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是一類淡水魚,在各地淡水之中都有分布,也基本都可以垂釣。在垂釣鯽魚的時候,需要根據周圍的垂釣環境來決定最合適的方式,比如餌料的選擇就是如此。在冬季,可以垂釣鯽魚,而且在一天之中最溫暖的時候垂釣鯽魚,也是十分普遍的。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需根據冬季的特征準備好合適的餌料。
從味型來看,此時最好用腥味的,因為腥味這種味型在寒冷的冬季對于鯽魚的吸引力更大一些,而且在水中穿透力也是比較強的。可以直接用活餌,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拉餌。使用合適的谷物原料和腥味小藥制作出拉餌,放在拉餌盤中,在使用的時候用魚鉤鉤住一些餌料,輕輕將魚鉤拉出,就是拉餌了,比較方便。
二、冬季野釣鯽魚拉餌調漂技巧上文已經介紹過,冬季可以進行野釣鯽魚的垂釣活動。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將拉餌作為餌料。除了準備餌料之外,調漂也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需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特征來調漂,調漂技巧如下:
1、利用拉餌找底:拉餌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餌料比較輕,所以在找底的時候可以不用重鉛,直接用餌料找底比較合適。具體操作時,將雙鉤上的餌料掛好,拋入水中,然后上拉浮漂找底,這樣在正式垂釣的過程中找底就是比較準確的。
2、注意調目和釣目的關系:在調漂過程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調目和釣目的調節,這兩個參數都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在冬季,并且使用的是拉餌,此時盡量讓調目低于釣目,比如調平水的時候釣1目或2目,調2目的時候釣3目等等。這樣就可以讓餌料處于躺底狀態,更容易接觸到鯽魚。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冬季如何釣鯽魚
問題一:冬天怎樣野釣鯽魚 推薦釣鯽魚配方:紅魔1號(70%)+紅魔2號(20%)+天元黃鯽(10%)+香虎適量,建議用拉餌,冬季拉絲出的較慢,可用溫水調餌,或者加適量拉絲粉,拉餌在水中的動態效果較好更能吸引魚的注意力,而且拉餌對于冬季開口比較小的鯽魚來說入口性會更好。用桿:冬季在很多地方釣魚速度都不會很快建議用比較軟的插節桿,長度根據所釣水域而定。用線:冬季魚的吃口比較輕,在線組的選用上盡量要精細,在這個季節魚的力量不會很大,所以用比較細的線組只要大家操控得當一般不會出問題,而且還可以享受軟桿細線博“大魚”的樂趣。推薦線組:主線0.3號,子線0.1號(半斤以下的鯽魚) 主線0.6號,子線0.2號(一斤以下的鯽魚)。對于在控魚等各方面不是很熟練的釣手建議用0.6主線,0.3子線就足夠了。用漂:建議使用號數比較小的浮漂,如:天元九連貫紀念漂1號,巧手1號;何蔚藍冬釣大棚專用浮漂;化紹新小百靈1號,佛手等。用鉤:在知道對象魚大小的情況下盡量選用鉤條細,鉤號小,比較鋒利的鉤。建議選用從杰飛3號,四號金袖等配件:針對冬季魚咬口輕的狀況在線組的配置上盡量要突出輕,細,小等要點。太空豆選用較細,體積小的。八字環,鉛皮座也要盡量小。 釣法:調漂:最好調三目一線,抓向下陰的那一口。 拋桿頻率不要間隔太長,盡量擴大霧化區域,在魚比較少的地方可以在桿架正前方形成一個扇形的霧化面,提高拋桿頻率,以利于與快速發現魚餌,并將之留住而釣之。
問題二:冬天怎么釣大鯽魚 冬天釣大鯽魚技巧 冬季釣大鯽魚技巧
1、天氣:
最高溫度不超過8℃、最低溫度不低于0℃、晝夜溫差越小越好、最好是陰天、這樣的天氣溫度變化不大、幾乎全天上魚、如果氣溫在1-5℃之間、釣上的鯽魚有不少超過0.5千克、有時還能釣上千克重的特大鯽魚、外出釣魚時要本著無風比有風好、小風比大風強的原則出釣!
