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魟是一類中大型的熱帶觀賞魚,飼養難度不是很高。它們對水質、水溫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本身是比較強健的魚種,一般環境穩定后就很難生病。養好金點魟最關鍵的階段是剛買回家時的適水階段,為了使它們更適應新環境,可以跟店家要一點原缸水,倒入自家魚缸。一般三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量在五分之一左右,準備要換的水需要經過24小時的沉淀和加溫,并及時調節PH值。它們性格溫和,比較適合和中上水層的中大型魚種混養。總體來說金點魟是一類比較容易飼養的入門魚種。
二、金點魟怎么養1、水質:它們喜歡呈弱酸性的水。飼養時,水的PH值要控制在6.5-7.0之間。它們喜歡軟水,飼養時不能使用太硬的水。另外,飼養它們還需要保證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
2、溫度:日常飼養時將溫度維持在26-28℃范圍內即可,過高的溫度會導致它們抗病能力變差。
3、喂食:它們的食量很大,一般很少挑食。只要是新鮮的食物,它們都很容易接受。家庭飼養時應主喂活性餌料和飼料。幼苗階段可以喂紅蟲,長大后可以喂去殼的大蝦和切成段的泥鰍。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淡水魟魚怎么養?
淡水魟魚,發源于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體幅為圓形或桃形,體型可長到5米長、600公斤,尾端有長約38cm的芒刺,含劇毒。
淡水魟魚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巴拉圭與亞洲的泰國,阿根廷、越南、新幾內亞、中國等也有淡水魟魚的分布。隨著水域環境的污染,淡水魟魚的分布范圍越來越小。
淡水魟魚目前最常見的品種,大致分為十大品系:珍珠魟、黑白魟與金點魟、黑帝王魟、帝王魟、豹魟、龜甲與梅花魟、小眼魟、其他品種、亞洲淡水魟、人工與雜交個體。
淡水魟魚自然生存的環境中水是屬于弱酸且軟水性質,因此適宜淡水魟魚生存的水pH值在6.5~7.5的弱酸到中性之間,水溫在24~27℃范圍以內是最理想的條件,另外,應避免忽然間大量的換水。
淡水魟魚為肉食性魚類,可投喂蝦、泥鰍、小魚、紅蟲或魚肉切塊等餌料。它們最喜歡的是紅蟲,在喂食時要留意避免喂太多。一般來說體盤直徑不到l 5cm的個體一天的紅蟲量在10g左右,30cm左右的個體則是4-5條小魚。
觀賞魚。養魟魚虹魚要多大缸才能養到繁殖?要注意什么?
養魟魚要根據魟魚的大小確定。
魟魚飼養環境:
1、水槽選擇:
水槽的大小要視乎魟魚體型而定,小型魟魚或幼體通常捕食能力十分差,先用小缸來養可以幫助它們捕獵食物。
2、過濾設備:
過濾器一定要比原本規格高,魟魚喜歡干凈的舊水,使用上部和外部兩種過濾并用來維持長時間的飼養,因為魟會翻攪底砂所以不適用底部過濾。
3、水質要求:
pH需維持在6.0~7.5,鹽含量需維持在100~300mg/L間,必須是軟水,水色為透明含氧量高的水。
4、光線要求:
