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班撒旦鱸的長相非常的華麗,它們的身體是呈現淡黃色的。在成魚以后身上會出現大小不一的白點,因此它們也有另一個名字叫黃珍珠寶石魚。這種魚的膽子非常的小,經常會躲在石頭縫隙里不出來。家庭飼養的時候應該減少對它們的驚動。
它們對于新的飼養環境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的。在飼養前期,它們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這個時候需要飼養者有耐心的引導。當它們的飲食恢復正常的時候,這種魚是非常容易存活的。這種魚飼養起來難度一般。
二、白斑撒旦鱸怎么養1、水溫:家庭飼養的時候需要將水族箱中水的溫度調節在27-30℃之間。當溫度超過這個范圍的時候,它們的生長很有可能會受到抑制。在寒冷的冬季,有必要在水族箱中添加加熱棒,這樣可以讓溫度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2、喂食:它們是雜食性的魚,不怎么挑食。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餌料都可以接受。家庭飼養的時候可以選擇水蚯蚓、面包蟲這樣蛋白質豐富的活餌來投喂。也可以選擇一些植物蔬菜的碎片來投喂它們。
3、水質:良好的水質是這種魚長期生活的前提。偏酸性的軟水更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家庭飼養是可以使用自來水的。但是應該注意的是,使用自來水以前應該把水放在陽光下暴曬三天,除去水中的氯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求石斑魚飼養方法和圖片
石斑魚養殖實用技術
石斑魚在魚類分類上屬于鱸形目,鮨科,石斑魚屬,因身上長有特殊的條紋和斑紋而得名。它是一種島礁性底層魚類,我國主要分布在東海和南海,石斑魚是名貴海產之一。一般體長7~15厘米,體呈棕色,體側有6條褐色橫帶,帶間排列整齊,帶的寬度大于兩帶之間的距離。背鰭1個;尾鰭圓扇形,有眾多不規則的黑斑白背鰭、臀鰭淺。它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當地售價較高,在國內外市場上久負盛名, 供不應求,遠銷港澳、東南亞和日本等。沿海常見的品種有寶石石斑魚、六帶石斑魚、云紋石斑魚、青石斑魚、縱帶石斑魚、赤點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等。
一、生活習性
石斑魚屬沿海暖水性中下層魚類,主要棲息在巖礁地帶、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結成大群,性兇猛,是肉食性魚類,有互相殘食現象。尤其在稚幼魚階段,個體小的常被個體大的吞食。食物以蝦、蟹等甲殼類為主,魚類和軟體動物次之。石斑魚是雌雄同體,隨著個體的成長,可發生性轉變,一般先雌后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區別出雌雄。每年從3月起開始產卵,有多次產卵的特性。據研究觀察,青石斑魚攝食周期一年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出現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個高峰出現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
二、生長分析
據試驗顯示,青石斑魚在水溫22-30℃之間時,魚活躍,攝食量大,生長快;當水溫下降到22℃以下19℃以上時次之;水溫下降到19℃以下時,攝食量明顯減少,生長速度減慢,活動情況隨著水溫的下降而減弱;在室內水池越冬時還觀察到,水溫降到10℃以下再不捕食死餌,但對活的甲殼類仍能選食;當水溫下降到7.5℃以下時,停止攝食,魚處于靜止不動狀態;水溫低于5.5℃時,出現死亡。對鹽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在11‰-41‰之間都能生存,最適在30‰左右。
三、生長期
