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養美麗貝魚之前,首先需要去除掉水體中的氯氣等有害物質,這就需要將使用的水體放在日光下暴曬一段時間。除此之外,保證水溫水質的基本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可以在水缸中配備比較好的恒溫和過濾系統。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適量的進行換水,大約每兩周換水一次,就是可以的。總的來說,它們飼養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二、美麗貝魚怎么養1、水溫:23-28℃的水溫范圍對美麗貝魚來說是最為合適的。換水時,為了控制溫差,要先將新舊水的水溫進行一下綜合。
2、水質:弱堿性的水質是最有利于它們的生存的。養殖時,最好將水體酸堿度保持在8以上,這樣更加有利于它們的健康生長。
3、環境:它們在自然環境中是生活在有沙有貝殼的湖底的,所以為了模擬原生態的環境,為它們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建議在水體底部鋪一層細砂,并放置幾塊貝殼。
4、喂食:對它們來說,冰凍的豐年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們的細菌含量較少,營養又比較豐富。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請詳細介紹下卷貝類的飼養方法
以貝殼為家的卷貝是坦干伊克湖慈鯛中非常有特色而且具有超凡魅力的魚種。近來,越來越多的坦湖魚愛好者迷上了這種貝殼小精靈。聰明、大膽、漂亮、獨特是卷貝的最主要特征。卷貝的迷人魅力
卷貝這種只有幾厘米長的小精靈之所以被很多熱帶魚愛好者所眷顧,是因為它具有多種鮮明的迷人特征。它有占據貝殼棲身的獨特行為,尋找、挑選自己中意的空貝殼,占據住,以貝殼為家。貝殼是它的休息處,躲藏處和繁殖處。它還會聰明靈巧的拖動、推搬貝殼,放置在合適的地點,然后開始挖掘沙石布置自己的家。卷貝用嘴吞吐砂粒,扇動鰭吹動砂粒,再賣力地推、頂、拉,把貝殼安頓好。一直到大半個貝殼都被埋在砂粒中,留出一個精致的圓圓的入口才滿意。
卷貝具有靚麗的色彩、精致的花紋和嬌小迷人的體型,非常耐看。紫藍叮當身上有一抹耀眼的金屬紫藍色,黃金叮當則全身披掛金黃,月亮貝擁有漂亮的背鰭尾鰭,體側和魚鰭上裝飾著精致的花紋……
此外,卷貝是一種大膽的小家伙,會從人的手中取食,當把薄片飼料放在手指尖上伸入水面,它們會熱情地游上來啄食。在保護家方面,卷貝會勇敢地驅趕進入屬于它的貝殼周圍領地的一切,甚至是人的手指。卷貝之間也會因為爭奪貝殼和領地而大打出手,大家都看上了同一只貝殼,就會對視、炫耀、威脅甚至追咬來比比高低。不過這種爭斗大體上看來,還是安全的,我還沒看到過卷貝在爭奪貝殼的斗爭中真的被咬傷過。
卷貝的求偶和繁殖也離不開貝殼,發情期的公卷貝會邀請母卷貝進入它的貝殼,產卵孵化也都在貝殼中進行。此外,公卷貝在外面看到中意的母卷貝,甚至會用嘴把整個貝殼連帶母魚拖回到自己的領地,一起據為己有。
卷貝的原生棲息場所
正是因為坦干伊克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所以才孕育出湖中形形色色有鮮明特征的魚種,卷貝就是其中的一類。
坦湖因為地質和氣候上的關系,湖中的水質呈高硬度、堿性。這種水質下,保留了大量死去的螺殼類生物的空貝殼,多年不化。遍布的貝殼給卷貝這種魚的進化和發展提供了條件。
坦干伊克湖底具有多樣化的湖底地貌,有很大一部分湖底是由細砂和小石礫構成,卷貝可以從容的挖埋和安置自己的貝殼居所。在寂靜的湖底砂地,不時會有由湖面沉淀下來的懸浮物和有機碎屑,給卷貝這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正是這些地質和生態特征造就了卷貝這種特殊魚種。
下面介紹一下卷貝的種類:
紫藍叮當lamprologus ocellatus
最早被介紹到市場的卷貝種類,較常見而表現度最強。雄魚體長4.5公分,雌魚為2.5公分。灰藍色的體色,腹部有一道耀眼的紫藍色澤。背鰭、臀鰭寬闊伸展。性格活躍,較強悍。喜歡開口寬大螺塔平緩的貝殼,以陸貝(多為蝸牛殼)最適宜做為紫藍叮當繁殖產卵的場所。
