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客來
能作為山東省青州市市花的仙客來必然有著與其它花兒不一樣的形象與內涵。目前此花已經成為了一種比較普遍種植的鮮花了,但許多花友在養殖仙客來的歷程中常會被萎凋病的突然襲擊給嚇一跳,致使它們手忙腳亂,那么當遇到這種花病時該怎么辦呢?下面為大家詳細解析下仙客來萎凋病的發病原因與防治措施。
一、癥狀表現
該病由鐮刀菌引起,染病初期植株部分葉片發黃,晴天植株葉片呈現萎蔫,夜間可恢復,白天再度萎蔫,直到死亡。葉柄部分呈水腫狀,有時表皮縱裂。在空氣濕度大的情況下,病斑處長出棉絮狀白色菌落,有時帶淡紅色。萎凋病是土傳病害,受害部位由下向上變褐壞死。將發病株球莖橫切開,斷面可見維管束變褐,球莖一般不腐爛。
二、傳播途徑
萎凋病以菌絲體或原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病原一般從幼根或傷口侵入,進入維管束,堵塞導管,產生有毒物質,導致球莖葉片變黃枯死。在高溫、潮濕條件下病情較重,病菌通過水流傳播。
三、發病條件
多年栽培仙客來的溫室,由于土壤帶菌,隨澆水病原從盆的底孔進入根部浸染。長勢弱、根部有傷口的植株被侵染的可能性大。設施栽培周年發病,七八月份為發病高峰期。
仙客來
四、防治措施
萎凋病發生后大多數藥無明顯治療效果,生產中應以預防為主,綜合治療。
1.設施消毒
當仙客來全部出售后進行徹底清棚滅菌,清除枯葉、殘花、雜草等廢物后進行消毒。生長季節可在仙客來花蕾伸:出葉面前進行,用百菌清煙霧劑熏棚3次,第一次和第三次間隔四五天,第二次和第三次間隔7至10天。面積1畝的日光溫室每,次用量三四盒。下午5點以后點燃煙霧劑,大棚密封4個小時以上再放風。
2.種子消毒
播種時用1000倍高錳酸鉀浸泡12小時,用清水淋去藥液后播種。
3.基質消毒
常規基質消毒在上盆前一周,每立方米用地菌靈500克拌土,或噴1000倍高錳酸鉀。也可用必速滅于上盆前一個月拌土,每平方米20至30克。消毒后注意保護基質以防二次污染。使用前7天對已消毒的基質充分翻動,使其透氣,揮發殘留藥物。
4.地面消毒
首先對地面進行徹底清刮,然后噴1000倍高錳酸鉀,或每畝用3000克地菌靈拌適量潔凈河沙,均勻撒在地面h。用必速滅每平方米30至60克,加適量潔凈河沙撒施,深翻20厘米,上面覆地膜。土溫10℃時熏蒸27天,15℃熏20天,20℃熏16天,25℃熏13天。
5.盆具消毒
對已用過的盆具用1000倍高錳酸鉀浸泡2小時,有條件可用新盆具。
6.花盆離地栽培
如有條件應設置高架的專用花床或使用花盆架,讓花盆離開地面。
7.化學防治
發現感病植株或清除銷毀,或用70%甲基托布津500克,加5公斤潔凈河沙,與沒有污染的蜂窩煤過篩爐渣混勻后干撒于病株盆土上,3天一次,連撒3次。用70%甲基托布津800至1000倍液、80%多菌靈800至1000倍液、殺毒凡800倍液、苯菌靈2000倍液交替使用灌根,每株每次灌藥量100毫升,隔7至10天一次。
倘若不看上文介紹,相信不是專業的花草養殖者絕對不會對種子進行消毒吧!其實萎凋病是很多鮮花易患的疾病,但只要及時補救,還是可以光鮮艷麗哦!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仙客來的病蟲害怎樣防治?
