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蛾以傳播速度快、繁殖力強、危害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點,被列為嚴重危害森林植物和農作物的食葉性害蟲及外來入侵物種。2023年4月17日消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稱,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臺兒莊區等區域被列為“美國白蛾疫區”。
美國白蛾的繁殖能力特別強,一只雌蛾可以繁殖數百萬只。一年可以繁育3代,待天氣逐漸回暖,棗莊地區的越冬蛹一般在4月份左右出現越冬成蟲,同年10月份開始化蛹越冬。對于今年美國白蛾在棗莊發生的情況預測,該負責人表示,美國白蛾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較低,局部飛防避讓區域如果防治不力,可能中度發生。市民一旦發現美國白蛾,請及時報告給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因此,“美國白蛾入侵山東”的事件發生在2023年。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美國白蛾入侵中國多長時間了?
美國白蛾從08年4月開始在山東、天津、河北和遼寧等地再次出現,這些“受感染”地區全部位于北京周邊.
所以到現在有6個多月了!
植物檢疫與農業,貿易和國民經濟有些什么關系
植物檢疫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明:
1.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損失巨大
由于植物檢疫不嚴,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我國外來物種不斷增加,這些外來物種的入侵給我國的國民經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2006年國家林業局造林司估計由于外來物種入侵林業的損失是每年660億。農業部門的估計是每年損失574個億。
美國白蛾1945年傳入日本,后傳入朝鮮半島。1979年傳入我國東北,現已侵入北京、山東等地。據估算2004年美國白蛾給我國造成的損失合計為2.300億元~3.052億元。
原產南美的鳳眼蓮(水葫蘆),1901年作為花卉引入我國,五六十年代曾作為豬飼料推廣,此后大量逸外野生。在云南昆明市,20世紀70-80年代建成了比較理想的大觀河水上旅游線路,游人可以從昆明市內開始乘船游滇池和西山。但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觀河和滇池中的水葫蘆“瘋長”成災,覆蓋了整個大觀河以及部分滇池水面,致使這條旅游線路取消,原來在大觀河兩側的配套旅游設施只好報廢或改作他用。
有森林“SARS”之稱的松材線蟲1982年隨木質包裝從日本傳入我國南京,隨后在廣東、浙江、山東、湖南等地相繼立足。對黃山、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構成了巨大威脅。湖南是我國第十二個松材線蟲病疫情省,自2003年9月首次在郴州發現染病枯死馬尾松以來,目前發生范圍已擴展到4市6縣,發生面積超過1萬畝,對全省4236萬畝松林資源構成嚴重威脅。松材線蟲病直接威脅到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故居韶山、南岳衡山的生態安全。
美洲斑潛蠅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發現,到1998年已在全國21個省市區發生,面積達130萬公頃以上,它寄生22個科的110種植物,尤其是蔬菜瓜果類受害嚴重,包括黃瓜、甜瓜、西瓜、西葫蘆、絲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菜豆、豌豆和扁豆等。目前在我國,每年防治美洲斑潛蠅的成本高達4億元。
外來生物的入侵除了直接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以外,還將帶來以下危害:
