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兔
野兔的馴化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人為培育的品種是可以很適應的跟人類一起生活,但是野兔是很有“個性”的,所以飼養時,我們要根據其習性加強飼養管理。
一、野兔的生活習性
1.夜行性和嗜眠性,所以白天除了喂食外,應少驚動
2.膽小多疑,一有動靜便表現驚慌,為此兔舍要保持安靜
3.厭潮喜燥
4.穴居性和嚙齒行為,兔愛扒土打洞,啃咬木頭,在建筑時要選料合適,籠內平整,不留棱角,投放樹枝任其啃咬。
二、加強野兔的飼養管理
1.飼料多樣化,搭配合理,應多選用豆料、禾本科、菊科植物,以青飼料為主,每天補飼一兩左右精飼料。要根據所含營養成份,取長補短,以滿足野兔生長發育所需的多種營養成份,切忌飼料單一,同時要備好越冬料,可種植黑麥草,蘿卜等青飼料。
2.定時定量:喂料要有一定的次數、時間和數量,養成進食習慣,不可受饑或暴食,以免發生消化道疾病。
3.注意衛生,防腐防霉:兔籠天天掃,兔糞日日除,選刷飼具,勤換墊草,定時進行消毒,保持兔舍清潔干燥,注意飼料質量,不喂霉變腐爛和有毒的飼料,飲水要清潔。
4.分群管理,加強運動:按年齡、性別及生產方式三者來分群,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經常給野兔運動,以保持其野性。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野兔的養殖方法
1、環境要求
野兔休息的地方非常廣泛,一般是不挖洞。但為了避開天敵,休息時常利用坑洼處、草叢、石塊間隙或裂縫。人工飼養時要注意給其創造一個相似的環境,場地應寬廣、衛生、干燥,這樣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2、活動規律
野兔主要在夜間活動,尤其是在黃昏或黎明時活動頻繁。由于終生在地面生活,遇到天敵時,野兔盡量進行隱藏,一動也不動。加上其膽小,所以飼養時要盡量防止擾,保持環境安靜。提供飲水、草料應在白天(最好在下午),以供其夜間飲食。
3、采食習性
野兔以草為主食,在嚴寒的冬天,特別是大雪覆蓋時,如食物缺乏,會啃咬樹皮、嫩枝和草根。另外,野兔有吃軟糞的習性,這是正常的消化功能,不要認為吃糞是異食癖。為了補充采食的不足,可每天往野兔的圈里或房舍內投放適量的青草,冬季可放些秸稈,如豆秸、玉米秸、紅薯藤、花生藤等。也可放點玉米、糠麩之類的精料,水是更不可缺少的。平時在木板上放些食鹽讓野兔食用,可增加其食欲。
4、繁殖技術
野兔性成熟后,在氣溫適宜時開始交配。北方每年產3~4窩,南方每年產6~8窩。因5~10月份飼草豐富,所以春配所產幼兔成活率較高。野兔發情時,追逐、搖尾、遺尿。雌兔多次發情,雄兔互斗爭偶。交配后,妊娠期30~40天幼兔第2年性成熟。在配種期、人工繁殖時,可按1公4母的比例放入兔群,讓其自由交配,人們最好不加干預,這樣受胎率比較高。經過馴化后,則可進行人工輔助配種。
5、疾病防治
因為野兔膽小,捕捉較難,往往易引起傷亡,因此注射疫苗很困難。可在飼料中按每只每天0.1克的量加入土霉素,連給3天停1周,再給3天,這樣反復進行,可起到有病消炎、無病促長的作用。也可在飼料中加入痢特靈,每周1次,可預防拉稀和球蟲病。
野兔的養殖方法是怎樣的?