使用植物燈,燈管數不宜過多,照明時間為8~9小時,夜行性的魟魚喜歡昏暗的燈光。
5、溫度要求:
攝氏26-32度,超過34度會有暴斃的可能性,溫度過低魟魚的抵抗能力也會降低而容易生病。
6、底砂要求:
鋪一層約0.5-1cm厚度的細沙,質地為中性。2個月后可以將底砂移除。
擴展資料
魟魚健康狀況:
體形略圓無傷口,體盤飽滿平滑,無黏膜覆蓋,尾部完整無斷裂,胸、腰骨無浮出,體盤無紅斑、血絲,邊緣無傷口缺角破損,靜止時平貼于缸底或缸壁,盤面無浮隆狀緊緊吸附。
鰓孔完整,呼吸勻稱緩慢,頻率規律,上呼吸膜薄舒張正常。
魟魚種類:
黑白魟、黑帝王魟、新帝王魟、帝王老虎魟、豹魟、金點魟、巨型龜甲魟、米白龜甲魟、珍珠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魟魚
魟魚的基本生活習性及狀況
魟魚類的背鰭變化而產生一種尖銳的毒刺,人被刺時,有時會因此而死。毒刺每年會更新。魟魚一般生活在水深約淺于100米的海域。魟魚是以形如翅膀形狀的胸鰭以波浪狀的擺動方式來游動,就如同在水中飛翔一樣,非常美麗。魟魚為了避免在多沙的海床下吸入過多的沙粒,在身體的上方,靠近眼睛的部分有一個具有如單向閥功能的孔口,魟魚可從這個孔口吸入海水,再從身體下方的鰓孔排出,可以過濾海水,避免吸入過多的沙粒。
某些生活在遠洋的魟魚,如:Manta Ray(蝠魟),其呼吸方式則與其他海洋魚類相同。魟魚特有的單向閥孔口使他們能夠在沙床下生活,并以貝類、甲殼類及小魚生物為食。魟魚與鯊魚的血緣關系相近,都具有軟骨骨架的身體,鰓為細長條切口狀。
魟多半是吃底棲小型無脊椎或是濾食浮游動物,所以它們的牙齒變成平板鋪石狀,而不像鯊牙的三角形銳牙這么可怕。所以魟魚性情溫和也沒有攻擊性,在海里如果看到魟,一點也不用驚慌,可以慢慢靠近仔細地觀察。
尾巴特別細長的黃土魟,尾巴上的毒棘清晰可見。
當然魟也有它尋求自衛的方法,在它們的尾柄上通常有1~3根毒刺,必須要特別小心。一旦不小心被它掃起來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的尾巴剁掉。
潛水人員在沙泥底活動時也要小心不要踩到隱身躲在沙地上的魟,或是故意去逗弄和激怒它們。中國沿海因為大量捕捉,所以在海里已經甚少看到鯊或魟。魟魚(圖2) 魟在分類上屬于軟骨魚類的亞目,全世界共有六個科158種。除了“深水尾魟”科臺灣沒有外,其他五個科臺灣都有。包括有六對鰓,吻而透明的“六鰓魟”,全世界的五種里有四種還是臺灣發現的。
其余的魟都是五對鰓,其中的“魟”科,尾細長沒有尾鰭;“扁魟”科有背鰭和尾鰭;“燕魟”科體盤特別寬,尾巴很短;以及頭部明顯鼓起來比體盤高,使眼睛和噴水孔變成長在頭兩側,胸鰭只延伸到眼的后面為止的“扁魟”科,包括了前面所提到體型很大的蝠,牛鼻和魔鰩三大類。
這其中的蝠魟長相最為奇特,因為在它的頭上還有向前突出,看起來像耳朵的頭鰭,它就是利用這兩片頭鰭把小魚或小蝦等獵物驅趕進入口中來幫助攝食。如果把這雙頭鰭也算作是附肢的話,那么蝠魟大概是脊椎動物中唯一具有三對有功能附肢的動物了。魟魚(圖3) 產地:巴西、申古河流域
盤體可達50cm
水質:pH 5.5~7.2
水溫:24~32℃
黑色的盤,體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通常成3、2、1排列),是其最大的特征。
