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斑馬魚的肚子大小是很難準確的判斷它們什么時候產卵的,因為它們是卵生,在產卵前,雖然腹部會變大,但是并不會特別明顯,飼養者還要看它們的其它變化來判斷產卵的時間。正常來說,斑馬魚在生產前,體色會變淡,腹部會有一些透明,有的還會出現淺藍色,臀鰭的顏色會變成淡黃色。斑馬魚在產卵前,雄魚還會不斷的追逐雌魚,飼養者在發現這些表現后,就可以將它們放入繁殖箱內隔離了。
二、斑馬魚怎么產卵斑馬魚雌魚和雄魚到了繁殖的季節會自己配對,它們會不斷的相互追逐,在追逐的期間完成配對,配對成功后,雌魚就會開始產卵,雌魚產卵后,雄魚會緊隨其后排精,讓魚卵變成受精卵。它們繁殖速度是比較快的,一般前一天放入繁殖缸,第二天中午就會完成繁殖。斑馬魚有吃卵的習慣,在它們繁殖后,飼養者最好將它們立即撈出,避免它們將魚卵吃掉。另外,等待一小段時間后,受精卵就會變成透明的,未受精的魚卵就會變成白色,飼養者需要將未受精的魚卵撈出,避免污染水質。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回答
1、產卵征兆:肚子明顯變大,生殖孔外突,腹部變為粉紅色,雄魚不斷追逐雌魚。2、繁殖方法:準備好繁殖缸和繁殖用水,并挑選2-3對親魚放入繁殖缸中,任其自行交配、產卵。產卵結束后,將親魚撈出,并將未受精的魚卵吸出。如果水溫為24°C左右,孵化時間大約為2-3天,如果水溫為28°C左右,孵化時間大約為36小時。
一、斑馬魚肚子變大了多久才產卵
1、斑馬魚光從肚子的大小無法準確推斷出明確產卵時間,需要結合其他表現綜合判斷。
2、通常情況下,當斑馬魚肚子明顯變大,生殖孔外突,腹部變成粉紅色,同時雄魚不斷追逐雌魚時,說明斑馬魚即將進行繁殖。
3、當確認斑馬魚即將繁殖后,應當將斑馬魚放入繁殖缸中飼養,然后在第二天的黎明時分至上午10點左右,將親魚撈出即可,此時可以觀察到缸底有大量沉性卵沉于缸底。
二、斑馬魚如何繁殖
1、繁殖用水的水體ph控制在6.5-7.5之間,硬度控制在6-8之間,水溫控制在25-26°C左右。
2、繁殖缸的規格為25×25×25cm,底部鋪上一層尼龍網板或者是適量的鵝卵石,保證雌魚在產卵后,魚卵落入網板下方或散落在鵝卵石的空隙中,不被親魚吃掉。
3、選擇2-3對親魚,放入繁殖缸中,任其自行交配、產卵。
4、產卵結束時間一般為第二天的黎明至上午10點左右,此時將親魚撈出,同時可在繁殖缸的底部觀察到大量的魚卵(雌魚每次產卵約300余枚,最多可達1000枚以上)。
5、晚上10點左右,如果魚卵發白,說明該魚卵未成功受精,此時使用吸管將其吸出。
6、水溫為24°C左右時,大約2-3天即可孵化出仔魚。水溫為28°C左右時,大約36小時即可孵化出仔魚。
7、仔魚在吸收完卵黃囊的營養之后,開始游動覓食,一般投喂蛋黃灰水,后續再投喂小魚蟲。
斑馬魚肚子多大才會生仔
光憑肚子大小是很難判定的。
雌魚魚體較肥大,體色較淡,偏藍,臀鰭呈淡,懷卵期魚腹膨大明顯。斑馬魚屬卵生魚類,4月齡進入性成熟期,一般用5月齡魚繁殖較好。繁殖用水要求pH6.5-7.5,硬度6-8,水溫25-26攝氏度。喜在水族箱底部產卵,斑馬魚最喜歡自食其卵,一般可選6月齡的親魚,在25厘米X25厘米X25厘米的方形缸底鋪一層尼龍網板,或鋪些鵝卵石,繁殖時產出后即落入網板下面或散落在小卵石的空隙中。
選取2~3對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中,一般在黎明到第二天上午10時左右產卵結束,將親魚撈出。其卵無粘性,直接落入缸底,到晚上10時左右,沒有受精的魚卵發白,可用吸管吸出。繁殖水溫24℃時,受精卵經2~3天孵出仔魚;水溫28℃時,受精卵經36小時孵出仔魚。