野兔是皮毛、肉兼用的野生動物,野兔是節糧型家畜,抗逆性、適應性強,抗病性極強,成活率高,比家兔繁殖率高,耐粗放飼養,成本低效益好。養殖技術參考:
一、選好種兔
野公兔,以選擇體格健壯、發育良好、遺傳基因穩定、旺盛的青壯年種公兔為佳。野母兔,要選擇生殖器發育良好、發情規律正常、產仔率高、泌乳量高的青壯年母兔。
二、掌握母野兔的發情規律
母野兔發情時,興奮不安、抓撓籠子、啃咬飼糟、紅腫;個別母野兔還有拽毛、叼草墊窩行為;如果母野兔群養,有互相追逐交配行為。
三、合理配種
當種兔的體重達到成年兔體重的70% 以上時即可以進行初配。野母兔每15天發情1次,發情持續時間為2~3天,配種時機可根據母兔顏色而定,即“粉紅早、黑紅遲、大紅配種正當時”。交配應安排在晚上進行,這樣便于白天產仔看護。可采用1只母兔與1只公兔交配兩次(一般間隔4小時)或1只母兔與2只公野兔先后交配(一般間隔2小時)的交配方式。在交配后將母兔的臀部提起并輕拍幾下,使之肌肉緊張,防止倒流,以提高母兔的受精率。交配5~7天后,將母野兔放入公野兔籠中,若母野兔拒絕公野兔爬跨則說明母兔已受孕,反之則需要進行重配。
配種時把發情的母野兔放在單獨飼養的公野兔籠內,而不要把公野兔放在母野兔籠內,以免影響公野兔配種。沒有發情癥狀的母野兔應放在公野兔籠內,經公野兔的追逐、啃咬,再把母野兔放回原籠,這樣經過1 ~3次的刺激催情,也會交配成功。交配成功的母野兔過6~8小時,再用同一只公野兔復配一次。產仔后的母野兔要進行血配,同樣6~8小時再復配下一次。經過血配的母野兔應加強營養,連產三窩的母野兔宜休息一個月后再配種。
四、孕期、哺乳期母兔的飼養管理
在母兔懷孕的中后期要精心管理。為了防止流產,應注意日糧的營養水平和飼料衛生,不喂發霉變質飼料、不突然改變日糧構成、不能隨便亂捉母兔。野兔的妊娠期一般為28 ~35天。在預產期的前兩天,要用干凈柔軟的稻草在產仔箱內墊窩,飼槽中用適當的容器備好充足、清潔的飲水,以防母野兔產仔后口渴而吃仔兔。產仔箱應做得保暖,母野兔能自由出入,而且能夠打開暗室。產后5天要增加日飼料供給量,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如蒲公英、萵苣葉等)及豆餅、魚粉、骨粉、礦物質和少量食鹽,以提高母野兔的泌乳量。
五、抓好哺乳、育仔關
母野兔產仔后,每天哺乳2 ~3次。細心觀察、看護好仔野兔,但不要驚嚇母野兔。及時取出死仔兔,如果發現仔野兔身上有腥臭味、排黃尿,是由于母野兔乳房炎引起的,應及時將仔野兔進行寄養,對母野兔進行隔離治療。仔野兔13~14天便有出巢現象,20天左右能找食吃。此時應注意喂給母野兔優質草料,與此同時或提前2~3天把產仔箱內的墊草和兔毛清理干凈,防止仔野兔吃進兔毛得“毛球病”,食入母野兔糞便會得消化道疾病和“球蟲病”。斷奶后的仔野兔除喂飼優質的草料、清潔的飲水外,要注意精飼料的給量;因為小野兔不知饑飽,容易貪食而引起消化不良。平時用切碎的大蔥拌精飼料喂,能防球蟲病和消化道疾病;隔幾天喂點磺胺脒片(每只兔1/4片),放少許小蘇打拌入精飼料里喂,防止巴氏桿菌、魏氏梭菌、腸炎等病,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仔野兔的成活率。45日齡進行次皮下注射“魏、巴、瘟”三聯苗,每只2毫升;到90日齡再重復注射一次,以后可每半年注射一次。
六、加強仔兔飼養管理
