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魚通常指南美洲脂鯉科,體型小于7cm的熱帶觀賞魚。嚴格意義上,不包括鳉科、鯉科帶“燈”字的品種。它們體態勻稱、顏色鮮艷、性格活潑,大多有群游特性,特別適合水族箱造景,回歸自然,美輪美奐。這里為您推薦十大最美麗的燈魚,請您欣賞。
月光燈魚:魚體圓潤,略側扁,呈紡錘形,是月光燈類的代表品種,很難買到,多混雜在大帆月光燈中進口,靜靜的觀賞它們,更會有一種滄桑的感覺。
紅燈管魚:強壯、容易飼養的燈魚品種,體側紅色至橙色的熒光橫紋非常獨特且耀眼,是草缸造景、初學入門的上佳選擇。
畢卡索燈魚:小型燈魚品種,魚體呈半透明,成魚后顏色亮麗,全身散發出淡淡的藍色光澤,獨特而美麗,值得為它多付出些心血。
寶蓮燈魚:群游特性很強,與紅綠燈體型、色彩、習性都非常相似,但略大,魚體藍色、紅色縱帶更寬且更鮮艷。
七彩水晶旗:是最小的觀賞魚品種之一,非常弱小但非常美麗,飼養難度極大,觀賞性極高,但較少見,是燈魚發燒友的進階魚種,堪稱美麗與嬌小的完美結合。
黑蓮燈魚:有奇特的生理現象:兩尾雄魚打架時,其黑色霓虹縱帶會延伸到整個尾部,甚至達到部分臀鰭。小巧玲瓏、色彩艷麗、晶瑩剔透,混養時顯得格調高雅,出類拔萃。泳姿優雅,群養時定能為草缸增添光彩。
公主燈魚:擁有細致斑紋的典型燈魚品種,游動十分穩重、緩慢,因此得名。群游時特別引人注目,風格簡約大方,不浮夸,恰到好處,貴氣十足,非常適合草缸造景。
檸檬燈魚:魚體小巧、閃閃發亮,檸檬黃的體色,讓您感受撲面而來的清爽魅力。為抵御天敵,造就極強的群游特性,群養在水族缸中,畫面壯觀,煞是美觀。
露比燈魚:體形微小,通體呈明艷的橘紅色,在水草缸背景的襯托下顏色將更加美麗、可愛,是許多高級玩家的最愛。
秘魯水晶燈魚:魚體呈菱形,全身清澈透明,如同水晶雕刻一般,魚膘與內臟囊特別明顯,尾柄有一黑點,對溫度比較敏感,喜歡群聚。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深海里有一種魚,頭上帶個燈,叫啥魚
深海鮟鱇占鮟鱇魚目成員的一大半,總計有11科,35屬,約150種,他們跟一般所見鮟鱇魚的最大的差別是沒有腹鰭.但最主要的特徵還是在非常奇特的第一背鰭,我們稱之為吻觸手(illicium),或是釣竿結構(lure).顧名思義,深海鮟鱇魚全都是生活在深海之中,但分布水層相當廣泛,從棚200公尺以下到6000公尺深海都有發現.我們所見的深海鮟鱇魚吻觸手末端通常有發光器(light organ),所以在我們的課本中所提到的燈籠魚,所指的就是深海鮟鱇魚,不過這跟實際燈籠魚目的魚可就差多了.
