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龜的品種包括印度棱背龜、紅圈鋸背龜、史密斯棱背龜、紅冠棱背龜、巨型棱背龜、阿薩姆棱背龜和緬甸棱背龜等。這些品種的龜類都有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是亞洲水棲龜類中的第一大屬。
印度棱背龜是其中之一,它的英文名為Indian roofed turtle,拉丁學名為Batagur tecta。它分布在印度北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一帶。
另外,印度潮龜也被稱為巴達庫爾龜(Batagur baska),它的分布范圍包括印度(孟加拉邦,奧里薩邦)、孟加拉國、緬甸和泰國。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可以查閱相關的專業龜類書籍獲取更全面和準確的信息。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印度星斑陸龜的壽命 印度星斑陸龜生活習性
1、印度星斑陸龜,拉丁學名:Geochelone elegans,英文名:Indian star tortoise,中文名:印度星龜,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在人工狀態飼養下 ,壽命可達30年-50年。
2、印度星龜喜歡棲息在平坦的草地上,鑒于他們在草原地區生活的習性,讓它們在混有各種植物的地方放養。它們喜歡吃水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
印度星斑陸龜詳細資料大全
印度星斑陸龜,拉丁學名:Geochelone elegans,英文名:Indian star tortoise,中文名:印度星龜,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在人工狀態飼養下 ,壽命可達30年-50年。目:龜鱉目 Testudines.亞 目:曲頸龜亞目 Cryptodira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 :印度星斑
陸龜 拉丁學名 :Geochelone elegans 別稱 :印度星龜 二名法 :Geochelone elegan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爬行綱 Sauropsida 目 :龜鱉目 Testudines 亞目 :曲頸龜亞目 Cryptodira 科 :
陸龜科 Testudinidae 屬 :
象龜屬 Geochelone 種 :印度星龜 G.elegans 分布區域 :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地。沙漠和干旱地區。 命名人、時間 :Schoepff, 1795 IUCN保護級別 :LC 英文名稱 :Indian star tortoise 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繁殖方法,人工飼養,疾病防治,
外形特征
星龜也是
象龜科(Geochelone)中最小的種類。依花紋的粗細又可分為印度星龜與斯里蘭卡星龜。前者星紋線條較細且頭尾粗細相同;后者線條較粗且末端會放大。米字星紋在原產地屬保護色,置身干草叢中的星龜很難讓掠食動物發現。它的名稱就是由它背甲上每一個鱗甲都有一個星星圖案而得。一枚盾板中有8條以上的線,但在幼體中數目就較少,在腹甲部分也有同樣的花紋。它棒狀的四肢( like feet )為典型
陸龜四肢,故有相當多的時間在爬行與挖掘。成龜背甲的正常凸起十分明顯,與一般的隆背略有不同。星龜也是本科中比較需要水分的種類。所以幼龜最好能每天水浴并經常曬太陽。 體長 30公分-38 公分。本種雌龜遠大于雄龜。雌雄的辨別容易,雄性體型較小而狹長,腹甲凹陷明顯;雌龜體型寬大,腹甲平坦。雄龜的尾巴粗大,雌龜尾巴則肥短。
生活習性
這種
陸龜分布在半干旱的草原中,在一些高降雨量的地區也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印度星龜喜歡棲息在平坦的草地上,鑒于他們在草原地區生活的習性,讓它們在混有各種植物的地方放養。它們喜歡吃水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而家養的印度星龜如果喂過多的多汁植物則會造成惡劣影響,例如萵苣、生菜、番茄、和多汁性水果,實際上,這種
陸龜需要粗質的高纖維食物。過度的多汁水果和軟性食物容易患腸胃疾病,如加速腸胃蠕動導致
腹瀉。人為飼養下的星龜則較為慵懶,它們不像野生的個體,需要為食物跋涉,不過通常仍會在晨昏時活動,偶爾可以看到它們在早上時還在休息。