2、釣點:
只要水深在5米以上、水底有大量的亂石塊或枯樹枝、有沉船地方也可以、如果是陡岸或斜坡,也能上魚、只是上大鯽魚的機會少點!
3、餌料:
以炒香的碎豆餅、藥酒泡小米、商品鯽魚餌、再放入幾塊磨碎的水果糖加釣點水混和均勻喂窩、第一次喂窩用量要大、一般在0.5千克左右、以后要隨著上魚量的減少而補窩、要喂成放射窩或扇形窩、以窩點為中心、向前方、左前方、右前方撒幾條直線或半圓(習慣了、呵呵)、吸引遠處的大鯽魚前來覓食、用大平2號紅蚯蚓、紅蟲不如蚯蚓釣上的魚大!
4、釣組:
白狐2號鉤、此鉤鉤條細、鉤把長、鉤門窄、鉤尖鋒利、韌性好、易掛蚯蚓、鯽魚索餌時只張很小的嘴就能把鉤餌吸入嘴中、用柔軟不彎曲的直徑0.18毫米線做腦線、0.24毫米線做主線、就算釣上條千克重的大魚也能應付、浮力小的漂、墜就小、能減少魚吸餌時的阻力、細長漂更能準確的提供寒冷天氣魚吃餌的動作、以上鉤、線、漂配備起來的釣組,大鯽魚在吸餌時的阻力能減少到最小、只要漂動、提竿準能得魚!?
魚竿可用5.4米以上的中硬調碳素手竿、調漂時要一鉤微觸底、一鉤懸浮、釣靈、浮漂只留一目在水面、要密切注意浮漂的動作、因為水深、只要浮漂上升或下降半目甚至更少就可提竿、上鉤的多數是大鯽魚、吃的大多是底鉤、拴鉤時上下鉤相差2-3厘米即可、這樣、能增加一竿上雙魚的機會!
最后提醒大家:
冬天外出垂釣時一定要穿暖和、因為釣大鯽魚的日子都是特別冷的時候、尤其是手腳和耳朵、很容易被凍傷、垂釣時要隔不長時間站起來走動走動、搓搓手和耳朵、促進血液循環、這樣、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凍傷了!
問題三:冬釣鯽魚技巧 鯽魚文靜膽小,吃鉤品味高叫人看了舒心,釣上岸來開心。而垂釣鯽魚則又是最基本的技巧鍛煉,所以釣魚人也最喜愛釣鯽魚了。在冬季釣鯽魚難度上要比其他季節的要大,但也是有規律可尋的。這里就介紹一下南方冬釣鯽魚的五條要領。
一、選好穩定的釣時
一定要堅持穩定才出門。穩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氣溫穩定,不管天晴或是天雨,只要有一個連續三天以上的穩定的溫度,就可野釣,千萬不能在晴雨轉換或溫度升降較大時外出;二是水位穩定,野釣小河或有發電站的水庫時,一定要在外出前掌握釣點的水位是漲是落是平,無論是漲或是落水,必須有三天的穩定時間才能出釣,一般說來,水漲水落之日是最不好釣魚的。
二、四個標準衡量釣位
1、背風,風吹起小浪或無浪之處,小河選回水處。2、向陽,全天都能被太陽照射。3、宜淺,冬天釣鯽魚,水溫在5-10度時,釣50-180厘米內為宜。如果水溫在5度以下時,可在200--600厘米內的樹邊釣。4、挨草,小河或塘堰最好能挨草草邊。總的講,在晴天一定不能釣得太深。冬天釣鯽魚的最好位置是180厘米深的向陽背風的草草邊、老樹下、回流中。
三、一竿獨釣
用3.6-5.4米的硬度好輕便的魚竿,釣草邊最好用一根竿,如果竿多了,忙不過來時,上魚后魚往草里一鉆,不但失線,還要鬧窩。
四、多窩少餌