在浙閩沿海是5月~11月,兩廣和香港、臺灣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魚從體長10厘米生長到商品魚體重500克~750克需要 16個月~24個月,可采用兩種養殖周期安排生產。一種是從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體長10厘米的魚種,養到入冬,體重達150克~200克,在網箱內越冬,一直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3月份~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種,到入冬前可養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養到第二年冬前體重 1.5公斤左右上市。赤點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的生長速度比青石斑魚和點帶石斑魚慢,所以青石斑魚和點帶石斑魚的上市規格要大些。
四、養殖技術與管理措施
1、魚苗的選擇。
選擇時,必須注意魚的質量。應選擇魚體壯,活力強,無病、無鱗片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行養殖。 石斑魚成魚養殖的方式主要有網箱養殖、池塘養殖兩種,以網箱養殖較為普遍。網箱養殖石斑魚是一種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放養密度高,便于管理,生產效益較高,所以發展很快。在介紹成魚養殖技術時,以網箱養殖為主,池塘養殖和室內水泥池養殖可參考網箱養殖。
2、養殖條件
養殖海區的環境應具備如下條件:避風條件好,波浪不大,不受臺風襲擊;沙質底、礫質底、礁石質底為好,低潮時水深應在4米以上;潮流暢通,流速適中,網箱內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為好;冬季最低水溫不低于15℃,22℃~28℃水溫天數不少于200天;水質清新,石斑魚對鹽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在11‰-41‰之間都能生存,最適在適宜鹽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農業廢水、城鎮污水的污染,暴雨季節無大量淡水流入,鹽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條件好,活魚運輸、飼料供應方便。
目前石斑魚育苗尚未達到生產性要求,因此養殖的魚都還是以自然海區捕獲的幼魚為魚苗養成。養殖的石斑魚幼魚以手釣釣獲的為好。選擇時,必須注意魚的質量。應選擇魚體壯,活力強,無病、無鱗片損傷,膚色光澤好的進行養殖。
3、放養規格及密度
放養密度與養殖海區的流速有很大的關系,流速通暢的海區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網箱,放養魚種規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 2500尾左右,規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說一只3×3×3(米)的網箱養殖產量200公斤左右是較合適的。海水網箱養殖石斑魚的放養密度在水溫25℃的條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為好。生產實踐中,在3米×3米×3米的網箱內飼養成魚500尾左右。結果表明,放養密度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時石斑魚的生長較快,當放養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時生長速度與前者相近,沒有明顯的差異。然而,當放養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減小,飼料系數大大增加,存活率明顯下降。證明60尾/立方米的成魚放養密度是比較適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區網箱養殖赤點石斑魚,尾重100克~150克的放養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為宜。
