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想養狗,怕被咬,養狗是不是很容易被咬
像我們這的訓犬師哪個沒被咬過?狗的交流方式和行為多用嘴巴完成磕磕碰碰也是難免的你得知道疫苗是什么東西!(一般是活疫苗和死疫苗聯合運用)疫苗是弱病毒-注射到體內后機體免疫系統產生的抗體來抵抗病毒!是抗體抵抗病毒不是疫苗抵抗病毒!一切順利的話(各種原因一般不會太順利)疫苗完全產生抗體需要20-30天時間!如果是被帶有狂犬病的動物傷害!這時候已經在西方極樂注射疫苗各種原因可能不會產生抗體稱為免疫失敗!是否有抗體一驗就知道!不是說你注射疫苗了就一定能產生的!如果疑是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傷害!注射的不是疫苗!如果這時候注射疫苗就會誘發沒發作的病毒!該注射的是血清(血清是外源性的抗體!)直接能抵抗病毒!健康情況下疫苗完全產生抗體需要20-30天(一般不太順利所有要連續幾次注射)即便不誘發需要這些時間來產生抗體你可能已經在西天路上最后你認真看下面文章再自己決定該怎么處理狂犬病恐懼癥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方周末》9月8日24版刊登了《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癥"與疫苗濫用》,作者嚴家新,是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檢測中心研究員。我非常認真地拜讀了這篇通俗科普文章。假設其結論都是基于目前國際公認的醫學研究的話,我們能辨識一些傳統謬誤(其中是否不乏利益相關者對于大力推介疫苗的經濟動因?),從其中獲知幾個基本結論。由于原文比較專業,我按照自己的理解總結如下(如果理解不當文責我付):一,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只有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可能大于一年。二,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簡單實用的鑒定方法是“十日觀察法”。WHO認為,如果犬(或貓)傷人后,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傷者不會被傳染。三,如果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如果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注射疫苗(不能傻等10天,如果被觀察的動物10天內真的掛了,那就綠了),然后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需要打后面的幾針疫苗。四,沒有嚴格的科學證明鼠和兔會傳染狂犬病。鳥類、爬行類、魚類和昆蟲不傳染狂犬病。五,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六,假設狂犬病毒已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此時的疫苗仍可能有效。狂犬病毒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后,在3-5天內,要么被清除,要么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七,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有人長期懷疑自己有狂犬病癥狀,一定不是狂犬病。八,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疫苗,產生了有效抗體(注意:免疫失敗不算),體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九,如果全程免疫過3-5針,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如果再次被咬傷,強化2針足矣。這一觀點,比衛生部的規范標準低了很多。十,我們目前的國家標準與WHO相比,明顯疫苗濫用。這不但是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官方口徑引導了全民的“恐狂證”。這些總結還是太過專業,我再說的白一些吧:如果被貓狗咬傷抓傷,1,要第一時間沖洗,全程免疫(初次是3-5針,以后再不慎被咬,最多強化2針);2,觀察肇事小家伙10天,如果它沒事你就沒事,后面的針也不用打;3,如果你無法跟進小家伙的情況,做完步驟1后頂多1年,肯定就沒事了(根本不會有潛伏幾十年的恐怖傳言出現);4,如果小家伙10天內真的掛了,你第一時間做完步驟1,也有勝算;要當即赴醫,不要令其發作(已發作就沒戲了)。再說的白一點,就是我真正想表達的,一般貓狗都是健康的,被咬傷后,要用科學的態度去面對,簡單地科學處理就ok了。不能無視不處理,但也無需夸大,恐慌。恐狂癥,恐狗癥,鄰里糾紛,社會矛盾,的長期誤導難辭其咎。是利益誤導了公眾,是無知導致了中國民眾獨有的將對貓狗的態度劃分成愛恨極端對立兩個陣營的這一特殊奇觀。而貓狗的性命,則成了某些利益集團打著公共衛生安全這一華麗而正當的旗號的最可憐的犧牲品。