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大且美麗,芍藥不但可供觀賞,其根入藥還有藥用價值。人工栽培芍藥可以選用播種和分株法進行繁殖,小編就為你介紹一下芍藥的這兩種繁殖方法,有興趣的花友可以一起了解。
芍藥
芍藥的繁殖有分根繁殖和種子繁殖等方法,生產上多采用分根繁殖法。秋季結合收刨芍藥,選取根粗長均勻、頂芽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藥植株,把直徑0.5厘米以上的大根切下入藥,留下具有芽頭(也稱芍頭)的根叢作種用。將作種用的芽頭按大小及自然生長形狀分塊(也稱芍芽),每塊以帶粗壯芽2--3個、厚度2厘米左右為宜。每畝芍藥根的芍芽可定植3-5畝大田。芍芽應隨切隨栽,如一時栽不完,可將芍芽貯藏到20厘米深的濕沙坑內。
芍藥還采用分株繁殖。俗語稱“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因此芍藥通常于10月份待其地上部分枯萎后進行分株,春季不宜移植。分株時需將根株掘出,用利刀順根部裂縫處切開,使每叢帶有3至5個飽滿充實的芽及下面的根群,切忌傷害芽眼,然后栽于施過基肥的沙質土壤中,覆土3至4厘米,保持土壤潤而不漬,一般分株栽植后第二年即能開花。
盆栽芍藥可結合分株一兩年換盆一次,換盆時應多保留些宿土。如株叢不大,就不要分株。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芍藥花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
芍藥花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如下:
一、種植方法
1、種子繁殖
目前較為實用和方便的芍藥種子繁殖方法為分株法,繁殖時選取根粗長細均勻、頂芽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藥植株,繁殖時間在土地封凍前進行,通常在8月底到10中旬都可以分株繁殖。
2、生長時間
芍藥種植生長時間分為春化階段和光照階段,在芍藥的春化階段必須在0攝氏度以下,經過一個月左右時間芍藥胚芽才能萌動成長;光照是保證后期芍藥開花的關鍵時期,必須保證足量的光照時間。
3、土壤選擇
芍藥是根深性植物,所以土層要深厚有助于芍藥根須的生長,而對于盆栽的芍藥花盆一定要深;同時芍藥的根為肉質根,所以土壤適宜疏松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土壤;最后土壤選擇中性或者呈微酸性的肥沃土壤為宜。
4、種植養(yǎng)護
芍藥是喜肥作物,在培育初期必須保足量的基肥,同時芍藥生長中期需要每年對芍藥追肥3次,第1次在3月中耕除草后,第2次、第3次分別在5月和7月。
5、芍藥修剪
芍藥定期的修剪能保證芍藥花形狀整齊好看。
二、注意事項
1、芍藥土壤的選擇一定不要選黏土,注意觀察土壤的排水情況,排水性不好的土壤也不要選擇,堿性較高的土壤也一定不要使用。
2、分株的時間不能過早也不能太遲,分株后的胚芽以種植深度2厘米左右為宜。
3、芍藥不需要刻意澆水,僅需要在嚴重干旱時澆灌一次水即可,在多雨時期要注意排水。
4、養(yǎng)護過程中及時驅蟲。
芍藥花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粗壯,分枝黑褐色。莖高40—70厘米,。下部莖生葉為二回三出復葉,上部莖生葉為三出復葉;小葉狹卵形,橢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偏斜,邊緣具白色骨質細齒,兩面,背面沿葉脈疏生短柔毛。
花數(shù)朵,生莖頂和葉腋,有時僅頂端一朵開放,而近頂端葉腋處有發(fā)育不好的花芽,直徑8—11.5厘米;苞片4-5,披針形,大小不等;萼片4,寬卵形或近圓形,長1—1.5厘米,寬1—1.7厘米。
花瓣9—13,倒卵形,長3.5—6厘米,寬1.5—4.5厘米,花瓣各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花絲長0.7—1.2厘米,;花盤淺杯狀,包裹心皮基部,頂端裂片鈍圓;心皮4—5,。蓇葖長2.5—3厘米,直徑1.2—1.5厘米,頂端具喙。花期5—6月;果期8月。
芍藥種植方法和時間
芍藥傳統(tǒng)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種、扦插、壓條等。其中以分株法最為易行,被廣泛采用。播種法僅用于培育新品種、生產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藥材生產。
1、分株法
