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科有5個屬,8個種,還有不少亞種。它們遍布在北美,南美,歐洲和亞洲,小的只有1.2米長,重50公斤,大的有2米4長,超過450公斤。
熊的爪子不能伸縮,嗅覺極其敏銳,除了帶著幼崽的母熊,通常都是單獨行動。
在野外生活的熊,平均壽命是25年。圈養(yǎng)的熊最多能活50年。
短面熊 目錄 隱藏 1. 短面熊 2. 眼鏡熊 3. 棕熊 4. 灰熊 5. 美洲黑熊 6. 亞洲黑熊 7. 馬來熊 8. 懶熊 9. 大熊貓 10. 北極熊短面熊早已經(jīng)滅絕。它們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體型最大,跑得最快的熊,曾經(jīng)是冰河時代最大,最強壯的掠食動物。
據(jù)推測,短面熊的體重可達1600公斤以上,站立高度超過3米。
短面熊屬于眼鏡熊科,到今天唯一存活的家族成員就是生活在北美洲的眼鏡熊了。
眼鏡熊是南美洲唯一的熊種,也叫安第斯熊。眼鏡熊眼睛周圍有兩個圈,像戴了眼鏡一樣。
眼鏡熊擅攀爬,性格溫順害羞,不愿意與人類接觸。它們通常是獨自行動,偶爾在食物豐富的地方,也會聚集在一起。眼鏡熊的種群數(shù)量在各個棲息地都很少,根據(jù)最新的評估,北部安第斯地區(qū)的共有約6000至10000頭。眼鏡熊生存面臨的主要威脅是狩獵,棲息地的喪失和碎片化。
棕熊生活在北美洲北部,歐洲和亞洲的森林和山脈中。它們一般是單獨行動,只有在一年一度鮭魚產(chǎn)卵的季節(jié),大批棕熊才會聚集起來,一起享用鮭魚盛宴。
秋天的時候,棕熊每天能吃40公斤的食物,冬眠前的體重可以達到春季的兩倍。雖然棕熊處于食物鏈的頂端,但它們的主要食物是堅果,漿果,水果,樹葉和根。棕熊也吃其它動物,小到嚙齒動物,大到駝鹿。盡管棕熊體型龐大,但奔跑的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里。
灰熊是棕熊的北美亞種。灰熊的皮毛通常是棕色的,毛尖的顏色偏淺,遠遠看起來是白色或是灰白色的,所以得了這個名字。它們的體型比棕熊更為巨大,雄性體重有400公斤。
除了帶著幼崽的雌性,灰熊一般是獨居,每頭熊的領(lǐng)地范圍可達1500平方公里。
美洲黑熊是北美最常見的熊。它們擅長爬樹,一般生活在森林中,也會在山脈和沼澤處出現(xiàn)。美洲黑熊什么都吃,居住在人類城市附近的黑熊,主要食物來源就是人類丟棄的垃圾。
美洲黑熊也是單獨行動,領(lǐng)地范圍有40平方公里。當冬天到來時,美洲黑熊靠消耗夏天和秋天積累起來的脂肪在洞穴里冬眠。
亞洲黑熊的體型中等大小,毛色黑亮。亞洲黑熊主要生活在南亞的森林地區(qū),特別是在丘陵和山區(qū)。居住在北部地區(qū)的亞洲黑熊冬季會在洞穴中冬眠。
亞洲黑熊是的主要食物是水果,蜂巢,昆蟲,無脊椎動物,嚙齒類動物和腐肉。人類為了熊膽和熊掌大肆捕獵亞洲黑熊,每年有1000到2000頭被獵殺,有時甚至多達4000頭。
馬來熊是體型最小的熊,也是最稀有的熊種之一,體型只有美國黑熊的一半左右。馬來熊隱居在東南亞茂密的低地森林中,不冬眠,一般是夜間出來活動,它們有極強的嗅覺和長長的爪子,主要食物是水果,漿果,根,昆蟲,小鳥,蜥蜴和嚙齒動物。
馬來熊的種群數(shù)量比100年前減少了25%,原因是森林砍伐,偷獵,濫捕濫殺,為了獲得幼崽做寵物而將母熊殺害。
懶熊很像樹懶,全身覆蓋著蓬松的毛發(fā),口鼻處毛比較短,毛色偏灰,有著長而彎曲的爪子用來挖掘白蟻和螞蟻。成年懶熊缺少前面兩顆門牙。由于主要食物是昆蟲和水果,它們的前臼齒和臼齒比其它種類的熊要小,但犬齒很大,可以作防御之用。
