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內容豐富的博客中,您將發現貓抓病的世界。從了解其病因和癥狀到探索有效的治療方案,我們將深入探討您需要了解的有關這種人畜共患病的一切信息。
了解這種細菌性疾病如何從貓傳染給人類,并獲得寶貴的預防知識。
什么是貓抓病? 目錄 隱藏 1. 什么是貓抓病? 1.1. 貓抓病的病因是什么? 2. 貓抓病的癥狀和體征 3. 貓抓病診斷 4. 貓抓病的治療 5. 預防貓抓病 6. 結論 7. 常見問題 7.1. 貓抓熱有多常見? 7.2. 貓抓病嚴重嗎? 7.3. 哪些人最容易患貓抓病? 7.4. 貓抓會傳染萊姆病嗎? 7.5. 貓抓病能治愈嗎? 7.6. 貓抓病會致命嗎? 7.7. 貓抓病會傳染嗎?貓抓病是一種可從貓傳染給人的人畜共患細菌性傳染病。它是由巴頓氏菌(特別是雞巴頓氏菌)引起的。
它通常從一個小抓痕或咬傷開始,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傷口會變得疼痛、發紅和腫脹。感染部位可能會出現水皰或膿皰,附近的淋巴結可能會腫大并有觸痛。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會發燒、頭痛和疲勞。
貓抓病的病因是什么?貓抓病主要是由受感染的貓攜帶的巴頓氏桿菌引起的。貓可通過跳蚤和跳蚤糞便感染這種細菌。當攜帶這種細菌的跳蚤叮咬受感染的貓咪時,會將細菌留在其糞便(跳蚤糞便)中,然后被貓咪吃進肚子里或在梳理毛發時被夾在指甲縫里。
貓抓病的癥狀和體征如果您被貓咬傷或抓傷,了解貓抓病的癥狀可以幫助您識別潛在的感染。以下是需要注意的貓抓病癥狀:
皮膚破損:** 被貓咬傷或抓傷的皮膚必須破損,讓細菌進入傷口,才能感染這種疾病。疼痛、發紅:** 幾天內,抓傷部位會發炎,引起不適、發紅和疼痛。淋巴結腫大:** 感染會繼續發展,導致抓痕部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和觸痛。發燒、頭痛和疲勞:** 感染者可能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癥狀,包括發燒、頭痛和疲勞。免疫力低下者的并發癥:** 免疫力低下者,如幼兒、老人或艾滋病毒 / 艾滋病患者,可能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潛在的器官受累:** 在免疫力低下的病例中,細菌會影響心臟、眼睛和大腦等內臟器官,因此及時就醫至關重要。貓抓病診斷診斷通常基于特征性癥狀的出現,如貓的接觸史和符合的臨床表現。有時,醫療服務提供者可能會進行實驗室檢測,如血液檢測或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以檢測是否存在巴頓氏菌抗體或 DNA。
貓抓病的治療大多數健康人無需特殊治療即可康復。但是,如果被貓咬傷或抓傷,應及時就醫。在病情嚴重或出現并發癥時,醫生可能會開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或強力霉素,以幫助清除感染。受感染的貓咪也可能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
預防貓抓病要預防貓抓病,請遵循以下簡單步驟:
為您的寵物治療跳蚤:** 由于跳蚤攜帶導致貓抓病的細菌,因此控制跳蚤可降低貓咪感染的風險。治療家中所有的寵物,包括狗。讓貓咪待在室內:** 這有助于減少貓咪與受感染動物的接觸,降低貓咪被抓傷或咬傷的幾率。修剪貓爪:** 貓爪越短越不容易被抓傷,從而導致感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如果貓咪不小心抓傷或咬傷您,請及時用溫肥皂水清洗患處。避免讓貓咪舔舐或梳理傷口。必要時尋求醫療幫助:** 如果您的免疫系統較弱、感到擔憂或出現癥狀,請聯系您的獸醫尋求指導。結論總之,貓抓病是一種罕見但可能很嚴重的傳染病,可由貓傳染給人類。了解貓抓病的病因、癥狀和治療方法對于確保貓咪及其父母的健康和安全至關重要。通過采取預防措施,如控制跳蚤、讓貓咪呆在室內、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可將感染風險降至最低。
但是,如果您或您的愛貓遇到持續性問題或疑慮,請不要猶豫,立即預約獸醫檢查。獸醫會為您的寵物的健康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支持。保持積極主動,讓您和您的愛貓都保持健康。
常見問題貓抓熱有多常見?貓抓病相對來說并不常見。
貓抓病嚴重嗎?貓抓病可能很嚴重,尤其是對于免疫力低下的人。
哪些人最容易患貓抓病?任何人都有可能患貓抓病,但幼兒和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貓抓病的風險更大。
貓抓會傳染萊姆病嗎?不會,萊姆病是通過蜱蟲叮咬傳播的,而不是通過貓抓傳播。
貓抓病能治愈嗎?貓抓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療。
貓抓病會致命嗎?在極少數情況下,貓抓病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但通常不會致命。
貓抓病會傳染嗎?是的,貓抓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可通過貓抓傳染給人類。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貓抓病是什么病?被貓抓傷后,要打疫苗嗎?