永不退流行的黑白雙色系,造就黑白魟成為市場上超高人氣的魚種黑白魟身上白色圓點的大小、形狀、排列、顏色,及表面的粗糙度,會因采集地不同而有所差異。
當飼養過程中水質出現變化(水溫、PH劇烈震蕩、亞太高...等)魟魚(圖4)
常會出現白點拖長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跑點”。
這是水質劣化的警訊,應立即加強水質管理。
蝦、泥鰍、小魚....等餌料接受度高。
在淡水魟魚中屬于飼養難度不高的品種。 英文俗名:earl ray
pH值屬于弱酸性,約為6.2~7.0,水溫維持在22~28度。
屬名后面出現“sp”表示這魚雖和這個族群魚種類似,但是還沒辦法確定它的學名,或許是個尚待鑒定的個體。
近4年來,新發表魚種,對其品系仍有許多爭議,最初出現在日本雜志上,曾引起一番的討論。此魚的基底色為淺,而斑紋為黑色的圓形斑點,部分斑紋會呈不規則,部分斑點上會呈現8字紋。曾被稱為88魟,曾創下魟魚史上的高價位…….....誰叫中國人愛“8” 這個字。
一直以來都被認為珍珠魟類的變異個體,但依其進口數量來看,可能是一族群,尚待確認。
飼養上,應與珍珠魟類似,未普及所以資料有限,最大體盤直徑40cm。 英文俗名:FLOWER RAY
又稱:金帝王魟;黃金帝王魟;巴西帝王魟;梅花帝王魟。
由于黑黃相間的紋路,黑白相間的尾部(尾刺后)以及白色的腹部,而被歸為帝王魟。
早期,因從巴西進口,故稱巴西帝王,與秘魯進口的帝王魟(Potamotrygon menchacai)做區分。經查證,主要產地為委內瑞拉,轉口巴西再出口,進口數量不多。
近2年,市場上改以金帝王魟或黃金帝王魟稱之由于每年進口均為20cm左右幼體,故價格上并不算高(比同size的帝王魟便宜)。
但是,德國的訊息,此魚報價比一般帝王還高,與臺灣完全相反,豈不怪哉?
飼養上具有較高難度,未見成體。 學名:Potamotrygon menchacai
英名:Tiger ray
水溫:24~29℃
pH值:5.8~6.5
體盤長:50~60㎝
產地:以南美秘魯一帶為主魟魚(圖5)
又稱為帝王魟或老虎魟。在澹水魟魚中算是體形較大的種類。圓形體盤的正前端,有略向前突的尖形模樣,與其他種類相比體盤較扁平。體表由不規則的條狀及圓圈狀之黑色或花紋組合而成,勾畫成一幅迷幻的圖騰,十分美麗,突出的體色表現也使其成為廣受歡迎且知名度極高的品種,而其黃、黑條紋的色彩搭配,猶如老虎 身上黃黑相間的皮毛,老虎魟(Tiger ray)之名由此而來。此種算是較文靜的魟魚種類,飼養上不會太困難。 (豹魟、龜甲滿天星、綠豆魟…等)
產地:秘魯、亞馬遜流域
盤體50cm以上
水質:pH 5.5~7.2 >溫度24~32℃
大型的南美魟魚,體健容易飼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
豹魟變異種繁多,在紋路、點、棘刺等表現上有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很難具體描述其特征,比較容易識別的有: 體色多為黑、咖啡色系; 圓點較小且多而密,分布均勻; 體幅邊緣成整圈的淺色細邊。 又稱:假黑白魟
據AQUALOG的鑒別目錄“澹水魟(Freshwater Rays)”上簡稱代號~P12,和黑白魟極為類似。