黃金叮當lamprologus ocellatus var."Gold"
是紫藍叮當的改良品種,近幾年才在市場上出現,所以較早期的相關資料上沒有黃金叮當的介紹。體型與紫藍叮當很類似,特色呈現鮮明的金,有時腹部也會有紫藍色澤。雄魚體長4.5公分,雌魚為2.5公分。個體成熟進入繁殖期后,體色會有微妙的轉變,雄魚額部與眼下呈現深褐色斑塊。
九間貝lamprologus multifasciatus
與大部分卷貝不同,九間貝不是以亮麗的色澤而是以精巧的豎道條紋為表現特點。狀態好的九間貝體色呈暗沉的灰紫色,線條與底色的對比異常鮮明。雄魚體長5.5公分,雌魚為3.0公分。九間貝的性格較為溫和,如果和其他卷貝混養,尤其是和紫藍或者黃金混養,要注意個體大小差異給予適當照顧和關注。
斑馬貝lamprologus similis
斑馬貝也是是在體側分布豎條紋,不過紋路的條數遠多于九間貝,同時,細致鮮明的線條還布滿各鰭,第一道條紋越過額頭上方。狀態穩定時體色厚重,紋路清晰。此魚性格較溫和,最大體長雄魚4.5公分,雌魚2.5公分。
藍眼貝lamprologus signatus
藍眼貝屬于卷貝中的底棲型種類,具有延長的體干和平坦的腹部適于在砂底活動。不同于紫藍、九間等,喜好中下層水域。藍眼貝的主要特征是眼部上方與額頭表現出藍色金屬光澤,雌雄魚性征差異明顯,成熟雄魚體側有赭紅色的條紋,成熟雌魚在腹部閃爍古銅色光澤。最大體長雄魚6.0公分,雌魚3.5公分。此魚易跳缸,最好加蓋。小丑貝lamprologus brevis
小丑貝又名博士貝,外形小巧可愛,眼睛下方有一塊金屬藍色光澤的斑塊,體側分布隱約的銀色豎條紋。尾部呈現藍色花紋。性格溫和,易于飼養。雄魚體長5.5公分,雌魚為3.5公分。
月亮貝lamprologus calliurus
未成年的月亮貝與小丑貝外形相似,不過成魚后表現出眾。眼睛上方有一抹艷黃,擁有七弦琴般的華麗尾型,而且有著輕柔迷人的優雅姿態。仔細觀察,會發現月亮貝的活動水域還要稍稍高于中下層水域的其他卷貝。雄魚比雌魚有更華麗的色彩和飄逸的尾鰭鰭條,因此對于成魚而言,很方便從外形上挑選不同性別個體。此魚體型較大。
黃帆一點貝lamprologus hecqui
黃帆一點貝特色為淡黃,分布暗色斑塊,有的個體斑塊排列整齊,有點類似南美短鯛中的棋盤短鯛的花紋。的背鰭較寬,點綴一個黑色斑點。屬于體型明顯較大的卷貝,雄魚體長可達10.5公分,雌魚只有雄魚體長的一半,甚至更小。此魚性情溫和,容易飼養,在繁殖期有攻擊性。
美麗貝Lepidiolamprologus meeli
環境:空殼沙地
身長:公魚約7~9公分,母魚約5公分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豐年蝦、活餌
水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缸以上較好,需要貝殼+底沙或巖洞等掩蔽處,最好打氣
性別:型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征:L.boulengeri體側有不規則暗色斑,背側有一黑斑延伸至背鰭,身體及鰭邊緣呈
L.meeli體側有一黑點,體較修長,常與L. hecqui混淆
習性:多喜歡以蝸牛殼為繁殖地,這類魚是一夫一妻制
繁殖:母魚將卵產于貝殼中,很少有觀察報告,而母魚在殼中產卵或躲藏時公魚則在附近巡回
描述:親魚會在有殼之處挖個大坑藉以提供幼魚保護,遇危急時公魚會逃離而母魚則以殼為避難處,子魚則靠偽裝色停在底部避難
鉆石貝 lamprologus stappersi
環境:有殼的沙地
身長:公魚約5~6公分,母魚約4公分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豐年蝦、活餌
水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缸以上較好,需要多量貝殼或巖洞等掩蔽處,最好打氣
性別:型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征:體側有不規則暗色斑,尚有數排銀藍色點狀斑
習性:多喜歡以蝸牛殼為居住、繁殖地