附錄:誰該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懼癥"與疫苗濫用狂犬病恐懼癥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有關狂犬病的偏見和謬論流傳得如此廣泛,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國內目前人們最恐懼的傳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懼癥,簡稱“恐狂癥”,現在成了幾乎可與“恐艾癥”并駕齊驅的一種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最近,有關中國狂犬病疫苗被濫用的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中國狂犬疫苗使用量達每年1500萬人份,超過全球總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國每年將有3萬人死于狂犬病。這意味著99.8%的接種者在理論上原本可以不接種,其中至少1/3可能屬于濫用。那么,哪些情況可能屬于濫用?如何避免濫用?恐狂癥的最常見表現就是濫用狂犬病疫苗,在明顯不該接種疫苗的情況下也接種,甚至反復多次接種后仍然憂心忡忡。恐狂癥的流行顯然是造成中國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濫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發病率較低的傳染病,人們很容易反應過度。目前網絡上或實際生活中有關狂犬病的不科學言論泛濫,各種奇談怪論在“專家”和民眾中都相當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與犬、貓有接觸者(甚至完全沒有接觸者)長期處于恐懼之中,甚至發展成強迫癥或“癔癥”。有的人多次接種了疫苗,但仍每個月不遠千里到武漢做抗體檢測,擔心“抗體一旦減少,狂犬病就會發作”。有的人自認病毒已潛入大腦,自己必死無疑,丟掉工作,成天上網查信息,在各種互相沖突的信息中無所適從。有的人懷疑疫苗是假的,懷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懷疑狂犬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懷疑,懷疑專家……成天在無盡的煩惱之中掙扎。論及狂犬病,我們首先應當明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狂犬病的風險與艾滋病沒有可比性(后者尚無有效疫苗,相關的基本免疫機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個在醫學上早已基本解決的問題,狂犬病在全球所有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數多年保持為0或接近于0。狂犬病100%可預防:無論是多么嚴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的方案進行處治,可100%避免發病。在本文中,筆者將列舉一些代表性的情況,說明應當怎樣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濫用。筆者將提供幾條簡單、實用的判斷標準,幫助恐狂癥患者盡快走出陰影。潛伏期到底多長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四十年?五十年?甚至終生?中國又要創造一個吉尼斯紀錄?在中國的某些專業雜志甚至教科書上常有狂犬病的潛伏期長達數十年的記述。中國的這些“病例”是否真的是狂犬病?由于均無實驗室診斷依據,或者均無法證明未曾在近期發生新的感染(例如經某些特殊或罕見途徑的感染),這些“病例”都未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甚至在國際上傳為笑話,作為中國相關科學水平低下的例證。國內外資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是1-3個月,少數頭面部嚴重咬傷的潛伏期可能短至7天,極少數病例(不到總數的1%)的潛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目前國際主流科學界承認的狂犬病最長潛伏期是6年,美國學者1991年在專業雜志上報告了該病例。死者為菲律賓移民,移民美國后未曾離開過美國。由于在美國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機會極少,而且經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結果證明,從死者腦內分離的狂犬病毒與死者來源國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該報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了狂犬病的潛伏期可能長達6年。由于類似病例的數量太少,相關證據鏈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對該病例報告在相關學術界仍有異議。