蟶子在我國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動物。從所屬類別看,蟶子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竹蟶科,從大類來看屬于軟體動物的一種。蟶子的形狀比較長,也比較狹窄,長度一般來說在20厘米左右。從生活環境來看,蟶子一般生活在海洋之中,屬于海洋動物。從世界范圍來看,蟶子的分布范圍都是十分廣泛的,在我國沿海地區也分布著很多蟶子。蟶子對水溫還是有一定要求的,因而在比較溫暖的海水中數量更多,從深度來看蟶子主要生活在淺海地區。
從食性來看,蟶子的主要食物就是海水之中的一些食物顆粒。蟶子的身體構造中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就是一段像水管那樣的構造,它在蟶子吃東西的時候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可以將食物攝入身體之中。蟶子是海鮮的一種,而且具有比較高的經濟價值,可以使用,營養也比較豐富,所以人工養殖它們的行為是十分普遍的,而且基本養殖的范圍都比較大。
二、蟶子是貝類嗎上面已經介紹過,蟶子屬于軟體動物,另外蟶子也屬于貝類,生活在海洋之中,也是海鮮的一種。作為貝類動物,蟶子也符合貝類動物的突出特征。其中一個最為突出的特征就是蟶子也有殼,蟶子的貝殼是比較薄的,形狀扁扁的、方方的,從頂部到腹緣有一條凹下去的部分。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蟶子百科
蟶子,學名縊蟶,屬軟體動物,是雙殼綱簾蛤目貝類動物,生活在海洋之中,為常見的海鮮食材。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據清《寧海縣志》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目錄
1.生活習性
2.形態特征
3.分布范圍
4.養殖技術
5.營養價值
生活習性
蟶子,適宜生長于海水鹽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內灣軟泥海涂中。養殖蟶子要選擇風平浪靜、潮流暢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灣或平坦的灘涂,底質以泥質或泥略帶沙為宜。
在開春清明前后播苗。一般人工養殖在8個月左右即可起捕,(此時平均每公斤在80只左右).如果是自然種殖的話,差不多要9到10個月,每公斤要100只左右。蟶子按養殖時間長短,又分為一年蟶、二年蟶、三年蟶。
棲息在潮間帶至淺海砂泥底,以強而有力的錨形斧足直立生活,將身體大部分埋入砂泥中,但若是遇到危險或環境不良時,會自割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將身體全部埋入砂泥中。竹蟶大部分棲息在鹽分較低,且水深大約二十到五十公分的海域中。分布在熱帶,在東南沿海產量較多,在臺灣則多產于中南部,尤其是臺中及云嘉一帶的砂泥海域。
形態特征
軟體動物,貝殼長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味鮮美。學名縊蟶拉丁名,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寧波沿海一帶多灘涂,對養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寧波大眾海特產,寧海長街一帶,面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適宜,餌料豐富,土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據清《寧海縣志》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無脊椎動物,軟體動物門,瓣鰓綱,竹蟶科。常見的為大竹蟶(Solengrandis)。貝殼光滑,黃褐色,有光澤,殼質脆薄;表面突出,背緣與腹緣平行,后端純圓,呈長方形,生長線明顯,長約11厘米,好像兩枚破裂的竹片,故稱為竹蟶。貝殼內面白色,有的能見到淡紅色彩帶。足部肌肉黃白色,極為發達;前閉殼肌痕長,后閉殼肌痕三角形。出水管和入水管常伸出殼外,短而粗。棲息淺海和潮間帶沙中,掘穴棲居,如向穴中放些鹽水,動物可由穴中躍出。受驚時水管易自切。在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肉味鮮美,鮮食、干制均可。
分布范圍
產地: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不少地方已進行人工養殖。