繁殖:基質繁殖型,公魚較大母魚太小,母魚在殼中產卵,公魚則以僵硬笨拙的姿勢在殼口排出**使卵受精,最多產40顆左右,產卵約10天后子魚就能自行游動并由母魚照顧,雖然幼魚會停留在公魚的領域中長達2個月,并在其中尋找可以躲避的殼,但幼魚亦可能被公魚及其它游蕩的其它魚吞食,因此護幼的母魚在這段期間特別具有攻擊性
描述:鉆石貝是謹慎的貝魚,他們有相當長的時間都待在殼附近,也很難在繁殖中發現母魚是否產卵,所以經驗不足的飼養者常會驚喜的發現小魚出現在殼附近,才知道他們已經繁殖,不過一般母魚多在準備要繁殖時才會開始驅逐其它母魚及占據螺殼,未準備繁殖的母魚多是避開雄魚的
飼養方法:
以貝殼為家的坦湖魚還有金頭珍珠虎Altolamprologus compressiceps、噴點珍珠虎Altolamprologus calvus,所以,我們也可以把珍珠虎歸為卷貝的種類中。不過珍珠虎的外型與其他卷貝有明顯差異,對貝殼的依賴程度不如一般的卷貝,通常在幼魚時常棲息在貝殼中,成年后就脫離對貝殼的依賴。
水族箱的選擇、配置和布景
一般而言,因為卷貝體型較小,為了易于觀賞,不宜養在太大的水體中。所選擇的水族箱尺寸可以是40厘米、60厘米長的小缸,也可以是1米、1.2米長的標準水族箱。
水族箱的過濾系統很重要,直接關系到魚的健康。使用一套好的上部過濾系統,或者是使用配合水族箱的缸外過濾桶都可以。卷貝魚體小,新陳代謝速度不會對水體質量產生太大負荷。因此,只要做到過濾系統有效工作,保持水體清澈潔凈就可以了。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循環系統的水流,尤其是出水口水流不要太大,誰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小魚兒成天和激流抗爭,甚至被水流沖的一個跟頭跟著一個跟頭,對吧?燈光的選擇上雖然沒有什么特殊的講究,選用合適的水族燈架和燈管就足以達到觀賞卷貝的效果,不過,坦湖魚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魚體上的金屬色光澤,為了觀賞到它們這一最迷人的一面,如果方便,把燈光安排成側光,那么它們會有讓人驚訝的美麗展現給你看的。此外,再挑選一根質量好的加熱棒,一只溫度計用于保持溫度穩定,水溫,那么魚缸的硬件設施就基本上齊備了。
接著再說卷貝缸的布景。坦湖卷貝的原生環境下,湖底是細幼的砂石,最多再有零星分布的湖底鵝卵石。我認為,卷貝缸較好的布景是能盡量模擬它們的天然環境。
水族箱的底砂需要使用較小顆粒的。深色的黑砂、荷蘭硒砂、河砂、細珊瑚砂、貝殼砂、海砂都可以用在卷貝缸里。顆粒較小方便卷貝搬砂布置貝殼,珊瑚砂、貝殼砂可以調高水的硬度,給卷貝提供更適宜的水質。
平坦的底砂上,可以隨意布置幾塊中意的石頭,大小錯落的鵝卵石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依據個人喜好,選用珊瑚石、千層石也可以。不過石頭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大。一是給卷貝足夠的砂面空間建筑自己的貝殼家園,二是不會阻擋觀賞視線。
魚種的選擇和搭配
用小缸飼養,可以魚種單一一些,挑選一至兩種中意的卷貝,每種可以是2-4條,把魚缸擺放在桌頭案旁,閑暇時把玩觀賞一番。選擇尺寸大一些的水族箱,好處是可以多養幾種不同習性的卷貝,觀察混養時它們之間有趣的社會關系。此外,還可以搭配一些諸如藍劍莎、藍翼藍珍珠等習性溫和的坦湖魚種,它們習慣活動于中上層水域,正好和中下層水域的卷貝一起,構成一幅美妙的湖底風光。
各種卷貝在外形、習性和特征上都有明顯的區別,可依個人的喜好選擇種類。初養者建議嘗試黃帆一點貝、黃金叮當和紫藍叮當。它們有著活波大膽的性格和易于讓人一下子就喜歡上的外貌,相信你立刻就能喜歡上它們。
魚店有售的卷貝都是亞成魚或者剛成年的魚,好處是可以擁有慢慢養大,看它體色狀態變化發展的樂趣。不過這時的卷貝一般不易辨別公母,可以讓店員幫助挑選,或者,如果想要挑戰卷貝繁殖的話,不妨一種買上4-6只,待成熟后再挑選一公幾母配對。
卷貝適宜的水質、食物和日常維護
坦湖魚都適應于堿性硬水,到了軟水弱酸的環境里,就算不死,狀態也不會好。卷貝也不例外。如果有條件,最好能測試一下自己家里水質的硬度和酸堿度。一般硬度在15以上,pH值在8.0以上較好。如果水質不合,不妨挑選一些好品牌的水族專用水質添加劑調節硬度和酸堿度,或者選擇可以升高硬度酸堿度的底砂底石緩慢改變水質。
