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是非常古老的脊椎動物,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數億年,現有的化石記錄顯示,鯊魚最少在4.5億年前就出現了,而且“出道即巔峰”,常年霸榜海洋頂級獵食者。
也正由于它們存在的時間很長,有足夠的時間演化出不同物種,所以它們還是海洋中種類最多樣化的魚類之一,各種各樣的鯊魚琳瑯滿目,有些已經滅絕,有些依然在海洋中游蕩。
它們的獵食屬性經常被我們搬上大銀幕,而且經常都是巨大無比,給人帶來深海恐懼的同時,也不禁想發問鯊魚究竟有多大。
史上最大的鯊魚
大銀幕上的常客可能是大白鯊,大白鯊利刃般的牙齒一看確實就是一個活脫脫的超級反派,它們的體型也很大,但掠食的屬性多少限制了它們體型。
因為它們需要追擊獵物,總不能太胖了吧,不過大白鯊的體型在鯊魚演化史上的所有鯊魚中也是能夠排上前十名的了。
大白鯊的名字還是挺有意思的,因為它鯊怎么看都不像是白色的。它們的命名可能來自這種鯊魚擱淺時經常被翻個“底朝天”,露出白色的肚皮,所以名字就這么來了。
大白鯊的雄性比雌性小許多,正常情況下雌性大白鯊體長在 4.6 至 4.9 m之間,體重在680-111千克之間,而雄性則在 3.4 至 4.0 m,體重在 522–771 千克之間。
已經被證實的,被捕獲的最大大白鯊體長達到6.1米,體重在2268千克左右,而體長6.1米是目前已知的最大掠食性魚類了。
不過把時間線往回拉個260萬年,鯊魚史上有一個巨無霸——巨齒鯊,長相上就像一個現在放大版的大白鯊一樣——這個是建模后的樣子,真實長相不好說。
這種鯊魚預估能夠長到15到18米,是現在最大大白鯊的3倍左右,它也是掠食性魚類,預估它們的咬合力達到182201牛 ,現在的大白鯊這個數據只有18216 牛,足足小了10倍,而人類只有 1317 牛,可見巨齒鯊在當時的海洋絕對不是一個好惹的家伙。
上面這張是巨齒鯊的牙齒和大白鯊牙齒的對比,不比不知道,一對比就顯得大白鯊有多弱小了。
巨齒鯊的滅絕和最近一個大冰期的來臨有關系,當氣溫急劇下降時,食物鏈底部生物數量開始明顯減少,巨齒鯊巨大的體型讓它們難以獲得足夠的食物,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雖然巨齒鯊是史上最大鯊魚的有力競爭者,當然也很可能就死它,但是我還是認為它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性鯊魚。
而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應該屬于濾食性鯊魚——鯨鯊,它現在還在海洋里游蕩。
濾食性就是那種長大嘴巴把小魚、小蝦和蜉蝣生物吞進去的那種進食方式。濾食性的魚類往往都體型比較大,因為巨大的體型就不用擔心自己行動緩慢被捕食者捕食了,它們也不用拼命趕上獵物,所以也更容易發展出大體型。
最大的鯨鯊被認為能夠達到20米長,46噸重,這個數據絕對是史上最大鯊魚的有力競爭者,不過有些科學家認為巨齒鯊很可能能長到50噸。
不管怎么樣可以肯定是,鯨鯊肯定是現存最大的鯊魚,只是體型大并沒有用,它們過得并不好,其中一點就是經常被漁民誤捕。
為什么鯨鯊容易被誤捕?
這兩天熱搜中的一條4噸重的鯊魚在江蘇呂四新港被捕撈,而且出水就已經死亡。
雖然現在沒有一個地方說這條是什么鯊魚,但它基本就是一條鯨鯊,畢竟能長到4噸重的鯊魚可不多,而且它身上那么一點點的斑點也都是鯨鯊的特征。
其實,鯨鯊被漁民誤捕并不是第一次發生,可以說是時有發生。
比如2017年9月,福建霞浦一條大鯨鯊被漁民捕獲;2016年山東煙臺漁民捕獲1.5噸重鯨鯊;2006年廣東漁民捕獲3噸重大鯨鯊。
真的特別多,幾乎每年都會有類似的鯨鯊被漁民捕獲,而且在整個中國沿海幾乎都有鯨鯊被捕獲的身影。
鯨鯊是國家保護動物,所以被誤捕的話,無論是否死亡都需要上報的。
其實,之所以鯨鯊這么容易被捕獲,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它們吃的小魚小蝦也是漁民下網捕撈的海鮮。
當魚群成群結隊出現的時候,很容易吸引鯨鯊過來“吸食”,同時也很容易吸引有經驗的漁民去捕撈。
至于為什么鯨鯊出海就死掉了,其實像鯨鯊這種體型的魚類確實出海就很容易就死亡,因為海洋的浮力給它們身體提供巨大的保護,出海或者在網中則意味這它們的內臟需要承受巨大的壓力。
最后
陸地上許多巨大的生物都已經消失在歷史舞臺上,這和人類的強勢崛起有很大的關系,而人類對海洋巨型生物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只是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海洋也已經成為人類“狩獵場”,鯊魚便是其中受影響較大的動物群體。
作為海洋最頂級的獵食者,熬過了5次物種大滅絕,但現在的鯊魚顯得有點凄慘,絕大部分鯊魚都已經成為保護動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歷史上12種最大鯊魚?