(一)病害
仙客來的主要病害有軟腐病、枯萎病、根結線蟲病、白絹病、病毒病等。以軟腐病、根結線蟲病。白絹病、病毒病為害較重。
1.軟腐病
(1)癥狀特征
發病后葉片、葉柄及花莖根頸處,均會產生暗綠色水漬狀軟化,并向下漫延,擴展到塊莖后,造成塊莖內部,產生白色黏稠糊狀物,并造成全株萎蔫枯死。腐爛的塊莖散發出惡臭味。病原細菌在土壤中存活。靠流水、昆蟲及病健葉接觸從傷口侵入,幾天后即可發病(圖18)。
圖18 仙客來軟腐病
1.癥狀 2.病原細菌
(2)防治方法
①用消過毒和無菌基質栽種仙客來。可用40%的噴在攤開的基質上,蓋上塑料布密閉5~7天,然后揭開,散盡殘余氣體,即可使用。
②接觸過病株的用具用0.1%高錳酸鉀或75%酒精消毒后再用,防止帶菌操作。
③防止園藝操作過程中的人為傷口和地下害蟲造成的傷口。
④高溫休眠期不可澆水過多,栽植也不宜過深。注意施液肥時不要淹沒莖頂;也不可大水漫灌。
⑤發病初期,噴施硫酸鏈霉素或土霉素2000~30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53.8%可殺得懸浮劑1000倍液。
2.根結線蟲病
(1)癥狀特征
線蟲為害球莖和根系。球莖上形成較大的腫瘤,根上產生小的單生或串生的小瘤狀根結。切開腫結,可見白色發亮的塊狀物,其內聚集著各代線蟲。腫結初呈黃白色、光滑,后變褐粗糙。由于根系受損,植株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黃化、矮小或葉片皺縮,花不能正常開放,嚴重的枯萎致死。線蟲以成蟲、幼蟲及卵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隨流水、肥料、病土和種苗傳播。年生3~5代。
(2)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除病殘體及有病植株。
②病土和染病盆缽要充分晾曬后再用。土壤含水量1%左右時,絕大部分線蟲會死亡。
③種植前20~30天,施90%~100%棉隆(必速滅)顆粒劑,每平方米用藥7.5~10克,熏蒸消毒土壤。注意熏殺后要充分松土散氣再使用。
④生長期或種植期施10%克線磷(力滿庫)顆粒劑,每平方米用藥10~20克或20%益收寶顆粒劑,每平方米用藥2.5克。進行穴施、溝施、撒施或順水施,均對線蟲有較好的殺滅作用。
3.枯萎病
(1)癥狀特征
在苗2~6葉時即顯癥。初生葉片基部與葉柄連接處變色,后幼苗葉片基部變黃。隨著病情發展,葉片絕大部分變黃,或葉上有不規則斑塊。一般病株由外向內逐漸發病。開花期發病,植株突然萎蔫枯死。橫剖塊莖可見維管束出現褐色環狀病變。病株的根也變色腐爛。濕度大時,莖基部可見粉紅色霉層。是一種土傳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多年。仙客來生長期間從根部傷口侵入,在維管束中產生菌絲,菌絲分泌毒素阻塞導管,致細胞死亡或植株枯萎。溫室栽培時常年發病。植株生長不良、土壤含水量高時,易發病。塊莖及其他組織傷口多,也會加重發病。
(2)防治方法
①控制好溫室內環境,使相對濕度在60%~70%之間,溫度在10~25℃之間。土壤含水量適宜。注意消毒、通風,降低含菌量;增強植株生長勢,減輕病害發生程度。
②基質提前用太陽能高溫消毒或用藥劑處理。常用藥劑有7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用藥2~3克或氯化苦熏蒸每立方米用藥20~30毫升(13℃以上)。染病盆缽可用熱水浸泡,也可用上述藥劑600倍液或7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治萎靈水劑300倍液、50%殺菌王(氯溴異氰脲酸)水溶性粉劑1000倍液澆灌。每株灌藥液100~200毫升,7~10天1次,連防2~3次。
4.病毒病
(1)癥狀特征
葉片皺縮不平或葉色呈深淺不一的斑駁,葉緣向上或向下卷曲,葉片小且厚、質脆、易折斷,葉柄變短,葉叢生狀。有時葉脈出現梭形突出物或葉面上產生瘤狀物。花瓣上產生條紋或斑點,花畸形,退化。此病發生較普遍,帶毒的種子和種球是主要傳播途徑。株間傳播靠枝葉摩擦或蚜蟲吸食傳毒。
(2)防治方法
①種子或種球處理。把種子或種球用75%酒精浸1分鐘或0.1%升汞水浸1.5分鐘、10%磷酸三鈉水溶液浸15分鐘,取出后用滅菌水沖凈表面藥液,再置于35℃溫水中冷卻24小時,播種在滅菌土中,發病率明顯降低。
②對一些重要的稀有品種可采用莖尖組織培養法,培育無毒苗。
③及時噴施樂果、抗蚜威等殺滅蚜蟲。
④必要時噴施3.8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7.5%克毒靈水劑800倍液。
(二)蟲害
茶跗線螨
(1)為害特征
在嫩葉背面及其他幼嫩組織吸食汁液為害,導致葉片呈黃褐色、灰褐色。嚴重時葉片向葉背卷曲,葉質變硬而卷,葉肉增厚,嫩梢扭曲畸形。
(2)防治方法
栽前清除苗木上蟲體,溫室栽培要及時通風透光。6~7月份發生盛期,噴施殺滅菊酯3000倍液或73%克螨特3000倍液。15天1次,連噴3~4次為宜。
我有一棵仙客來,最近花的顏色變淡,底下的葉子有點蔫,打卷,這是怎末回事呢?
