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發黑,大家都遇到的問題吧?尤其是在剛開始養鸚鵡魚,出現得特別多。那么這種情況要不要下藥呢?該下什么藥?今天一位魚友聊到了這個話題,想著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吧!肯定不止她一個人遇到這個問題。
雖說鸚鵡魚是一種人造魚,可是鸚鵡魚也有一些魚類共同的特性:身體會隨外部水質環境的改變而發生一些變化。其實鸚鵡魚身體發黑,最大的原因還是在于魚本身的體質導致的,換句話說,這個是天生的,而且幾乎很難改變。
鸚鵡魚發黑也分品種鸚鵡魚其實是有分品種的,當然由于我本身幾乎不養鸚鵡魚,所以沒特地去研究到底分了哪些品種,而且加上本來是人造魚,沒有學名的,都是商品名,所以似乎也沒有特地去記住的意義。不過,根據我的觀察,一些個頭小巧的鸚鵡魚,是最容易發黑的,而那些個頭比較大的,例如元寶魚這些,則不容易發黑,反之,它們容易身體的紅色褪去,變成粉色的。原因是在漁場的時候喂了增紅飼料,回到魚友家里,沒有繼續喂增紅飼料,褪色了。
如果是魚缸不是很大,鸚鵡魚高密度飼養的情況下,也是容易發黑的,尤其是那些魚群扎堆的情況下,就很容易看到大家都互相發黑了,很奇怪。不過這種發黑,對魚倒沒什么影響,因為也不會短時間內造成死亡,它更像是一種慢性病。
這種情況下,其實也可以歸結為是水質問題導致的,因為密度高了,加上鸚鵡魚本身也是屬于新陳代謝比較大的魚,所以水質污染是比較快的。即便是有強大的過濾,這種情況也免不了。這是根據眾多魚友飼養鸚鵡魚反饋的情況得來的。
網上有一些說法是給鸚鵡魚進行鹽浴啊,或者下什么藥之類的。其實我個人的觀點是反對的,因為下藥無濟于事。通過前面的分析,其實我們知道,如果是本身基因問題的,那么如果操作也是沒用,而如果是密度高,水質不好導致的,我們則應該想辦法降低密度,維持更良好的水質,所以下藥也無用。
而且我一直提醒大家,千萬不要養成“一有事就下藥”的養魚思維,如果能通過一些比較科學健康的方法,比如換水,升溫等等這些沒什么副作用的手段,那自然是好的。畢竟是藥三分毒,你下藥了,下得對了還好,如果沒下對,那分分鐘把魚搞死了,或者是降低它的耐藥性了,那肯定得不償失。
不過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鸚鵡魚因為打斗造成的鱗片脫落,而脫落的地方感染了細菌或者真菌,也可能是黑的,這種情況就可以適當地下一些對抗菌類的藥,比如黃粉,土霉素,青霉素等等。不過大家一定要觀察,如果是魚體發黑的地方在魚鱗上,那么就是上述的原因,而如果是鱗片掉落發黑的,那么就可能是這種感染的情況,可以適當下藥。
這里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鸚鵡魚身上有黑斑是怎么回事?
鸚鵡魚身上有黑斑的原因
1、水質太差:如果飼主沒有及時處理掉魚缸里面的殘餌、鸚鵡魚排泄物等東西,等到它們霉爛變質后就會污染到水質,導致魚缸內滋生了細菌;或者是魚缸中的濾材不經常清洗也容易藏匿細菌破壞水質,從而引起鸚鵡魚身上長黑斑。
2、水溫過低:鸚鵡魚身上有黑斑也可能是魚缸的水溫太低引起的,因為鸚鵡魚是熱帶魚,會比較喜歡水溫較高的環境,可它們也可以在水溫低的環境中生長。但長期把鸚鵡魚飼養在低溫的環境下的話,它們的身體就會出現褪色或者長黑斑的情況。
3、黑點病:鸚鵡魚長黑斑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患黑點病了,通常都是因為鸚鵡魚和同伴互相撕咬受傷后,傷口被細菌感染導致的。患病的鸚鵡魚還會伴隨著食欲不振、夾尾等情況。
鸚鵡魚長黑斑怎么治療?