全身呈黑色,沒有腹鰭,有著奇特且延長的釣竿結構是深海鮟鱇最主要的
特徵.圖為刺鮟鱇(Centrophryne spinilosa)
雌雄雙型(Sexual dimorphism)是深海鮟鱇魚一個很大的特徵,雌雄成魚魚體有相當大的差異,幼魚在經過期之后,身體構造會朝向不同方面發展,雌魚越來越大,也有釣竿結構,兇猛且可下壓的牙齒,完整的鰭條…等;但是雄魚的釣竿結構慢慢會退化剩下基骨,牙齒是由上下顎骨骼所發展而成的齒骨(denticular),通常他們的成體大概都只有1-2公分左右,這樣的雄魚我們稱為矮雄(dwarf male),而雌魚成體最大甚至可達1公尺以上.這樣的發展是為了讓雄魚方便寄生在雌魚身上.屬於寄生性(Parasite)的他們,某些科別為義務性寄生(obligatory),也就是一定要寄生,否則生殖腺就不會發育;而某些科別為兼性寄生(facultative),即可寄生也可不寄生;某些科別為完全不寄生(nonparasitic).一但寄生之后,寄生部位就會有纖維及血管連接,雄魚會吸食雌魚血液為生,然后身體各部位會非常退化,僅剩精巢繼續發育.
看到寄生在這尾柄鮟鱇(Caulophryne jordani)的腹部的雄魚了嗎
有時候寄生的雄魚還不只一尾喔!這尾樹須鮟鱇(Edriolychnus schmidli)有三尾雄魚的寄生
發光器可說是深海鮟鱇最有用的利器,而現在我們也可以知道,提著燈籠的都是雌魚羅!
在發光魚的研究有相當多的報告,深海鮟鱇的發光系統是屬於細菌發光,在深海鮟鱇的小小燈籠里,有著無數的發光腺(light grand)細胞,而這些細胞會提供相當舒適的生活環境給發光細菌,等細菌長的夠多了就可以提供足夠的光線,而這時發光腺細胞后部會有一反射層,將光線集中反射至同一個方向.
如此說來,深海鮟鱇魚的發光器一定是用來找個金龜婿羅!那可不一定,它的功用最主要當然是引誘深海中的生物前來,好來頓美味的饗宴.另一方面,它也可以用來保護自己,日本人曾將冠鞭鮟鱇魚(Himantolophus)放在水族缸中存活八天,發現他的餌球會發出藍光,遇到危險時,會將發光菌噴出,就像是一團發光的迷霧般,用以迷惑敵人,爭取逃走的時間.
據研究,每一種深海鮟鱇餌球內共生的發光菌都不同,這些發光細菌是如何在茫茫深海中找到正確的魚種來寄生的呢 目前我們還不了解,但我們可以知道,在幼魚的某一個時期會有大量發光菌寄生,然后就開始大量繁衍,之后就不再接受寄生.
這尾新種蟾(Bufoceratias sp.)具有相當復雜的發光器構造.
以前有一種說法,深海魚只要張嘴等著表層的動物尸體掉下來就可以飽食了,事實不然,從"她們"的胃中,我們不難發現深海的蝦子以及巨口魚等生物,最近發現"塑膠袋"也是她們的最愛,這真是人們的奇異恩典呢!
燈魚吃什么
燈魚吃什么
燈魚是我國南方廣東、福建等地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用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那么,燈魚吃什么呢?下面從幾個方面來闡述一下:
1、燈魚的基本介紹
燈魚,學名鱈形目鱈科魚類,是一種海洋可食用魚類。具有脂肪含量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高的特點,十分適合人們的食用。
燈魚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和臺灣海峽等水域,該魚的體形較大,一般長50-80厘米,體重約2-5公斤左右。其肉質豐腴,味道鮮美。
2、燈魚的飲食習慣
燈魚生活在深海中,屬于肉食性動物。燈魚的食物主要是小型魚類、薄殼類動物和蟲類等。由于燈魚是一種游泳速度很快的魚類,一般捕捉獵物時都在水下高速追逐,所以燈魚的消耗能量特別大。
3、人工養殖燈魚的飼料
由于燈魚是一種深海魚類,難以進行現代科學的養殖,因此在人工養殖燈魚時需要有特別的手段和技術。一般來說,人工養殖燈魚時需要給其配以相應的飼料。
燈魚的飼料主要有活魚、蝦仁、魚肉絲、蚯蚓等。此外,還需要給燈魚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4、燈魚食物鏈的特點
燈魚本身是深海中的頂級捕食者,因此在其食物鏈中,其肉質質量特別好。所以燈魚的食物鏈特點決定了燈魚的食物質量較高,肉質鮮美。
總之,燈魚是一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海鮮。其主要食物來源是小型魚類、蟲類等,人工飼養時需要給其提供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希望本文對大家了解燈魚的飲食習慣和食物鏈有所幫助。