分株法是芍藥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藥產區(qū)的苗木生產,基本采用此法繁殖。其優(yōu)點有三:一是比播種法提早開花,播種苗4~5年開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開花;二是分株操作簡便易行,管理省工,利于廣泛應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
缺點是繁殖系數(shù)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個子株,很難適應和滿足現(xiàn)代化大生產及不斷飛速增長的國內外花卉市場的需要。
(1)分株時間
芍藥的分株,理論上講,從越冬芽充實時到土地封凍前均可進行。但適時分株栽植,地溫尚高,有利于根系傷口的愈合,并可萌發(fā)新根,增強耐寒和耐旱的能力,為次年的萌芽生長奠定基礎。不可過早分株,以免發(fā)生秋發(fā)現(xiàn)象,影響翌年的生長發(fā)育;
亦不宜過遲分株,其時地溫已不能滿足芍藥發(fā)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長不良;若遲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發(fā)出土,因春季氣溫漸高、空氣溫度小,蒸騰量大,分株后根系受傷,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造成斷株生長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中國農諺有“春分分芍藥,到老不開花”之說。
芍藥分株適期一般較牡丹為早,荷澤的農諺“七月芍藥,八月牡丹(指農歷月份)”,是說在菏澤,從8月底芍藥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處暑至秋分)。而揚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分株苗經三四年生長又可再次分株。年久不分,會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長衰弱,開花不良。
(2)分株方法
分株時細心挖起肉質根,盡量減少傷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處,用手或利刀順自然縫隙處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個子株,每子株帶3~5個或2~3個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務大時,每子株也可帶1~2芽,不過恢復生長要慢些,分株時粗根要予以保留。
若土壤潮濕,芍藥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后稍加陰干,蘸以含有養(yǎng)分的泥漿即可栽植。 在園林綠地中,芍藥栽植多年,長勢漸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響花期時游人觀賞,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鍬在芍藥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藥根,
然后,用利鏟將芍藥株切分,盡量減少對原株的震動,取出切分下來的部分,進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為宜。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適量肥料摻土壓實。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這樣,可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分株復壯,只是要連續(xù)分株2~3年而已。
但是,因為芍藥忌連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連續(xù)應用,否則病蟲害發(fā)生嚴重,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率大為增加。
芍藥作藥用栽培時,芍藥產區(qū)多用芍頭分株繁殖,秋天挖出母株,將粗根全部切下藥用,而將帶芽的芍頭作為繁殖材料。首先去除無芽和病腳的芍頭,將芍頭切分成塊狀,每塊帶壯芽2~3個,芍頭厚2厘米,過厚主根不壯,多分叉,過薄則養(yǎng)分不足。