若是水質不佳引起的,那飼主就要立即更換魚缸里面的水質,并且對魚缸進行消毒處理,避免有細菌殘留;換水后,如果魚缸中還有殘餌或者魚便等東西,就要及時清理掉。注意:魚缸的水最多五天就得替換一次。
若是水溫導致鸚鵡魚長黑斑就好處理多了,飼主只需要將水溫提升到25-280℃之間,并且利用加熱棒保持水溫恒定和抑制霉菌的生長,降低鸚鵡魚身體長黑斑的可能性。
若是鸚鵡魚得了黑點病,那飼主要及時對患病的鸚鵡魚使用2-3%濃度的鹽水(食用鹽)進行藥浴。每天浸泡四~五次,每次約十分鐘,直到黑斑逐漸消失為止。注意:使用鹽水藥浴時,濃度不可以超過3%,因為食用鹽對鸚鵡魚有一定的傷害力。
以上就是關于“鸚鵡魚身上有黑斑是怎么回事”的問題解答及相關內容了,希望對各位飼養者有幫助。
血鸚鵡魚身上發黑是什么原因?
血鸚鵡魚身上發黑是因為黑斑病,新型抗寄生蟲處理劑能殺死寄生蟲,但是黑斑點一旦形成,就會留下痕跡。
斑點是含有幼蟲期的腸吸蟲的胞囊,如皮居新穴吸蟲,胞囊里有很重的色素。幼蟲期也被稱為皮居船形吸蟲。成年期的蟲子生活在水鳥的腸內,水鳥是吃了藏匿著幼蟲的魚而受到侵擾的。
在水鳥的內臟里,包裹著每一個幼蟲的膜散開,蟲子在幾周之后發育成熟。成蟲產的卵在鳥的排泄物中排出,落入水中的卵發育成片自由游動的幼蟲,幼蟲寄生于水螺身上。幾周之后,寄生蟲離開水螺并開始了寄一開合適的魚類寄主的又一個周期。當寄生蟲達到大約1毫米寬時,每個蟲子身體上生出一層黑膜,在皮膚下形成獨特的斑點。
魚病的治療原則:
1、宜無病先防,忌病后尋藥。
魚類發病初期癥狀不易觀察到,待發現時病魚常已很少攝食或停止攝食,給用藥帶來困難。
2、宜定期預防,忌人防我防。
魚類發病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如初春、晚秋低水溫期魚類易發水霉病,初夏、中秋易發草魚及青魚的老“三病”,夏季高水溫期則是暴發性魚病的高發季節。根據魚病發生的這種規律性,可以超前預防。
3、宜綜合預防,忌單一用藥。
魚類發病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因而預防魚病必須針對各類致病因子、采取綜合措施,抑制病原體,改善水環境,提高魚體抗病能力。包括徹底清塘、魚種消毒、定期注水和施用生石灰、科學施肥與投餌,定期內服外治等。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黑斑病
以上內容參考 百度百科-魚病
鸚鵡魚身上出現黑斑是怎么回事
1 鸚鵡魚受到驚嚇也會出現黑斑,一段時間后會消失的。
2 鸚鵡喜歡老水,如果剛換水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水質不適的原困。
一般水質不好才應該換水,水質不適的話應該馬上把水換了,重新調節好水質,水質要與以前相似。
3 紅鸚鵡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黑斑,但過一段時間后會減褪。我以前的一條也是這樣,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因為鸚鵡魚是由慈鯛科魚雜交出來的,在小時候出現黑斑并不出奇。)
在這時期要多注意水質和飼料,想紅鸚鵡色彩更美,多喂養點蝦或寶增紅這樣的增紅飼料。
1.水溫波動大:鸚鵡魚身上的黑色可能是因為水溫度波動太大,水溫忽高忽低,刺激到了鸚鵡魚。
2.這時要立即升溫,把水溫升至25-28℃,并穩住水溫,這樣黑色的條紋就會退去。
3.水質太差:也可能是因為水質太差,長時間不換水,此時應立即更換新水。
4.生病:還可能是因為生病了,比如黑斑病。
5.這時可用甲基藍等藥為其治療。