小燈魚是什么樣的
1、小燈魚的外觀特征
小燈魚又被稱為矮燈籠魚,是一種體型較小、外觀奇特的魚類。它的身體呈橢圓形,兩眼間隔較遠,口小而尖,下顎稍微突出。小燈魚的黑色鱗片上密布著大量發光小點,這些發光點匯聚在一起,使小燈魚在深海環境中變得十分引人注目。
除了鱗片的發光外,小燈魚的頭部還有一個單獨的發光器官,類似于一個探照燈。通過這個發光器官,小燈魚能夠照亮周圍的環境,吸引獵物或者展示自己的性格和狀態。
2、小燈魚的生活習性
小燈魚多生活在海底深度超過300米的深海環境中,是一種典型的深海魚類。它們喜歡群居生活,往往在海底附近游動,并通過發光器官照亮周圍的海洋環境。小燈魚的繁殖期比較長,一般繁殖一年只產下1~2粒卵,可見其繁殖周期比較慢。
小燈魚是食肉動物,以小型浮游生物和小魚為主要食物。它們擁有敏銳的嗅覺和視覺,能夠在黑暗環境中迅速捕食周圍的獵物。由于它們生活在深海環境中,所以它們的新陳代謝較慢,成年個體的壽命較長,一般能夠活到10年以上。
3、小燈魚的意義
小燈魚的發光器官具有很高的科學利用價值。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小燈魚的發光機制,可以為合成發光物質和發展新型照明設備提供借鑒。另外,小燈魚的魚油和魚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具有一定的食用和保健價值,同時也是深海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4、小燈魚的保護措施
由于小燈魚生活在深海環境中,加上其繁殖周期較慢,因此受到了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的威脅。為了保護小燈魚這一重要的深海生物資源,應加強對深海環境的保護,禁止海岸附近的過度捕撈活動,建立小燈魚保護區等措施,以保護其生存環境和種群數量,確保其可持續性發展。
燈魚是冷水魚嗎
不是
冷水魚是一類喜歡生活在水溫比較低的環境中的魚,它們基本不能生活在高于20度的水中。燈魚不是一種冷水魚,而是一種熱帶魚。它們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后來引入其它的國家。它們對水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養殖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水溫處于22-28度之間,水溫不適宜的時候需要人工調節。一、燈魚是冷水魚嗎
燈魚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魚。在養殖它們的時候,水溫是一個需要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養殖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它們是冷水魚還是熱帶魚。冷水魚是一種喜歡生活在水溫比較低的環境中的魚類,它們基本不能生活在高于20度水中。
燈魚則不是一種冷水魚,而是一種熱帶魚。燈魚的原產地在亞馬遜河流域,后來才普遍引入其他的國家,如今在我國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觀賞魚。作為一種熱帶魚,它們對于水溫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在養殖的過程需要保證水溫。
二、養燈魚水溫多少合適
上面已經提到過,燈魚是一種熱帶魚,因而對水溫的要求比較高。具體來說,水溫最好一直保持在22-28度之間,在不適宜的時候需要進行調節。水溫盡量別低于20度,若是太低的話會影響它們的活性和食欲,導致它們的生長發育狀態不好;若是再低的話則會影響它們的生存。
所以,在冬季的時候需要尤其注意,必要的話可以人工增溫,比如使用加熱棒等。不過,水溫也不能太高,也不要高于30度。當然,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會要求水溫比較高,比如在燈魚生病的情況下,升高水溫是一種輔助的治療措施,此時就需要人工調節溫度了。除此之外,若是水溫太高的話,也得人工降溫。
總結,通過以上關于燈魚是冷水魚嗎,水溫多少合適內容介紹后,相信大家會對燈魚是冷水魚嗎,水溫多少合適有個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