仙客來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由于外界環境條件的差異,其受病蟲害侵染的程度和種類也大不相同,歸納起來,以下幾種蟲害最為普遍:
一、螨類:癥狀:植株葉片沿葉緣向里卷曲,葉面褐色帶油光,葉片皺縮變形,花蕾變黑腐爛,花瓣不伸展,開花異常。 寄生場所:幼葉、嫩芽處吸食汁液。
易發生的環境條件:高溫干燥,通風不暢的環境,尤其以夏季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
1.施用三氯殺螨醇、噠螨靈、克螨特乳劑等,噴藥時注意將藥液噴到球莖中心部位的幼葉、嫩芽、花蕾上。螨類抗藥性很強,幾種藥物要輪換施用。
2.配置基質時,每立方米基質施入1千克3%呋喃丹。
二、蚜蟲類:癥狀:葉片發皺、枯黃、脫落,植株發育不良。
寄生場所:葉片背部,吸食幼葉、幼芽的汁液為主。
易發生的環境條件:氣溫高、空氣不流暢等,隨著春季氣溫增高而加速繁殖。 防治方法:
1.施用敵敵畏、氧化樂果、辛硫磷、敵殺死、滅蚜松、天王星等進行噴殺。噴藥時注意將藥液噴施到葉面背部,蚜蟲類抗藥性很強,幾種藥物要輪換施用。
2.用粘蟲板捕殺。
三、蛞蝓(鼻涕蟲)癥狀:葉片缺口、有孔洞,幼葉殘缺。
寄生場所:幼葉、幼芽頂部。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減少溫室地面空氣濕度,及時清理溫室內部環境,最大限度減少蛞蝓的生存環境。
四、菜青蟲癥狀:葉片咬成孔洞及葉邊缺口。
寄生場所:幼芽、幼葉、新老葉片、花蕾、花瓣等,喜歡在葉背取食。
防治方法:
1.用敵殺死、敵百蟲、敵敵畏等藥物噴施;
2.幼蟲危害期也可以使用生物農藥B1懸浮劑進行葉背噴霧防治;
3.對溫室內墻角等處用敵敵畏噴施,以殺死蟲卵,及時清理溫室外部周圍的雜草、枯枝落葉等。
五、仙客來蠅癥狀:在基質中蛀食仙客來的根莖及球莖的內部組織,使被害部位溢縮凹陷,而后導致葉片萎蔫枯黃,嚴重時可以導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防治幼蟲:施用敵百蟲、敵敵畏、氧化樂果、辛硫磷等灌根滅殺;
2.防治成蟲:施用敵百蟲、敵敵畏等噴殺;
3.在配制基質時,按每立方米基質施入1千克3%呋喃丹。
花卉病害分類及防治措施
花卉病害一般分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兩大類。
侵染性病害
侵染性病害是由病原生物引起,會傳染,花卉病害中以侵染性病害種類最多。
根據其病原生物的種類分為以下幾類:
真菌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花卉病害占絕大多數。
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A.白粉病:病菌生長在芽蕾或嫩梢上,被害葉片和嫩梢會逐漸卷曲萎縮、花蕾畸形佝僂,不能正常開放。
病菌孢子會隨風傳播蔓延。
在光照不足、通風不暢、濕度較大,晝夜溫差在HTC時,這種病菌會迅速大面積發作。
如月季、倒掛金鐘、梅花、鳳仙、瓜葉菊、大麗花等都容易患白粉病。
這種病菌通常在人春或進秋時節容易出現,要注意花卉的通風,如果花卉枝葉過密,就要進行疏剪枝葉,保證花卉枝葉通風良好。
要保持溫度差不要過大。
當然還可以在發病前對花卉噴藥,比如可以噴50%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靈或粉銹寧500倍液預防,在易發其堅持每隔10天左右噴一次藥。