例如許多法國學者就認為潛伏期超過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極為罕見,一年后再發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計。對更長潛伏期的說法,他們都一笑置之。在數十年期間曾被狗咬傷過的人在中國實在太多了,如果狂犬病的潛伏期真的有那么長,這么多人都應當接種疫苗,那么中國每年的狂犬病疫苗接種量還將增加一個相當可觀的數目。許多恐狂癥患者都是被狂犬病超長潛伏期的傳說嚇傻了。推廣“十日觀察法”應當堅信:健康犬不傳播狂犬病!中、美兩國專家根據在中國的實地調查結果,聯合撰寫的相關論文已發表在2008年第3期的美國《媒介源人獸共患病雜志》上。但外觀健康不等于真正健康,必須進行實驗檢驗或采用“十日觀察法”進行鑒定。在人被犬咬傷后,如能立即將犬處死,取腦組織進行檢測,則可根據檢測結果(病毒的有無)來確定被咬的人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如無條件當場處死動物進行檢測,則可應用WHO認定的“十日觀察法”:“如果犬(或貓)在10天的觀察期內保持健康,……則可終止治療。”最近十多年來,我們實驗室在國內外未發現任何足以否定“十日觀察法”的證據。該方法是判別狗(或貓)是否有傳染性的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也適用于中國。需要注意的是,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區,以前未接種過疫苗者在開始“十日觀察法”的同時,應立即開始暴露后預防,然后根據觀察結果確定是否可以節省后面的2針或3針疫苗。現在城市養的狗或貓絕大多數是寵物,通常很少與外界接觸,便于實行“十日觀察法”。如果在中國“十日觀察法”得到推廣,不僅疫苗用量可大大減少(可能減少全部用量的一半),還能讓絕大多數恐狂癥患者更快地得到精神解放。被鼠、兔咬傷怎么WHO的相關報告指出:“對北美洲和歐洲狂犬病流行地區成千上萬的野生和住宅區嚙齒動物的檢查顯示,很少發生嚙齒動物感染狂犬病的現象,說明這些動物不是該病的貯存宿主。”“暴露于嚙齒動物如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專門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預防。”我國文獻報告中偶有鼠傳人的狂犬病病例統計報告,但其致傷動物的確認均靠患者或其家屬口述回憶,科學價值有限,而且總數也極少。據筆者多年的資料收集和研究,認為WHO的上述觀點也基本適用于中國。特別是在非重點疫區被鼠、兔咬傷,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極小,通常不用接種狂犬病疫苗。人被老鼠咬傷的機會很多——占所有動物傷人事件的3%-10%。如果此類情況下不接種疫苗,每年疫苗用量最多可能節約1/10。關于鼠咬人后的處置,我國衛生部尚未出臺相關的工作規范。對南方重點疫區的鼠主動傷人案例,建議在客觀宣傳關于鼠咬人引發狂犬病的概率極小的同時,由就診者自己權衡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此外,鳥類(如雞、鴨、鵝)、爬行類(如蜥蜴、龜和蛇)、魚類和昆蟲,都從來不會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傳染狂犬病。正確對待“間接傳播”狂犬病的來源和傳播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狗或貓抓傷或咬傷。WHO明確規定,暴露后預防分3級進行管理。對于I級暴露,即接觸或喂養動物,或動物觸完整皮膚,不需要采取預防措施。許多恐狂癥患者擔心的其他所謂“間接傳播”方式,實際發生的概率是很小的,通常可以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有的人因此而心理負擔特別大,以至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性接種3針疫苗。接種后基本上就可高枕無憂——中和抗體可能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在此期間對所謂“間接傳播”有足夠的抵抗力。應充分認識傷口清洗的重要作用。正確的傷口沖洗可減少50%以上的發病率。對于很多似是而非的“間接傳播”,或非流行區的輕微暴露,傷口清洗事實上足以將非常微小的一點感染的可能性徹底去除,不必執意要求接種疫苗。關于傷口處理的重要作用,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歐洲最早記載的狂犬病發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國里昂:一頭熊發狂后,一次咬傷了20人,然后逃到一條小河的對岸。被咬的人當中有14人游過小河追殺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傷口中的病毒,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毒;而未去追殺熊(因而也未清洗傷口)的6人后來都死于狂犬病(似乎見義勇為者都得到了好報)。