懶熊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蘭卡和尼泊爾南部,生活的環(huán)境包括干燥和潮濕的森林,灌木叢和草原。如今只有大約不到20000只懶熊生活在野外。在過去30年中,由于棲息地的喪失和偷獵,它們的種群數(shù)量減少了30%至49%。
大熊貓主要生活在中國西南山區(qū)高海拔的竹林中,他們每天必須吃12到36公斤的竹子。
大熊貓每天一半的時間進食,一半的時間睡覺。
北極熊是1到3百萬年前從棕熊進化而來,雖然被歸類為海洋哺乳動物,它們也是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哺乳動物。
北極熊皮毛下的皮膚是黑色的,在鼻子的位置最為明顯。它們身長大約有2米1到2米4。雄性北極熊比雌性大一倍,雄性的體重可以達到770公斤。
北極熊大部分時間都在北冰洋的海冰上度過,以環(huán)海豹和髯海豹為食。由于氣候變化導致海冰棲息地減小,2008年5月,北極熊被列為瀕危物種。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熊有哪些常見品種
熊的種類有:大熊貓、眼鏡熊、馬來熊、懶熊、阿拉斯加棕熊、臺灣黑熊、科迪亞克熊、敘利亞棕熊、西伯利亞棕熊、烏蘇里棕熊等。
1、大熊貓:
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臉頰圓,有很大的“黑眼圈”,善于爬樹,也愛嬉戲。爬樹的行為一般是臨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險,或彼此相遇時弱者借以回避強者的一種方式。
2、眼鏡熊:
眼鏡熊的毛發(fā)中等長度,全身的毛色通常均勻的為黑色,也有紅棕或深棕色的個體。皮毛十分厚密粗糙。通常在晨昏或夜間活動,白天則躲在樹洞、巖洞或樹干間睡大覺。攀爬技巧嫻熟高超。在分類學上,眼鏡熊是與大熊貓親緣關(guān)系最近的現(xiàn)存熊科動物。
3、馬來熊:
也稱狗熊、小狗熊、太陽熊等。體態(tài)伶俐、矯捷,前胸通常點綴著一塊顯眼的“U”形或馬蹄形斑紋。善于樹棲,主要生活于低地熱帶龍腦香樹林。
4、懶熊:
懶熊全身覆蓋長而蓬松的毛發(fā),毛色淺的如赤褐色,深的可至黑色。冬眠,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則在洞穴中或是其它隱蔽的地方睡覺。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地面上,但它們很善于攀爬。
5、阿拉斯加棕熊:
頭又大又圓,脖子粗短,有一雙視力不好的小眼睛,鼻子的嗅覺非常靈敏,四肢臃腫,爪子長且鈍用于挖掘。生活在北美的棕熊更喜歡開闊地帶,例如苔原區(qū)域和高山草甸,在海岸線附近也常能見到它們的足跡。
熊的八個種類
1. 棕熊:作為最常見的熊種,棕熊分布于北美洲和亞洲的森林與山地。它們體型龐大,食性多樣,包括植物、魚類和小型哺乳動物。
2. 黑熊:黑熊分為亞洲黑熊和美洲黑熊兩種。亞洲黑熊主要棲息在亞洲的山地和森林,以植物為食。而美洲黑熊廣泛分布于北美洲,以植物為主食,也會捕食昆蟲和小動物。
3. 極地熊:極地熊,也稱為北極熊,是適應(yīng)極端寒冷環(huán)境的熊種。它們生活在北極地區(qū),主要以海豹等海洋動物為食。
4. 短吻熊:短吻熊是東南亞地區(qū)的特有種類,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它們以水果、昆蟲和小動物為食。
5. 雪熊:雪熊,又稱白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極地區(qū)。它們的白色毛皮有助于偽裝和保護,主要以海豹為食。
6. 大熊貓:大熊貓是中國的特有種類,以竹子為主食。它們生活在中國的山地地區(qū),是全球保護的焦點,瀕臨滅絕。
熊的種類有哪些?