4、飼料與投餌技術
石斑魚屬肉食性魚類,投喂用的主要飼料是鮮度較高的小雜魚。一般根據石斑魚的大小,用切魚機將小雜魚切成適宜的大小后喂養。因飼料魚的種類不同,投喂系數波動在5~12。以藍圓魚參作飼料的投喂系數較低,而眼睛魚的投喂系數較高。隨著石斑魚網箱養殖業的迅速發展,飼料魚的供應日趨緊張,推廣人工配合飼料喂養石斑魚勢在必行。實踐表明,石斑魚對飼料的軟硬程度、顏色和口味等適口性要求較高,喜食軟顆粒、色淺且明亮的飼料,顆粒過硬則有吐食現象,其對軟顆粒飼料的適應性明顯優于硬顆粒飼料。從投喂小雜魚到改喂人工配合飼料有一個較長的適應過程,投喂配合飼料前要進行攝食馴化。在赤點石斑魚人工配合飼料中粗蛋白的適宜含量為40%~50%;青石斑魚配合飼料中蛋白質的適宜含量為51%~55%,脂肪適宜含量為9.87%左右。如果在飼料中適當提高脂肪含量,能夠使更多的蛋白質用于魚體的生長,而不作為能源物質被消耗,可以起到節約蛋白質、提高飼料蛋白質利用率的作用。以魚粉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濕性團狀飼料喂養鮭石斑魚小魚和魚苗,當蛋白質含量分別為40%~50%和54%時生長最好。以魚粉及酪蛋白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飼料喂養鮭石斑魚,蛋白質最佳含量為 50%。石斑魚肌肉氨基酸組成的種間變異不大,10種必需氨基酸的組成模式為賴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纈氨酸∶蘇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組成模式可為石斑魚配合飼料配置提供參考。赤點石斑魚和青石斑魚對丙氨酸刺激的電生理閾值分別為10摩爾/升~9.9摩爾/升和10摩爾/升~9.6摩爾/升,明顯低于其他魚類。這可能與它們生活于底層巖礁間、視覺機能退化而嗅覺機能相對發達有關。它為石斑魚的嗅覺誘食劑的研究提供了較好的前景。石斑魚對飼料顆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魚時,顆粒飼料的粒徑不宜小于6毫米,顆粒太小食欲不高。
投飼技術對石斑魚養殖的效果影響較大。在水溫25℃的環境條件下,石斑魚的消化速度約為20小時~24小時。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對石斑魚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時~11時進行。11月~12月、3月~4月每兩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溫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約占體重的3%~5%,水溫適宜時投飼量大些,水溫較低或過高時投飼量減小。在生產中,一般視石斑魚的攝食狀態來決定投飼量,以食欲減弱時為度。投飼的一般原則是,小潮水流緩水清,水溫適宜時多投,反而少投。日投餌量一般掌握在魚體重的8%左右,每次投喂時,應先投入小許、分批緩緩遍灑,等搶食完前批飼料后再灑下一批,直至喂飽不搶食為止,決不可將飼料一次傾倒入網箱,以免造成飼料浪費和污染環境,石斑魚決不吃沉底的食物。由于石斑魚是吞咽方式進食的,因此餌料的個體大小要小于魚的口徑。投飼還應講究定質、定量、定時原則。池塘養殖中還應注意搭設飼料臺,進行定點投飼,以提高飼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殘料,保持水質的良好。
5、分檔飼養
魚種放養時要根據魚體的大小分檔次進行飼養。從理論上分析,個體差別愈小愈好,但實際操作較難作到。因魚體大小級差小,攝食均勻,有利于生長。
6、日常管理