中樞神經里的病毒許多“恐狂癥”患者最喜歡提出這樣的疑問:狂犬病毒進入神經細胞后,疫苗引發的抗體是否就不起作用了?抗體能否清除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病毒?大量原有的和新發現的證據都表明,狂犬病毒的抗體不僅能中和掉外周神經細胞內的病毒,在一定條件下也可能徹底清除CNS中的病毒;狂犬病毒進入CNS后,在3-5天內,要么被清除,要么發病。在任何情況下,狂犬病毒都不可能在CNS(包括腦和脊髓)中長期潛伏。人的狂犬病一旦發作,十天內必死無疑。所以任何一種癥狀,如果懷疑與狂犬病有關,則過了十天以后,該病人必然因狂犬病而死亡(至少也已進入重癥監護室接受搶救)。如果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則該癥狀肯定與狂犬病無關(應盡快轉入其他專科進行處治)。有的恐狂癥患者堅信自己已得了狂犬病,自稱典型的狂犬病表現已持續了數月甚至更久。希望再不要有人這樣給自己開玩笑了。有大量實例證明,在病毒暴露發生幾天甚至幾個月后才進行處治也可能有效,說明抗體也可能將狂犬病毒從CNS中清除。某些借助現代生命支持系統積極搶救而維持了較長時間生命的患者,在死后尸檢時,發現全身(包括CNS)的狂犬病毒都被徹底清除干凈,可以間接證明抗體可進入CNS,清除CNS中的病毒。實際上疫苗接種失敗多數都出現在第一針開始后的20天之內,主要是頭面部被嚴重咬傷的患者。如果過了這個時間還未發病,以后再發病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狂犬病毒不引起大腦細胞形態的改變,狂犬病毒在人體內的行蹤在發病前是無法檢測的,只能根據癥狀判斷大腦功能是否受損。“發病”前檢測到足夠高的抗體,就證明其大腦功能尚未受損,至少是未嚴重受損,他以后就不會再發病。總之,只要在發病前全程接種完了疫苗,產生了抗體,體內(包括CNS內)就不可能再有狂犬病毒“潛伏”,就不會再發病。檢索國內外的相關文獻資料,基本未發現與此標準相違背的病例。這是又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標準,有助于將“恐狂癥”患者從對狂犬病的盲目恐懼中解放出來。再次暴露后如何處置一些最近發表的臨床試驗表明,已接受3劑至5劑狂犬病初次系列接種者,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作用可持續數十年。無論此人體內是否有可檢測到的抗體,再次暴露后接種2針,即足以引發出良好的免疫回憶反應(而且再次暴露后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必接種免疫球蛋白)。幾年前在德國有一個相關的生存案例。在一名器官提供者被確診為狂犬病人之前,她的肝、胰和兩個腎臟被分別移植給了4個人。這4人之中,只有接受肝移植的一人最終存活下來,其余3人都在移植手術后數周內死于狂犬病。進一步調查顯示,該存活的肝移植接受者在童年時曾接種過狂犬病疫苗。此案例可以證明狂犬病疫苗效力的持久性。WHO的最新規定是:無論是多久之前接種過疫苗,再次暴露后只需接種2針。國內衛生部2009年有關再次暴露后處置的規定是:1-3年內打3針,過了3年需全程接種(5針)。與WHO的規定相比較,可見再次加強接種超過2針就屬于濫用的范疇。所以衛生部的規范應當修訂。目前國內狂犬病疫苗的包裝都是5針一盒,不能拆散銷售。有相當多的狂犬病門診,對所有前來接種者,包括再次暴露后的接種者,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律每人接種5針。結果一年內一人打10針或20針的并不罕見,甚至出現職業養狗人因頻繁被狗咬傷而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接種50多針的極端情況。這是最顯而易見的疫苗濫用。恐狂癥是中國特有的現象。世界上再沒有第二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舉國上下對狂犬病如此“重視”。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狂犬病疫苗的頭號生產國和使用國。如果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能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世界各國在狂犬病防治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堅決杜絕狂犬病疫苗的濫用,則綜合測算,中國每年狂犬病疫苗的使用量有可能在現有水平降低一半以上,同時并不會增加狂犬病的死亡人數。
貓狗抓傷、咬傷主人及貓狗被抓咬受傷的處理方法
貓狗抓咬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人被貓狗抓咬
很多人都覺得被貓咪或狗狗咬傷就會得狂犬病,或是其它牲畜疾病,所以一旦被咬傷,就會驚慌失措,哪怕只是抓破了皮,都膽戰心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被自家養的貓狗抓傷或咬傷就被傳染狂犬病的概率并不大,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會給自家寵物接種狂犬疫苗,如果寵物本身沒有攜帶狂犬病毒,那寵主即便被寵物咬傷了也不會被傳染狂犬病。