冬天鯽魚開始找草戀愛,游動范圍小,一般幾條魚有一個固定的空間,所以在打窩時一定要每隔10米打一個窩子(或5、6米),至少打5個以上的窩子,每個窩打泡米最多30克,以后補窩每次5-10克,過多反而效果不好。
五、逗釣主動
要勤走動,每個窩子下三至五次釣線,用活蚯蚓釣(也可用其它釣餌),每次下線后輕輕上提20厘米,窩內有魚必吃,最多一個窩子釣兩條鯽魚后就要補窩,并做到補窩后立即去釣另一個窩子,這樣來來 *** 的釣,又運動,又不冷,又有好收獲。如果水底有干草,在上蚯蚓前先上一粒白泡沫塑料在釣鉤處,逗釣時效果更好。
按照這些要領去操作實行,在做好保暖措施,并多注意當心腳下的支撐物,以免滑入冰冷的水里,這樣就可盡享冬釣之樂了。
問題四:冬天釣鯽魚怎樣調漂最靈敏 釣鯽魚如何調漂,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一、選漂
在野釣的選漂上,底釣時最好選用細長硬尾的浮漂。(浮釣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漂)由于這種細長示標,自身可產生的浮力小,這樣對餌重的反應靈敏。容易感知鉤餌在水底狀態。其二可以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時,有一定兼容性,且對釣組狀態影響不會太大。
二、調漂
野釣調漂,推薦大家將單餌調漂做為首選,即:半水掛單餌調平水。釣二目。這種調漂方法的好處時是,不論你拋鉤在不在同一釣點上,都能確保底鉤著底,上餌輕觸底。(具體調漂方法,大家可以參閱相關文章)
三、反復試底找好釣點
浮漂調好后,不要急于垂釣,最好是掛稍重一點的餌,有意識的在你所選取的釣點上前后左右多拋幾竿。一方面可以做窩誘魚,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打竿,摸清釣點水底的基本情況。找到最適合的停鉤的位置。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總能找到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如亂石從中的一小塊沙地。斜坡上相對平緩一些地帶。這樣地方找到后,就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確定幾個參照物進行定位。如在前方找個參照物,來確定拋竿的方向。再根據拋竿后收線的多少,或揚竿的角度來確定釣點的離岸位置。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做到定點了。
四、精調
一但釣點選定好了,那么水深也就相對穩定了。這時我們再根據魚情來精細調漂。或是調鈍,或是調靈就方便多了。
但無論你如何調漂,都要對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做到心中有數。
五、根據的吃口來反正調漂
除了根據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做這樣歸納只是個大概,目的是為精細調漂做一種參考。
