邊嫩草被嚼食的痕跡,及其漂浮的糞便來判斷。在野外釣草魚時,一般在淺水區(1米左右)應選較深的地方釣,而在深水區(3米以上),則應選淺灘地方垂釣。
草魚吃食,浮漂常先點動而后上冒,接著下沉,上冒下沉均可提竿,手腕要先用力一抖,將魚掛住,而后將其控制,順勢引遛,草魚耐力持久,引遛時要有耐心。待其翻白無力時再用抄網抄起。
垂釣白鯧魚 小鋼
白鯧魚是近些年我國淡水養殖的一個新品種。它原產南美亞馬遜河。是熱帶、帶食用觀賞魚類的一種。它的學名叫“短蓋巨脂鯉”。形狀很似海水中的鯧魚(瓶子魚),它體色鮮艷,嘴的下面直到腹部帶有紅色,形狀又似觀賞魚中的熱帶魚-燕魚,頗劇觀賞性。
1982年我國臺灣省開始引進,1985年引入,目前全國各地從南到北都在養殖。這種魚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又具有生長快,食性廣,個頭大、抗病能力強等優點,故受養殖者與垂釣者的青睞。
淡水鯧魚食性頗廣,葷素皆食,而且食量頗大。而活食常是它最主要的追逐目標。
釣白鯧頗為容易,因它吃食兇狠,魚群集聚的地方,常常不等鉤餌落底,即被它搶吞在口中。因此鉤線墜的配比要求不嚴格。但因它體重一般在1公斤以上,大的可達數公斤,故魚竿必須結實,硬調為好。這種魚牙齒鋒利,有鋸齒,不但常咬斷魚線,且魚鉤也常被它咬斷。因此,需要用較大的魚鉤與較粗的魚線。腦門線可采用多股錦綸絲線。或用強力尼龍線捻合,用做腦門線。有人將細塑料電線抽去銅絲,套在腦們線上,防止咬斷。但如過硬,即不靈敏,且易脫鉤。
在養魚池中釣白鯧,餌料的選擇也應根據該塘的喂養習慣,選擇對口餌料。
白鯧魚一般活動在池的,邊上很少有它的蹤跡,故應選用較長的魚竿,如5.4、6.3米等。也可以用甩竿
刷掛鉤雙鉤,以接近池的中間。有的地方采用半水釣,應根據不同池塘、不同條件、不同氣候加以選擇。
因白鯧魚吃食兇猛,牙齒鋒利,浮漂一沉,即應迅速揚竿,并盡快提上來,防止它咬斷鉤、線逃去。
垂釣武昌魚 老 叟
隨著養殖漁業的興起,目前我國南北方池塘養殖的武昌魚非常普遍,因此也成為釣魚愛好者,熱衷垂釣的對象魚之一。
武昌魚屬小型魚類,在池塘養殖中,一般不超過1公斤,而四、五百克的更多。釣者釣到也很滿意。因此垂釣用具一般可與釣鯽魚的用具相同。
武昌魚是中下層魚,一般采取底釣,有時條件適合,也可采取半浮釣。它屬雜食性魚類,葷素皆吃,而且貪吃嘴饞,喜結隊搶食,特別喜歡酒糟味。因此可用酒糟與玉米面合在一起,捏成蘋果大小的球體數個,撒入水中做誘餌,而以蒸熟的玉米面和以酒糟做釣餌,常有很好的收獲。蚯蚓、紅蟲、小蝦、桑葚、紅薯也很受它的歡迎。在養殖塘內則用化散的顆粒餌料與熟玉米面和在一起做釣餌最佳。
釣鳊魚方法很多,各地常因自己的條件不同,有自己的獨特釣法。一般來說,有以下一些釣法:
1、手竿底釣:與鯽魚釣法基本相同。特別在養魚塘內最為適合。但它吃食不如鯽魚穩當,常是浮漂忽然托起,或很快黑瓢,必須及時提竿。如用蚯蚓、小蝦做釣餌,應不時牽動,引起魚的注意。
2、長竿短線釣草縫:雜草多的水域,可用長竿短線選能下鉤的草縫垂釣。先用酒泡過的小米打窩,稍后將掛有釣餌的魚鉤(應用單夠)順草縫垂入窩中,手持長竿等待,浮漂一有動作根據情況及時提竿。有點類似釣鯽魚的戳拱。
3、桑葚釣法:在南方常在水畔重有桑樹,夏秋季節桑葚由紅變為紫黑熟透時常有落入水中,這成為魚類的好餌料,鳊魚、草魚等即爭先搶食,人們常利用此機會,將桑葚做釣餌,模仿樹上掉下的桑葚將鉤投入水中,進行垂釣(如鉤入水不似樹上掉下,魚兒常不上當)。但注意因在樹下垂釣,線要短,一旦上鉤才便于提上來。
4、半浮掉:在草叢處或長有水花生的池塘,常可采用半浮釣,特別南方冬季水不結冰,在草叢、水花生縫隙中下鉤,釣半浮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是選用的餌料一般以整條紅色蚯蚓為宜。