B.黑斑病、褐斑病:這種病毒是常見花卉易染病害。
病原體長期潛伏在土壤中,在高溫伴隨高濕季節,隨雨水或噴水噴濺,病原體會侵人下部葉片發病,并迅速向上蔓延。
受害葉片會出現黑色小斑點,并逐漸擴大成為圓形、橢圓形,融合成片。
病葉萎黃直到凋落。
這種病通常在在7-8月雨季發病迅猛。
月季、菊花、牡丹、天竺葵等花卉常會患這種病。
褐斑病和黑斑病相似,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或黑褐色斑點,輪廓不明顯。
發病過程與黑斑病相同。
對黑斑病、褐斑病等斑點病害,應該及早預防。
比如在配置培養土的時候可以拌入適量代森銨等滅菌農藥給土壤進行消毒。
在日常應該及時剪去接近土壤的細弱繁雜枝葉,保持枝葉的通風透光,并向葉面、葉背噴布托布津等農藥。
在下雨多的時節,可以在植株下部和盆土面上噴布代森銨1000倍液預防。
下層葉片出現泥土污點,應該及時清洗干凈,并且用農藥噴灑。
C.灰霉病:受害花瓣會呈水潰狀斑并不斷擴大軟腐。
當病菌落到葉片上時,會立即導致葉片生病,葉片會逐漸腐爛。
晝夜溫差偏大、
濕度過高、通風不暢、光照不足,都容易引起這種病。
尤其是扶桑、天竺葵、瓜葉菊、仙客來等花卉,容易受到這種病的侵害。
要及時疏剪枝葉,幫助花卉通風透氣,并經常讓其接受陽光照射。
同樣還需要在病菌高發期對植株噴灑75%百菌清500倍液等農藥防治。
D.立枯病:這種病常在花卉苗期時爆發,染病幼苗會成片枯死。
這種病菌常生存在土壤表層,從幼苗根頸部侵染,幼苗發病常表現為腐爛、猝倒、立枯3種病狀。
通常幼苗出土20天左右,是最易染病期。
花卉立枯病常發生在各種松柏苗、翠菊、石竹、唐菖蒲、四季海棠、半枝蓮等。
要想預防花卉患這種病,主要應該對土壤進行消毒。
可以用五氯硝基苯和等進行消毒。
每平方米可以用五氯硝基苯8克制成藥土,鋪蓋土表層1厘米左右;還可以用40%50克加水10千克,澆灌基質1平方米,然后用草苫覆蓋7-10天,這樣便可育苗。
少量盆播育苗,可以選用素面沙和新瓦盆。
在土壤裝盆前,把土壤進行暴曬干透或開水澆透,來給土壤進行消毒。
當幼苗出土20天左右,要嚴格控制澆水,通常情況下,在播種前培養土上應該灌足水,播種后,暫不灌水。
以防濕度過大容易發病。
然后還要多給花苗進行通風,幼苗出土,可噴0.5%硫酸亞鐵,1%波爾多液或50%代森銨200倍液,以消滅土表病菌,保護幼苗。
發現個別幼苗發病,要立即拔除,并噴藥防護,以防止病菌蔓延。
E.白綃病。
常在植株近地面的根頸處發病。
初期病部會產生水潰狀紫褐色斑點,之后蔓延擴展,葉基會逐漸腐爛,病部及附近土上會出現明顯的白色菌絲層,并有很多油菜籽大小的菌核,開始為白色,然后會逐漸變成、褐色,植株慢慢枯死。
如君子蘭、蘭花、牡丹、芍藥等花卉常會得這種病。
這種病原菌能在土壤中存活很長時間,條件適宜時,病原菌的菌絲會從花木根頸處或根部侵人,大約一周左右便會發病。
高溫潮濕、土壤積水、通風透光不良就會引起這種病害并容易迅速傳播。
為了防止這種病原菌的爆發要在日常花卉管理中,注意澆水適量,合理施肥,栽植不要過深;要給土壤進行消毒,苗木栽植前也要用消毒;發現病株要及時切除病部,然后重新栽植。
細菌病害
細菌病害多是從植株的氣孔、皮孔或傷口處侵人。
主要有以下病癥:
A.軟腐。
植株受害不為會出現軟腐現象,腐爛組織粘滑并有惡臭。
仙客來、君子蘭等花卉常常受到這種病的侵染。
