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貓,這個曾經在古埃及被視為神圣的生物,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逐漸變成了我們生活中的貼心伙伴。從野生的捕鼠者到現代家庭中的寵物,貓咪的變化過程不僅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也展現了人類與動物之間情感聯系的深化。
從野性到溫馨:寵物貓的演變
最初,貓被人類馴化主要是因為它們卓越的捕鼠能力,能夠幫助人類保護糧食不受老鼠的侵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發現貓咪除了作為“自然捕鼠器”的功能外,它們獨立而又親密的性格,能夠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和陪伴。
貓咪身份的轉變
從古至今,貓咪的社會地位也經歷了顯著的變化。在古埃及,貓被崇拜為神靈的化身,象征著保護和好運;到了中世紀,它們卻被錯誤地與邪惡力量聯系在一起;直到現代,貓咪終于獲得了應有的尊重,成為了全球數億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科技與貓咪生活的融合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貓咪的照顧方式也在不斷進步。從最初的簡單食物供給,到現在的自動喂食器、智能貓砂盆,甚至是專門為貓咪設計的 APP 和玩具,科技的介入使得貓咪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也讓寵物主人的照顧工作變得更加便捷。
寵物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寵物貓不僅是家庭的一部分,它們對人類的心理健康也有著積極的影響。研究顯示,與貓咪的互動可以減輕人的壓力和孤獨感,提高生活滿意度。貓咪的溫柔陪伴,讓許多人在繁忙和壓力之中找到了安慰和放松。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貓咪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寵物?
不知道各位愛貓的家長,在喜歡貓咪的同時是否了解貓咪,又是否知道貓咪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寵物的,其實,在很早以前,貓咪大多是養來抓老鼠的,而且它們的行蹤不定,并不聽命于主人,然而,經過后期的繁殖及訓練,很多貓咪并不再以抓老鼠為生,而被我們尋馴化并成為我們的寵物伴侶。
約在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最早經過馴養的貓被用來控制鼠害,并逐漸成為受人喜愛的家庭伴侶,甚至被奉若神明。埃及人對這種靈活、健壯、詭秘、能置老鼠于死地的獵手,印象非常深刻,并開始待它們如圣物。
埃及人把這些家神稱做“喵嗚”(MIW)。當“喵嗚”死時,主人要舉行哀悼,在貓身上涂上防腐香油,放在棺木里,送往巴斯提斯的巴斯特大廟。古埃及人把大量死去的貓制成木乃伊,科學家研究這些貓木乃伊,因此證明家貓起源于非洲野貓。古代,貓在遠東也被人馴養,但時間比在埃及晚。某些權威人士認為,中國在公元前2000年時就開始養貓,而另一些權威則認為,中國晚至公元400年才開始養貓。
家貓從埃及傳到意大利,以后又逐漸傳到整個歐洲,在許多國家贏得“崇拜者”。但是到中世紀,貓卻慘遭厄運。教會不愿和異教徒的偶像有所關聯,發動了一場貓的運動。或許由于貓具有不可思議的敏捷度,迷信的人相信女巫可以變形為貓。這種看法造成了貓不幸的后果——常被徒活活燒死,因為他們相信,貓是魔鬼的化身。不過,當貓的用處重新被人認識時,不歡迎貓的現象逐漸消失。到了18世紀,貓又重新成為家庭中的常見動物。
在19世紀時,養貓已十分普及。到19世紀末,在首次貓咪展覽會上,展出了早期的純種貓。
貓咪進化史:成為寵物源于何時?