主要產地:在巴西,只是河域不同,容易飼養的入門魚種最大個體可達60cm。
金點魟和黑白魟最大的差異: 金點魟的體色較偏褐色; 而點多為金,點比黑白多且亂; 體盤的正負兩面外圍有碎金點環繞,腹部有明顯斑點; 皮膚表皮有明顯疣狀禿起物,為粗糙面,黑白則為絨質表皮。 pH:6.5~7.2之間
水溫:22~25℃
特征:背部呈現出蜂窩狀的紋路魟魚(圖6)
產地:巴拉圭境內的河系和巴拉那河的下
游地區。這是澹水魟魚之中最大型的品種,通常都在1公尺以上,最大者可超過1.5公尺。其全身呈灰褐色,并布滿暗褐色的大龜甲形狀,尾部短而胖,只要喂食蝦,小魚即可,因此飼養并不困難。
而它們很容易經由以下共同性的特征而辨別出來:比較小的眼睛;尾長明顯的比體盤的直徑還短。 pH:7.0上下
水溫:26℃左右
產地:巴西及哥倫比亞
體累:最大45公分左右
其基本的體色是明顯的白色的底色,成體身上的斑點顏色也比較澹,而體盤邊緣的圓點較小,且有二、三列之多。
魚體的背部很粗糙,魚體尾柄前半段的小型突刺比一般魟魚較大而明顯,是它們的特征之一。 學名:Potamotrygon motoro
英名:Ocellate river stingray;Motoro Stingray
水溫:24~26℃;pH值:5.0~6.0
體盤長:50㎝
產地: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境內亞馬遜河、奧利諾、科河及烏拉圭、巴拉圭河水域與多數的澹水魟一樣,此類魟魚在自然環境中多生活在澹水河域中的底層。觀賞價值高且價位合理的珍珠魟類,在魟魚中算是較普及且愛好者接受度很高的一種。雖然同樣名為珍珠魟,但由于產地的變異性、個體間的雜交及花紋的多樣化,使得以Potamotrygon motoro為名的珍珠魟類個體,每只的花紋及顏色皆有著不同的表現。魟魚(圖7)
淡水魟的介紹
魟在分類上屬于軟骨魚類的亞目,全世界共有六個科158種。除了“深水尾魟”科臺灣沒有外,其他五個科臺灣都有。包括有六對鰓,吻而透明的“六鰓魟”,全世界的五種里有四種還是臺灣發現的。
其余的魟都是五對鰓,其中的“魟”科,尾細長沒有尾鰭;“扁魟”科有背鰭和尾鰭;“燕魟”科體盤特別寬,尾巴很短;以及頭部明顯鼓起來比體盤高,使眼睛和噴水孔變成長在頭兩側,胸鰭只延伸到眼的后面為止的“扁魟”科,包括了前面所提到體型很大的蝠,牛鼻和魔鰩三大類。
這其中的蝠魟長相最為奇特,因為在它的頭上還有向前突出,看起來像耳朵的頭鰭,它就是利用這兩片頭鰭把小魚或小蝦等獵物驅趕進入口中來幫助攝食。如果把這雙頭鰭也算作是附肢的話,那么蝠魟大概是脊椎動物中唯一具有三對有功能附肢的動物了。
我國沿海均產。淡水魟僅分布于廣西西江水系。為底拖網和釣具等網具的兼捕魚類。肉可食用,尾刺有毒,可入藥。淡水魟稀少,有很大的學術價值。
一.珍珠魟 Potamotrygan motoro 產地 巴西、秘魯、哥倫比亞、亞馬遜流域、奧利諾河、烏拉圭、巴拉圭河域 PH值 5.2~7 水溫 24~32℃ 盤體 可達50CM
顧名思義,珍珠魟盤體上有著許多珍珠般的圓點,相當容易辨別,由于產地的變異性,個體的雜交..等使此類的魚有許多不同個體的表現,也造就了許多不同的商業名稱.如珍珠魟、皇冠珍珠魟、白玉珍珠魟、三色魟、帝王三色、哥倫比亞三色...等.珍珠魟體健容易飼養,且價格平實,是相當好的入門魚種.