選擇合理的網箱和魚排密度,防止缺氧事故的發生。養殖過程中除投餌外,要經常觀察檢查魚的生長、攝食、活動和體色等情況,還要經常檢查網箱是否有破損,附著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網箱上附著的污損生物,以保持網箱內外水流暢通。可以采用污損生物預防劑、機械清理和化學處理、搭配飼養污損生物的天敵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篩分,保持同一網箱內石斑魚魚體規格的一致。因為魚類具有大魚壓倒小魚生長的作用和饑餓時自相殘食現象,所以應定期篩分,使網箱內石斑魚大小均勻。混養少量鯛科魚類和雜食性魚類。這樣,一是可清除底部殘食和網箱上污損生物;二是因鯛科魚類搶食性強,可激發石斑魚食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體空間和飼料資源,提高養殖效益。加固鐵錨和纜繩,定期檢查網箱的破損情況,確保安全生產。特別是臺風到來之前,更應加強防御,加強抗風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證生產安全。定期監測水質,保護養殖環境。按國家頒布的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來監測養殖用水,利于石斑魚正常生長和肉質鮮美,預防因水質惡化而造成的事故。
五、病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中,要十分注意營養均衡、水質清新、注重消毒;一旦發現病情,要積極治療,做好隔離,防止病原傳播。
1、寄生性疾病
①.白斑病(又叫瓣體蟲病) 體表出現形狀不規則的白斑,嚴重時白斑擴大連片,頭部、皮膚、鰭和腮表面粘液明顯增多,游動遲緩,呼吸困難,死亡后胸鰭向前后僵直,幾乎緊貼在腮蓋上。致病體是石斑魚瓣體蟲,寄生于赤點石斑魚的腮、體表和鰭上。用2×10-6濃度的硫酸銅海水溶液浸洗2小時,次日重復一次,療效顯著。或用淡水洗澡4分鐘,也可殺滅石斑魚瓣體蟲,治療白斑病。
②.白點病(又叫小瓜蟲病) 病魚體表出現直徑0.5毫米~1毫米的白色斑點,粘液增多,鱗片脫落,厭食,小瓜蟲在腮部寄生破壞腮小片,致魚呼吸困難,直至死亡。在水溫30℃左右,白點病傳染很快,幾天內整個網箱或魚池的石斑魚都會被感染。致病體是刺激隱核蟲。用淡水浸浴5分鐘~10分鐘,或用100× 10-6濃度的甲醛海水藥浴30分鐘~1小時,3天~5天一次。
③.回旋病(又叫粘孢子蟲病) 病魚在海面呈不正常的回旋游泳,下不了深水層。致病體是腦粘體蟲。預防方法是魚種放養時用0.34×10-6濃度的高錳酸鉀藥浴10分鐘,保持水質清新。
④.指環蟲病 病魚體表失去光澤,食欲不振,游泳遲緩。有的鰭條潰爛,體表和腮部粘液增多,局部鱗片脫落,一側或兩側眼球突出、發炎、壞死或脫落,游泳失去平衡,打轉轉。致病體是指環蟲。用淡水浸洗5分鐘~10分鐘,每天一次,連續2天~3天,療效好。
⑤.吸蟲病 吸蟲大量增生時,可引起病魚游動緩慢,腮上粘液增多,腮部有的部位淤血,有的部位貧血呈淡紅色,嚴重時會因呼吸困難而致死。致病體是石斑雙鱗盤吸蟲、分性雙吸蟲、石斑魚異性雙吸蟲等。治療方法可參考指環蟲病。
⑥.隱鞭蟲病 病癥與吸蟲病相似,病原體是隱鞭蟲,可用淡水或0.15×10-6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5分鐘殺滅。
⑦.鲺病 鲺寄生在魚體表和腮部,用吸盤吸取魚體養分,造成腮組織的完整性受破壞,導致呼吸功能受損,最終使患病魚體死亡。鲺繁殖和傳染很快,特別是在海水溫度較高的季節。目前還沒有既不污染環境又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養殖生產中應注意保持水質清潔,可有效預防該病的發生。
淀粉卵加藻、錐體蟲、角孢子蟲、車輪蟲等寄生蟲對石斑魚危害也較大。此外,線蟲病是石斑魚較常見的寄生蟲病,感染率很高。特別是在網箱養殖條件下,飼料魚的線蟲對石斑魚的感染甚為嚴重。有時體腔內出現數十條,因病癥不明顯而未引起重視。
2、細菌性疾病
①.爛尾病 尾部體表充血發炎,皮膚潰爛,鱗片脫落。魚病灶邊緣充血發紅,浮腫潰爛,嚴重時肌肉和骨骼外露,魚體失去平衡,數十天死亡。多發生在4月~10月,死亡率很高。預防可用0.34×10-6濃度的高錳酸鉀藥浴10分鐘,還可用抗生素緩解病情。
②.潰爛病 病魚主要癥狀是行動遲鈍,游出水面,各鰭及基部潰瘍,甚至遍體鱗傷。潰瘍面大小不等,形狀各異。潰爛面會加深,最終死亡,死亡率很高。致病菌是創傷弧菌。發病季節為4月~11月。用呋喃西林浸洗3分鐘~5分鐘,內服抗生素,可控制病情。利用創傷弧菌強毒菌株植被的滅活疫苗、熱滅活疫苗和創傷弧菌中提取的粗制脂多糖,通過肌肉注射接種青石斑魚和鮭點石斑魚都能獲得良好的免疫保護。
