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品種有很多,玄鳳鸚鵡、牡丹鸚鵡、虎皮鸚鵡、和尚鸚鵡、吸蜜鸚鵡、綠頰錐尾鸚鵡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品種,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種,如果想要飼養鸚鵡的話,可以先想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樣的品種,再去店里買回去養。
飼養鸚鵡,首先就是為它們準備一個籠子,確保籠子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和站桿,其次就是飲食,需要給鸚鵡準備新鮮的水果、蔬菜、谷物、種子等食物,確保營養均衡。還可以準備一些營養劑,還需要定期喂水。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鸚鵡品種及圖片
鸚鵡品種及圖片
桃臉牡丹鸚鵡
桃臉鸚鵡是最大的愛情鳥,但是平均體型大小為15cm,喜歡群居,我聽說這種鸚鵡嫉妒心比較強哦。
玄鳳鸚鵡
又名高冠鸚鵡、雞尾鸚鵡,鸚鵡體型小巧,興上頂冠充滿“鸚”氣,性格溫順安靜,會模仿吹口哨,我感覺還是很有特色的,觀賞價值也比較高。
又名嬌鳳,我了解到它屬小型攀禽品種、背部有像虎皮夾爪的同樣紋理,體長10-20厘米體型小巧,顏色也不相同。性格活潑頑皮,非常受大家的喜愛。
牡丹鸚鵡
屬于鸚形目粉鵡科,出名的情侶鸚鵡,體長約14-18厘米,尾短而園,體色艷麗。活潑好動,叫聲清脆,我有時候會感覺它比較吵,喜歡集體生活。
金太陽鸚鵡
顏色非常好看,金燦燦的充滿執情,但是我感覺它的嗓門也和顏色一樣高調,難免會覺得它聒噪,但是又非常喜歡粘人各種探索,愛玩。
僧鸚鵡屬,主體羽色為綠色,生命力頑強,我覺得它非常聒噪,樂于接受新鮮的環境,可以學會簡單語句。
粉紅巴丹鸚鵡
又名賈拉鳳興鸚鵡,它體長35厘米左右,體重大概270-400克,粉紅色的臉和胸搭配銀交色的背部比較顯眼,粘人顏值高,會學話。我非常喜歡!
亞馬遜鸚鵡
屬于鸚形鸚鵡科亞馬孫鸚鵡屬鳥類,體型壯健結實,尾部散開成方型,嘴巴厚實且強勁有力,善手學說話,表情滑稽,我們都認為它是天生的表演家。
小太陽鸚鵡
是鶴形目、鸚鵡科的鳥類,鳥體為綠色,為紅棕色,長大后就生人勿近了,而且我感覺它聒噪的頻率也不低,每天都很有活力。
鸚鵡種類圖和名字圖片
有82屬332種,常見的中大型鸚鵡有:金剛鸚鵡、虎皮鸚鵡、葵花鳳頭鸚鵡、鸮鸚鵡、大緋胸鸚鵡、灰頭鸚鵡、花頭鸚鵡、紅領綠鸚鵡、長尾鸚鵡、玄鳳雞尾鸚鵡、啄羊鸚鵡、藍冠吸蜜鸚鵡、彩虹吸蜜鸚鸚鵡、亞歷山大鸚鵡、亞馬遜鸚鵡、非洲灰鸚鵡等。
非洲灰鸚主要共有2個亞種─剛果灰鸚(Congo
Grey
Parrot)與提姆那灰鸚(Timneh
Grey
Parrot,如左圖),但如要再細分,還有迦納灰鸚(Ghana
Grey
Parrot)與喀麥隆灰鸚(Camaroon
Grey
Parrot),外表幾近相同;迦納灰鸚只棲息在幾內亞灣的普林斯波島與比歐克島上,提姆那灰鸚的體型明顯地小了一號,上喙部帶臘,尾部為深紅褐色,體羽較深,此亞種并不常見;主棲息在低海拔地區,雨林、森林邊緣地帶、紅樹林地、熱帶稀樹草原、
農作物區都是它們主要的活動地區,群居性,喜愛在近河流與湖泊邊的樹上或棕櫚樹上棲息,覓食的時候通常一小群一起行動,喜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有時也會至農作物田園中覓食,造成農業損失,尤其是玉米田;繁殖季節因地而異,東非約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乾燥季節中,筑巢在離地10-30m高的樹洞內,通常一窩產2-3顆蛋,偶爾4顆
。
鸚鵡的種類,附圖
虎皮鸚鵡 (Budgerigar)
虎皮鸚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鸚鵡,受到大眾廣泛地喜愛,全世界的總數量超過5百萬只,它們常是許多剛對鸚鵡有興趣的人買的第一只鸚鵡,也是最常出現在鳥展的種類,自從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學家-癸格曼德對基因工程的重大發現與突破后,各種虎皮鸚鵡的變種即進入前所未有的多樣性,現在共有上千種的變種,再加上它們非常容易照顧及繁殖,所以會如此的普遍,澳洲原生種虎皮鸚鵡的羽色主要是、綠色(如左圖),加上黑色的紋路,而一般所稱的"大頭"是在英國基因改造培育出來的種類(English Budgerigar),體型比原生種大,頭部與較大,前額較突出,胸前的斑點較圓,羽色較鮮明,比較不活潑,一般在鳥展中參展的虎皮鸚鵡幾乎全為英國種的虎皮鸚鵡,而其它如原生種大小的變種虎皮鸚鵡(小鸚哥)則稱為美國種虎皮鸚鵡(American Budgerigar)價格則比英國種便宜許多,虎皮鸚鵡的確是入門者很好的選擇之一,而英國種虎皮鸚鵡也有許多愛好者,由于羽色變化多,外型差異性也較一般虎皮鸚鵡大,且從國外不時都有虎皮鸚鵡選美比賽可看出它們在寵物鳥中的地位。
體長:18-25cm(7-10 吋)
分布:廣闊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后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后代。
整體概述:
虎皮鸚鵡主要棲息在澳洲干燥的內陸地區,偶爾會在半干燥地區與半潮濕地區發現其蹤跡,有些族群會有季節性的遷徙行為,喜愛在草原、灌木叢、河流邊的林地、農場田園中活動,平時相當活潑好動 ,大熱天時則活動力較低,主要在地上覓食草類與谷物的種子,平常成群活動,約由20只至數百只,有時會聚集2萬5千只甚至更多的龐大數量,雖然整年都能繁殖,但是受食物多寡的影響,主要只在草類種子豐富時繁殖,北部約在冬天,南部在夏天與春天,有集體筑巢的習慣,也就是許多對的巢穴都很接近猶如一個社區,可能有共享巢穴的行為,一次產4-8顆蛋,孵化期約18天;虎皮鸚鵡的飼養與照顧很容易,適應能力良好,但對過于潮濕、寒冷或強風的情況可能會較敏感,大部分的虎皮鸚鵡都十分強壯,如想培育出美麗的參賽鳥種,必須多花心血照顧,培育血緣好大頭虎皮鸚鵡又是另一門不容易的學問,須長期的經驗與研究;若要訓練說話能力應單獨安置于一個籠子,減少同伴打擾較不容易分心,效果會好很多。
繁殖:
繁殖虎皮鸚鵡非常地容易,也可群養繁殖,不太需要筑巢所需的材料,虎皮鸚鵡6 個月大即可繁殖,但至少等到1歲時再讓它們繁殖較理想,全年都能繁殖,是很多產的種類,平均窩卵數約6顆,有時更多,孵化期需18天,約4周后羽毛長成,5-6周時即會斷奶。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