繁殖方法
卵生。雌龜每年產卵2-3次,每次可產5-7顆蛋,在最適合的溫度29-30度下約100天左右可以孵化。交配后一到三月左右,母星開始會變得焦慮不安,四處活動,這就是即將產卵的征兆。即將產卵的母星會在龜窩中到處挖洞尋找最適合的產卵場所,這時應立刻幫母星準備產卵場所,可在龜窩中一邊用無菌土加厚15公分厚度的產卵區,四邊用木板固定避免土堆散開,并加水在無菌土上,贈加濕度。不久,母星便會爬上產卵區用后腳挖洞,這通常在傍晚時分進行,真正產卵應該在最少干擾的午夜。每產下一顆蛋會填回少少土,在一般的情況下,產卵數是2~8個。也有下一顆蛋的時候,當產完時,母星龜會把無菌土填回,把產下蛋埋藏在土中。在確認星龜產卵后,就要把龜蛋挖出來,以防龜蛋被踩壞,挖出來的蛋放在裝滿蛭石或珍珠石的塑膠孵化箱里,蛭石或珍珠石都是孵化用的床材,其他的床材還有殺菌過的海沙和無菌土等,龜蛋在產下后48小時之內可以移動,在48小時之后就不好再動了,以防胚胎死亡。剛產下的龜蛋都是半透明帶的,在過三五天后,龜蛋會轉化成不透明的白色,這種蛋大都是受精蛋,一段日子后還未轉化成不透明的白色,也就是說龜蛋都是半透明帶就是未受精的蛋。孵蛋的過程變數滿多,產下受精卵大約70-80%,移到孵化箱可能不小心傷到蛋殼,長達幾個月的孵育期中,溫濕度的變化都會影響龜蛋的孵化,一般受精卵成功孵化率大約50-60%。 一般
陸龜包括星龜孵化的溫度以攝氏26-32度,濕度70-80%如濕度低,可噴水加濕。經過150-180天的孵化時間,溫度控制在攝氏28度時,幼龜在180天時破殼。攝氏30度時則可望在130日破殼,不過大多數幼龜都在130-150天時孵化出。幼龜從開始啄殼,到真正破殼而出,可從數小時至數天不等。正常孵化情況下,破殼日子長短并不重要,只要幼龜能呼吸到空氣,等到卵黃囊被幼龜吸收完再出殼也不遲。但必須維持適合的濕度,若環境濕度太低,幼龜可能因脫水而死。剛孵化出的幼龜必須注意水份的共應,幼龜體積小,很容易脫水,每天泡水是必須的。養龜人,應是愛龜人,愛它,就繁殖它吧。文中的繁殖探討,完全是根據我這幾年的飼養筆記撰寫而成,是我請教了很多參與繁殖
陸龜的人,聽取繁殖
陸龜的重要事項及相關意見,也是我能整編出來的最完整的研究
陸龜(星龜)繁殖和孵化方法、飼養方法
人工飼養
該種
陸龜適合在放養在熱帶地區覆蓋植被的戶外花園,接受陽光的照射,但注意不要溫度過高,遮陽棚的布置同樣重要。如果飼養在室內,必須在食物中填加維生素D3。如不能經常提供日光照射,則要選擇性地使用大功率的UV-B全光譜燈管,定期更換。 印度星龜雖相當耐高濕度,但最好使用較干燥的飼育箱。關于溫度,最低也要22度以上,能夠的話,26-30度比較適當。可供應雜草、生菜、蘿卜葉等植物性食物,其龜甲最大會達到25公分。 人工飼養下100%的素食。食物以粗纖維低蛋白,高鈣低磷,低草酸的植物為主。 星龜的呼吸系統對于潮濕的環境或是過高的濕度都十分敏感,同時也因為生性膽怯,適應期比一般龜種長得多,所以幼龜最好養在室內水族箱中避免吹風也切勿與其它
陸龜混養。否則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是緊迫。其癥狀就是流鼻水,拒食或在水中漂浮時身體不平衡會向一側傾斜。印星幼體的飼育:要給它們補充鈣質(爬蟲類專用的鈣粉也可將人用鈣片磨成細粉,填加到它的食物中)和維生素D3。幼體很容易逝于骨骼的新陳代謝。還應定期地讓它接受日照,這對增加它體內的維生素D3的分泌有著重要作用。 幼體飼育 雖然年幼的印度星龜在亞洲寵物市場比較常見的,但據統計,由于飼主的飼育方法欠妥當,及環境布置的失敗,有95%的幼星個體未滿6個月就會夭折。所以絕對有必要給它們提供一個正確的生態環境,同時還要給它們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3。如果不采取這些措施,印星幼體很容易死于骨骼的新陳代謝。使用高品質的爬蟲專用鈣粉,假如沒有,可以將人用鈣片磨成極細的細粉,填加到它的食物中去。你還應定期地讓它接受日照,這對增加它體內的維生素D3的分泌有著重要作用。 這種
陸龜分布在半干旱,布滿荊棘的草原中,在一些高降雨量的地區也能發現它們的蹤跡。給予他們在草原地區生活的習性,讓它們在混有各種植物的地方放養。它們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印度星龜喜歡棲息在平坦的草地上,如果能給它們提供這樣的環境,可以防止這類情況發生。肉類絕不能給印度星龜食用,同樣蛋白質含量過高的蔬菜,如豆類也應排除在印度星龜的食譜之外。如果它們一直攝入此類食物,在過度生長的同時會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尿液帶血,