最好隨切分,隨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不要切分,芍頭可沙藏備用。宜于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
(3)分株后管理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為宜,過深不利于發(fā)芽,且容易引起爛根,葉片發(fā)黃,生長也不良,過淺則不利于開花,且易受凍害,甚至根莖頭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曬,導致死亡。
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yǎng)2~5年。
2、播種法
芍藥的果實為蓇葖果,每個蓇葖含種子1~7粒。待種子成熟,蓇葖開裂,散出種子。各地果實成熟期不一,如黑龍江省牡丹江在9月上旬、山東荷澤在8月下旬、河南洛陽在8月上中旬、江蘇揚州在8月下旬前后。種子宜采后即播,隨播種時間延遲,種子含水量降低,發(fā)芽率下降。
種子有上、下胚軸雙重休眠特性,播種后秋天的土壤溫度使種子的下胚軸解除休眠狀態(tài),胚根發(fā)育生根。當年生根情況愈好,則來年生長愈旺盛;若播種過遲,地溫不能解除下胚軸休眠,不能生很,則第二年春天發(fā)芽率大大降低。
秋天播種生根后,經過冬天長時間的低溫,可解除上胚軸的休眠。翌年春天氣溫上升,濕度適宜時,胚芽出土。
因為芍藥園藝品種播種產生的后代性狀要發(fā)生分離,不能保持原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所以播種法不能用于品種苗株的繁殖。
(1)種子采收
當蓇葖果變黃時即可采收,過早種子不成熱,過晚種皮變黑、變硬不易出苗。果實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采收,果皮開裂散出種子,即可播種,切勿曝曬種子,使種皮變硬,影響出苗。如果不能及時播種,可行沙藏保濕處理,但必須于種子發(fā)根前取出播種。
(2)播種時間
芍藥須當年采種即及時播種,如荷澤地區(qū)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若遲于9月下旬,則當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發(fā)芽率會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發(fā)達,難于抵抗春季的干旱,容易死亡。所以,荷澤幾次進行春播試驗,均告失敗。
(3)播種方法
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將待播的種子除去癟粒和雜質,再用水選法去掉不充實的種子。芍藥種子種皮雖較牡丹薄,較易吸水萌芽,但播種前若行種子處理,則發(fā)芽更加整齊,發(fā)芽率大為提高,常達80%以上。方法是用50℃溫水浸種24小時,取出后即播。
整畦播種:播種育苗用地要施足底肥,深翻整平若土壤較為濕潤適于播種,可直接做畦播種;若墑情較差,應充分灌水,然后再做畦播種。畦寬約50厘米,畦間距離30厘米,種子按行距6厘米、粒距3厘米點播;若種子充足,可行撤播,粒距不小于3厘米;播后用濕土覆蓋,厚度約2厘米。
每666.7平方米用種約50千克,撒播約100千克。播種后蓋上地膜,于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后撤去。也可行條播,條距40厘米,粒距3厘米,覆土5~6厘米;或行穴播,穴距20~30厘米,每穴放種子4~5粒,播后堆土10~20厘米,以利防寒保墑。于次年春天萌芽前耙平。
3、扦插法
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圃地做扦插床,床土翻松后,鋪15厘米厚的河沙,河沙要用0.5%的高錳酸鉀消毒。扦插基質也可用蛭石或珍珠巖。在床上搭高1.5米的遮陽棚,據(jù)長春等地的經驗,以7月中旬截取插穗扦插效果最好。插穗長10~15厘米。
帶兩個節(jié),上一個復葉,留少許葉片;下一個復葉,連葉柄剪去,用濃度為500×10~1000×10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速蘸處理后扦插,插深約5厘米,間距以葉片不互相重疊為準。插后澆透水,再蓋上塑料棚。據(jù)觀察,基質溫度28~30℃,濕度50%時生根效果最好。