卷貝身體較強健,對水溫要求不苛刻,一般而言,控制在22度到28度之間就可以,以25、26度為最宜。
卷貝對食物也不挑剔,其他熱帶魚喜愛的魚食都可以用來喂養卷貝。以我的經驗來說,冷凍豐年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豐年蝦營養價值較高,經過冷凍處理后大部分細菌可以被殺滅。豐年蝦的個體大小也很適宜卷貝吞食。喂食了豐年蝦的卷貝長得快,身體強壯活波。喂食的頻率最好有規律,每天一次或者兩次都可以,最好每天都在大致相同的時間喂它們。我給它們魚食的時候,每次敲一敲缸頂,卷貝們知道有東西吃了,就紛紛游近水面等著,和人非常親近。不建議大家喂給魚活食,雖然也許活食的營養價值最高,可是有把病菌帶進魚缸的危險,如果因為喂活食,魚兒染上了病,是件很頭痛的事情,也是不值得的事情,魚一旦病了,死亡有時就在一夜之間。
卷貝不大,所以換水不用太頻繁。如果過濾系統工作穩定,二周或者一個月換四分之一經亮曬過的新水就可以了。不要輕易向水中添加化學添加劑,哪怕是水族店推薦的,也要慎用。如果觀察到魚不精神,或者有外傷,一個比較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一兩把鹽,不要用我們做菜的加碘精鹽,買一些日曬鹽或者是大鹽備用。向水中加鹽對坦湖魚來講,是常用易行,而且很有效的方法,可以預防和治療魚病,改善魚的表現狀態。
以上方法不一定全對,視自身情況而定。比方說我的缸,水溫在24度左右,魚生活的很好。換水建議一周一次,一次換一小盆,另外我平時基本兩天一抽缸底的魚bb。50cm左右的缸養4-6條為宜,我養了4條叮當,過濾用的up120,效果也可以。
.
三湖慈鯛坦鯛分類
坦干伊喀湖慈鯛的分類
2012-03-04 18:45:04 來源:互聯網 評論:0 點擊:2864
作者:fisher(臺灣)前言 坦干伊喀湖慈鯛(以下簡稱坦鯛)的 高貴華麗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坦湖造成的。說到坦鯛之前,當然不能不談坦干伊喀湖啰。坦干伊喀湖是一個斷層湖,起源于一千一百萬年至三千萬年前地殼的運...
作者:fisher(臺灣)
前言
坦干伊喀湖慈鯛(以下簡稱“坦鯛”)的 高貴華麗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坦湖造成的。說到坦鯛之前,當然不能不談坦干伊喀湖啰。
坦干伊喀湖是一個斷層湖,起源于一千一百萬年至三千萬年前地殼的運動,由地殼運動所形成的斷層剛好貫穿了剛果河的第一大支流——古馬拉卡拉斯河而成湖。湖面積34000平方公里為非洲第 二大湖,深度1470m,僅次于貝加爾湖,也是世界第二深湖。湖被四個國家劃分,其東北方屬于普隆達、西面屬于薩依、南面則屬于贊比亞、東岸則屬于坦桑尼亞管轄,南北長約650公里、東西最寬達80公里、最深 處1470米。
不論坦干伊喀有多深,因為水溫多在24~29℃間,溫差不大,故坦干 伊喀水生生物全部集中于水深200m以上的水域,而魚只多生活在水深100m內的含氧層。
坦干伊喀湖多砂巖。其岸邊多石砂岸,沿岸混雜。這些富含鹽分的砂巖使得整 個坦干伊喀的水質多為堿性硬水,其基本水質狀況大約為pH8.8~9.3、dH13、能見度約20m,是世界上最清澈 的湖泊之一。
坦干伊喀湖慈鯛目前計有50余屬,已知的坦魚超過200種是特有種,已被分類、描述的特有種就達170多種,包含了全世界最大的慈鯛——90天使,還有極小2cm的卷貝魚。坦干伊喀湖慈鯛體型,習性較其它湖的慈鯛差異性極大,這也正是其引人入勝、搜集、飼養之處。
坦干伊喀湖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慈鯛產區之一,是坦干伊喀重要的經濟來源。湖里出產的慈鯛等各類觀賞魚色彩艷麗,形態怪異,習性可愛,令人驚奇,而且同種之間因為地域上的差異所產生的變化令人咋舌。凡是開始接觸坦干伊喀湖慈鯛的人,沒有人不沉迷于其中的,坦干伊喀湖慈鯛的魅力已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大洲觀賞 魚愛好者!!