膀胱結石以及肝臟問題。印度星龜需要大量補充鈣質和礦物質微量元素。尤其是對印度星龜幼體和孵化期的雌性印度星龜采取一些輔助措施至關重要。 如果在室內飼養星龜,必須在食物中填加維生素D3。選擇性地使用大功率的UV-B全光譜燈管,定期更換。印度星龜喜歡在淺水地區飲水和泡澡,所以還要定期清理給它們使用的飲水碟。不要把它們和其它龜類混養在一起,因為印度星龜容易從其它龜類傳染上疾病,即使是健康的印度星龜個體。請從我們的飼育手冊里提供的資訊對印度星龜的喂食、保健、和環境布置進行綜合考慮。
疾病防治
1.軟便: 星龜的便便 通常會比較軟一點(跟盾臂相比的話),如果泡水常會散開不成形,此時可以調整一下食物的內容,例如水份過多的食物不要太常喂食,如小黃瓜、通菜莖、蕃茄、西生菜,可以喂食a菜、油墨菜、芥蘭菜、青格藍、妹等等,間中喂食龜糧。 2.泡水: 建議胸甲7cm以下的星龜都要每日泡溫暖水,最少一次,每次泡約15-20分鐘,一來可讓星龜喝水,又可以清潔身體,還可以讓他們在水中順利的屙屎尿,泡在暖水的龜龜比較容易放松自己,水位以淹到龜龜殼的一半為上限,太深會溺水喔~ 3.日照: 星龜也是要日照,但若是太烈的太陽,建議不要直射,可利用室內斜射的陽光來當做日照,或是使用有uvb的燈管、燈泡來輔助,夜間也要加溫(尤其是冬天),可添購夜燈來使用,日燈不需開24小時,應該要給龜龜制造一個有日夜溫差及光線的環境,日間約28-30度,夜間保持在27度上下。 4.拉稀: 有時龜龜吃太多水份過多的食物會拉稀,但如果是原蟲感染(體內
寄生蟲)也會拉稀,但拉出來會是很臭的便,如果這時龜龜還是吃喝拉撒睡都很正常,那可以等他再大一些在杜蟲,如果它不是很愛吃,那就更不能去杜蟲,這樣可能會造成它完全拒食。 5.眼睛張不開: 眼睛張不開的原 因有很多種,包括眼睛感染、眼睛周圍過干、霉菌感染、溫度不夠造成嗜睡等等,基本上或是溫度不夠則要調高溫度,若長期如此記得要帶去看醫生,或者用生理食鹽水,每日泡澡前后沾棉花棒輕拭,或許能有所改善,使用龜眼藥記得要用生理食鹽水稀釋后使用,若是霉菌感染則要看醫生,并每日涂藥,泡完水后一定要擦乾,以免感染擴大。 6.不建議的食物:
陸龜應該適龜種來選擇食物內容,像紅腿對食物比較不挑剔,蛋白質較高或是水份較高的都可接受,但一般來講,盡可能不要喂食水份過高的食物,從冰柜拿出時要先泡水解冷,不要喂食冰冷食物,會造成腸胃上的不適;菠菜、小白菜、高麗菜、白菜等,都不建議喂食,要間中喂紅蘿卜補充維生素A,最好先悶煮或刨成簽后再給龜食用,不需要經常給予,也可利用維生素水或是粉來補充各種養份。 7.龜龜常咬空: 如果發現自己的龜龜常常咬空食物,就是咬不到菜葉,那就是缺乏維生素A,建議喂食紅蘿卜或維生素水。 8.龜龜軟腳: 就是指龜龜四肢無力,此時龜龜的身體已經有不健康的狀態了,可能是因為陽光曬太少,或是鈣質補充太少,要記得
陸龜就是要曬太陽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太陽,也要給與有UVB含量的燈照,一般來說,日照要12HR;鈣質也不能補充過多,若造成龜龜無法吸收,就會結石,建議鈣粉是一周喂食一次,依照龜龜體型大小來決定量。
火焰龜是什么品種
火焰龜是什么品種
火焰龜是指蛇頸龜科中Cyclemysdentata的一種,又稱印度燃燒龜或紅眼龜,是一種水龜。
火焰龜常常生活在水塘、河流和池塘里,是善于游泳的爬行動物,外形各異,特別是雌性的龜殼有許多色彩。
下面將從外形特征、分布及習性和保護現狀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1、外形特征
火焰龜的頭部呈黑色,下顎呈,頸部呈。前肢較大,腳掌較長。龜殼呈棕色,有明顯的三片角質化甲板,龜甲顏色呈灰褐色、黃褐色或紅棕色。
雌性火焰龜的龜甲有明顯的凸起,因營養不良常常長不好甚至畸形。雄性龜的龜爪比雌性的粗大。
2、分布及習性
火焰龜分布于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和中國。主要棲息于中低海拔地區的清澈溪流、河流和水塘中。
火焰龜是雜食性動物,它們的食物包括昆蟲、蟲、水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水中腐生物等。早上和晚上是它們活動的好時機,其余的時間則藏在水中的泥土下或隱蔽的地方避免高溫。火焰龜也與人類有密切的關聯,在一些地區常作為食物被人們捕撈。
3、保護現狀
火焰龜面臨著不可小覷的物種滅絕威脅。長期以來,火焰龜的棲息地受河道改道和迫降、水污染等生態環境惡化因素影響巨大。
此外,由于該物種的生育周期長,數量增長緩慢,加上人類的捕捉、買賣、分配以及非法交易造成了它們的人為損失。
為了保護這一物種,各國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比如印度禁止狩獵、銷售火焰龜,尼泊爾也設立了火焰龜保護區,并向居民普及火焰龜的相關知識。而我國也將火焰龜列入國家保護動物名單,對其野外捕撈和貿易實行嚴格的保護和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