1. 大棕熊:這一熊種包括阿拉斯加棕熊、歐洲和亞洲棕熊、北美西部的灰熊。阿拉斯加棕熊體重可達到七百八十公斤,堪稱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動物。
2. 美洲黑熊:作為北美洲體型最小的熊種,美洲黑熊分布廣泛,遍及加拿大、美國中部和東部森林,以及墨西哥地區(qū)。它們的體色多變,包括黑色、棕色、灰色和白色等。
3. 眼鏡熊:眼鏡熊,又稱南美熊或安第斯熊,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北部。作為唯一一種分布于南半球的熊種,眼鏡熊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尤其偏愛水果。
4. 亞洲黑熊:亞洲黑熊,俗稱狗熊或月熊,分布于東亞和南亞的叢林地區(qū)。相較于美洲黑熊,亞洲黑熊體型較小,擅長爬樹和游泳,且具有出色的晝夜活動能力。
5. 馬來熊:馬來熊,又稱太陽熊或日熊,分布于印尼、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及中國南部邊陲的熱帶、帶山林中。它是熊家族中體型最小的一種,主要在樹上活動,不冬眠。
6. 印度熊:印度熊分布在印度和錫蘭的叢林中。它們的毛色通常為黑色,鼻子和舌頭較長,適合挖掘昆蟲。印度熊在寒冷季節(jié)會躲進洞穴,但不會進入冬眠狀態(tài)。
7. 懶熊:懶熊以其獨特的嘴部功能被稱為“吸塵器”。這種生活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熱帶森林中的熊,以其伸縮自如的舌頭和沒有上門牙的下唇著稱,善于捕捉昆蟲。
8. 北極熊:北極熊,又稱白熊或“冰山巨無霸”,擅長游泳。它們的頭部較小,頸部較長,毛色為乳白色。北極熊主要捕食魚類、海豹和海象,分布在北極地區(qū),是愛斯基摩人喜愛的獵物。由于過度捕獵,北極熊的數(shù)量已經(jīng)減少。
9. 臺灣黑熊:臺灣唯一的熊種是臺灣黑熊,也稱狗熊,主要分布在臺灣的蘇澳、羅東、花蓮、獅頭山、玉山、阿里山等海拔一百到兩千公尺的地區(qū)。
熊有哪些常見品種,它的尾巴有什么功能
熊的常見品種有大棕熊、美洲黑熊、馬來熊、眼鏡熊、北極熊等。其中,大棕熊的體型非常大,葷素不挑;美洲黑熊是北美洲體型最小的一種;馬來熊是熊品種中體型最小的一種;眼鏡熊是唯一在南半球的熊種;北極熊則主要分布在北極一帶。熊的尾巴不僅能起到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還可以遮擋住私密的地方。
一、熊主要有哪些品種
1、大棕熊
(1)分布:大棕熊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喜馬拉亞山以北的亞洲,北美洲分布的主要是灰熊,是非常危險的動物,但現(xiàn)存的已經(jīng)很少了。
(2)外形:大棕熊的體型非常大,站起來大約有9英尺。當然,也有體型小的,叫敘利亞棕熊。
(3)食性:棕熊葷素不挑,食欲非常好,像一般的植物、昆蟲、蜂蜜、魚、鹿、羊、牛等都是它愛吃的。
2、美洲黑熊
(1)外形:美國黑熊是北美最小的熊,也是非常常見的熊。它的顏色有很多,如黑色、棕色、灰色和白色。
(2)分布:主要分布在加拿大、美國中部和東部的森林。
(3)特點:非常會爬樹,四海為家,也會進入家中偷食家畜,一般不會攻擊人類,除非受到了威脅。
3、馬來熊
(1)外形:馬來熊是熊品種中體型最小的一種。
(2)分布:馬來熊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和中國南部邊境的熱帶、帶山林中。
(3)食性:馬來熊喜歡吃植物的果實、樹葉、白蟻、昆蟲等,一般在晚上活動。
4、眼鏡熊
(1)分布:眼鏡熊主要分布在南美北部,是唯一到達南半球的熊種。
(2)食性:眼鏡熊是最喜歡吃植物學食物的一種,吃各種水果、葉子、根、莖,很少吃昆蟲。
5、北極熊
(1)外形:北極熊的毛色是乳白色的,非常漂亮,頭個比較小,脖子長。
(2)分布:北極熊主要分布在北極一帶,因為北極愛斯基摩人非常喜歡狩獵它們,所以現(xiàn)存數(shù)量很少。
(3)食性:北極熊喜歡吃海象、海豹和魚。
二、熊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熊的尾巴不長,但也有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另外,尾巴也可以遮住隱私的地方,不發(fā)出氣味。熊尾之所以會進化這么短是為了不讓對方在打架時抓住自己的尾巴。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yǎng),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yīng)激反應(yīng)導致的,多數(shù)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huán)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xiàn)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yǎng)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yǎng)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yǎng)大型龜?shù)娜巳骸?/p>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nèi)臟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nèi)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nèi)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wù)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guān)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nèi)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shù)。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shù)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