1、長尾鯊
依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長尾鯊很容易識別,細長酷似鐮刀狀的尾巴占據體長一半,長尾鯊像揮動鞭子一樣擺動尾巴,直接拍打攻擊其他魚類,利用這種拍打產生的強大波浪,更容易捕獲獵物。
長尾鯊體長達到6.1米,依據佛羅里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介紹,歷史上最大的長尾鯊體長達到7.6米,重量最大可達340公斤,長尾鯊生活在全球各地熱帶和冰冷海水中,主要吞食小型、成群的魚類,例如:鯡魚。
2、格陵蘭鯊
格陵蘭鯊是一種奇特的海洋生物,生活在北極和北大西洋深海的寒冷水域,海洋寄生蟲經常附著在它們的眼睛里,從而導致部分格陵蘭鯊失明。依據密歇根大學動物多樣性網站數據顯示,失明似乎并未對格陵蘭鯊造成行為不便,因為在海洋中它們會使用其他感官功能捕捉獵物。格陵蘭鯊主要吃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例如:海豹。依據加拿大圣勞倫斯鯊魚觀測站的觀測數據,格陵蘭鯊生長緩慢,但是體長可達到7.3米,體重達到1200公斤。
2016年,一項關于格陵蘭鯊眼部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它們要生長156年左右才能達到性成熟,其壽命通常可達到272歲,最長壽的格陵蘭鯊大約是392歲。科學家朱利葉斯·尼爾森說:“重要的是人們要記住,該評估數據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但即使是年齡達到272歲的格陵蘭鯊也是迄今科學界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太平洋睡鯊
1.4長的太平洋睡鯊,主要生活在太平洋的深海水域,白天也沒有陽光的照射,它可以慢慢的移動,讓獵物沒有辦法發現它的行蹤,它會捕捉一些章魚和蝦或螃蟹咬碎并吸入它們的胃里。太平洋睡鯊也會受到虎鯨的攻擊,虎鯨只吃它們的肝臟,留下其他的身體。
尖吻鯖鯊
尖吻鯖鯊又名灰鯖鯊,身長4.5米長。它生活在除了北極和南極以外的所有海洋中,它們是溫水區的鯊魚,活動區大多離海岸線150米左右,以小魚、海豚、劍魚為食物,即使是幼小的海豚劍魚也會被攻擊,而且經常從下方殘忍地撕裂它們的身體,它們可以以每秒18米的速度游泳并跳到水面以上,能直接跳到船只上攻擊人類,就知道它們有多危險。
巨型雙髻鯊
這種鯊魚的特點是它的眼睛和鼻孔位于T型頭部的末端,頭部很長的外形可以讓它看到背后的東西,灰色或棕色的皮膚,一般母鯊的體型比公鯊大,可以達到5.4米左右的長度,它主要以魚類或甲殼類的動物為食,它可以偵測到幾乎一英里以外的血液反應,它就像是一個吸血鬼。
雙髻鯊年輕的時候會成群旅行,在成年后它們會離開群體,特殊的機能讓它們吞食魟魚的時候可以不怕毒刺的攻擊,可是近年來兩年一產的少子,已經讓它們變成快要瀕臨滅絕的物種。
虎鯊
虎鯊這個名字來自于背部的深色條紋,條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最大的標本記錄長達5.6米,主要生活在中太平洋熱帶水域,它是超級吞噬破壞者,可以咬碎各種東西,連車子的鋼板都曾經在他的肚子里面發現,和大白鯊不同,它不僅會咬傷人類,它特殊的牙齒外形用于破壞堅硬物體特別有用,就連龜殼都能輕松咬碎。
巨口鯊
巨口鯊長達5.6米,嘴寬1.28米。1976年于夏威夷新發現的一種非常稀有的物種,由于只有60個樣本被發現,40年來沒有發現其他關于特征的資料,它主要利用水中移動,張著巨大的嘴捕捉甲殼類動物和小魚。
格陵蘭睡鯊
格陵蘭睡鯊的長度在4.8-6米之間,生活在格林島海岸的北冰洋。根據一項研究,每條格陵蘭睡鯊的壽命最長可達400年,它們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脊椎動物,它們每年僅生長7毫米,在150歲的時候才能達到性成熟生小寶寶,總是跟海豹、海象還有一些細小的甲殼類動物生活在一起。
睡鯊眼睛上的白色小蟲是一種獨特的發光寄生蟲,它會附著在睡鯊的角膜上,導致角膜損傷和單眼失明,但這不會對鯊魚造成負面影響。格林蘭睡鯊捕食的時候主要靠嗅覺,而不是視覺,嗅覺可以讓它跟蹤數英里外的獵物,特別是困在冰蓋下的陸地生物。可見格陵蘭睡鯊雖然長得慢,但還是蠻聰明的。