扦插棚內保持溫度20~25℃,濕度80%~90%,則插后20~30天即可生根,并形成休眠芽。生根后,應減少噴水和澆水量,逐步揭去塑料棚和遮陽棚。扦插苗生長較慢,需在床上覆土越冬,翌年春天移至露地栽植。
4、根插法
利用芍藥秋季分株時斷根,截成5~10厘米的根段,插于深翻并平整好的溝中,溝深10~15厘米,上覆5~10厘米厚的細土,澆透水即可。
擴展資料
芍藥主要價值
1、觀賞價值
芍藥可做專類園、切花、花壇用花等,芍藥花大色艷,觀賞性佳,和牡丹搭配可在視覺效果上延長花期,因此常和牡丹搭配種植。芍藥屬于十大名花之一,也可做切花。
2、食用價值
(1)芍藥花粥
做法是:選取色白陰干的芍藥花6克,粳米50克,白糖少許。用粳米加適量水煮熟,再放入芍藥花瓣再煮2一3分鐘即可出鍋,加入白糖即成。清爽可口,香醇誘人,飲用芍藥花粥可以養(yǎng)血調經,治肝氣不調、血氣虛弱而見脅痛煩躁、經期腹痛等癥。
(2)芍藥花餅
清代德齡女士在《御香縹緲錄》中曾敘述慈禧太后為了養(yǎng)顏益壽,特將芍藥的花瓣與雞蛋面粉混和后用油炸成薄餅食用。此外,芍藥花還可以制作芍藥花羹,芍藥花酒、芍藥鯉魚湯、芍藥花煎等,制作方法簡便,美味可口,功效頗佳。
(3)芍藥花茶
芍藥花茶的制作方法如下:摘取芍藥花置于室內陰涼干燥處,飲用時取一茶匙干燥花瓣,用滾燙開水沖泡,可調入冰糖,蜂蜜,綠茶,紅糖等一起飲用。另外芍藥花生地茶可以養(yǎng)陰清熱,柔肝舒肝,制作方法:芍藥花2克,生地3克,綠茶3克,用開水沖泡后飲用。
3、藥用價值
芍藥的根鮮脆多汁,可供藥用。根據(jù)分析,芍藥根含有芍藥甙和安息香酸,用途因種而異。中醫(yī)認為:中藥里的白芍主要是指芍藥的根,它具有鎮(zhèn)痙、鎮(zhèn)痛、通經作用。對婦女的腹痛、胃痙攣、眩暈、痛風、利尿等病癥有效。
4、其他用途
芍藥的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和摻合油漆作涂料用。根和葉富有鞣質,可提制栲膠,也可用作土農藥,可以殺大豆蚜蟲和防治小麥稈銹病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芍藥
芍藥花種植方法是什么(栽培芍藥的注意事項)
芍藥為毛茛科芍藥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芍藥被人們譽為“花仙”和“花相”,被列為“十大名花”之一,又被稱為“五月花神”,花期比牡丹遲,在5月上旬開花,芍藥是草本植物,牡丹是木本植物。根據(jù)用途分為藥用和觀賞兩大類。
1、繁殖方法
芍藥傳統(tǒng)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種、扦插、壓條等。分株法是芍藥最常用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方法:在8月上旬到9月下旬細心挖起肉質根,盡量減少傷根,挖起后,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處,用手或利刀順自然縫隙處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個子株,每子株帶3—5個或2—3個芽;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先挖松底土,施入腐熟的廄肥與底土拌均勻,厚度大約5—7厘米,每窩栽入芍芽1—2個,芽頭朝上,擺放在正中,覆蓋泥土固定芍藥根。種植的深度以芽頭入土3—5厘米為宜,再覆蓋泥土并澆稀薄人畜糞水。
種子繁殖方法,在8月份的上、中旬芍藥的種子成熟時,將健壯植株的種子采下,就可以隨著就可以播種,不要將種子曬干,否則不出苗。按行距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溝條播,溝深3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泥土6—10厘米,每畝播種量3.5—4公斤,第二年4月上旬去掉覆蓋的泥土,大約半個月就可以出苗。幼苗生長培育2—3年后定植。
2、栽種
芍藥露地栽培要選擇背風向陽,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為好,不要種植在鹽堿土、粘土上。種植穴底部要鋪少量腐熟基肥,種植距離為60—100厘米,栽植不宜過深,一般以芍藥芽離地表2厘米左右,深栽不容易發(fā)。栽后第一次水要澆透,栽后培土大約20厘米,以防凍害。
3、管理