如鯽魚吃鉤時上送就比較多,應屬正常。魚群密集時,半水中也有可能多中雙尾。
如何把握這個度,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多觀察,多思考,多用心體會。一旦熟悉了,也就不必太局限于調幾釣幾了。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在野外釣魚,最好是選擇水深在三到四米以內,較為安靜的地方垂釣。釣的水太深,不僅找點難,而且因風速、水流、中層小魚、信號衰減等因素的影響,無論你怎么調,也都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這也是臺釣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
問題五:冬季怎樣夜釣鯽魚 樓主你好,對你的問題我有幾點看法供你參考
1、由于魚是變溫動物,雖然你在萬州氣溫還戶較好,可以進行夜釣,但效果已經不如夏季了,所以建議你可以的話還是早上八點打窩,九點到下午4點垂釣
2、若你確實想夜釣,這個溫度在萬州也是可以的,由于天氣涼,鯽魚喜歡葷餌,因此可以用加入蝦粉等葷腥餌料的面餌,也可以用蚯蚓,紅蟲,試試哪種效果好就用哪種。野釣的話水深在一米五至兩米五之間比較好,不要過深。
3、關于釣點。可以在大水面的進水口或者出水口就、可以選在水草邊,也可以選在白天有人垂釣打過很多餌料的地方,但要注意的是,夜釣選點一定要好立足,視野開闊,這樣來說比較安全。
我也是釣魚迷,但我家近處沒有可以垂釣的地方,相比之下覺得樓主你很幸福了。祝愿新年快樂,漁樂無窮。
問題六:冬天應怎么樣釣鯽魚 一、了解大鯽魚的習性。釣諺有“冬鯽夏鯉”一說,意思說冬天容易釣上大鯽魚,夏天容易釣上大鯉魚。一位釣魚前輩曾告訴過我:那是大鯽魚游籽,所謂游籽,其實就是大鯽魚為產籽而做的前期營養準備。每個水庫大鯽魚的游籽時間是不一樣的,選擇的釣點也不一樣,但釣法基本一致。
二、天氣。最高溫度不超過8℃,最低溫度不低于0℃,晝夜溫差越小越好,最好是陰天。這樣的天氣溫度變化不大,幾乎全天上魚。如果氣溫在1-5℃之間,釣上的鯽魚有不少超過0.5千克,有
時還能釣上千克重的特大鯽魚。外出釣魚時要本著無風比有風好,小風比大風強的原則出釣。
三、釣點。只要水深在5米以上,水底下有大量的亂石塊或枯樹枝,有沉船地方也可以。如果
是陡岸或斜坡,也能上魚,只是上大鯽魚的機會少點。
四、餌料。以炒香的碎豆餅、藥酒泡小米、商品鯽魚餌,再放入幾塊磨碎的水果糖加釣點水混和均勻喂窩。第一次喂窩用量要大,一般在0.5千克左右,以后要隨著上魚量的減少而補窩。要喂成放射窩或扇形窩,以窩點為中心,向前方、左前方、右前方撒幾條直線或半圓,吸引遠處的大鯽魚前來覓食。用大平2號紅蚯蚓,紅蟲不如蚯蚓釣上的魚大。
五、釣組。白狐2號鉤,此鉤鉤條細、鉤把長、鉤門窄、鉤尖鋒利、韌性好、易掛蚯蚓,鯽魚索餌時只張很小的嘴就能把鉤餌吸入嘴中。用柔軟不彎曲的直徑0.18毫米的線做腦線,0.24毫米的線做主線,就算釣上條千克重的大魚也能應付。浮力小的漂,墜就小,能減少魚吸餌時的阻力。細長漂更能準確的提供寒冷天氣魚吃餌的動作。以上鉤、線、漂配備起來的釣組,大鯽魚在吸餌時的阻力能減少到最小,只要漂動,提竿準能得魚。