灰六鰓鯊
灰六鰓鯊體長長15.7英尺重一噸,在180-1100米的海底被發現,一種非常獨特的原始生物,灰六鰓鯊有六道鰓,其他鯊魚都已經演化到5道腮,它的上顎有一排大型的梳狀齒,用于撕裂獵物,而且可以自行再生修復。
大白鯊
大白鯊所有鯊魚中最可怕的一種,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一種鯊魚,它的長度可達7.5米,有一些人聲稱它們的體型在變大,但并沒有實際的證據。大白鯊的咬合力有400公斤,幾乎是人類的10倍,它的形狀像是一個箭頭,它的腮可以連續的換水,加上它強大的嗅覺可以找到遠處的血分子。
它的腹部是白色的,灰藍色的背部和暗色的水可以達到很好的偽裝,它們會聯合攻擊企鵝,通常在獵物下面進行埋伏式捕獵,以全速攻擊找到腹部,造成獵物的巨大傷口。如果受害者很小,它們會從腹部直接咬死他們,然后繼續下一波攻擊,從來沒有人敢阻擋他們的路。
姥鯊
姥鯊又名象鯊,長度為10米左右,是世界上體型第二大的魚,它的重量為4噸,相當于6頭半的奶牛,生活在46-56華氏度的寒冷水域,而浮游生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通過過濾水來進食,過濾的效率很高,可以有效的獲得食物。漁夫捕捉它們的時候大多3-4人一組,因為它的個性和人親近反而變成容易捕獲的獵物,一噸的鯊魚肉可以提取400公升的魚。
鯨鯊
鯨鯊是最大的鯊魚種類,它的身長可達12米左右,未經證實的數據指出,全世界只剩59只,大都在菲律賓群島,棲息在700米左右的海里,它的腹部是白色的,背部有白色的點和條紋,以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進食,有效的過濾水中的浮游生物和魚類,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物種。 鯨鯊擁有100萬年的歷史,盡管它的體型龐大,對人類不會造成危害,它的預期壽命是100年。
巨齒鯊
有史以來最大的鯊魚是遠古的巨齒鯊,由巨齒鯊的牙齒化石推估它的身形。據估計,巨齒鯊最大的體型長達20.3米,巨齒鯊長著超過250顆長達20厘米的牙齒,這些牙齒有尖銳的鋸齒狀邊緣。由于巨齒鯊主要以鯨魚為食物,因兩級的海水變冷,而不適合巨齒鯊生存。最后巨齒鯊因為缺乏食物而消失在這個地球上。
世界十大最大的鯊魚
1. 巨齒鯊
這是有史以來地球上出現過最大的鯊魚,體長可達20米,重約100噸。血盆大口張開后,可以輕松吞下數十個人。根據提取的化石分析,它還有著250顆如剃刀般鋒利的牙齒,能輕松將獵物的皮肉撕開,并攔腰斬斷。古生物學家將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2. 鯨鯊
這是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鯊魚,站在它的面前,你會覺得自己特別渺小。體長可以達到12至15米,相當于一輛大型卡車。它的嘴寬可以達到1.5米,可以一口輕松吞下三個人。不過它的性情比較溫順,壽命也比較長,有些鯨鯊甚至能達到100年以上。
3. 姥鯊
雖然它們的體型普遍超過了12米,但姥鯊主要以浮游魚類為食,而且游動速度很慢,不具有攻擊性。人們如果遇到這種大家伙,只要你不主動出擊,一般不會攻擊人類。
4. 大白鯊
大白鯊可謂是家喻戶曉的存在。它極其兇猛,戰斗力超強,不僅可以掠食很多大型海洋生物,并且會攻擊人類。大白鯊的體型能長到八米,是目前存在的鯊魚里面戰斗力最強的存在。
5. 虎鯊
虎鯊生性非常兇猛,幾乎可以吃掉同等體型的任何海洋動物,甚至自己的同類都不放過。歷史上虎鯊襲擊人類的事件不在少數,因此它的危險性僅次于大白鯊。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南北緯40°之間,在中國的黃海、東海、臺灣東北和西南海域、南海等地有出現。
6. 格陵蘭鯊
格陵蘭鯊是一個極其長壽的鯊魚,可以存活長達400年之久。它們的生長速度極為緩慢,平均每年只能生長一厘米。一頭成熟的格陵蘭鯊成年時的身長要達到三米,也就是說,格陵蘭鯊的成年時間大約是156年至200年左右。一般壽命到156歲左右時,格陵蘭鯊的生殖器官才算完全成熟,才能夠進行種族的繁衍。