5、海竿釣遠:在大水面養殖場,有時魚集中在距岸邊較遠處,可用甩竿垂釣。方法與一般海竿釣法大體相同,只是鳊魚常吃食動作小,竿尖不易被拉動,如果掛鈴也常常擺動很小,不易判斷,因此應集中精力,發現輕點即應做好準備,一旦魚線下走或回線及時提竿。
6、其它地方釣法還有很多,如浙江的線圈番薯釣、上海的火腿腸蹬鉤釣等各有特色,不一一贅述。
如何釣光魚 小鐳
“光(此字應有魚旁)魚”,也叫“海鲇魚”、“鲇光魚”、“傻鲇光”、“傻楞巴”。它是底層魚,生長于海水中。皮膚呈灰色或灰背腹,體形似胡蘿卜,頭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魚,嘴大但無須。而尾部很細。一般天然魚一齡有15--20厘米,一齡以上可到30厘米。在北方冬季寒冷,一般不能越冬。近些年來養蝦池,利用它篩選優良蝦,魚蝦混樣,餌料充足,30厘米的光魚已不罕見了。
“光魚”喜肉食,蚯蚓、海蠶、小蝦都是它的美味食品。實在沒有,只要設法弄到一條小鲇光,把它切成幾小段,即可繼續不斷的釣起來。光魚吃食兇猛,吞入嘴中再舍不得吐出,兩唇緊閉,兩腮鼓起,因而極易釣得。釣鲇光魚不在于大,而在于多,一、二十條不在話下,常釣幾十條,上百條。
現在,用一般魚竿、大鉤,適當長度的魚竿更為好釣,但竿的調子硬些為好,魚鉤應多栓幾個,上魚更快一些。在海邊也可用海竿,串鉤垂釣。
別有情趣刷粲鰷 小鐳
粲鰷也稱白條兒、粲子、青背、白漂子、青鱗子等等。有的地方把麥穗魚也叫粲子,實際是兩種不同的魚類。粲鰷屬魚綱鯉科,麥穗魚又名食蚊魚。屬魚綱,食蚊魚科,兩者皆小型魚類。粲鰷一般多為5-6厘米,最大的長約17-18厘米,體長13-14厘米多為2齡以上。此魚銀白色,細鱗多刺。常成群在水面覓食,游動迅速,發現食物常爭相搶食。食性很雜葷素皆宜。它們有時也在水的中下層活動覓食,但以中上層為主。在水面結隊游動時,見有影子晃動即迅速鉆入水下,片刻又浮上水面。
釣粲鰷辦法很多,而最有情趣的莫過于“刷”粲鰷。因粲鰷常成群游于水面,又喜搶食魚餌,故人們常用魚竿掛餌甩向游動的魚群,任其爭食隨即拉回魚鉤,將魚釣上。
具體辦法有以下數種:
(一)無漂刷釣法:
因垂釣時需要手一直握竿,不停拉動,故魚竿必須要輕、細、長、尖子軟,細線、小鉤。魚線長度以與竿相等,便于甩出為宜。餌料用“蠅虎”(形似蜘蛛,不結網,常扒在紗窗上等待蒼蠅飛來進行捕食,身體很輕,落水時浮在水面上)、蒼蠅或蛆蟲。一般不用墜借鉤餌的重量大力甩竿將鉤甩出,或在鉤的上方約5厘米處系一繩結,左手掐住此結,右手握竿,把竿尖拉彎,利用竿尖彈力,突然松開左手,使魚鉤彈出至浮游的魚群處。要求魚餌浮于水面,引魚搶食,順勢提上來。為了引魚甩出后輕輕回拉,直至拉到跟前,再度甩出,如此反復,常常在甩出后即被魚搶食,或拉回過程魚吞食,從而釣上來。此法需不斷甩拉故較費力,但頗有情趣。
(二)輕漂刷釣法:
與上法相似,但用輕墜、小漂釣浮。甩出后看漂下沉提魚,一般魚多時咬鉤很快,需立即提竿,摘魚后再甩出,因此也是來回刷釣。此法可用誘餌引魚。誘餌應具備香、酸、散、浮等特點,以細米糠、豆腐渣、麥麩子等發酵后使用為佳。因誘餌浮于水面,可積聚魚群。這時再將釣餌投入窩中,魚即搶食。釣餌可用蒼蠅、蛆蟲、白菜蟲、蚯蚓、糯米糕等。蛆蟲需用水沖洗干凈,穿鉤時鉤尖應從蛆的尾部三個孔中的一個一次穿入,至倒刺穿進其體內或從口中穿出,露出一點鉤尖才能將手松開,方可防止蛆的體液溢出。用蚯蚓做釣餌也可,為了防止蚯蚓很快被粲鰷吃去,穿鉤時可將蚯蚓向鉤柄上移,使鉤背至鉤尖一段無餌外露,餌料裝在鉤把位置。由于粲鰷吃食猛,咬住就跑,鉤尖無餌阻擋,會輕易被鉤鉤住,從而既提高上魚率又節省釣餌。
(三)流水浮釣法:
在流動的小河或小溪水面上常有粲鰷魚群游動,可用短小甩竿,細線、小鉤小墜、浮漂,及靈敏小繞線輪。魚鉤穿上蛆蟲、菜蟲或蚯蚓等,先在水面撒以漂浮誘餌,引魚聚來,將魚鉤及漂等甩至流水魚群處,松開繞線輪,使漂隨流水下漂,見漂子下沉,即忙止輪揚竿提魚,摘魚后整理魚餌,然后再甩出去。如此反復,常能收獲頗豐。此法釣的深淺,可隨實際加以調整。