這種病原菌寄主范圍廣,腐生能力強,在病殘植物體、土壤、堆肥中長期生存,靠土壤、水流、工具、昆蟲、病健株接觸等傳播。
細菌多從傷口侵人,迅速發病,每年7-8月份高溫高濕時最容易爆發。
為了防止這種病發生,要在高溫季節注意花卉的通風,并避免逍雨淋,澆水時不要澆到塊莖頂端,移栽、搬動時防止人工創傷,同時避免蟲害發生。
發現有病葉、病株要及時拔除燒毀,并且換掉土壤,并對其他健康植株進行消毒。
植株發病初期可以立即噴灑或澆灌400微克鏈霉素或土霉素液。
B.癌腫。
染上細菌的植株,會在其根頸、莖等處產生大小不等的腫塊,開始顏色有彈性,以后逐漸堅硬、木質化,外表變得粗糙。
這種病常在月季、櫻花、碧桃、梅花等花木上發生。
這種病原菌會在病瘤或土壤中越冬,并通過嫁接口、蟲傷等侵人植株。
在潮濕、偏堿的土壤中發病率比較高。
為了防止這種病發生,可以在栽種時對土壤進行消毒。
發病后應該立即切除植株病瘤,并在傷口處涂酒精消毒。
根結線蟲病
當植株感染這種感病后,其支根或側根上會產生圓形小瘤狀根結,有單生或串生,開始根結為黃白色,后逐漸變成褐色,表面粗糙甚至腐毀破碎,小瘤內有白色粒狀的雌成蟲體。
植株受病后植株生長緩慢或停止,并且矮小,葉片變黃甚至枯死。
仙客來、大麗花、金魚草、鳳仙花、一串紅等容易受到這種細菌感染。
根結線蟲在土中越冬,病土和病殘植物體是主要侵染源。
幼蟲侵人幼根后會固定寄生形成根結,幼蟲在根結內經會發育成熟,成蟲交配產卵。
一般30-50天完成1代,一年發生多代。
在高溫多濕的砂質壤土中生長的植株最容易感染此病。
為了防治這種病要對土壤做好清潔消毒工作,盆土消毒也可用3%呋喃丹顆粒劑、15%鐵滅克顆粒劑、棉隆、克線丹等。
病毒病
受病植株會出現花葉、褪綠、條斑、環斑、壞死、花碎色、矮縮、畸形等多種癥狀。
香石竹、美人蕉、菊花、百合、郁金香等多種花卉都容易感染。
大多數病毒是通過蚜蟲、葉蟬、飛虱等傳播,嫁接和插條傳染也是有效的傳染方式。
此外,病株和健康植株接觸也容易交叉感染。
發現病株要及時拔除燒毀,注意蟲害防治。
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_稱生理病害,主要是因為花卉對周圍環境條件不適應而引起的。
花卉常產生的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以下幾種:
因為植物生長時缺少某些營養元素導致的植株生病
比如缺鐵性黃化病。
缺鐵性黃化病發病初期,葉肉會褪綠、發黃,葉脈保持綠色,形成網狀脈,隨著病情日益嚴重,全葉會變黃脫落,影響生長。
比如杜鵑、山茶、米蘭、蘭花、茉莉、扼子等花卉容易患這種病。
一般這種病在南花北養的花卉中最容易產生,原因在于北方地K土壤偏堿性,一般酸堿度在7.5-8.5之間,土壤中缺少可溶性二價鐵,植株因為缺鐵而不能合成葉綠素,所以發病。
北方地區水質偏堿,即使酸性栽培基質,時間長了也容易得黃化
化病。
為了防治這種病癥,可以施用礬肥水,選擇黑礬2.5-3千克,餅肥5-7千克,糞便10-15千克,加水200-250千克,漚制一個月后。
取出一些,然后按稀釋1倍澆灌花卉。
也可以按此比例量酌情漚制一定量。
也可以噴灑食醋液,可以把食醋液按1:250-1:300的比例噴灑,每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因為植株對光照不適應產生的病癥
比如日灼病。
一些喜陰花卉就常常會因為遭到陽光照射,嫩葉的組織被陽光殺死,而發此病。
比如蘭花、君子蘭、山茶、蕨類植物、喜林芋屬觀葉植物等容易患此病。