雌魚每次產卵300余枚,最多可達上千枚。水溫25℃時,7~8天的仔魚開食,此時投喂蛋黃灰水,以后再投喂小魚蟲。斑馬魚的繁殖周期約7天左右,一年可連續繁殖6-7次,而且產卵量高。其繁殖力很強,是初學飼養熱帶魚的首選品種。
斑馬魚肚子大了多久產卵,小魚怎么養
斑馬魚肚子大了以后,很快就可以產卵。因為它們繁殖的周期是比較短的,一般來說,它們腹部出現膨大的情況后,飼養者將它們和雄魚一起放入繁殖缸,如果出現相互追逐的情況,不出2天,它們就會產卵。斑馬魚的繁殖頻率也是很高的,它們每個月都會產2-3次卵,而且繁殖的量也比較大,一次可以產卵100-300枚。
斑馬魚肚子大了后大約7天內就會產卵,因為它們的繁殖周期是比較短的,而且繁殖的速度也是很快的。當它們腹部開始變大后,飼養者就可以將它們與雄魚一起放到繁殖缸內,如果發現它們有互相追逐的情況,那么它們會有很大的可能在2天內完成產卵。斑馬魚繁殖的頻率較高,每月都會產卵2-3次,而且繁殖的數量也比較大,一次可以產出200枚左右的魚卵。
斑馬魚卵受精后大約2-3天的時間就可以孵化成功,剛孵化成功的小魚仔是不會靈活游動的。此時飼養者也不需要給它們喂食,讓它們把母體中攜帶的卵黃素吸收完后,再投喂一些豐年蝦卵、熟蛋黃等。
剛出生的小魚苗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飼養者需要使用加熱棒,將水溫保持在23℃。另外水質的變化也不能太大,所以飼養者要將換水量控制在總水量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飼養者最好安裝氧氣泵,保證小魚苗生活的環境中氧氣充足。但是注意不要打開循環泵,避免水流太大,將小魚苗吸走。
斑馬魚怎么產卵,什么時候產卵
斑馬魚到繁殖季節后,飼養者需要將發育成熟的斑馬魚挑選出來,放入繁殖缸內。入缸后,飼養者保持環境適宜,它們就會開始配對,配對成功后,雌魚會先產卵,雌魚一次會產出200粒左右的魚卵。雌魚產卵后,雄魚會立即排精,此時就完成了繁殖。斑馬魚產卵后不會保護魚卵,有的還會吃掉魚卵。所以飼養者需要及時將它們隔離。
斑馬魚發育成熟后,幾乎每個月都會產卵1-2次。飼養者要想讓它們產卵,可以先將發情的斑馬魚挑出來,放入專門的繁殖缸內。繁殖缸內只要環境適宜,雄魚和雌魚就會相互追逐,追逐的過程中就會完成配對。雌魚一般會在進入繁殖缸的第二天中午開始產卵,它們產卵的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產卵的數量也是比較多的。雌魚產卵后,雄魚會上前授精,此時它們就完成了繁殖。斑馬魚沒有護卵的習性,飼養者需要在它們生產后立即隔離。
斑馬魚出生4個月的時候就會發育成熟,此時就可以進行交配和繁殖了。斑馬魚產卵沒有固定的時間,而且它們繁殖的周期很短,正常來說,它們的繁殖周期大約在8-10天,如果飼養的環境較好,它們的周期也可以控制在7天內,所以它們平均半個月左右就可以產卵一次。斑馬魚不僅產卵的頻率高,產卵的數量也是很高的,它們一次可以產100-300粒魚卵,有些體質較好的,產卵的數量會更多。
斑馬魚也有幾個別名,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俗稱“花條魚”,也有人叫“藍條魚”。它是屬于一種十分容易飼養的熱帶魚,欣賞價值很高并且也存在一定的科學研討價值。小編來提問啦,為什么斑馬魚叫“斑馬魚”呢?怎么飼養又是疑問號了哦,如果你不清楚的話,那么小編就帶你“深入水下”看看這是一種什么美麗的小家伙~。一、斑馬魚品種和特性介紹。1、名字的起因和由來 斑馬魚身體兩側具有兩到三道的深藍色條紋,會夾帶著銀色、金色的長條紋,條紋形狀美麗又簡單,在水族箱中形單影只的斑馬魚,有著類似斑馬的條紋,極具欣賞性,也正因為這樣得到了斑馬魚這個美稱。