魚竿可用5.4米以上的中硬調碳素手竿,調漂時要一鉤微觸底,一鉤懸浮,釣靈,浮漂只留一目在水面。要密切注意浮漂的動作,因為水深,只要浮漂上升或下降半目甚至更少就可提竿。上鉤的多數是大鯽魚,吃的大多是底鉤,拴鉤時上下鉤相差2-3厘米即可,這樣,能增加一竿上雙魚的機會。
六、釣法。多點布窩,星漂輪釣,應是積極有效的方法。這一時期大鯽魚游籽通常是三三兩兩在一起,用酒米打上3-5個窩點,用傳統的七星漂釣組輪流施釣,一個窩子釣起1、2條后,就及時用酒米補窩,再釣另一個窩,沒魚的就淘汰,如此輪釣下去,比死守一個窩子的效果要好。 注意:外出垂釣時一定要穿暖和,因為釣大鯽魚的日子都是特別冷的時候,尤其是手腳和耳朵,很容易被凍傷。垂釣時要隔不長時間站起來走動走動,搓搓手和耳朵,促進血液循環,這樣,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凍傷了。
問題七:冬季什么樣的天氣適合釣鯽魚 一般人認為,冬天對于釣魚來說,是刀入庫的日子,其實不然,冬天釣魚大有作為呀,而且相反,冬釣相對于其他季節,有一些明顯的特性,也有許多的優勢。
一是冬天的魚自然沒有其他季節活躍,但絕不是不吃不動,冬天能釣鯽魚、鯉魚、鳊魚,冬天的魚吃口老實,信號小,但小雜魚很少,假信號也很少。
二是冬天魚不愛活動,喜歡集群于深水中、雜草中過冬,只要釣魚人懂得尋找魚群,釣上一條這里就是一窩,照樣很爽。
三是冬天宜走不宜守。畢竟冬天的魚活動距離不長,體能消耗不大,食欲不如其他季節旺盛,吃一條蚯蚓可以慢慢消化幾天時間。打一個窩子,至多能把窩子附近不遠處的魚誘過來,遠處的魚即時能聞到誘餌的香味,也未必愿意屈尊過來吃一口。
所以人常說:夏天魚找餌,冬天餌找魚。冬天釣魚不管什么釣法,固守不是好辦法(高密度塘除外),應提著竿子,找你認為可能有魚的各種地方釣,并且要不停的引逗。因為釣點多,往往比夏天固守一處釣的魚還多。
具體釣法:
冬天釣魚可謂不拘一格,可以掛蚯蚓紅蟲傳統釣,可以用臺釣釣組掛紅蟲,也可以用餌料,也可以海竿串鉤掛紅蟲。
在自然水域,魚密度不大的時候,用餌料比較難釣。冬季用餌香型一定要濃。香餌用麝香系列餌,比較適用于冷水,腥餌用老鬼腥鯽、冬鯽、紅蟲1號2號這些濃腥的餌料,最好先打部分餌料作為窩子,然后用拉餌釣,效果好一點。
1、傳統釣:傳統釣就是打幾個窩子,然后走釣。
2、臺釣紅蟲釣法:可打窩子,類似于傳統釣法。可不打窩子,一般傾向于不打窩子,到處蒙,也能上魚。釣組空鉤調平水
或一目,釣兩目,因為紅蟲很輕,這樣是確保到底。用有倒刺的小鉤子,橫穿三四條紅蟲,不要擔心露鉤尖。漂相是穩穩的送漂,也有下頓或黑漂。
3、海竿串鉤釣法:輪子上上細線,用1號線,0.8號子線,栓4~5只鉤子,餌用紅蟲,掛小號鉛墜,打向水域的深水處。
這樣的釣法提竿時機很難把握,一般是在 *** 輕響兩次時輕提竿,感覺有魚就搖起來,無魚緊線后繼續等信號。
冬釣的天氣以初雪天最佳。剛才還一鉤不動的水域,當雨夾雪紛紛而至時,鯽魚忽然開口瘋咬,其次是氣寒水暖的天氣,