(1)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自然界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協調,將各自的種群在一定的數量上和棲息環境中,形成了穩定的生態平衡系統。當一種生物傳入到新的棲息環境后,如果脫離了人為控制逸為野生,在適宜的氣候、土壤、水分及傳播條件下,極易大肆擴散蔓延,形成大面積優勢群落,破壞本地動植物組成,危及本地瀕危動植物的生存,造成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由于薇甘菊排擠本地植物,廣東內伶仃島上的獼猴缺少適宜的食料,目前只能借助于人工飼喂。飛機草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蔓延已使穿葉蓼等本地植物處于滅絕的邊緣,依賴于穿葉蓼生存的植食性昆蟲同樣處于滅絕的邊緣。
(2)對人類健康構成直接威脅。
豚草花粉是人類反應癥的主要致病原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熱”對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一些外來動物如福壽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麝鼠可傳播野兔熱,極易給周圍居民帶來健康問題。
2.WTO規則與植物檢疫
世界各國在進出口貿易中均非常重視植物檢疫工作,在WTO的眾多協議或協定中,與植物檢疫有關的有《農產品協議》、《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實施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的協定》(Agree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Measures,簡稱SPS協議),與植物檢疫關系最密切相關的是SPS協議,要做好入世后的植物檢疫工作,首先要認真研究SPS協議,掌握其精神實質,特別是其中對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待遇。SPS協議是世界貿易組織在長達8年之久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達成的一個重要的國際多邊協議。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貿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各國實行動植物檢疫制度對貿易的影響已越來越大,某些國家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為了保護本國農畜產品市場,多利用非關稅壁壘措施來阻止國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農畜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其中動植物檢疫就是一種隱蔽性很強的技術壁壘措施。由于GATT和TBT對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約束力不夠,要求不具體,為此,在烏拉圭回合談判中,通過許多國家的提議制定了SPS協議,它對國際貿易中的動植物檢疫提出了具體的嚴格的要求,它是WTO協議原則滲透到動植物檢疫工作的產物。
SPS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SPS協議的宗旨、適用范圍、同等對待、有害生物風險評估(簡稱PRA)、非疫區和低度流行區、透明度特殊或差別待遇、組織管理形式、國際標準、指南或建議是建立檢疫措施的基礎、必要的檢疫措施。
風險評估已成為植物檢疫工作最銳利的武器之一,是制定檢疫法規和檢疫措施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零風險是不存在的,零風險意味著閉關自守,也不符合SPS協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按照IPPC的指南進行風險評估,并尋求降低風險的管理措施。我國1996年就成立了植檢PRA工作組,已經對地中海實蠅、小麥矮腥黑穗病、松材線蟲、蘋果蠹蛾、馬鈴薯甲蟲、梨火疫病等有害生物和木質包裝、馬鈴薯、蘋果、李子、葡萄、柑桔等植物產品進行了PRA。