即便如此,寵主在被貓狗抓傷或咬傷后還是要對傷口進行處理,避免傷口感染,處理措施也要依情況而定,具體如下:
1、如果家里養的貓狗不常出外面,或者是說每次外出也都在主人的視線內活動,而且也有定期接種疫苗,那主人被貓狗抓傷后,如果沒有出血而只是破皮了,主人就不必過于驚慌,可以用流動的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一下破皮處。通常情況下,破皮處的皮膚很快就會長出來,很多身體不適感都是主人的心理暗示造成的。如果是被貓狗抓傷或咬傷,傷口出血了,那首先也是要用流動的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傷口,可以將傷口處的血液稍微擠出來一些,這樣也能減緩細菌侵入的速度。其次就是及時止血,如果血很快就止住了,那可以用酒精對傷口進行消毒;如果血止不住,那就要及時去醫院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主人可以選擇接種狂犬疫苗,雖說概率不大,但還是存在一定風險。但如果醫生都覺得沒有必要接種疫苗,那就說明問題不大,主人可以放寬心。
2、如果自家貓狗經常獨自外出,那即便是定期注狂犬疫苗,主人被它們抓傷或咬傷都要立即去醫院治療傷口,并接種狂犬疫苗,因為貓狗接觸的環境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即便它們接種了疫苗,也可能會感染狂犬病。一般情況下,只要主人在72小時內接種了狂犬疫苗,那基本也可以預防狂犬病毒的傳染,所以也不要有過多的心理壓力,待傷口愈合即可。
主人平時也要多注意與貓狗接觸的分寸,有些行為會刺激到它們,那就不要去做,而且貓狗的某些部位是非常敏感的,如果與它們不夠親近,那就盡量不要去觸碰。下面就列舉一些與狗狗相處的注意事項如下:
1、不能輕易觸碰的部位
狗狗的肚子是非常脆弱的部位,因為這個部位也沒有毛發的保護,所以狗狗也會更加敏感,如果主人和狗狗不夠親近,最好不要嘗試去觸碰它的肚子。如果是朋友家的寵物狗狗,主人也不能去摸它的肚子,狗狗對陌生人是非常抗拒的,何況還是想摸自己肚子的陌生人。狗狗的鼻子也屬于敏感部位,而且它會經常鼻子以此來保持自己的嗅覺靈敏,有的寵主為了逗狗狗,會輕輕捂住它的鼻子,過一會兒再放開,其實這樣也是很容易惹惱狗狗的,主人千萬不要開這種玩笑。
狗狗的牙齒也不會輕易讓人觸碰,因為這就像它的武器一樣,是它最后的防線,所以主人幫狗狗刷牙的時候,它一般都會非常抗拒。主人最好不要輕易將自己的手伸進狗狗的嘴巴,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都非常可能被它咬傷。狗狗的屬于它的私密部位,而且狗與狗的交流方式就是聞,那是它們身份的象征,自然也就不會輕易讓人靠近。有的寵主非常暴力,狗狗一不聽話就會揣它的,其實這種時候就很容易被狗狗反咬一口,畢竟它也是有脾氣的。
2、生氣咬人的前兆
狗狗生氣要咬人的時候,通常會有一些肢體表現,比如會朝著人齜牙咧嘴,并發出低沉的吼聲,這種時候一般就是它忍無可忍了,主人最好不要再挑釁它,而是應該主動遠離。當狗狗看見主人離開后,它也會慢慢平靜下來。有的狗狗看到陌生人會一直狂吠,甚至身體呈向前沖的傾向,這就說明狗狗是想咬人了,主人一定要及時安撫狗狗的情緒,避免它咬傷別人。如果主人在外面遇到陌生狗狗對自己狂吠,千萬不能掉頭就跑,不然狗狗很可能會把人當成獵物,緊追不放。主人一般站著不動就好,當狗狗覺得人沒有威脅性時,就不會再狂吠了。
二、貓狗被動物抓咬
貓狗被動物抓咬的情況通常發生在打架的時候,尤其是和陌生動物打架的時候,它們可不用擔心什么醫療費的問題,打架真的是狠。如果自家貓狗脾氣也很暴躁,受不得半點委屈,那外出的時候就很容易和陌生的動物打架,當主人看見的時候,自家貓狗已經傷痕累累了。
如果主人看到自家貓狗被咬傷或是抓傷了,一定要趕緊幫它們處理傷口,避免傷口感染。主人首先要用生理鹽水將貓狗身上的傷口清洗一下,避免臟東西粘附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還有毛發上殘留的血漬和污物也要清洗干凈,然后使用消必可乳酸依沙吖淀溶液給傷口進行消毒殺菌,避免傷口感染。
如果傷口已經不流血了,那就可以將創立得噴在傷口處,通過修復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來加快傷口愈合,同時起到消毒防腐、預防感染的作用。為了防止貓狗舐傷口,寵主還要給它們戴上伊麗莎白圈。
要預防傷口感染,還必須給被咬傷或抓傷的貓狗服用抗生素,維普達就是比較用以抵抗傷口感染的藥物,可以抑制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多種致病菌,主人可以將藥物混在濕糧中給貓狗喂食。
不管是人被貓狗抓咬,還是貓狗被動物抓咬,最關鍵的就是要及時處理傷口,并檢查傷勢,然后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防止傷口感染引發更嚴重的身體健康問題。如果大家還想繼續了解與貓狗抓咬相關的知識,也可以咨詢在線寵物醫生。
怎么防止夏季狗狗親近人時比較興奮被抓傷?
防不勝防呀。
夏季狗狗興奮時喜歡和主人親近,想防止被狗狗抓傷最好的辦法就是,穿長衣長褲,外出遛狗時,戴上只露出兩指的手套。
狗為什么會得狂犬病?是怎么引起的?