二.黑白魟 Potamotrygon leopoldi 產地 巴西、申古河流域 盤體 可達50cm 水質 PH 5.5~7.2 水溫 24~32℃
黑色的盤體上點綴著白色圓點(通常成3、2、1排列),是其最大的特征,永不退流行的黑白雙色系,造就黑白魟成為市場上超高人氣的魚種.黑白魟身上白色圓點的大小、形狀、排列、顏色,及表面的粗糙度會因采集地不同而有所差異。當飼養過程中水質出現變化(水溫、PH劇烈震蕩、亞太高...等),常會出現白點拖長的現象,也就是俗稱的跑點.這是水質劣化的警訊,應立即加強水質管理。蝦、泥鰍、小魚....等餌料接受度高 在淡水魟魚中屬于飼養難度不高的品種。
三.巨型龜甲魟Potamotrygon pachyura PH: 6.5 ~ 7.2之間 水溫: 22 ~ 25℃ 特征: 背部呈現出蜂窩狀的紋路 產地: 巴拉圭境內的河系和巴拉那河的下游地區
這是淡水魟魚之中最大型的品種,通常都在1公尺以上,最大者可超過1.5公尺。其全身呈灰褐色,并布滿暗褐色的大龜甲形狀,尾部短而胖,只要喂食蝦?小魚即可,因此飼養并不困難。而它們很容易經由以下共同性的特征而辨別出來:比較小的眼睛﹔尾長明顯的比體盤的直徑還短。
四.帝王魟(Potamotrygon menchacai) 又稱:老虎魟.帝王老虎魟 水質 PH 5.8~6.5 水溫 24~29℃ 英文俗名: tiger ray 直譯稱為老虎魟.
為了與汽水域老虎魟(Dasyatis bleekeri) 做區分故常以帝王老虎稱之.不是多形態的種類.在成長過程,會發生些許顏色深淺變化.但當一定程度后就很少會有顏色和紋路的變化.唯一的不同點在于黑黃的明亮對比度算是最華麗的大型南美魟,身上的金花紋獨步所有的南美魟,尾巴黑白相間與腹部全白為其最大特色.主要分布于秘魯境內.最大體盤的直徑可達60CM.飼養上稍具難度,搶食能力略差.混養上須特別注意:腸胃較弱,需定時定量.
五.黑帝王魟 Potamotrygon sp. 英文俗名earl ray PH質屬于弱酸性,約為6.2 - 7.0 水溫維持在22 -28度
屬名后面出現sp表示這魚雖和這個族群魚種類似,但是還沒辦法確定它的學名.它或許是個尚待鑒定的個體.近4年來新發表魚種對其品系仍有許多爭議.最初出現在日本雜志上曾引起一番的討論,此魚的基底色為淺,而斑紋為黑色的圓形斑點.部分斑紋會呈不規則,部分斑點上會呈現8字紋,曾被稱為88魟.曾創下魟魚史上的高價位.誰叫中國人愛 8 這個字.一直以來都被認為珍珠魟類的變異個體.但依其進口數量來看,可能是一族群,尚待確認.飼養上應與珍珠魟類似.未普及所以數據有限,最大體盤直徑40cm.
六.新帝王魟 Potamotrygon schroederi 英文俗名 FLOWER RAY 又稱 : 金帝王魟.黃金帝王魟.巴西帝王魟.梅花帝王魟
由于黑黃相間的紋路,黑白相間的尾部(尾刺后),白色的腹部而被歸為帝王魟.早期因從巴西進口故稱巴西帝王.與秘魯進口的帝王魟(Potamotrygon menchacai)做區分.經查證其主要產地為委內瑞拉,轉口巴西再出口.惟進口數量不多.近2年市場上改以金帝王魟或黃金帝王魟稱之.由于每年進口均為20CM左右幼體,故價格上并不算高(比同size的帝王魟便宜).飼養上具有較高難度.未見成體最大體幅.
七.蘋果/眉毛魟 Paratrygon aiereba 產地 巴西、秘魯、哥倫比亞、亞馬遜流域、奧利諾科河 盤體 可達100cm 水質 PH5.6~7.0 溫度 24~30℃
河魟科副河魟屬(Paratrygon)的蘋果/眉毛魟在外觀上被歸類為小眼魟.眼睛比一般常見的大眼魟小且較為平貼 蘋果/眉毛魟盤體大而薄、尾巴細短.眼睛前方有著一對如同蠟筆小新的粗黑眉毛紋路(部份個體沒有眉毛紋) 盤底色澤不一(偏系、偏茶色系),小眼魟對水質要求較高,水質變化的忍受度低,飼養困難度相對增加.