仔兔產后也可以實行人工護理,用干凈的毛巾擦干仔兔的軀體,清除血毛等污物后給母兔喂一些溫開水(較好是5% 的紅糖水或0.9%的食鹽水),然后可將仔兔移入墊有干草的保溫箱并喂奶1次。仔兔出生16~17天后開始補料,可加喂一些青綠嫩草,并逐步增喂一些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好、容易消化的全價配合飼料,35~40天后即可斷奶。
七、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春夏季降雨增多,濕度大,各種疾病普遍多發,飼養中要注意防濕、防病。每天檢查野兔的健康狀況,并做好兔舍、兔籠的清潔、消毒、殺菌工作,兔籠每天清掃1 次,每7天消毒1次。在陰雨天,地面可鋪一些生石灰、草木灰等進行消毒、殺菌、防潮。另外,要勤觀察,發現病兔及時進行隔離、治療,對病兔生活過的籠具要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拓展資料:
野兔的養殖條件如下:
1 、場地構造
養殖野兔所需要的場地要很大,讓其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場地按大家的養殖數量決定,控制在1平方米每只,兔舍需要分成兩部分,且要垂直排列,進出孔需要多開一些,無房屋的方向則用圍欄圍繞,圍欄控制在1.5米左右,中間露天的地方可以防治一些遮陰物,或者多孔洞的物品,日常就露天飼養,天氣不好或者較冷時則可以讓其進入兔舍飼養,也可以直接圈地喂養。
2 、幼兔管理
幼兔階段是野兔極其重要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野兔發病率較高所以對于兔舍的衛生要天天清理,且要時常的驅趕下幼兔不能讓其長時間不動不然其后期就會向家兔發展了,且其喂食的時間段主要集中在早晚兩個時間段,因為這時的幼兔在白天多喜歡休息,此時先不要喂養新鮮的青草,要自己調制飼料讓野兔能均衡營養為后期成長打好基礎,可以將胡蘿卜粉、小麥粉和大豆粉之類的混合喂養,一日4 次間隔在4個小時左右。
3 、喂養投食
幼兔繁殖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更換喂養食物了,這時候的野兔處于多動期稍有刺激就會跑動,所以投食的時候動靜不要太大,喂養的品種要慢慢的喂養新鮮的食物直到**后喂養的都是新鮮食物,熟食、飼料盡量不喂養保持其野性,飼養的食物可以是胡蘿卜、青草和菜葉子之類的,對于一些發育較差的可以適當的喂養一些高營養的魚粉促進其生長。
4 、注意事項
野兔對聲音很敏感所以選擇的場地不能太吵,其次野兔有喜歡挖洞的習慣所以日常兔場的巡視很重要,一旦發現洞要及時填埋,圍欄建議分兩層,因為野兔有一定的破壞性這樣防護更安全,喂養野兔基本是不需要喂什么水的,野兔稍微多吃了水就很容易出現拉稀的情況嚴重會導致死亡,野兔的天性有一定的斗毆趨向對于一些經常傷害其它兔子的強壯兔子需要將其的爪子的尖刺去除,嚴重的**好單獨飼養。
家養的野兔如何飼養
一、棲息
野生野兔一般每兩天進食一次,喜歡干燥。喜歡棲息在低矮干燥的灌木叢中。野生野兔全身幾乎沒有脂肪。
野兔隱蔽性很強,在它不動時,其毛色與周圍雜草混在一起,即使人走近一米以內也不易察覺。不論是野兔或是家兔,通常是聽不到它們叫聲,甚至我們認為兔子不會叫喚,但其實不然。在受到驚嚇或被捕捉時會發出尖叫聲,尤其是被捕捉時會發出類似嬰兒啼哭的聲音。
野兔一般單獨活動,它們依靠快速奔跑來逃避危險,其奔跑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50千米 。