PRA還可以作為一種隱蔽的技術壁壘加以應用,合理阻止或延緩國外產品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保護國內農業生產者的利益。如可以將保護水平定得高一些,風險分析涉及的有害生物多一些,所需要的科學依據就相應增加,有時還需要在評估過程中增加相關的基礎性研究。這樣,完成評估所需的時間就會長一些,客觀上起到阻止某些產品進境的目的,并且不違背SPS協議規則。如:日本因為擔心西紅柿是煙草霜霉病的寄主,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對美國的西紅柿進入日本進行PRA,一直到1996年仍未結束,最后在美國要將此案提交WTO裁決時,日本才決定于1997年4月允許美國的西紅柿入境,從開始評估到同意進口,前后用了15年時間。
換句話說,日本人利用PRA這一隱蔽的技術壁壘,在15年的時間里,成功阻止了美國的西紅柿入境,保護了日本國內市場。從上例中可以看出,如何合理應用PRA很有學問,值得我們廣大植檢工作者去研究,在這一點上,我們應學**美國、日本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爭取少走彎路,提高效率。
3.植物檢疫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促進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植物檢疫工作不斷發展,在進口把關、促進出口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1)進口植檢:2006年前10個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截獲有害生物2471種10.4萬次。2007年3月15日,上海外高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一批進境的土耳其棉短絨實施檢疫查驗時,發現皮蠹類有害生物幼蟲。檢驗檢疫人員當即將樣品送實驗室鑒定,確定為我國禁止進境的一類有害生物谷斑皮蠹幼蟲。該批進口土耳其棉短絨共有1645噸,價值41萬美元,分裝71個40英尺集裝箱。為防止疫情擴散,外高橋局立即通知港區鎖定所有71個集裝箱,并逐箱實施了嚴格的熏蒸處理。這些植檢措施,既將有害生物擋在了國門之外,又為進口企業挽回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2)出口植檢:國家檢驗檢疫局全力促進農產品擴大出口,相繼與墨西哥、秘魯、智利、泰國、阿根廷、美國、加拿大等10個國家的檢驗檢疫部門簽署了多項關于我國水果出口的植物檢疫議定書或工作計劃。湖南檢驗檢疫局協助當地大力加強湘西椪柑出口基地建設,2007年2月9日,20噸湘西椪柑順利出口加拿大,標志著湘西椪柑近十年來首次直接向發達國家出口。
(3)雙邊協商、互利互惠:近年來,一些國家對疫區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和做法,SPS協議也承認非疫區和低度流行區的存在。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由于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檢疫防治措施等不同,對一種特定的有害生物來說,可能存在疫區和非疫區。對疫區和非疫區的檢疫應區別對待,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規則,打破國外壁壘,擴大出口。如日本過去把整個中國都列為瓜實蠅疫區(實際上僅南方部分地區發生),后經雙方檢疫部門共同實地考察、調查、研究,確定中國的**地區為非疫區,因此,日本允許進口**的哈密瓜。
同時,我們也可以接受非疫區的產品,促進貿易發展。我國過去將美國和智利兩國列為地中海實蠅疫區,禁止進口兩國水果,近年來,經雙方植檢部門共同努力,確認兩國的部分地區為地中海實蠅非疫區,允許有條件(指定果園、包裝廠、監測、低溫處理、不帶檢疫性有害生物、指定入境口岸等)進口美國華盛頓州的蘋果,智利非疫區的蘋果和獼猴桃。上述做法建立在一定的科學基礎上,符合SPS協議的要求,不僅有效地防止了有害生物的傳入和傳出,又促進了貿易的發展,是今后植檢工作的努力方向。
什么是美國白蛾?
一、美國白蛾簡介
美國白蛾hyph(Hyphantria cunea(Drury))又稱秋幕毛蟲、秋幕蛾,屬鱗翅目,燈蛾科,是一種食性雜、繁殖量大、適應性強、傳播途徑廣、危害嚴重的世界性檢疫害蟲。是外來入侵害蟲,屬鱗翅目,燈蛾科。