③.細菌性白斑病 病魚體兩側最初出現指印狀紅斑,少數情況下可在頭部和尾部發生,病灶部位稍有隆起。隨著病情的發展,病灶轉為白斑,此時鱗片稍有豎起,較易脫落。鱗片脫落后白斑更為清晰。病魚食欲喪失,死亡率高達90%以上,流行在冬季。預防措施是避免魚體損傷。用抗生素和消炎藥物可緩解病情,但效果不明顯。
3、其他病害
①.營養性障礙綜合癥 病魚鰾內充氣,腹部鼓脹,失去平衡,在水面或網箱底部打轉,所以俗稱“膨脹病”“打轉病”。組織切片可見肝脂肪變性、壞死、空泡化、細胞核溶解。病魚鰓和內臟器官出現局部或全身炎癥,在水面浮游數天后死亡,死亡率較高。流行季節5月~10月,用藥物“清脹寧”防治,效果較好。
②.增生性腎臟病 病魚有不同程度腹脹、倒浮或側臥,鰭和體表潰爛,一側或兩側眼球突出、瞎或瘸,體表發黑或發白,即為石斑魚養殖中嚴重流行的“脹膘癥”。血白細胞平均占48.09%,單核細胞占2.82%,明顯高于正常值。病原體是一種原生動物粘體蟲,發病率較高,用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制的藥物“魚寶散”投喂,效果顯著。
新手養魚,養什么魚比較好養一點
觀賞魚
新手在第一次養魚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魚兒的用水,因為魚兒的存活是離不開的水的,所以在魚兒的用水方面要特別注意,飼養魚兒的同時要根據魚兒的品種進行水溫的調整,下面就來看看新手養魚還有那些值得注意的。
1、先決定你想養的品種,再決定買什么魚缸。
2、準備必要的設備,一個魚缸,一個網撈,一袋魚食和一袋殺菌鹽。
3、準備好了必要的設備后,現在可以去魚市買喜歡的魚了,一般選擇魚時要注意:魚的眼睛、腦袋、魚鱗、尾巴等地方沒有明細的外傷;撈魚時選擇在水底下的魚,這些魚一般游的速度比較快;用肉眼看比較正常的魚。
4、養魚的水要注意:一般家用的自來水就行,但是自來水里面有氯氣,我們需要用魚缸或其他裝水的盆裝上自來水靜放至少24小時,等手中的氯氣揮發完畢,這樣才健康。
5、把買回來的魚放到干凈的水中,同時要撒下少許的魚用殺菌鹽,對水進行殺菌。
6、注意對魚的喂食,魚不怕餓但是不經飽,如果你一直喂魚會一直吃,直到撐死,正常給魚喂食大概2—3天喂一次就行了。
7、一次養魚不能養太多,如果你的魚缸小的話,養多了魚會導致水中氧,如果買個養魚專用的小型氣泵是最好了。
8、初次買回來的魚,注意應該2—3天不能換水,不能喂食;
9、魚的換水,大概在5—7天換一次就行,喂食應該在3—4天喂一次就行,魚不怕餓,就是經不起撐;
10、魚缸的清洗最好用蘇打水,如果沒有就用清水或自來水就行,千萬不能用肥皂或洗潔精去清洗。
11、金魚、錦鯉是冷水魚,其他統統劃分到熱帶魚行列。所有熱帶魚都必須加熱保持水溫不低于至少20℃。
12、大缸可以養大魚,也可以養小魚,而小缸只能養小魚。
13、綜合你經濟能力范圍以及放置魚缸地方的面積,魚缸越大越好不推薦小圓缸,圓柱缸,扁缸。
14、養的話燈光強點沒事,底砂很重要一定要選好,魚缸不可以太高。
15、過濾一定要有,但不是越大越好,要考慮魚和草的承受力。
16、如果你想養卻不知道養什么適合你,那選金魚沒錯的。
17、魚很折騰,也很費錢,別想的太簡單。
18、少往魚缸里加不必要的東西,很多時候魚不是病死的,是折騰死的。
19、如果發現養的魚身上或者腦袋等部位有異樣,或白斑或黃斑時,可能是水里的細菌過多,應該給有異樣的部位撒上點殺菌鹽,并及時換清澈的水。
20、是寵物,請給它們足夠的關愛。
新手在一次養魚時候并不需要害怕養不好,在養魚之前準備好養魚的一切必備品,挑選魚兒時,以健康的魚兒為準,在飼養的時候注意水質和飼料,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撒旦屬于什么魚類
可能是 撒旦鱸 , 外來物種 觀賞魚學名
慈鯛科 Cichlidae 撒旦鱸屬 Satanoperca 魚類 (下轄約 9種)
下圖為 圣撒旦鱸 Satanoperca daemon ,俗稱 三點寶石
下圖為 白斑撒旦鱸 Satanoperca leucosticta ,俗稱 珍珠寶石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