因地域性質的差異性,坦鯛的分類是相當困難的,目前還有許多尚 未定位的種類,如蝴蝶魚中就有許多品系尚待運用分子生物學進行研究。
經DNA鑒定, 坦鯛達50余屬,但有些是在市場上少見或無法見到或無適當中文譯名,因此在此僅介紹較常見種屬及其代表 魚只,供坦鯛愛好者參考。依其屬名字母順序簡述如下:
一、Altolamprologus高身亮麗魚屬(珍珠 虎類)
種類:常見有A.calvus(噴點珍珠虎)、A.compressiceps(黃金珍珠虎)。
環境:大塊巖石 堆棧的淺水區,經常在巖石表面30~100cm處游移。
體長:公魚約15cm,母魚約9cm。
食物:小蝦、 小魚或甲殼類動物,人工養殖可用薄片飼料。
水質:27℃以下,硬水,pH8~8.5。
魚缸:至少90公 升、3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除體型外,公母幾乎無差異。
特征:鱗片厚實,頭部確吻部比例大, 身體側扁。
習性:除繁殖期外,領域性不強,個體間爭斗不明顯,但體型太小的魚可能會被吞食。
二、Asprotilapia蛇羅非魚屬
種類:僅有一種A.leptura( 雷伯天使)。
環境:大塊巖石堆棧的淺水區,經常在巖石表面覓食游動。
體長:約10cm,公魚稍大 于母魚。
食物:浮游或附著性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不宜用浮性顆粒)。
水質:28℃以下,硬 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體色相同難以分辨 。
特征:體修長,口器朝下,吻端為肉質。
習性:聚群,習慣用腹部貼近巖石表面游動,但3尺缸內 魚只少時,種內斗爭明顯。
三、Aulonocranus顱盔麗魚屬
種類:有一種 A.dewindti(閃電藍波)。
環境:砂石交錯的過渡區,遍布粗沙與礫石。
體長:約13cm。
食物 :甲殼類、昆蟲幼蟲,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及顆粒飼料。
水質:28℃以下,硬水,pH8~8.5。
魚缸: 15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雄魚體色為黃、藍紫交錯,背、臀鰭邊緣呈黃 色,腹鰭末稍有黃點。雌魚顏色多以銀白為主,腹鰭較短,臀鰭通常為圓弧狀。
特征:下頜比上頜稍突 出,口中齒明顯,腹鰭延長。
習性:公魚常會形成繁殖區,各巢相距數料,母魚通常成群。
四、Benthochromis深麗魚屬
產地:坦湖。
種類:共有2種,較常見有B.tricoti(航 空母艦)。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為砂質,少有大石塊阻礙。
體長:約18cm(不包括尾鰭延長部 分)。
食物:小蝦、浮游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及顆粒飼料或豐年蝦。
水質:28℃以下,硬水, 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缸以上較好,需有沙子。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雄魚體色藍紫 底白色縱紋下頜為,腹、臀、尾鰭邊緣延長,腹鰭偏黑雌魚顏色多為銀白為主,各鰭不延長,臀鰭通常 為圓弧狀
特征:下頜比上頜稍突出而嘴型上翹、吻端較鈍;體型稍近藍劍沙,但臀鰭較大。
習性:幼魚經常在孵化后停留在母魚口中生活一段時間,未成魚常聚集在水深超過50m生活
五、Boulengerochromis金屬色鯛屬
種類:僅有一種B.microlepis(90天使)。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多為砂質,少有大石塊及礫石。
體長:約70~90cm。
食物:魚及無脊 椎動物(幼魚),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
水質:28℃以下,硬水,pH8~8.5。
魚缸:500公升以上 ,至少要4尺以上的缸,底鋪細沙及石塊。
性別:體色差異不大,體型則有較明顯差異,雌魚約60cm。
特征:魚體為金黃底色,體側有4個黑點,成魚鰓蓋處有藍色斑紋。
習性:平時在深水處沙地活 動,追捕X屬魚類,繁殖時移至砂石淺水區。
六、Callochromis銜麗魚屬(珍珠類)
種類:共有4種,較常見的有C.macrops(紅金珍珠、紅金天使)和C.pleurospilus(彩虹珍珠)。
環境:靠近河流的淺水區,底部多為砂質,并有生長的水生植物。
體長:C.macrops約16cm、 C.pleurospilus約11cm。
食物:泥沙中的昆蟲幼蟲、小型蝸牛等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豐年 蝦。
水質:28℃,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Callochromis:(珍珠類)3尺以上的缸 較好,底鋪細沙。
性別:雄魚顏色多呈暗金屬紅色、臀鰭末稍有一大的橘紅斑,雌魚體色偏銀白。
特征:頭部、眼睛比例大。
習性:多以泥沙地生活為主,習慣聚群覓食,有鉆泥沙習性,也會堆泥沙筑 巢,成熟雄魚則用沙堆成火山口型地盤為巢。