大竹蟶貝殼長,達14厘米,一般殼長為殼高的4~5倍。亮口緣與腹緣平行,只在腹緣中部稍向內凹。殼頂位于殼的最前端,殼前緣截形,后端圓。兩殼合抱呈竹筒狀,前后兩端開口。殼質薄脆。殼表光滑,被黃褐色殼皮,有時有淡紅色彩帶。生長線明顯,沿后緣及腹緣方向排列。殼內面白色或稍帶紫色,可見淡紅色彩帶。鉸合部小,兩殼各具主齒一枚。長竹蟶與大竹蟶近似,其主要區別是貝殼極延長,殼長為殼高的6~7倍,殼薄,兩殼相等。
養殖技術
1.水質水源:選擇縊蟶養殖比較廣泛的丁字灣沿岸一帶的蝦池,以自然納潮為主,進排水方便。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間,水溫3℃~32℃,pH值8.01~8.15,灘面和水質未受到污染。
2.池塘底質、面積及水深:池塘2個,面積50畝/個,軟泥底質,有效水深1.5米~2.0米,蟶埕水位0.8米~1.2米,最低40厘米~60厘米,池塘長條形,池有高起的灘面。加深加寬蝦池的環溝,將環溝內的泥土堆放在蝦池的壩基內側,然后整平,蝦池的四周就能形成2米~3米寬并向內傾斜的平臺,以備放養縊蟶。
3.蟶田的整理。選擇邊灘及部分中灘,提前20天耙土,翻耕。底質堅硬的地段需要經過翻土,耙土,平涂等步驟,使土質細膩柔軟,有利于縊蟶挖穴潛入。放苗前15天,先用漂白粉60ppm消毒池塘,3天~5天后將消毒水排出,后用茶籽餅20ppm清塘,目的在于殺死雜魚蟹及螺類,這些天敵會吞食縊蟶幼苗。
4.施肥培餌:播苗前一周左右,經60目~80目篩絹網濾納入新水20厘米~30厘米,畝施雞糞50公斤,繁殖池內基礎餌料生物。
5.蟶田播養:
1)苗種運輸。北方苗種系在海陽市丁字灣自然采苗得到,南方苗種到浙江購買。2007年春節后,于3月底到浙江省樂清縣沿海購買規格為每公斤3000粒的苗種,用汽車運輸。苗種要干凈,不要有泥巴,篷布遮蓋,防止日曬雨淋,但要通風,途中每隔4小時~6小時淋水一次。苗種運到后,立即組織足夠的人員放養。除了運輸時間外,氣溫是影響苗種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不低于零度的前提下,氣溫越低成活率越高。
2)播苗時間。南方苗在每年4月1日播苗,北方苗在每年5月25日。
3)播苗方法。大汛潮期退潮后,向池內進水20厘米~30厘米播苗。首先振動容器幾下,使苗種的水管收縮,提高鉆潛率,然后將苗種均勻撒播在埕面上。健壯的苗,播苗后十多分鐘就開始鉆土,如果20分鐘以后仍然不能鉆土,證明蟶苗生命力微弱,或者已經死亡。根據蟶田的條件,按池塘水面計,畝播體長2厘米~2.5厘米,規格3000粒/公斤,殼不破碎,健壯,大小均勻的蟶苗5公斤,折合蟶埕播苗100粒/平方米。南方苗與北方苗密度相同,南方苗種定為1號池塘,北方苗種定為2號池塘。
4)播苗應注意的事項。一是要組織充分的人力、物力,依據事前制定的養殖計劃,統一指揮,以最快的速度播苗;二是播苗前一周左右,經60目~80目篩絹網濾納入新水20厘米~30厘米,再播苗,不要干池播苗;三是縊蟶實際播苗面積不宜超過蝦塘面積的25%,否則會影響縊蟶生長,嚴重的會引起泛塘。
6.生產管理。播撒蟶苗時,埕面水深20厘米~30厘米即可,蟶苗入池后每周加水20厘米~25厘米,6月中旬以前水位保持在80厘米,6月中旬以后水位保持在100厘米,視水況和水位情況,適時適量換水,肥水。追肥一般畝施尿素2公斤~4公斤或氮肥2.5公斤~5公斤,磷肥0.25公斤~0.5公斤,少施勤施,晴天中午施。
營養價值
蟶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測定,每百克鮮肉,含蛋白質7.2克,脂肪1.2克,碳水化合物2.4克,糖3克,鈣133毫克,磷114毫克,鐵227毫克,熱量200千焦。蟶子還有一定的醫藥作用,具有補虛的功能。蟶肉甘、咸寒,用于產后虛寒、煩熱痢疾,殼可用于醫治胃病,咽喉腫痛。
中醫認為,蟶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熱解毒、補陰除煩、益腎利水、清胃治痢、產后補虛等功效。《嘉_本草》中記載:蟶子肉"補虛,主冷痢。煮食之,主婦人產后虛損、胸中邪熱煩悶氣"。《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蟶子肉"清胃、治痢、除煩、補產后虛損"。《泉州本草》中記載:蟶子肉"清熱解毒,利小便,消水腫"。蟶子肉可治療產后虛損、煩熱口渴、濕熱水腫、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癥。
蟶子富含碘和硒,它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病人、孕婦、老年人良好的保健食品,蟶子含有鋅和錳,常食蟶子有益于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的作用。醫學工作者還發現,蟶子對因放射療法、化學療法后產生的口干煩熱等癥有一定的療效。
蟶是海產貝類,蟶里的白色“細線”是寄生蟲嗎?