美國白蛾原產于北美洲,廣泛分布在美國各地、加拿大南部以及墨西哥的部分地區。上世紀40年代,隨軍用物資傳播到歐洲和亞洲。18世紀60年代傳入歐洲,現在分布在世界各地,朝鮮,日本、俄羅斯等國家。1979年從朝鮮入侵到我國遼寧省的丹東,1982年在我省榮城首次發現。此后,美國白蛾開始在我國北方地區傳播蔓延。目前,遼寧、山東、陜西、河北、天津和北京等6個省市均有分布,極大地威脅著農、林業生產安全。
主要識別形態特征
成蟲:體白色,雌蛾體長13.5-17.0mm;觸角鋸齒狀,前后翅純白;雄蛾體長9.5mm-12.5mm。觸角雙櫛齒狀;越冬代雄成蟲翅面散布褐斑,以后各代成蟲很少有斑,這是越冬代雄成蟲區別于其他各代成蟲的一個特點。前翅R2-R5脈共柄,R1脈自中室單獨發出;前后翅M2、M3共柄,有中室后角發出。前足基節、腿節橘,脛節及跗節大部黑色。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抵御、堅決消滅美國白蛾
卵:圓球形,直徑0.4—0.5mm,綠至黑褐色,塊狀,產于葉片,覆蓋綠色鱗片。
幼蟲:黑頭型,老熟幼蟲體長30-35mm,體黃綠色,背具有一條灰黑色寬縱帶,背毛瘤黑色,毛瘤上有一簇白毛,有一根特別長。
蛹:暗紅褐色,體長8—15mm,繭灰白橢圓形。
美國白蛾的生活習性科
近年來,美國白蛾在我國北方地區一般1年可發生3代,以蛹越冬(以蛹結繭在樹皮裂縫、地面枯枝層或表土層內越冬)。
美國白蛾能耐-16度的低溫和能抗40度的高溫,成蟲在春季的羽化進展受到低溫和降水的影響。當日均氣溫達15℃時羽化開始,日均氣溫17-19℃時羽化達高峰。平均氣溫23—25℃、相對濕度75%一80%最適于卵的發育;平均氣溫24—26℃、相對濕度70%一80%最適于幼蟲的發育。當溫度高達32—38℃或降至13—14℃,相對濕度在30%-50%或更低時,都不利于此蟲的發生。尤其在高溫低濕下,卵塊干癟,幼蟲畸形,蛹干死或發育不正常,成蟲產卵量極低。一般當春季日均氣溫達15℃時,成蟲開始羽化,秋季氣溫低于15℃時則停止活動,蛹進入滯育。一年中日均氣溫在15℃以上的天數,為此蟲全年的活動期。據報道,此蟲完成一個世代需要的有效積溫為885日度。在25℃下,臨界光周期為14小時30-45分鐘。
其科,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生活史為: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下旬為越冬代成蟲羽化和產卵期,每只一次平均產卵500~800粒,最多可達2000粒,年平均繁殖后代3000萬頭,最多可達2億頭以上,卵孵化率95%以上,其種群數量以幾何級數激增。第一代幼蟲5月上旬開始為害,一直延續至6月下旬。其中,1~4齡幼蟲多結網為害,5齡后的幼蟲開始脫離網幕,分散為害,進入暴食階段,6齡幼蟲開始成群轉移。7月為第1代成蟲期。第2代幼蟲7月中旬開始發生,8月中旬進入為害盛期,8月中旬第2代成蟲開始出現。第3代幼蟲從9月上旬開始為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蟲陸續化蛹越冬。(第一代卵期在4月底至5月上旬,卵期10-15天,卵顏色由綠--黃--黑褐色--孵化。據觀察,實驗室內卵塊11天孵化;大田15天左右。這與大氣溫度影響有關,溫度高則卵期短,反之則卵期長。5月16日進入卵孵化盛期,多在5月中、下旬孵化幼蟲;孵化后一般2天結網。第一代幼蟲結網盛期在5月中、下旬。 6月上、中旬是第一代幼蟲為害盛期,整個幼蟲期35-40天,共7齡,4齡幼蟲破網危害,網幕期大約15-20天。6月下旬老熟幼蟲陸續下樹化蛹,蛹期8-10天。6月底發生第一代成蟲,7月上旬是第一代成蟲羽化高峰期,第二代卵期在7月上旬末下旬初,卵期8—10天,7月中旬至8月上旬是第二代幼蟲危害期,8月中旬老熟幼蟲下樹化蛹,8月下旬初是第二代成蟲羽化期。第三代卵期在8月下旬,幼蟲初孵期于8月下旬末,危害期在9月份。進入10月份老熟幼蟲陸續化蛹越冬。)
美國白蛾第二代、第三代出現世代重疊現象,成蟲有趨光性,飛翔力差。各代成蟲的產卵場所有差異,越冬代成蟲多產卵于樹冠下部,而第二代、第三代則在樹冠的中上部產卵。1—3齡幼蟲在樹冠內結網群集危害,被害植物葉片呈現白膜狀而枯黃,嚴重的僅留葉脈,4齡后分散取食進入暴食期。老齡幼蟲食葉量大,嚴重時將樹木吃成光桿。
---、傳播途徑
美國白蛾的自然傳播主要靠成蟲飛翔和老熟幼蟲的爬行,成蟲一次飛翔距離在100 m以內,遠距離傳播主要是5齡以后幼蟲和蛹隨寄主植物,人為傳播主要靠各蟲態經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進行,如5齡以后幼蟲和蛹可隨交通工具、包裝材料等進行遠距離的傳播。
適生范圍