八.豹魟(豹魟、龜甲滿天星、綠豆魟…等) Potamotrygan castexi 產地 秘魯、亞馬遜流域 盤體 50cm以上 水質 ph 5.5~7.2 溫度 24~32℃ 大型的南美魟魚,體健容易飼養,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胃王.豹魟變異種繁多,在紋路、點、棘刺等表現上有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很難具體描述其特征.比較容易識別的有:1. 體色多為黑、咖啡色系.2. 圓點較小且多而密,分布均勻.3. 體幅邊緣成整圈的淺色細邊難度相對增加.
九.金點魟 Potamotrygon henlei 又稱:假黑白魟 據AQUALOG的鑒別目錄〝淡水魟(Freshwater Rays) 〞上簡稱代號P12.和黑白魟極為類似.主要產地在巴西.只是河域不同.容易飼養的入門魚種.最大個體可達60CM.金點魟和黑白魟最大的差異:1.金點魟的體色較偏褐色.2.而點多為金點比黑白多且亂.3.體盤的正負兩面外圍有碎金點環繞,腹部有明顯斑點.4.皮膚表皮有明顯疣狀禿起物,為粗糙面,黑白則為絨質表皮.
十.天線魟/天線滿天星 Piesiotrygon iwamae 產地 秘魯、巴西、亞馬遜流域 英名 Antenna ray 水溫22~28℃
盤體可達80CM.小小的眼睛,超長的尾巴加上桃型的盤體輪廓,標準的小眼魟類型.盤面上布滿細碎的淺色圓型斑點,因此有滿天星之名.對水質變化的忍受度低,飼養難度頗高.空間不足常導致尾巴扭曲變型,最好備有超大型的魚缸飼育.
十一.米白龜甲魟Potamotrygon scobinae PH: 7.0上下 水溫: 25℃左右 產地: 巴西及哥倫比亞 體盤: 最大45公分左右
其基本的體色是明顯的趨于白色的底色,成魚身上的斑點顏色也較淡,而體盤邊緣的圓點較小,且有二、三列之多.魚體的背部很粗糙,魚體尾柄前半段的小型突刺比一般魟魚較大,而明顯是它們的特征之一.
1. SHARK RAY(鯊魚魟)
2. WHITE-SPOTTED SHOVELNOSE RAY(白點鰈鮫魟)
3. SPOTTED SHOVELNOSE RAY(花斑鰈鮫魟)
4. GOLDEN-EYED SHOVELNOSE RAY(金眼鰈鮫魟)
5. BROWN STINGAREE(棕刺魟)
6. YELLOW SHOVELNOSE-RAY(黃鰈鮫魟)
7. BLOTCHED STINGAREE(花斑刺魟)
8. ORNATE NUMBFISH(彩紋電鰻魟)
9. NUMBFISH (電鰻魟)
10. EYED SKATE(眼紋魟)
11. ROUNG SKATE(圓魟)
12. BROWN STINGRAY(棕刺魟)
13. BROWN RETICULATED STINGRAY(棕網紋刺魟)
14. BLACK-SPOTTED STINGRAY(黑點刺魟)
15. BLUE-SPOTTED STINGRAY(藍點刺魟)
16. BLACK STINGRAY(黑刺魟)
17. COWTAIL STINGRAY(牛尾刺魟)
18. BLACK-BLOTCHED STINGRAY(黑斑刺魟)
19. BLUE-SPOTTED FANTAIL STINGRAY(藍點扇尾刺魟)
20. COACHWHIP STINGRAY(馬鞭刺魟)
21. MANTA RAY(蝠魟)
22. PATCHWORK STINGRAY(片紋刺魟)
23. RAT-TAILED RAY(鼠尾刺魟)
24. BARBLESS EAGLE RAY(無鉤鷹魟)
25. SPOTTED EAGLE RAY(斑點鷹魟)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