蟶子為海洋貝類。軟體動物。有兩個狹長的殼,外有藍色的卵,內有白色的肉,分布于我國沿海地區,生活在沿海沙質海水中。蟶子的食物是海洋微生物和海洋藻類。也可進行人工養殖,肉質鮮美。在大連俗稱 "小海鮮",在其他地區還有其他品種,并稱蟶子具有補虛、利水、解毒外用治療癰疽的功能。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碘等成分。因為它的食物鏈,蟶子除了殼以外都可以吃。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筆者專門去海鮮市場買了兩斤蟶子,大連現價20元一斤。
如果想徹底洗干凈,就把照片上的蛤蜊上的黑點去掉,那是蛤蜊的消化部位,有些食物沒有消化掉。去市場買的時候一定要用海水買。這樣的蟶子沙子吐出來會比較干凈。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否讓你滿意?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蟶子的配方,供大家以后使用。經過仔細用放大鏡觀察,會發現,這些黑色的東西是蛤蜊消化系統中的少量物質,主要是浮游生物和小的藻類,并不是海里的沙子,蟶子不吃海里的沙子,但它的消化系統中也有少量的沉積物,是蛤蜊吃海澡和浮游生物時進入的沉積物,這些沉積物可以幫助蛤蜊消化食物。
這不是蟶子的糞便,這些糞便被消化后,由細腔的下段(肉質裙邊較深、較細、可見的一面)排出體外,不保存在消化系統的囊腫中。在買蟶子吃之前,應該用指甲把這種黑色物質撕開。用水沖洗,在沖洗和烹調前,抓起一把蟶子,用手揉搓。沒問題,蟶子的黑色部分會影響其海鮮味,使其有奇怪的味道。
但是,不去掉黑色部分直接烹飪,經過高溫后問題不大,但味道會差很多。請采納,謝謝。至于其他人,用鹽水泡可以清除黑肚子--不,可以讓蛤蜊排出消化液的殘渣,但不能排出吃過的食物。
蟶子是什么
你好,蟶子,學名縊蟶,別名"小人仙"屬軟體動物,是雙殼綱簾蛤目貝類動物,生活在海洋之中,為常見的海鮮食材。貝殼脆而薄呈長扁方型,自殼頂到腹緣,有一道斜行的凹溝,故名縊蟶。寧波沿海一帶多灘涂,對養殖蟶子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寧波大眾海特產,寧海長街一帶,面臨三門灣,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適宜,餌料豐富,土質以泥沙為主,因而蟶子生長快,個體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鮮,故得名長街蟶子。據清《寧海縣志》記載:蟶、蚌屬,以田種之種之謂蟶田,形狹而長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望采納,謝謝
蟶子是什么 蟶子是什么海產品
1、蟶(chēng)子為海產貝類。軟體動物。介殼兩扇,形狀狹而長,外面蛋,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養殖,肉味鮮美。有縊蟶、竹蟶等種類。
2、chēng,在閩南語里讀音類似“攤”,在甌語里讀音類似“青”。蟶子常見於潮間帶的泥沙中(尤其在溫帶)。殼窄長,剃刀狀,長可達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躍,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受驚時很快縮入洞內。以短水管攝食海水中食物顆粒。有的種可藉水管噴水而作短距離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莢蟶(Siliquapatula)不棲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斷受海浪沖刷的海灘的流沙中。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