春季3月中旬去掉培土,并澆水、中耕,以提高地溫,促進根系活動和發(fā)芽生長。出芽后施第一次肥,在3月份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人畜糞水1200—1500公斤,第二、三次分別在花前和花后追施,每畝施人畜糞水2000公斤。再澆一次清水并及時中耕松土。雨季要注意除草、排水。為保證主蕾花大鮮艷,要及時去掉側蕾。花凋謝后,最好連枝剪去,以免消耗養(yǎng)分。入冬前要清除枯枝落葉
芍藥怎么分株栽種,6大要點讓芍藥快速成活花開妖嬈
芍藥只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花卉,是中國古代的6大名花之一,也是唯一可以和國色天香的牡丹花媲美的花卉之一。養(yǎng)芍藥的花友很多,它的繁殖方法也很多,芍藥怎么分株栽種呢,除了要選好時間之外,還要處理分株枝苗,栽種,甚至是后期養(yǎng)護,不能有半點馬虎。
1、時間選擇
芍藥的繁殖方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株繁殖了,雖然比不上扦插簡單,但是成活率可是很好的。分株繁殖的時間在冬天之前都是可行的,保證土壤的溫度有些高,在9月下旬到10月的中旬是最佳時間,最有利于植株傷口的恢復,還會促進生根和增強植株冬季抗寒能力。
2、分根步驟
要讓芍藥分根,先將植株從土里面挖出來,將根部的泥土洗干凈。芍藥怎么分株栽種呢?其實只要觀察后,從有縫隙的根部地方,將芍藥的根輕輕切開就行。一株很旺盛的芍藥可以分成好幾個子株,保持每一個子株上面保留著3~5個枝芽。切割根部之前,一定要先將小刀洗一洗,消消毒。
3、處理根部
芍藥的根部雖然很粗壯,但是還是很脆的,我們在分株之后一定要稍微處理一下這脆弱的根莖。將芍藥分株的根莖部分放在陰涼干燥的環(huán)境,然后等待植株切口陰干之后,稍微將根部晾一晾,然后進行最后一步種植芍藥。
4、種植芍藥
根部已經處理完成了之后,就能夠將芍藥的栽種到土壤里面了,栽種的時候注意不要埋得太深了,在土下2厘米的深處即可。澆上適量的水分,將分株的盆栽養(yǎng)護在陰涼一點的環(huán)境,注意保暖就行了。栽種太深會讓根部難以發(fā)芽,水太多會讓根部腐爛,若是暴曬和過于寒冷都會令植株死亡的。
1、分株環(huán)境
很多花友在繁殖植物花卉的時候都會忘記注意繁殖環(huán)境,其實注意繁殖環(huán)境是很有必要的。最起碼要選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最好是晴空萬里,十分干燥的環(huán)境。分株時間也是下午最好,選一個陰涼但是干燥的散光環(huán)境進行操作。
2、摘花
芍藥花分株之后的成活很快,有時候分株的株叢很大的時候,甚至第二年就會開花了。但是要是想芍藥花開的很還好看的話,最好還是將這些花摘下來,這樣的話,可以積攢養(yǎng)分,有利于植株更強壯。最好是前兩年開的花朵都摘下來,這樣的話養(yǎng)分積攢充足之后,后期開花會非常漂亮的。
1、扦插
芍藥扦插最適合在4~6月的時候,選一枝當年生的健壯嫩枝芽,在枝節(jié)的下位進行,截取長度保持在5~8厘米,扦插枝芽上面留有2個以上的芽點,保留頂部的2片葉子,泡在清水中半個小時之后,蘸上一點生根粉之后就可以扦插在土壤中了。
2、播種
芍藥播種種植在暑后到白露之間的這一時間段就行,在播種前最好用50℃的溫水中浸泡一下種子,浸泡時間最好是一天一夜,直到種子皮已經發(fā)軟脫膠了。然后將種子種在土壤里面,澆透水,再蓋上稻草保溫。不過因為芍藥的種子是會休眠的,所以發(fā)育比較緩慢,當年只能長出新根,第二年才會慢慢的長出枝芽。
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明白芍藥應該怎么分株栽種。分株繁殖是芍藥繁殖方法中成活率最高的方法,想要繁殖芍藥的花友可以試一試。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yǎng),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shù)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huán)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xiàn)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yǎng)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yǎng)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yǎng)大型龜?shù)娜巳骸?/p>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