鯽魚攝食較歡,這種天氣清晨可見水面有蒸汽上升,可考慮選擇水較深的小型水庫,釣堤壩或堤壩周圍石塊 *** 的山坎旁,
大概這些地方的地溫較高,魚喜歡待在那兒。也可考慮存魚密度較大的小面積淺水魚塘,但下鉤應盡可能離岸遠一些。有人以為冬天的晴天是釣魚的好天,晴天只有較淺較平坦的小面積水域偶然可以釣到鯽魚。其原因,大約是在太陽光直接照射下,導致水溫上升使魚聚集在此。
為了增加漁獲量,冬天釣魚可以在不同的地點多打幾個窩,可以在同一釣位使用 2 支或 3 支釣竿,深淺遠近兼顧。某一釣點倘若有獲,則應當死守,且作為下次垂釣的優先選點。
冬天適合釣魚的天氣總結:
一般的陰天,甚至刮風、風雪等寒冷天氣都是秋末、冬季和春季垂釣鯽魚的好天氣,而冬季的晴天出釣則應在上午10時以前和下午4時以后,才會有魚咬鉤。所以冬釣鯽魚選擇天氣的要訣應是:釣陰不釣晴,釣晴兩頭行。
問題八:冬季野釣鯽魚餌料什么最好 釣鯽魚的一般原則 要根據垂釣水域長期用餌的習慣配餌,或者使用鮮活蟲餌及動物性粉餌。在人工養殖塘內釣魚,可以先用本塘飼料打窩,用紅蟲、蚯蚓或當地魚愛吃的其他蟲餌施釣。如果魚塘一直沒有斷料,用飼料配制的釣錯也能釣上魚來。 每次投料做窩不易過大,可以多選幾個地方做窩,輪換著釣。因為冬季魚不再離窩覓食,只能尋窩而釣,沒有色的地方打再大的窩子,也難把魚誘過來選擇釣點時要找向陽背風、水流平穩、深淺適中、水底坑洼不平的主水域分支上游或轉彎處。如果主水域中有溫度較高的支流和進水口,也是首選之地一些有枯草、雜枝、木樁、石堆的地方,也是魚群窩集的本要場所。 冬季釣魚,無論你是“傳統釣”還是“臺釣”或是“競技釣”,都要盡量使用細線小鉤和靈敏度高的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線組的靈敏程度,便于魚吃餌和信號的足量傳遞。一般的塑料漁線,在冬季溫度較低的水中會變僵硬,導致浮標過于靈敏,經常出現虛假信號。拴鉤用的子線可以改用釣魚專用的軟質黑絲線,這樣可以減少浮標的假信號,提高中魚率。 釣鯽魚用紅蚯蚓就最好了 一、 注意合理選擇出釣時機 冬季的氣溫往往在零攝氏度以下,但在有暖空氣過境時或冷空氣到來前的幾天時間,氣溫會回升5~10℃,此時為出釣的絕佳時機,刮南風、東南風、西南風時,有利垂釣。無論風向如何,一旦超過四級風力,則垂釣效果較差。 二、 注意合理選擇釣位 冬釣鯽魚往往選擇靠北岸水深1。5~3米,附近水下叢、亂石堆等物的背風向陽冰面作為垂釣地域。垂釣前先以垂釣者為中心,在半徑2~4米范圍內呈扇面形鑿出數個冰洞,以便一處不上魚時可換一個。冰洞靠釣手一側要鏟成緩坡狀,以利抄魚。 三、 注意合理選擇釣餌 鯽魚冬季覓食遠不如夏季,所以冬季釣鯽用餌以“葷”、“香”為主。可以選擇紅蟲細蚯蚓作為首選釣餌,以商品餌和顆粒作為替補備用。
問題九:冬季釣鯽魚如何看漂 小鯽魚由于嘴小,吃食時是一點一點的,浮漂就會不停上下起伏,應抓住下沉時機提竿。 大點的鯽魚浮漂就是先一沉說明此時魚餌已在魚的口中,應穩一下在及時提竿,若等到再漂浮起來的時候(不動了),說明魚餌已被食,應及時查看魚餌。 像你說的現象,最好別忙提竿,容易掉空。 腥的好些。