二、食物
野兔以野草、樹葉等植物為食,人工養殖飼料來源廣泛、各種牧草、青菜、秸稈等均可喂養,一般早、中餐喂青飼料和多汁飼料,晚上喂青飼料和少量顆粒飼料。
擴展資料:
野兔與家兔的區別
野兔和家兔的區別:
首先要指出的是——野兔是在野外自由生存的兔子,家兔是人工馴化的種類。二者截然不同。
一、體型:家兔體型較大,一般體重在3.5公斤以上,最大可達8公斤;而野兔體型相對來說要小得多,一般體重在2.5公斤左右,最大也就是3.5公斤。
二、外觀:家兔的耳朵比野兔的要短,野兔的耳朵比較長,家兔的身材要大于野兔,但野兔的前肢和尾巴都比較長。
三、染色體:家兔的染色體是22對,野兔是24對,相差2對。它們之間無法交配繁殖。
四、繁殖性能:家兔具有高繁殖性能,懷孕期為30天,每月可產仔6~10胎,野兔每年僅僅產一窩,年產仔4~8只。
五、幼兔特征:家兔的新生兔寶寶們屬于晚成性。出生時候全身裸露,眼睛和耳朵未開,基本沒有行動能力,無法自行調節體溫。家兔的幼兔寶寶15天左右才睜開眼睛,20天左右才可吃少量苜蓿草并隨母兔外出活動。而野兔的新生兔寶寶們剛好相反屬于早成性,生出來就全身有毛,眼睛可看,耳朵可聽,小野兔出生3天就可以走路,并且能自行進食。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野兔
如何飼養野兔?
一、散養野兔飼養管理
野兔的飼養管理是養殖野兔成功的關鍵,野兔在人工飼養環境下,應保持兔舍內的清潔、衛生,堅持每天打掃,供給野兔足夠的青飼料及飲用水。對不干凈不衛生的飼草堅決不喂野兔,杜絕外來病源的侵入。野兔應1公1母放在一個兔舍,不宜多放,因野兔有咬架的惡習,放多了在一起,可干擾母野兔的正常交配,還可造成野兔的不繁殖。野兔母性較差,對幼野兔也是一種危害。
野生野兔在人工馴養環境中,飼養一對野兔成功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馴化后的母野兔懷孕期為31~35天;每窩可產2~4只幼野兔,幼野兔一出生即睜眼,會跑,全身有毛。由于野兔的母性較差,對懷孕期的母野兔應嚴格觀察,特別是臨產期,更應加強管理,以防野兔出生后亂跑,被狗、貓等動物傷害或天氣冷被凍死。野兔在哺乳期間,應增加足夠的青飼料,加大青料的飼喂量,來滿足野兔的食量,以增加初乳數量,來滿足幼野兔的生長需要。野兔及幼野兔自身免疫能力很強,一般不需要藥物免疫。
二、建造養殖場地
人工馴養野兔時必須遵循其生活習性,給野兔創造最適宜其生長的“仿野生環境”,進行人工飼養,逐漸減少野兔的野性。
人工飼養野兔,應采用地面圈養為主,因為如遇到響聲或驚嚇野兔即猛烈撞籠,這樣勢必造成野兔頭部撞成重傷,甚至造成野兔的死亡。由于籠養野兔與野生野兔的生活環境差異很大,籠養野兔不利于野兔自身的生長,有時還可造成野兔的自然死亡。如果我們采用地面“仿野生”圈養野兔,就可大大減少野兔的傷害及自然死亡率。兔舍的建造應該選擇在環境良好、安靜,地勢較高,利于排水,通風的地方。以2~4個平方米為一個圈舍。兔舍由室內、室外兩部分組成。室外部分必須在圈舍上空設置鋼絲防逃網,防野兔逃跑。兔舍室內部分搭建一個仿制的野兔洞,野兔平常就住在里面,如遇到響聲或驚擾,野兔就躲在里面。時間長了、野兔就認為是自己的窩了。無論是給野兔喂草還是清掃兔舍時都可以不驚動野兔,這種地面“仿野生”圈養野兔的方法很利于飼養野兔成功。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