一、狗狗得狂犬病的原因
世界上的所有哺乳類動物都有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食肉目動物和翼手目動物是狂犬病毒在自然界中的儲存宿主,而不幸的是,貓犬科動物及翼手目動物(蝙蝠)就是狂犬病毒的易感動物。像魚類、昆蟲、蜥蠣、等動物是不會感染或者傳播狂犬病病毒的。
1、被患狂犬病動物咬傷造成病毒感染
健康狗狗被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或者抓傷皮膚是狂犬病病毒傳播的常見及主要方式,狂犬病毒可以通過被患犬咬傷的傷口侵入神經,以造成感染。
2、粘膜接觸狂犬病毒造成感染
非咬傷性病毒傳播也是可以使狗狗感染狂犬病毒的,例如如果木刺或者利器殘留著患狗的血跡再不小心刺入健康狗狗的皮膚也會造成感染。
3、進入消化道引起感染
有可能有一些得狂犬病的狗狗死了之后被埋在地下,但是無意之間要是被健康小狗看到吃進去,也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毒,但是一般狂犬病毒在自然環境條件下不會存活太久,而且這種感染途徑需要狗的消化道或口腔內有傷口的這種條件才會造成感染,所以這種情況導致的傳染可能會比較少。
二、怎么預防狂犬病
因為目前是沒有能夠治療狂犬病的特效藥的,一旦感染就是100%的死亡率,所以提前為狗狗接種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才是關鍵,不僅為了愛犬的安全,這對家人的健康也尤為重要。
2、管理好自家狗狗
不要讓狗狗出去和一些在外流浪的小狗玩耍,流浪狗很可憐,但是因其在外流浪,哪里都有可能去到,很容易會攜帶著各種病菌,所以主人要注意這一點,還有就是不要讓狗狗去一些隱蔽的小樹林玩耍,防止有患狂犬病死去的狗狗被埋在那里,狗狗不小心吃進去造成感染。
爪爪博士對狗狗得狂犬病的原因的解析就到這里,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用心照顧好自家愛寵。
一個月的拉布拉多容易養活,但由于狗狗的年齡比較小、自身抵抗力比較差,主人要給小拉布拉多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喂食狗糧時最好用溫水或者羊奶粉充分泡軟,更有助于小拉布拉多消化。及時接種疫苗和做好體內外驅蟲工作。
一個月的比熊犬胃腸道未發育完全,喂食應以母乳為主,因為母乳的營養成分比較健康,而且母乳帶有母源抗體,吃母乳的泰迪抵抗力會更強一些。如果沒有母乳喂養,主人應使用羊奶粉或幼犬專用奶粉進行喂養,也可以用適量溫水將狗糧泡軟后飼喂比熊。
金毛和拉布拉多都是容易訓導、性格溫順聰明的狗狗品種,都屬于攻擊性小的犬類,兩者相差不大。金毛性格沉穩和粘人,毛發濃密且長,觸感更柔軟一些,不容易打理,洗澡較麻煩。拉布拉多被毛短且直,相對來說好打理一些,拉布拉多對主人非常忠誠,服從性非常好。
金毛會比較好養一點。因為金毛性格很好,很溫馴,而薩摩耶則更加調皮一點。而且薩摩耶的白色毛發很容易弄臟,需要主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護理。金毛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適應各種飼養方式。比起薩摩耶這些雪橇犬的玻璃胃,它們的生命力很強。
1、純正金毛犬的嘴巴很大很寬,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寬。2、純正金毛犬的骨架比較大。3、純正金毛幼犬眼睛大小適中呈杏仁狀,炯炯有神,眼睛瞳孔顏色為黑色或棕色 。4、純正金毛幼犬毛發蓬松光滑。5、純正金毛犬耳朵較大呈三角形。
公金毛比母金毛會相對好養一點。公金毛的性格開朗、溫順。毛發比較長,身材高大有型。母金毛性格溫順,體型相對嬌小一點。毛發較短,母金毛的生理期、懷孕、生產之后都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照顧。
1、金毛幼犬毛發越濃密越好。2、要挑選骨架較大的、精神狀態好的。3、要挑選頭部寬闊,耳朵大小適中的。4、觀察幼犬的骨量及四肢,骨量越高,金毛日后的體態和體格就會越大,品相好的金毛,其四肢比較粗壯。5、要挑選眼睛呈杏仁狀、瞳孔顏色偏黑色的。
韓系比熊是指比熊犬做了一個韓系造型,并非指某個品種,類似于貴賓犬的泰迪裝,只是代表一種造型。韓系比熊的外形可愛,性情溫順,深受大家喜愛。韓系比熊的毛發多為白色,挑選韓系比熊,毛發要挑濃密的,越濃密越好,頭頂的毛毛要多,背部的毛量要厚。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