問題十:冬至到了,冬天釣鯽魚有什么技巧 寒的冬天,也能釣到魚,特別是鯽魚,這是向科學根據的。從物理學角度看,水面溫度即使降至0度,甚至更低,深水區的水溫也能保持在4度。而一般魚類的最佳生長水溫是 15~25度,超過 30度或低于 4度時即不吃不動。鯽魚屬耐寒魚類,在4度時還是照常進食。它們為廠生存和次年的繁殖,只要自食可吃仍不會錯過機會,所以寒冬也能釣鯽魚,如果得法,甚至可以做到鯽魚滿簍。
釣具要小巧靈活
釣諺云:“冬釣鯽魚三大巧,竿長、線細、魚鉤小。”手竿宜長,以5.4-6.3米為好,因寒冬釣點離岸邊較遠,竿長才能釣遠、釣深。漁線易細,以進口 0.l-0.15毫米為宜。魚鉤宜小,以進口4-6號鉤為宜。此外,墜子宜小而重,可將粗保險絲捶平、捶薄,剪成小長方形裹在漁線上。浮漂宜用細長漂,以“七星浮漂”的三粒為好,一粒在水中,一粒在水表,一粒平躺在水面。這樣小巧靈活的釣具配置,主要是針對寒冬鯽魚活動量小、吞食時嘴張得小、攝食動作輕微等特點而設計。此外,釣組整體靈敏度高,有利于觀察鯽魚拱餌咬鉤的微弱信號,以便把握提竿時機,擴大約獲量。
天氣要晴暖無風 寒冬釣鯽魚,要選擇晴暖無風的好天氣卿魚在寒冬時節,對天氣的陰、晴、風、雨、雪等各種因素都有敏感的反應。因此,嚴冬釣鯽魚,天氣便成為影響獲魚多少的重要因素。理想的天氣是;晴暖無風、陰但溫暖、寒潮l-2天后氣溫陡升時。不理想的天氣是:陰雨連綿、風雨交加、寒潮襲擊、雖晴但冷等。這是因為晴暖人風的天氣,氣溫相對高些,鯽覓食較活躍。
釣午
釣諺云:“冬釣午”,寒冬一日之中鯽魚咬鉤的最佳時間是 9-15時,此時氣溫、水溫較高,是魚兒活動覓食的好時機。其他時間,由于氣溫、水溫較低,鯽魚處于冬眠或半冬眠狀態,少吃少動,很難有魚上鉤一中午出釣正合時宜。
釣場宜小水域 寒冬釣鯽魚要避開大水域和流動性水域,宜選擇小水域。水面小吸熱快,水溫相對高些。水深的池塘更理想,一是魚多,二是容易上魚。 要釣潭、釣陽 潭者,指水域的深水區。寒冬,鯽魚游到深水區“避寒”。因此,釣點應選擇在水深l-2米處下鉤為宜。寒冬釣深,并不是說水越深越好。水深超過6米以上,光照不足,天然餌料缺乏,沒有鯽魚棲息、覓食,豈能釣到魚!陽者,是指垂釣水域中向陽的地方。鯽魚對水溫變化極其敏感,在同一池塘,魚兒多棲息和覓食于向陽的一側,故釣點應選擇朝南的一側。如果向陽一側伸竿有障礙,側陽亦可。
魚餌要香、要活 寒冬釣鯽魚,誘餌要香,以“藥米”為上乘。其做法是取靈草50克、排草6O克、香松50克小茵30克、滑石 30克、大黃 10克(均為無毒中草藥),放人高粱白酒浸泡,一個月后就可使用,但泡的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垂釣前夕,將藥酒倒人少許盛有大米的塑料瓶中,制成“藥米”,“藥米”下水之后,香味很濃,鯽魚特別喜歡吃,而卻久留不會游走,若釣行手中無“藥米”,也可用麥麩、酒浸碎米、玉米渣。菜籽兒餅。啤酒糟、食品屑兒等,攙人少量的食用香精或曲酒、糖,效果也不錯。寒冬釣鯽魚的釣餌一般是活食唱主角。線蟲、蚯蚓效果最佳這兩種釣餌腥味濃、蛋白質含量高、顏色紅艷,下水后又能蠕動,鯽魚見到如此美餐,豈能放過!