植株患病后葉面會失去光澤,變得粗糙,有時葉片向光面會形成褪綠的黃褐色
或黃白色枯斑,嚴重時葉緣葉尖變白焦枯。
要了解各種花的花性,對喜陰植物要勤挪動,放在遮陰的地方,避免陽光下暴曬。
多鹽毒害
又稱堿害,是土壤中鹽分,特別是易溶的鹽類,如氯化鈉、碳酸鈉和硫酸鈉等過多時對植物的傷害。
植物受到傷害后就出現萌芽受阻和減緩,幼株生長纖細并呈病態、葉片褪綠,不能達到開花和結果的成熟狀態等癥狀。
用淡水沖洗土壤中的鹽分,使其變淡。
中耕松土、增施有機肥來改良土壤結構、加速土壤脫鹽的目的。
受溫度影響,一些花卉會因為不適應溫度而發病
比如溫度過高的情況下,有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會受到阻礙,葉綠素遭到破壞,葉片上出現死斑,葉色變褐、變黃,并且還會出現未老先衰以及配子異常,花序或子房脫落等異常生理現象。
還有些植物會出現莖基熱潰瘍,植物根系腐爛或地上部分萎蔫等現象。
溫度太低容易給花卉帶去凍害。
植物受凍后木本植物則出現芽枯、頂枯,自頂部向下發生枯萎、破皮、流膠和落葉等現象;有些植物的受害部位的嫩莖或幼葉會出現水潰狀病斑,后轉褐色最后組織死亡;也有的整株會變成黑色,干枯死亡。
在秋冬季節要注意對植物進行保暖,如果出現凍害要及時把凍害組織切除,以免凍處腐爛,影響到其他好的組織。
藥害
因為化學藥劑使用不當,造成花卉發生藥害。
如果噴多了砷素制劑、波爾多液、石灰硫磺合劑的時候。
植物會在噴藥后2-5天出現葉面或葉柄莖部出現燒傷斑點或條紋,葉子變黃、變形、凋萎、脫落等癥狀。
所以,在給植株噴灑農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濃度,盡量不要太濃,可以低濃度,多噴灑幾次。
環境污染
比如空氣中二氧化硫多,那么它會破壞植物柵欄細胞的葉綠體,然后破壞海綿組織的細胞結構,造成細胞萎縮和解體,花卉會因此萎蔫;也有的出現暗綠色的水潰狀斑點,進一步發展成為壞死斑。
還有些植物對氟化物比較敏感。
氟化物和鈣結合會形成不溶性物質,導致植物缺鈣。
植物的葉尖和葉緣會出現紅棕色斑塊或條痕,葉脈也呈紅棕色,最后受害不為會逐漸壞死,破碎、凋落。
當植物某些癥狀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因為空氣污染嚴重導致的,據此還可以判斷空氣質量,主動栽培其他植物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改善家中空氣。
仙客來的主要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仙客來主要的病害有灰霉病、炭疽病、細菌性軟腐病和根結線蟲病等。①灰霉病:發生在仙客來的葉片、葉柄及花上,可用70%硫菌靈1000~1500倍液每半個月噴灑1次防治。②炭疽病:多發生在仙客來葉的背面,發現此病感染葉片后,應及時剪除病葉并加以銷毀,也可用60%炭疽福美500倍液,每周噴灑1次防治,一般2~3次可見效。③細菌性軟腐病:多發生在仙客來葉柄和球莖上,防治方法是加強通風,注意排水、避雨,也可用200毫克/升的鏈霉素進行噴灑及涂抹病株。④根結線蟲病:由根結線蟲寄生仙客來根部引起,使根組織肥大增生,形成許多瘤狀物,從而破壞根部正常功能,導致生長減弱,甚至死亡。可用日光曝曬法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