近日有關媒體報道,湖南長沙一個小男孩在被小貓抓傷后,反復發燒,最終被確診為“貓抓病”,據悉這個男孩只有1歲,小貓也是在1個月前母親從外面抱回來的。
起初小男孩被貓抓傷,家里人并沒有怎么在意,也是最近半個月孩子反復發燒,才引起注意去醫院治療的。幸運的是,孩子在主治醫生的治療下,體溫得到了控制,身體狀況也慢慢開始恢復正常。
其實,類似于上述小男孩事件并非個例。我記得之前還看過一個報道說,深圳一名8歲的小女孩在和自己家貓打鬧時,結果被咬傷了。不過當時只是左前臂被貓抓出血痕,因此家里人就沒有帶她去醫院。
但是后來,大概過了一個月,小女孩的左前臂以及咯吱窩下面都出現了腫塊,最終也被確診為貓抓病。由此可見,貓抓病是具有潛伏期的,而且潛伏期甚至能夠達到一個月之久。
那么“貓抓病”到底是什么病呢?貓抓病在醫學上又稱良性淋巴網織細胞增多癥,是指通過貓、狗等寵物接觸、抓傷或咬傷,導致感染漢賽巴通體,從而引起的傳染病。
貓抓病具有自限性(自限性疾病通俗來說就是能夠自己消退、緩解的疾病),主要特征表現為局部淋巴腫大和皮膚病變 ,還伴隨發熱、厭食、肌肉痛等癥狀。
貓和狗等帶有病菌的動物,其傳播疾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抓、咬以及親密接觸 。所以在這里也建議小伙伴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和小動物的相處模式,同時給飼養的寵物做好潔凈工作。
對于被貓等小動物抓傷是否需要打疫苗的問題一直是許多人的一個關注點。一般來說只要是被小動物抓傷或者是咬傷都是需要打疫苗的,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在這里解釋一下,狂犬疫苗并不是單指針對狂犬,類似的動物都可以)。
一針狂犬疫苗的價格在270-300元之間,一個療程需要注射5針,也就是說被狗或者貓之類的動物咬傷,打針是需要花費千元以上。當然我說的疫苗針是進口的,非進口的狂犬疫苗針一針也就70、80來塊的樣子,不過很多人都是會選擇進口的。
相信一些農村的小伙伴在小的時候都有過被狗咬的經歷,一部分人因為家長謹慎所以去醫院打了針,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就放任不管了。雖然放任不管的那部分多數都沒事,但也有人因為前期的不重視最終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所以,不管以前怎么樣,現在我們既然知道其中危害之大,那么在以后遇到類似情況下還是去看看醫生為好。
我被貓抓了`!!!!!!!!!!!!!!!