馴養貓的歷史要比狗晚得多。在公元前七千年,當時由于農業得興旺發達,在中東形成了“新月形米糧倉”地帶。家宅、谷倉和糧食商店的出現為鼠類及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環境,而這些動物正好是小型野貓的理想獵物。從一開始,人與貓之間就建立起互利關系: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人類免除了討厭的嚙齒動物的困擾。最初,這些野貓的存在可能被人類所接受甚至受到鼓勵,不時拋給一些食物。就象狼一樣,較為馴服的一些野貓逐漸被吸納進入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半馴化貓群體。
家貓幾乎肯定是遍布于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小型野貓的后裔。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演變出無數個野貓亞種群。研究發現,它們的外觀不盡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歐洲野貓身材粗壯,短耳,厚皮毛;非洲野貓的身材更修長,長耳,長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亞洲野貓則身材小巧,身上帶斑點。
非洲野貓
有研究發現,在5500年前,中國就有自己的家養貓咪品種了! 第一種同人類生活在5000年前的貓科動物,竟是亞洲豹貓的近緣! 這項研究指出“馴養”貓至少兩次出現在世界上不同地區——而且出現的是兩種不同種類的貓。研究中貓的骨骼是2001年在中國北部陜西省古農業文明定居的遺址中出土的。這些骨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3500年前。為了確定這些骨骼是源自哪種貓科,這些骨骼是否同屬于西方馴化的貓科品種,科學家們采用了名為幾何形態學分析的研究方法。
科學家們分析了山西和河南省五種貓骨的上頜骨,這五種貓骨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到2900年前。挖掘出的所有的貓骨都屬于豹貓,這是一種同家貓有著相似的大小但腿略長且頭略小,而且現仍生活在亞洲大部分地區的野外。
貓的起源史
世界上第一只被人馴養的貓,可能是出現在中東。據權威專家的研究,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人所馴養的非洲山貓,libyca,應該就是第一只短毛家貓的始祖。它的體態輕盈,身披虎斑毛。由古埃及的貓墓中,所掘起的貓蓋骨觀察,大部份都類似libyca,少部份則類似叢林貓,Chaus。可見,古埃及可能同時馴養Libyca和Chaus二種貓。只是Libyca可能較容易被馴服吧!經過這么多個世紀,貓的體型并沒有太大的改變,成貓重約3.6公斤,并保有狩獵的本能。
古埃及的貓~
埃及在古時候,是個盛產榖類作物的地區,所以設有許多榖倉。為了防止老鼠之類的小動物吃掉存糧,埃及人都喜歡養貓防鼠,因為貓會捉老鼠。而古埃及人也很崇敬貓的貢獻,于是在祭神時,也不忘感謝貓。并為貓做了神像,將之神化,這個有著貓頭的神,叫做Bast或是Pasht,Oubasted。
Bast在古埃及,象征著愛與月亮的義意。貓的愛披澤于保佑榖物存糧,因為它會捕鼠的能力,才讓埃及人能保有他們辛苦耕耘的榖類作物,所以他們視它為護衛農作物的神祉。另一方面,貓為月神的來由,則是因為因光變化的貓瞳孔,有如月亮的圓缺,所以才被視為月神。
觀看貓頭神像-Bast,大多數的雕像,都是筆直站著,眼神機靈,似乎在環顧四方。其中一手拿著叉鈴,另手拿著浪鈴鼓。你們可以看看左圖。
在古埃及時期,貓的名字叫做"mau",中文音:喵~,英語音:meow,或許就是來自貓的聲音。mau也有”看”的意思。埃及人認為不眨眼的貓,不但具有動悉事實的能力,而且還可以看到來世。所以Bast也是”之女”神靈,在人死后,進行木乃伊儀式時,Bast也會出現,以保證逝者的來生。
由以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古埃及人,對貓尊重的程度。貓在古埃及人的生活,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一般人在自家貓死后,全家人會為它哀悼。并且把貓的尸體,以香料防腐藥品,妥善保存。選擇吉日后,安置于一個圣位穴中。所以現在在埃及,我們可以見到有許多貓的木乃伊,經過那么多年后,仍然被完整的保存著。右圖就是一個貓咪木乃伊。
貓在中古歐洲~
僅管埃及有法律規定,禁止將貓運出國外。但是腓尼基水手,仍偷偷的把貓走私出境。根據古畫的描繪,貓被當作珍寶,由中東一直帶到地中海區。而羅馬人是第一個把貓,帶到大列顛島的人。在因鼠疫而引發黑死病的中古歐洲,貓善于捕鼠的能力,被當時的人深深感謝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習于夜間活動的貓,也讓當時的人有點恐懼害怕,認為它們與的神秘力量有關。人們畏懼的女巫,也好象都與貓有關。貓在巫術的儀式中,都會出現它的蹤影。甚至在十九世紀末期,還有農夫指稱,見到女巫化身為黑貓的傳聞。但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貓的地位又翻身了。上從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人人都樂于飼養貓為家庭寵物。
貓在美國~
首只引進南美的家貓,也是因為早期拓荒者,要以貓來克制鼠類對榖糧作物的破壞。在古秘魯的手藝品中,也可見到以貓為題裁的作品。
貓在亞洲~