有些池塘,鯽魚吃慣了素餌,用索餌作釣餌也不錯,可用紅黃(紅薯)粒、玉米粑、面粉、啤酒糟中未爛的麥子、玉米粒,如果加點香精、曲酒、糖,效果更好。 把握握竿時機 寒冬水溫低,鯽魚游動、覓食的速度慢,以釣守窩為佳。打窩后,鯽魚游進窩點需半小時左右,故要耐心等待,切不可“蜻蜒點水”,頻頻換位。下鉤之后,還應隨時提動釣鉤,使死餌變活餌, *** 魚的食欲,誘它上......>>
冬季野釣鯽魚用什么餌料最好
冬天釣鯽魚用活餌、活餌加強版、肉夾饃、蝦拉。
1、活餌。
釣法不同,在用餌的思路上也是不同的。先介紹下傳統釣的用餌方式,主要還是以蟲餌作為主打,因為活餌在冬釣首先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傳統釣更擅長逗釣,讓原本就活動的餌料更加活動,非常容易撬開魚口。
所以當氣溫越低時,使用活餌逗釣的效果就會越好。活餌的用法較多,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掛鉤使用,但是要注意及時更換餌料,保持活餌始終是鮮活的,這會非常有效的提升咬鉤量。
其次就是紅蟲球,冬季釣大體型鯽魚或者翹嘴比較有效。但是經驗告訴我們,餌團較大而且較重,很難釣到體型較小的鯽魚。如何取舍,就看釣場目標魚的體型大小了。
2、活餌加強版。
直接使用當然是落了下乘的。因為活餌自然聚魚進窩的能力稍差,打窩雖然可以聚魚,但是打窩之后還需要注意補窩、養窩等操作。
所以蚯蚓蘸粉,紅蟲包食釣,蚯蚓攪拌丁香油,或者蚯蚓掛鉤之后蘸香精、蜂蜜、糖水等方法才是效果更好的。粉狀餌料、液態餌料可以起到持續的誘魚效果,這樣往往不需要補窩,也減少了補窩不當造成死窩現象的出現。
簡單來說,活餌的加強版是把持續聚魚和誘魚咬鉤分開的,會更加科學一些。
3、肉夾饃。
臺釣自然少不了商品餌的使用,如果使用商品餌,要注意味道要濃郁一些,香或者腥均可,講究的是大香大腥。更需要注重狀態,要確保餌團小而且輕,這樣才比較好入口一些。
比較好的用餌其實還是離不開活餌,紅蟲肉夾饃才是冬季臺釣鯽魚比較好的餌料。搭配也是有講究的,紅蟲的占比要適中,量大的話就不得不增加拉絲粉,這會導致餌團稍大,狀態越用越差。
粉餌要選擇香味的,細分狀,比重輕,吸水膨脹更好的,這樣的紅蟲肉夾饃拉餌之后餌團小而且輕,每個餌團有2-3條紅蟲就行。
4、蝦拉。
還有就是蝦拉,這個成本稍微高一些,不過冬季用餌的量比較小,所以還是可以承受的。蝦拉的特點是味道純正,畢竟蝦才是鯽魚經常吃到的食物,而且從小吃到大。
其次是狀態非常好,餌團小而且輕,適口性極佳。不需要逗釣,依然會有不錯的魚口。準備白蝦,冷凍之后解凍,這樣比較好去殼。
取出蝦肉之后用刀背剁成蝦蓉,按照一個方向反復攪拌,裝袋備用。到水邊之后,用手蘸一點水把蝦蓉打散,撒上蝦拉伴侶就可以了。
冬季野釣鯽魚用什么味型餌料為主,有什么垂釣技巧
冬季野釣鯽魚用腥味餌料為主,因為冬季氣溫比較低,如果用香味或甜味的餌料,擴散的速度不是很快,而且持久度也行,這樣會給垂釣增加難度。腥味的餌料味道比較大,而且擴散的速度相對快一些,能更好更快地將鯽魚吸引過來。腥味餌料的種類較多,像蚯蚓、泥鰍、線蟲、小魚、小蝦、螺肉等,都是可以用的。
冬季野釣鯽魚用腥味餌料為主最好,因為腥味餌料相對其它的餌料來說味道更大,擴散的速度也更快,可以更好地吸引鯽魚。而香味或甜味餌料,味道并不是特別濃郁,而且味道也不持久,在冬季很難吸引到鯽魚。當然,如果可以在其它的餌料中加入一些小藥,那么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垂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餌料。
1、選擇位置:冬季野釣鯽魚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只有選好合適的位置,才能釣到更多的鯽魚。鯽魚喜歡在橋墩下、洄水灣、亂石中活動,冬季的時候,最好選擇向陽和背風的方向,這樣釣到的鯽魚會多一些。
2、調整魚漂:鯽魚咬鉤的動作不大,在釣之前需要將魚漂調的更加靈敏一些,這樣才能及時發現魚兒是否咬鉤。
3、提前打窩:冬季要想釣到較多的鯽魚,就要提前打窩。冬季打的窩要比其它季節小一點,這樣鯽魚會更加集中一些,也可以降低垂釣的難度。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