7. 錘頭鯊
錘頭鯊的頭部兩側向外凸起,左右凸起處各有一只眼睛和一個鼻孔,兩只眼睛相距一米左右,這就說明它有更加廣闊的視覺。據調查表明,它們不僅吃肉,而且還吃水中的水草,屬雜食鯊魚。
8. 巨口鯊
巨口鯊的嘴巴特別大,可以輕松吞下一個人。但巨口鯊生性并不活躍,可能更甚于象鯊與鯨鯊,不像其他鯊魚有著撕咬獵物的習性。巨口鯊主要以吞咽的方式進食,平時主要吃一些小型魚類。
9. 公牛真鯊
公牛真鯊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它是唯一可以在淡水里生存的鯊魚,在一些沿海的河流中比較常見,在亞馬遜河流中也經常能看見公牛鯊。
10. 地精鯊(又名歐氏尖吻鮫)
地精鯊也被人們稱之為哥布林鯊,出沒于1200米的深海里,是長相特別詭異的一種鯊魚,竟然還能彈射自己的嘴巴,然后將獵物狠狠咬住,吞入口中。
世界上最大的鯊魚世界上最大的鯊魚巨齒鯊
1、巨齒鯊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鯊魚,其最長記錄體長達到20.8米,擁有高達36噸的咬合力。
2、這種鯊魚通常長度在16米左右,體重約50噸,但已知最大的個體可達到19米長,體重70噸。關于是否存在長度達到23米的巨齒鯊,目前尚未有確鑿的骨骼化石證據來支持。
3、巨齒鯊不僅是現存最強的捕食者之一,也是地球歷史上咬合力最強的生物。它們的平均咬合力約為28噸,最大咬合力能夠達到36噸,這使得它們的撕咬力量遠超著名的霸王龍。
十種體型最大的鯊魚
十種體型最大的鯊魚如下:
1、鯨鯊:鯨鯊不僅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鯊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它體長可達12.65米,重21噸以上,擁有著十分龐大的身軀。
2、姥鯊:姥鯊體長一般在6米,最長可達10米。根據1851年的文獻記載中描述,有人曾在加拿大的芬迪灣發現過一個體長12.27米,重19噸的姥鯊。
3、大白鯊:大白鯊被稱作是“地球上最大的掠食性魚類”,它的平均體長在4.6米左右,體重大770公斤以上。1954年曾在古巴海灘上發現了一頭巨大的大白鯊,其體長6.4米,體重達到了3.175噸,這也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大白鯊。
4、灰六鰓鯊:灰六鰓鯊生活在深水區域,所以也比較的罕見,并且它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鯊魚,早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出現。
5、小頭睡鯊:小頭睡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壽命最長的嵴椎動物,平均壽命在400歲左右,它的體積也是十分龐大的,最長可達7米,重量更是1噸以上。
6、巨口鯊:巨口鯊的平均身長為5米以上,體重最重能達到1.2噸,由于它的棲息深度非常高,所以十分罕見,第一次被人類發現還是在1976年。
7、鼬鯊:鼬鯊屬于攻擊力非常強的鯊魚,它的身體長度雖然只有4米左右,但是體重卻非常龐大。鼬鯊目前主要分布于帶和溫帶海域,其中澳大利亞是最常見的。
8、無溝雙髻鯊:無溝雙髻鯊光是雙眼的距離就由一米左右,其身長4.5米,成年之后的體重最少也有1噸,屬于非常兇勐的食人鯊。
9、尖吻鯖鯊:尖吻鯖鯊的體積通常在800公斤左右,平均長度則為4.45米,是目前世界上游得最快的鯊魚,其速度達到50公里/小時,沖擊力和跳躍力極其強,也是因此有“海洋致命殺手”的稱號。
10、太平洋睡鯊:睡鯊的體長通常在4.4米左右,根據文獻和先關記載表明,1990年日本東京海灣曾捕獲過一只長達7米的睡鯊,也是目前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睡鯊。
鯊魚屬于脊椎動物門軟骨綱(Chondrichthyes)板鰓亞綱,海生,少數種類進入淡水,為一群游速快的中大型海洋魚類。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