七、Chalinochromis勒紋麗魚屬
種類:有2種,C.brichardi(金衣女王)和C.popelini(三線鳳凰,或稱二線金衣女王),未定 種C.sp“ndobnoi”(噴點金衣女王)。
環境:巖石堆棧的水域。
體長:最大約15cm。
食物:刮 食石塊上的小型無脊椎動物、淡水海綿和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蝦和豐年蝦幼蟲。
水質:28℃, 硬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缸底需用巖石堆棧。
性別:成熟雄魚頭 部多呈突起,體色無差異。
特征:吻小,上唇厚且有疣狀突起,以啄食為主,體色多為明亮的米色。
習性:多以巖石生活為主,生活范圍不大。
八、Ctenochromus單色鯛屬
種類:共有2種,以C.horei(噴火金剛)較為常見。
環境:富含沉積物及水生植物生長茂密 的泥沙地。
體長:雄魚最大體長為18.5cm,雌魚約14cm。
食物:雜食性,水草等水生植物、無脊椎 動物、小魚,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和豐年蝦。
水質:27℃以下,硬水,pH8~9。
魚缸:250 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沙及扁石塊。
性別:成魚體色差異不大,雄魚顏色較鮮艷繁殖時喉部 及胸腹鰭處呈,臀鰭有一卵斑。
特征:魚體為金屬底色,上有約10道黑色橫紋,體側有橘紅色噴點 。
習性:成熟公魚常在水草床中清出一塊區域做為領域。
九、Cyathopharynx 杯喉魚屬(藍波類)
種類:共有C.furcifer(藍波)和C.foai種。
環境:空曠的水域(常見 于25m深處),底部為砂質,有大石塊及礫石。
體長:約20cm(C.foai為25cm),雌魚約15cm。
食物 :藻類、小蝦,人工飼養可用薄片、豐年蝦無節幼蟲。
水質:27℃以下,硬水,pH8~9。
魚缸:250 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沙及扁石塊。
性別:成魚體色差異大,雄魚顏色鮮艷多呈金屬藍色或 金屬綠色,腹鰭長而末梢有黃點,背、臀鰭邊緣為;雌魚體色偏銀白或淡黃、腹鰭不延長。
特征: 魚體為金屬藍或綠底色,腹鰭特長。
習性:多以沙地生活為主,習慣聚群,成熟雄魚則用沙堆成火山口 型地盤。
十、Cyphotilapia彎羅非魚屬(六間類)
種類:僅有C.frontosa(六間 )一種。
環境:巖石堆棧的水域(常見于25米深處),底部為石塊。
體長:超過35cm。
食物: 魚類(特別是Cyprichromis屬的魚)、蛻殼的甲殼類,人工飼養可用緩降型顆粒飼料或魚蝦。
水質:28 ℃以下,硬水,pH8~8.5。
魚缸:300公升以上,至少4尺以上的缸,底鋪沙及石塊并堆成洞穴。
性 別:雄魚顏色較鮮艷,額部突起;雌魚則無突起。
特征:魚體為藍白底色,上有6~7條黑橫紋。
習 性:多以巖洞生活為主,習慣聚群,但母魚常多于公魚,游動緩慢,很少有急躁舉動。
十一、Cyprichromis鯉形鯛屬(藍劍沙類)
種類:共有C.leptosoma(藍劍鯊)、 C. pavo(孔雀劍莎)和C.microlepidotus(細鱗劍莎)3種, 2種未定種C.sp“zebra”(斑馬劍 莎)和C.sp“leptosoma jumbo”(巨型雷土索馬)。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為石塊。
體長 :C.leptosoma約9cm,其它約在12cm,人工飼養下可達14cm。
食物: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 薄片、小型魚顆粒飼料或豐年蝦。
水質:23℃,硬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至少3尺缸 ,可以有沙子及扁石塊(但要保留中上層空曠),應加蓋以防跳出。
性別:雄魚顏色較鮮艷,雌魚則多 為灰褐色。
特征:魚體長型,尖嘴,魚鰭部分多有藍或。
習性:習慣聚群行動及覓食、繁殖, 但母魚常多于公魚,個體數可能超過1萬只,靜止時多以頭朝下貼近石塊表面或魚缸壁。
十二、Ectos外麗鯛屬(一點藍波類、孔雀眼藍波)
產地:坦湖(特有種)。
種類:有 E. Ectos descampsii yellow(孔雀眼藍波) 和未定種 E. sp “descampsi ndole”。
環境:空曠水域,底部為沙地。
體長:約10cm。
食物:昆蟲幼蟲 、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型魚顆粒或豐年蝦。
水質:25~28℃,硬水,pH7.8~8.5 。
魚缸:15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部要鋪細沙。
性別:發情的雄魚顏色鮮艷,雌魚則稍 偏灰褐色或銀白色。
特征:魚體為銀白色,背鰭有一大眼斑。
習性:喜好鉆沙,在沙中覓食及躲避 敵人。
十三、Enantiopus反麗魚屬(七彩龍王類)
種類:有E.melanogenys (七彩龍王天堂鳥)和E.meanogenys(尖嘴深水鯛),還有一未定種E.sp“kilesa”(綺麗沙龍王)。
環 境:空曠的水域,底部沙地。