斑馬魚是體型比較小的一種小魚,在斑馬的身上有條紋的一種觀賞魚,也是由于這特殊的斑馬紋致使喜歡養魚愛好者的喜愛。喜歡養斑馬魚的朋友注意仔細要看了,下面寵舍就來給我們介紹斑馬魚的養殖和維護。首先要預備一個魚缸,用熱水燙兩遍,再用清水洗凈,這是消毒過程。如果還不定心,也能夠放滿清水泡一兩天。由于斑馬魚閑不住,會在缸里一向游,所以它需求的魚缸空間不應該太小。斑馬魚需求空間不能小。斑馬魚習慣的水溫應該在20度到23度之間,不過對低溫的忍耐性也很強,即使到了15度也能存活,但對魚的健康成長晦氣。養殖時能夠在缸底放幾塊鵝卵石,幫助水質明澈。斑馬魚對水溫習慣好;斑馬魚性情比較溫文,能夠與其他種類的魚一同混養,但要留意其他的魚是不是合適混養的魚,以免斑馬魚被進犯。斑馬魚能夠混養;
你知道斑馬,那你知道斑馬魚嗎?沒錯,小編要說的就是一種外形小巧漂亮的斑馬魚,因其體表有著藍色、銀白色與金黃色紋路相間,形似斑馬的外表特征,而且得此名的觀賞魚。現在飼養這種魚的人也越來越多,但飼養它的人都會有一個疑問,斑馬魚可以活多久?它壽命有多長?小編早就為各位小主們整理好了這份答案,快來領取吧。斑馬魚作為較一種較為常見的熱帶魚,原產于孟加拉,后被引入中國,有著不俗的觀賞價值。斑馬魚的性格比較溫和,外型細長、好動,對于飼養要求不高,是比較容易飼養的魚類。斑馬魚的對于食物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天然的動植物和人工合成飼料都能滿足它的生長需求,最喜歡薄飼料和小魚蟲,還是個會主動搶食的主哦。
斑馬魚每天投喂一次飼料,需要控制斑馬魚的投喂量,避免因營養過多或發育不良而造成傷害,影響健康。斑馬魚需要保持良好的生存環境,保證水質清潔,定期換水。想要養好斑馬魚,還必須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氧氣含量。適宜且恒定的水溫有利于斑馬魚的生長。斑馬魚一天喂一次飼料。喂養斑馬魚可以每天一次,但需要控制食量,避免營養過剩對身體造成傷害。長期不喂食會導致斑馬魚發育遲緩。確保喂食均勻,避免因營養不均衡而造成體型大小不均。投喂時應及時清除水中殘留物質,以免變質,影響水質。飼養斑馬魚時,必須保持水質清潔,定期換水,防止細菌滋生,影響斑馬魚的健康。斑馬魚需要保持水溫在20度左右。保持適宜且恒定的水溫更有利于斑馬魚的生長。同時,水中的含氧量對于盡可能滿足斑馬魚的生活環境也非常重要。
飼料方面,斑馬魚可以吃昆蟲、蝦、魚等多種飼料。購買時建議選擇漂浮性好的飼料,以利于其食用。雜食性,斑馬魚可以吃一些火腿屑、蝦肉等,對食物沒有嚴格要求,幾乎大部分食物都可以吃;新鮮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后可以補充營養,保護腸胃。1、飼料;斑馬魚可吃魚蟲、水蚯蚓、纖維蟲、黃粉蟲、小活魚和冷凍紅蟲等多種飼料。飼料營養豐富,足以補充其日常需要。建議飼養者在購買飼料時選擇漂浮飼料。斑馬魚一般不喜歡也不能吃沉到水底的飼料。2、雜食;除了飼料之外,斑馬魚還會吃水蚤、蚊子、螞蟻、火腿屑、蝦等雜食動物。它們主要以飼料為食。它對吃的食物沒有嚴格的要求,但必須保證水質清潔。如果水質受到污染,很可能會導致斑馬魚生病。3、新鮮蔬菜;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