在公元前一千年的梵語文獻中,提到寵物貓的事情。在公元前五百年的印度史詩中,也有說到貓的故事。當時,印度人敬仰代表母愛的貓神,甚至有數十年,每個印度人家,負有照顧貓的義務。貓是在公元四百年時,進到中國。十二世紀時,中國家庭喜歡養黃白色的貓為寵物,并把它叫做獅子貓。在公元一千年左右,貓由中國,被引進日本。貓的角色在日本文學中,占有一席之位。像具有財運及避邪功用的招財貓,就是一例。
貓的由來
貓的進化史 狼最初能夠適應人類生活是因為它們的社會行為在許多方面正好與人類相匹配。貓卻不同于人類,它們是獨來獨往并擁有固定領地的獵獸,而且大多活躍在夜間,然而正是貓的捕獵行為促使它們最初與人類環境相接觸,而它們守護領土的強烈本能又驅使它們不斷出現在相同的地方。 馴養貓的歷史要比犬晚得多。這一時期可能不會早于公元前七千年,當時由于農業得興旺發達,在中東形成了\"新月形米糧倉\"地帶。家宅、谷倉和糧食商店的出現為鼠類及其他小型哺乳類動物提供了新的生存環境,而這些動物正好是小型野貓的理想獵物。從一開始,人與貓之間就建立起互利關系:貓獲得了豐富的食物來源,而人類免除了討厭的嚙齒動物的困擾。最初,這些野貓的存在可能不被人類所接受甚至受到鼓勵,不時拋給一些食物。就象狼一樣,較為馴服的一些野貓逐漸被吸納進入人類社會,由此產生了最早的半馴化貓群體。 家貓幾乎肯定是遍布于歐洲、非洲和南亞的小型野貓的后裔。在這片廣袤的地域內,根據當地的環境和氣候條件,演變出無數個野貓亞種群。它們的外觀不盡相同,生活在北方的歐洲野貓身材粗壯,短耳,厚皮毛;非洲野貓的身材更修長,長耳,長腿;而生活在南方的亞洲野貓則身材小巧,身上帶斑點。 家貓的原始祖先很可能是非洲野貓,因為非洲野貓的形體只稍大于家貓,性情也比其他品種野貓馴服。非洲野貓經常出沒在人類住地附近,并很容易被馴化,往往作為當地居民地寵物來飼養。馴化后的貓被帶到世界各地后,可能與當地野貓相互交配,成為不同地區現代家貓的祖先。目前帶深色斑紋的歐洲家貓的皮毛紋路兼備了歐洲野貓和非洲野貓的特點,而生活在印度的家貓所帶的斑點說明它們的先祖與亞洲野貓有著血緣關系。家貓與叢林貓等另外一些野貓品種雜交后產生的品種不大可能對家貓的主流品種產生重大影響。 經過數千代的繁殖,在貓身上也發生了家養過程所引起的生理變化,這與狗身上的變化相似。包括形體變小,爪子縮短,大腦和顱腔容積縮小,伸展雙耳和尾巴的姿態以及皮毛的顏色和質地也起了變化。不過貓與狗不同,它們在人類社會中保持著很大程度的性,因此很少因為選擇性的外來壓力而形成某些為人類所需要的行為特征。因此,家貓與其祖先野貓相比,在外貌上變化不大,在早期的考古發現中很難加以區分。 在不同的史前人類遺址附近都曾發現過貓的殘骸,包括約九千年前的以色列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千年前的巴基斯坦印度河谷遺址。不過,這些殘骸很可能是為了謀取皮毛或肉而被殺死的野貓。有趣的是,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上同時發現了八千年前的貓和鼠的殘骸,它們只能是被人類移民帶到島上。盡管這些貓可能尚未完全馴化,但它們是有意被帶到島上來對付鼠害的。 在埃及神話中貓是地府的守衛者。 它獵食老鼠,小鳥,兔子等 對人類有很大幫助!!!
小貓眼睛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里有異物,如沙子、沐浴乳、頭發等,這些物質進入眼睛會造成刺激,引起眼睛紅腫發炎。還有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睛紅腫。也有可能是被蜜蜂叮咬,觀察貓咪眼睛周圍是否有傷口。
應該先觀察嘔吐物的顏色,作出簡單的判斷。引起小貓咪嘔吐的原因較多,常見的原因有暴飲暴食,患有腸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其次,若是腸胃疾病引起的,比如胃炎,吞食異物。最后,是病毒引起的嘔吐的話,需要合理服用抗病毒藥物、增加免疫力的藥物。
小貓叫的原因有幾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饑餓、緊張害怕、身體不適、發情等原因。首先,貓咪饑餓的時候會一直叫。其次,貓咪到了新環境或受到驚嚇,感到緊張害怕。最后,貓咪受傷、患有疾病導致身體疼痛也會一直叫。
貓咪都是比較粘人的,一般的品種貓比本土貓會更溫和、粘人一些。比較粘人的貓咪有布偶貓、藍貓、金吉拉、銀漸層貓咪、加菲貓等。其實只要主人和貓咪多加相處,和它們多玩耍、多抱抱它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論什么品種的貓咪都會特別黏主人的。
導致貓咪晚上一直叫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寒冷、饑餓、害怕等。需要注意室內溫度,給貓咪保暖,給貓咪按時按量喂食,到新環境時,多和貓咪玩耍,促進感情。如果貓咪是剛好處在發情期,那么晚上叫也是正常的情況。主人可以將其配種,滿足生理需要。
貓咪出現舔舐到體外驅蟲藥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嘔吐、流口水等癥狀。舔舐大量驅蟲藥的話,會引起中毒,這時可以喂食貓草催吐,給貓咪清洗口腔。情況嚴重時,建議立馬去寵物醫院治療。
貓咪是可以吃鹽的,少量的鹽分可以調節貓咪的食欲,促進腸道消化。但是不建議多吃。大量食用鹽,會增加貓咪的腎臟負擔,可能還會引起結石等疾病。
貓咪大概十至十五天就能睜開眼睛。剛睜眼的貓,眼睛是天藍色的。這是正常的顏色,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貓咪幼崽是比較脆弱的,要避免強光照射貓咪,影響貓咪眼睛的發育。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