你都出血了,所以建議你還是去打疫苗吧!不會太貴的,最起碼打了放心啊~
如何傳染的
貓抓病也稱為貓抓熱,引起本病的病原體是一種巴爾通體。通常在貓抓咬或與貓密切接觸后患病,少數與狗有接觸史。貓抓病在全球每年都有流行,發病人數超過4萬例,以青少年和兒童居多,男女無差別,溫暖季節較寒冷季節多見。約10%的寵物貓及33%的流浪貓血液中攜帶貓抓病巴爾通體,貓是巴爾通體的健康攜帶者,可帶菌數月至數年,貓之間的感染通過跳蚤傳播。小于1歲的寵物貓更易傳播本病,人類感染途徑90%與貓抓傷或咬傷有關,另外也可因狗、兔、猴抓咬傷引起,甚至有魚骨刺傷引起貓抓病的報道。目前,該病的發病率在美國為0.77~9.3/10萬,其中80%為兒童發病。
癥狀與危害
貓抓病的臨床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常造成醫生誤診。一般在被貓抓咬后3~7天,抓咬處局部皮膚出現紅斑、丘疹、皰疹、膿皰、結痂,或小膿瘍形成并伴有局部淋巴管炎;繼而出現淋巴結腫大,常見于頜下、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直徑約1~8厘米,病變淋巴結呈肉芽腫樣炎性改變,中心可有膿液形成,后期可見明顯的網狀內皮細胞增生。全身表現有低熱、頭痛、寒戰、全身乏力、不適、咳嗽、厭食、惡心或嘔吐等。貓抓病屬于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無需治療,在3周至數月內消退。根據貓抓病的主要表現,還可分為許多臨床類型:肝脾型貓抓病主要表現為脾腫大和腹痛;腦病型貓抓病主要表現為癲癇樣抽搐,進行性昏迷,數日后意識迅速恢復;以眼部表現為主的貓抓病有視神經視網膜炎、結膜炎或視網膜血管炎癥等。
出現癥狀怎么辦
迄今為止,對貓抓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一旦出現癥狀,應盡早就醫,進行對癥處理。1988年英國等一些國家的研究資料提示貓抓病巴爾通體對慶大霉素等多種抗菌藥物敏感。但臨床研究顯示多數抗菌藥物的療效差或無效。口服效果最好的三種藥物是利福平、環丙沙星和復方新諾明,慶大霉素是最有效的靜脈用藥。一般認為,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患有輕度或中度的貓抓病(局部淋巴結病)時可不予抗生素治療。如果淋巴結明顯腫大、疼痛、化膿,可進行手術切開引流。皮膚切開后,液化的淋巴結可以完全愈合,不會慢性化或形成竇道。
如何自我防護
為了防止寵物給人類帶來疾病,人類應該盡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不去干擾野生動物的生活。家養的寵物也要講究衛生,要定期給寵物體檢,經常進行滅虱、滅蚤、滅蟲、滅螨,定期接種疫苗;經常給寵物洗澡,防止其糞便污染生活環境,定期給寵物的生活環境消毒;發現寵物患病時應及時治療,杜絕傳染源;不要讓寵物人的傷口,定期給貓、狗修剪趾甲,接觸寵物后要及時洗手;不要給貓、狗等寵物喂沒有煮熟的肉類和內臟食物,所喂的水果、蔬菜都要洗凈,嚴防病從口入;孕婦和有哮喘病的患者最好不要接觸貓、狗。
被貓抓傷了該怎么辦??求助啊。
被貓狗抓傷,及時打狂犬疫苗。
值得提醒的是,即使是對于打過狂犬疫苗的寵物,一旦被它們抓傷咬傷,我們也有必要打狂犬疫苗。
還要注意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由于頭、面、頸、手和外生殖器部位神經豐富,只要咬傷發生在這些部位,就屬于III級暴露。這個時候,除了注射狂犬疫苗,還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如果我們不確定皮膚是否破損,被貓狗抓傷、咬傷后,要立即用眼睛仔細觀察。如果肉眼難以判斷,可以用酒精擦拭皮膚表面,如果有疼痛感,就說明皮膚破損。
貓抓病的潛伏期
貓抓病臨床表現多樣化,但以局部皮損及引流淋巴結腫大為主要特征。在機體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現為皮膚或頭面部淋巴結病變,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發生嚴重的全身性病變。