美國白蛾卵的孵化率一般在90%以上,卵的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分別為13℃和80~85日度。越冬代蛹因低溫、感病、被捕食或被寄生等原因死亡率較高,有時高達70%~80%。
美國白蛾的發育起始溫度是10℃,完成一個世代需要800日度。短光周期和低溫是美國白蛾越冬滯育的主要誘因。
關于美國白蛾與美國白蛾防治技術
參考資料:關于美國白蛾與美國白蛾防治技術 綜合1(2009-04-09 08:35:38)
2022濟寧美國白蛾預警美國白蛾最新消息
濟寧市發布美國白蛾預警信息
美國白蛾又名美國燈蛾,屬鱗翅目燈蛾科,屬典型的多食性害蟲,是世界性檢疫害蟲,它的繁殖力極強,寄主數量多,傳播途徑廣,疫情暴發危害極大,2003年被列為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
3月25日,全市完成285處美國白蛾蟲情監測點設立,并全面啟動美國白蛾成蟲監測,實行兩天一調查一上報;4月20日,開展美國白蛾卵及幼蟲調查周報告;4月27日,全面實行美國白蛾監測調查日報告;5月3日,美國白蛾已進入成蟲羽化盛末期及卵孵化始盛期。截止目前,全市美國白蛾成蟲誘集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大,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成蟲監測情況】
截止5月3日,全市誘集成蟲13426頭,較去年增加12026頭;3月26日,梁山縣監測到第一頭成蟲,較去年提前4天;成蟲羽化高峰期為4月20日-28日,較去年提前8-10天。
【卵監測情況】
4月15日,梁山縣首次發現卵塊;4月25日,鄒城市、魚臺縣、嘉祥縣發現卵塊;4月26日以來,泗水縣、汶上縣、任城區、兗州區、曲阜市等陸續發現卵塊。截止5月3日,全市已調查發現卵塊124個。
【幼蟲監測情況】
4月24日,梁山縣、鄒城市發現幼蟲,較去年提前6天;4月27日以來,任城區、魚臺縣、兗州區等陸續監測到幼蟲;截止5月3日,全市共調查發現幼蟲26處。
【發生趨勢預測】
★發生時間預測
依據全市美國白蛾越冬代成蟲羽化高峰期,結合溫度、濕度等氣候因子,采取期距法預測:全市美國白蛾卵孵化高峰期為5月7日-15日,較去年提前5-7天,即5月7日進入美國白蛾第一代幼蟲防治期。根據美國白蛾發生規律,預測5月12日-28日為美國白蛾第一代幼蟲1-4齡期,即美國白蛾第一代幼蟲最佳防治期。
★發生區域預測
綜合縣市區預測分析,美國白蛾第一代幼蟲將在全市普遍發生,局部呈中度以上發生。
預測中度發生區域
任城區
長溝、安居、南張、唐口、喻屯等
曲阜市
小雪、陵城、王莊、石門山、防山等
鄒城市
嶧山、看莊、張莊、千泉、鳧山、鋼山、石墻、郭里等
微山縣
夏鎮、昭陽、歡城、南陽、馬坡等
魚臺縣
張黃、王魯、濱湖、谷亭等
嘉祥縣
仲山、金屯、黃垓、孟姑集等
梁山縣
拳鋪、小安山等
高新區
洗河、柳行、黃屯、接莊等
經開區
疃里、馬集
防治方法
1、剪除網幕
美國白蛾幼蟲吐絲結網時在樹木外緣可見較明顯的網幕。用高枝剪或修枝剪將網幕連同小枝一起剪下。剪網幕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破網,以免幼蟲漏出。剪下的網幕集中燒毀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蟲應立即殺死。同時,對周圍百米范圍內進行噴藥,可以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2、噴藥防治
幼蟲4齡前,可選用25%滅幼脲1500-2500倍液、20%除蟲脲懸浮劑2000-3000倍液、5%殺鈴脲懸浮劑1250-2500倍液、25%阿維滅幼脲1500-2500倍液、25%甲維滅幼脲1000-2000倍液、1%苦參堿1000-2000倍液等藥劑開展防治。
幼蟲4齡后,可選用2%阿維菌素1000倍-1500倍液、2%甲維鹽10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2000-4000倍液、2.5%高效氟氯氰菊酯1000-2000倍液等進行樹冠噴霧防治。
在此呼呼廣大群眾,能手工清除白蛾幼蟲的,就手工清除,莫要一味等待噴灑藥物。
全民行動一小步,文明城市一大步。請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共同防治美國白蛾,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濟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