體長:約16cm。
食物: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型 魚顆粒或豐年蝦。
水質:24~26℃,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缸以上較好,底部 要鋪細沙。
性別:發情的雄魚顏色鮮艷,雌魚則稍偏灰褐色或銀白色。
特征:魚體長型,嘴尖長, 背鰭臀鰭呈長條形。
習性:習慣在較深處的沙地上聚群生活及覓食,繁殖時會移至較淺處沙地,非繁殖 期公魚顏色和母魚類似以增加沙地適應性。
十四、Eretmos槳麗魚屬(狐 貍類)
種類:有E.cyanostictus(藍點狐貍)和未定種E.sp“encyanostictus”(金線狐貍)。
環 境:有大浪沖擊的水域,溶氧量及pH值較高。
體長:公魚約9cm,母魚約7cm。
食物:浮游生物、小 蝦、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或異型錠狀飼料。
水質:27℃,硬水,pH8~8.5。
魚缸:100公 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最好要有藻類生長的石塊及砂石。
性別:體態無差異,母魚體型較公魚小。
特征:魚體短而側扁,魚體深褐色,布有淺色橫紋;背鰭明顯延長呈長條形,口中有大型的鏟狀齒。
習性:多出現在溶氧高的有浪沖擊區,經常以腹鰭臀鰭停棲在石塊上,常成對出現。
十五、Gnathochromis頷麗魚屬
種類:僅有G.permaxillaris(波瑪西珍珠)一種。
環境:巖石間的泥質底部水域。
體長:約18cm。
食物:泥中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 飼料。
水質:27℃,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細沙。
性 別:體態無差異,母魚體型稍小。
特征:上唇延長呈鏟狀,嘴大,體側有數道縱列點狀斑。
習 性:以嘴吸入泥沙獲取食物,可深入200米以下的缺氧水層覓食。
十六、 Haplotaxodon單列齒鯛屬
種類:僅有H.microlepis(藍鉆珍珠)一種。
環境:開闊的水域, 通常深度在10m以內的水層。
體長:最大可達26cm,一般雄魚約19cm、雌魚約17cm。
食物:小型魚、 浮游動物;半成魚多吃浮游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和活餌。
水質:27℃,硬水,pH8~8.5 。
魚缸:3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態無差異,雌魚體型稍小。
特征:下唇厚 長并往上呈戽斗,嘴裂大、且近垂直張開,體側散布藍點、有三個黑斑。
習性:在上層水域游動并 掠食水面小魚。
十七、Julidochromis柳絮鯛屬(鳳凰類)
種類:共有 J.dickfeldi(紫衫鳳凰)、J.marlieli(黑間、花鳳凰)、J.ornatus(黃格、黃金二線鳳凰)、J.regani (雷加尼、黃紋鳳凰)和J.transcriptus(黑皇冠鳳凰)5種。
環境:巖石交錯水域(J.dickfeldi、 J.marlieli、J.transcriptus)或砂石過渡區(J.ornatus、J.regani)。
體長:J.transcriptus約7cm ,J.ornatus、dickfeldi約8~11cm,J.marlieli、J.regani約13~15cm。
食物:雜食性偏肉食,人工飼 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及活餌。
水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 上的缸較好,繁殖可用2尺缸進行,有些需要布置洞穴。
性別:體態無差異,雌魚體型小(J.regani、 J.marlieli相反),成熟雄魚額頭稍突出(J.transcriptus除外)。
特征:體細長通常有數道縱紋,嘴 唇稍厚,口下位,J.ornatus、J.regani為偏黃底色。
習性:J.ornatus幼魚孵出后不久親代會再次繁殖 ,形成不同年齡層的群體。
十八、Lamprologus錦麗魚屬(貝魚類)
種 類:這一屬的分類仍有存疑,目前歸類的有16種,較常見有L.calliurus(月亮貝)、L.speciosus(史配西歐薩斯貝)、L.stappersi(鉆石貝)、L.similis(斑馬貝)、L.leloupi(黃帆天堂鳥)L.ocellatus (眼斑亮麗鯛 ),其中有些已經把他們歸類到Neolamprologus屬。
其中有些已經把他們歸類到 Neolamprologus屬。
L.calliurus(月亮貝)
環境:有貝殼的淺水層。
身長:雄魚 約10cm,雌魚約4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豐年蝦、活餌
水 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多量貝殼或巖洞等 掩蔽處,最好打氣。
性別:體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征:藍紫色眼下線,演后上方有黃斑, 公成魚尾部延長成七弦琴狀(豎琴)。