貓抓病的初期癥狀為,被抓傷后的三至十日內在胳臂、手、頭和頭皮處出現水皰或小的腫塊。這些出現的癥狀往往會被誤判為蟲咬的結果。其實,這是一種被稱為接種性的傷口,細菌常常通過這里傳入人體內。在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中,大約有70%的人有被貓撓抓過的記錄。在被貓爪撓抓過后的兩周內,接種性傷口附近的淋巴結就會腫脹,摸起來比較軟。這些腫脹的淋巴結通常見于腋下、頸部以及鎖骨處,腫脹淋巴結的直徑從1至5厘米不等,同時周圍還伴隨著一片紅腫區,這種淋巴結紅腫可持續數月之久。對于大多數被貓撓抓過的人來講,淋巴結紅腫即可表明其已染上了“貓爪病”,但約有三分之一被貓抓過的人會出現較常見的病狀,如發燒至38度以上,疲勞、沒有胃口、頭疼等。在被貓撓抓過的人中,還大約有14%的人會出現一些非典型的“貓爪病”癥狀,如接種性傷口處會出現潰瘍,耳朵周圍出現腫脹的淋巴結等。其他一些可能的癥狀還包括骨炎、肺炎、肝和脾腫大,查不出原因的持續高燒等。這些癥狀出現后通常會持續兩周左右的時間。“貓爪病”好起來比較慢,但能自己痊愈。
腦病在臨床上常表現為腦炎或腦膜腦炎,發生于淋巴結腫大后1~6周,病情一般較輕,很快恢復,腦脊液中淋巴細胞即蛋白質正常或輕度增加。重病癥者的癥狀常持續數周,可伴昏迷及抽搐,但多數于1~6月完全恢復,偶或致殘或致死。
在被輕微抓傷后3~10天內,患者的抓傷部位常發紅并覆以直徑達6cm的水泡,很快水泡變為膿性。局部淋巴結腫大、變硬;觸摸時有疼痛。稍后,淋巴結內可化膿并穿破皮膚引流。病人感全身不適、沒有食欲、有發熱和頭痛。約10%的病人還有其他癥狀,如眼部癥狀引起視力變化,或腦水腫引起頭痛和昏迷。
大多數感染者,皮膚傷痕和淋巴結腫大在2~5個月內消失。疾病恢復很完全,但在有艾滋病的患者如發生貓抓病則非常嚴重。
貓抓病的癥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原發皮損:在被貓抓、咬后3~10天,局部出現一至數個紅斑性丘疹,疼痛不顯著;少數丘疹轉為水皰或濃皰,偶爾可穿破形成小潰瘍。經1~3周留下短暫色素沉著或結痂而愈。皮損多見于手、前臂、足、小腿、顏面、眼部等處,可因癥狀輕微而被忽視。
二、局部淋巴結腫大:抓傷感染后1~2周(5~50天),90%以上病例的引流區淋巴結呈現腫大,以頭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常見。初質較堅,有輕觸痛,直徑1~8cm不等。25%患者的淋巴結化膿,偶或穿破形成竇道或瘺管。腫大淋巴結一般在2~4個月內自行消退,少數持續6~24個月。鄰近甚或全身淋巴結也見腫大。
三、全身癥狀:大多輕微,32%~60%有發熱(>38.3度)、疲乏(29%);厭食、惡心、嘔吐、腹痛等胃腸道反應伴體重減輕(14%);頭痛、脾腫大、咽喉痛和結膜炎各占13、12、9和5%。結膜炎伴耳前淋巴結腫大系貓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助于診斷。
四、不常見臨床表現及并發癥:根據大系例(1250例)的綜合分析,少見的臨床表現及并發癥有腦病(2%)、慢性嚴重的臟器損害(肝肉芽腫、骨髓炎等,2%)、關節病(關節痛、關節炎等,<1%)、結節性紅斑(<1%)等。其它尚有短暫性斑丘疹、多形紅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腮腺腫大、多發性血管瘤和內臟紫癜(多見于hiv感染者)等,均屬偶見。
五、全身表現:貓抓病常常有被貓抓咬或密切接觸貓的病史,一般在3~7d后在抓咬處局部出現皮膚非化膿性炎癥,如紅斑或丘疹;繼之出現頭面部肉芽腫性或化膿性淋巴結病變。主要全身表現有低熱、頭痛、寒戰、全身乏力、不適、厭食、惡心或嘔吐等。由于貓抓病屬于一種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不需治療,僅有少數患者發生淋巴結外轉移,引起全身病變,偶可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骨髓炎、心內膜炎、腦炎、腦膜炎或腦動脈炎,此種情況更常見于艾滋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
六、眼部表現:貓抓病的眼部病變較少見到,主要表現有視神經視網膜炎、結膜炎或視網膜血管炎癥等,主要癥狀有眼前一過性黑影或中心視力下降,也有少數患者不出現視力障礙。
1、Leber視神經視網膜炎:Leber于1916年首先描述這類眼部病變,表現為視力下降、視盤水腫和黃斑部星芒狀滲出,并將其命名為視神經視網膜炎。Dreyer等1984年報告27例此類患者,并命名為Leber特發性星芒狀(idiopathicstellate)視神經視網膜炎,現已證明其病因多為巴爾通體感染。因此,Kerkhoff等又將眼部貓抓病命名為擬眼巴爾通體病(presumed ocular bartonellosis)。貓抓病的最常見、最典型的眼部表現為視神經視網膜炎,常出現于全身感染癥狀后1~2wk,眼底表現為視盤及視盤周圍水腫,并伴有黃斑部水腫及星芒狀滲出。有時可出現局灶性或多灶性灰白色視網膜病灶。視野檢查可出現生理盲點擴大、中心或傍中心暗點。瞳孔檢查可出現相對性瞳孔傳入缺陷。經過一段治療后,多數患者可恢復大部分視力,少數患者遺留有視盤灰白色和黃斑部星芒狀滲出,并有不同程度的視功能損害。有時患者表現為單純的視盤炎或不伴有視力下降的視盤水腫。Fish等報告1例視盤周圍血管瘤病(peripapilliary angiomatosis)病人,眼底表現為視盤水腫、視盤周圍小血管紆曲擴張、乳頭黃斑區視網膜漿液性脫離、視網膜有散在出血和浸潤性病灶。經抗生素治療后視網膜下漿液吸收,部分視力恢復。當中樞神經系統出現病變時,可出現一些眼部癥狀,如眼肌麻痹、動眼神經麻痹、視盤水腫或視野缺損等。