血鸚鵡價格?血鸚鵡就是我們所說的財神魚。全身是鮮艷紅色嘴巴嘟嘟像鸚鵡。而且胖嘟嘟的體型和財神爺的形象相似。也有招財利于房屋風水的寓意。受到廣大魚友們的喜愛。那么這么討喜的血鸚鵡價格多少呢?貴不貴呢?今天寵舍小編給大家總結一下。血鸚鵡價格還算不貴的。友友們在挑選的時候也盡量選擇比較活躍的,會比較健康。價格主要是根據血鸚鵡的體型的。小點的20-30的樣子。如果是20-25厘米價格就貴些。如果是健康無明顯缺陷的血鸚鵡價格在100-170之間。金剛鸚鵡可以賣到200左右。
鸚鵡魚,初聞此名我們就能想到,這魚是不是長的像鸚鵡啊?沒錯,這種生長在熱帶海洋珊瑚礁中的魚由于嘴型跟鸚鵡極其相似,加上全身的顏色絢麗多彩,它們又被稱之為鸚嘴魚、鸚哥魚等等帶鸚字的別名,在觀賞魚界實際上還有一種淡水鸚鵡魚,名為血鸚鵡(全身色彩鮮紅而且得名),這種魚是人工培育而成,由于對這種魚類的觀賞市場越來越大,市面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工培育品種。那么初次飼養的我們該怎么樣去養鸚鵡魚呢?飼養鸚鵡魚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呢。
在現在,都知道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卻也是萬萬不能的。現在大家都喜歡養寵物,但是寵物的價格卻也是居高不下。現在狗狗價格動輒幾千,貓貓也是,不過有的額就開始想養別的寵物了。比如,家里養魚,只要準備一個魚缸就行了,再看養什么魚,海水魚就換海水,淡水魚,直接去水龍頭接水就是了。不過現在養魚的很多人卻對魚的市場不是很了解。很多人還是怕被騙的。那么小編就告訴大家一種魚,叫鸚鵡魚,也叫鸚嘴魚,是一種觀賞魚類,不過這類魚是熱帶魚,所以對于溫度有點要求,水溫25到26度就行,所以大家不必當心養不活。
鸚鵡魚許多人都知道,它不是自然的產物,這種魚是人類創造出來的。這種魚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通過雄紅魔鬼和同居的雌紫紅火口產下的魚,生下來的新的魚種就是鸚鵡魚。因為是人工結合的產物,所以和騾子一樣。鸚鵡魚是不能繁衍后代的。所以一般來說鸚鵡魚的健康很重要。鸚鵡魚活潑好動、愛吃東西這說明魚還很健康,鸚鵡魚能吃很多,但是鸚鵡魚吃什么呢。鸚鵡魚是雜食性魚,什么人工餌料啊、薄片、紅蟲、水虱、面包蟲、蚯蚓等鸚鵡魚都能吃,也非常貪吃,加上它們不挑嘴,所以養活一只鸚鵡魚很容易。但是養魚的水很容易渾,要做到勤勞換水。
鸚鵡魚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魚種,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并不是屬于天然形成的物種,而是通過其他途徑培育出來的,在初期它是在一種特殊和偶然的情況下被認為創造出來的物種,通過雜交誕生了這一種新魚種。它本身與同種的鸚鵡魚是沒有辦法產生后代的,也就是說它的繁殖也是通過各種交雜而衍生的,這一點跟其他的魚類就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外形十分美麗,也有可能是綜合了不同種魚類的優點,在了解了它的這些基礎小知識后,魚友們會有一個問題,因為飼養魚類混養也是要看品種來決定的,那么鸚鵡魚能否與其他魚類一起混養才不會出現問題呢?小編來解答~。1.其實鸚鵡魚的領地意識相對來說比較強,但是性格還算是溫和,但是如果跟比較善斗的魚兒混養在一起,肯定就是不行的,而且由于它的戰斗力也是比較強的,所以并不適合與體型小的魚兒混養。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