此外,在釣鯽魚時,遇到粲鰷鬧鉤,也可將魚鉤調到半浮處改釣粲鰷。
粲鰷體小,肉細香嫩,但刺多常剖洗干凈后蘸以干淀粉用油炸透蘸椒鹽食之。
釣粲鰷之樂趣在于變被動等魚咬鉤,為主動送鉤至魚群眼前;變魚竿架在一邊靜等為不停甩動魚竿,故別有一番情趣。
釣魚最煩鬧麥穗
小 鐳
釣魚人最煩的是麥穗搶食鬧鉤。麥穗魚又名羅漢魚、混姑郎、肉柱魚、柳條魚、食蚊魚。主要攝食搖蚊幼蟲、孑孓、和各種食物碎屑。麥穗魚體小,一般在10幾厘米,而嘴尤小,因而吃食很難吞入口內,喜銜食而去哆碎食之,故無論蚯蚓、紅蟲、面食,它都積極搶食,而且往往銜著就跑。釣者的釣餌極易被它銜走又釣不上魚來。甚為讓人討厭。釣魚,特別是釣鯽魚等不太大的魚,最易受它干擾。過去農村利用蓄水池塘養些魚類,又怕人偷釣,即養些麥穗在塘內,人們釣魚,被麥穗干擾,就很難有好收獲,結果望而卻步,達到保護池魚的目的。
麥穗魚分布極廣,幾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蹤跡。但具體來說,靜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麥穗較多,而水流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麥穗。水草較多的池塘麥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著于水草的各種魚卵。
防止麥穗鬧鉤最好的辦法是在釣餌上下功夫。一是魚餌要大,二是要硬,三是顆粒狀餌料,如玉米粒、豆腐干、螞蚱、干合成顆粒餌料等等都可避免其干擾。
但是,麥穗如果釣多了,也是餐中美肴。我們這里的郊縣,你如在那里吃飯,主人會給你擺上豐富的水產品,燒麥穗魚常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像一條,中間一道脊刺吃起來很方便,因此頗受歡迎。
因此專門釣麥穗魚,也就成了有的人的愛好。因為在水庫和一些自然溝河中是可以免費釣到的。
釣麥穗的釣具可以突出一個“小”字,小竿、小鉤、小漂、小墜、小(細)線。線從0.6-2號均可.漂最好用短蜈蚣漂,小立漂也可.鉤宜用短柄細條小鉤.墜最好用窄嵌皮條或牙膏皮。釣餌可用細蚯蚓,剛剛套住鉤尖即可,不要超出鉤尖,否則魚會咬餌不上鉤。麥穗魚咬鉤時常是銜住即跑,因此浮漂表現為急劇下沉,要及時提竿,否則常會空鉤,且被魚咬去一些。用白面食做餌也可,但每鉤都需換食,較為麻煩。
釣麥穗時忽然魚不咬鉤,常是大魚進窩的信號,應密切注意,可能釣上大魚。
奧拉星boss.
冰拳艾司(冰系) 沙麒麟(土系) 木面俠(木系) 星光角斗士(飛行系) 火花龍(火系)
山脈之魂(土系) 時間之神(神秘系) 金剛庫巴(水系) 合金猛將(機械系) 烈焰鳥(火系) 天使萊特(光明系) 針刺大黃蜂(飛行系) 影刃(神秘系) 神武月(上古系) 戰無炎(上古系)
組隊挑戰:年獸(爬行系) 雷納瑞(數碼系)&魂斗魚(電系) 浮云尊者(格斗系) 終極麥斗王(電系)
參考資料:純屬手打,不準抄襲!!
青島特色小吃有哪些?
青島的特色菜:海參末、海鮮面、油燜大蝦、海苔凍、鲅魚餃。
1.碎海參
青島肉末海參是當地的傳統食品,也是魯菜中的名菜。海參因其性溫滋補被列為“海八珍”之首,備受人們推崇。配肉末,配海參更香更鮮,既凸顯了青島這座海濱城市的鮮,又有傳統魯菜的清香。
2.海鮮面
海鮮面是青島的特色小吃,入口靈活順滑,海鮮味突出,色澤鮮艷。有人說海鮮面體現了海島人的烹飪智慧。它就地取材,將人們烹飪海鮮的經驗加入到北方人的主食中,讓人們享受到美味、營養、經濟的面食。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773912b31bb051d87d5ebc247adab44bede0c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