2、Parinaud眼腺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單側濾泡性結膜炎、同側耳前或頜下淋巴結腫大和低熱三聯癥。主要癥狀有結膜紅腫、充血和有分泌物。此綜合征可由多種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貓抓病是最常見的病因。
3、葡萄膜炎:Soheilian等報告1例中間部葡萄膜炎患者,眼部表現為眼底中周邊部的視網膜血管周圍滲出并蔓延至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出現細胞,視盤和黃斑部均無異常。Rothova等測定138例各種葡萄膜炎患者血清,結果9例陽性,其中8例為全葡萄膜炎。
4、視網膜病變:主要表現為視網膜血管炎性病變,眼底表現為單灶多灶性視網膜血管炎癥,可伴發或不伴發于視神經視網膜炎癥。還可出現視網膜下灰白色的限局性浸潤性病灶,伴有散在性點狀出血。其他少見表現還有視網膜結節、漿液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分支動脈(或靜脈)阻塞等。
5、黃斑部漿液性脫離:Zacchei等報告1例黃斑部漿液性脫離患者,并不伴有視神經視網膜病變,提示當患者有接觸貓的病史或出現貓抓病的全身癥狀時,黃斑部視網膜神經上皮的漿液性脫離有可能歸因于貓抓病。
6、其他表現:貓抓病的其他眼部病變還有壞死性或結節性結膜炎、濾泡性結膜炎、結膜血管瘤病、前房或玻璃體炎性細胞、多灶性脈絡膜炎等。
小貓眼睛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里有異物,如沙子、沐浴乳、頭發等,這些物質進入眼睛會造成刺激,引起眼睛紅腫發炎。還有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睛紅腫。也有可能是被蜜蜂叮咬,觀察貓咪眼睛周圍是否有傷口。
應該先觀察嘔吐物的顏色,作出簡單的判斷。引起小貓咪嘔吐的原因較多,常見的原因有暴飲暴食,患有腸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其次,若是腸胃疾病引起的,比如胃炎,吞食異物。最后,是病毒引起的嘔吐的話,需要合理服用抗病毒藥物、增加免疫力的藥物。
小貓叫的原因有幾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饑餓、緊張害怕、身體不適、發情等原因。首先,貓咪饑餓的時候會一直叫。其次,貓咪到了新環境或受到驚嚇,感到緊張害怕。最后,貓咪受傷、患有疾病導致身體疼痛也會一直叫。
貓咪都是比較粘人的,一般的品種貓比本土貓會更溫和、粘人一些。比較粘人的貓咪有布偶貓、藍貓、金吉拉、銀漸層貓咪、加菲貓等。其實只要主人和貓咪多加相處,和它們多玩耍、多抱抱它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論什么品種的貓咪都會特別黏主人的。
導致貓咪晚上一直叫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寒冷、饑餓、害怕等。需要注意室內溫度,給貓咪保暖,給貓咪按時按量喂食,到新環境時,多和貓咪玩耍,促進感情。如果貓咪是剛好處在發情期,那么晚上叫也是正常的情況。主人可以將其配種,滿足生理需要。
貓咪出現舔舐到體外驅蟲藥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嘔吐、流口水等癥狀。舔舐大量驅蟲藥的話,會引起中毒,這時可以喂食貓草催吐,給貓咪清洗口腔。情況嚴重時,建議立馬去寵物醫院治療。
貓咪是可以吃鹽的,少量的鹽分可以調節貓咪的食欲,促進腸道消化。但是不建議多吃。大量食用鹽,會增加貓咪的腎臟負擔,可能還會引起結石等疾病。
貓咪大概十至十五天就能睜開眼睛。剛睜眼的貓,眼睛是天藍色的。這是正常的顏色,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貓咪幼崽是比較脆弱的,要避免強光照射貓咪,影響貓咪眼睛的發育。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