習性:多喜歡以蝸牛殼為居住、繁殖地。
十九、Lepidiolamprologus雅麗魚屬(炮彈類、貝魚類)
種類:這一類魚不分體型大小都具有大的口裂及尖利的牙齒,體為長流線型,掠食。共有11種,還有2種未定種,較常見有L.attenuatus(星點炮彈)、L.boulengeri(黃帆一點貝)、L.cunningtoni(黑云炮彈)、L.elongatus(珍珠炮彈)、 L.kendalli(虎皮炮彈)、L.lemairii(雷瑪莉)、L.meeli(美麗貝)、L.pleuromaculatus(精靈炮彈)L.hecqui(黃帆一點貝)
L.kendalli(虎皮炮彈)
環境:巖石淺灘。
體長:公魚約 22cm,母魚約16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豐年蝦及活餌。
水質:23~27℃,硬 水,pH8.5~9.3。
魚缸:3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征:全身深色底布滿白色斑紋。
習性:獨居性,不易配對,性情粗暴,不適合混養。
二十、Limnochromis湖麗魚屬
種類:共有3種,常見L.auritus(珍珠藍波、流星鉆)。
環境:泥沙堆積的水域。
體長:約17cm。
食物:泥沙中的蝸牛及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 片、顆粒飼料及活餌。
水質:23~26℃,硬水,pH8.5~9。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可在底部鋪些細砂。
性別:雌雄差異不明顯。
特征:吻鈍,體偏銀褐色,體側有數道銀白色縱斑 。
習性:于泥沙中挖掘隧道、覓食。雌雄魚共同照顧卵及稚魚。
二十一、 Lobochilotes厚唇鯛屬
種類:僅有L.Lobochilotes labiatus(十二間虎)一種。
環境:砂石 過渡區。
體長:約35cm(最大40cm),人工飼養約28cm。
食物:肉食性,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 活餌。
水質:23~26℃,硬水,pH7.5~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石塊堆 棧成洞穴。
性別:雄魚多具不規則橘色點及綠色斑塊。
特征:成魚嘴唇特厚,體偏銀綠色或綠褐色 ,全身具數道深色橫紋。
習性:終日以嘴探測底沙,成魚特別喜歡躲在淺水區的巖洞中。
二十二、Neolamprologus新錦麗魚屬(燕尾類、貝魚類、天堂鳥類)
種類:共有34種,常見有N.bifasciatus(比法史亞特斯天堂鳥)、N.brichardi(女王燕尾)、N.brichardi(albino)(白金燕尾)、N.buescheri(藍帆二線天堂鳥)、N.brevis(小丑貝)、N.crassus(克雷速斯燕尾)、N.cylindricus(藍九間)、N.caudopuntatus(紅帆天堂鳥)、N.falciculai(三色天堂鳥)、N.furcifer(金眼天堂鳥)、N.gracilis(葛瑞西利斯燕尾)、N.kungweensis(四眼貝)、N.leleupi(黃天堂鳥)、N.longicaudatus(隆姬考得特斯燕尾)、N. marunguensis(瑪倫袞西斯燕尾)、N.modestus(紫帆炮彈)、N.moorii(茉莉天堂鳥)、N.mustax(皇帝天堂鳥)、N.multifasciatus(九間貝)、N.nigriventris(紫天堂鳥)、N.ocellatus(紫藍叮當)、N. pectoralis(帕克頭拉力斯天堂鳥)、N.pulcher(橘紅燕尾)、N.pulcher(黃金燕尾)、N.savoryi(莎莉天堂鳥)、N.sexfasciatus(金六間)、N.signatus(藍眼貝)、、N.savoryi(虎皮天堂鳥)N.tetracanthus(珍珠雀)、N.toae(大眼貝)、N.tretocephalus(五間半)、N.sexfasciatus(金六間),是坦湖的最大家族,原歸于Lamprologus屬,現區分為新的一屬,故有些舊數據仍把本屬某些魚分為Lamprologus屬。
N. brichardi(女王燕尾)
環境:巖壁淺水 域及巖石區。
體長:6~12cm(隨種類不同,雌魚最大8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 顆粒飼料、活餌。
水質:24~27℃,硬水,pH7.2~8.5。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 要石塊堆棧。
性別:公母魚無明顯差異,成熟公魚額頭略突起,并微有隆背。
特征:具有延長的七 弦琴狀尾部,鰓蓋邊多有黑色斑。
習性:群居性,整群至少有數千只甚至超過10萬只。
二十三、N. leleupi(黃天堂鳥、檸檬天堂鳥)
環境:巖石水域。
身長:公魚約10cm,母魚約 8cm。
食物:主食小蝦及其它甲殼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活餌。
水質:23~26℃,硬水 ,pH7.5~9。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石塊堆棧。
性別:公魚在成年后魚鰭較大 ,背部稍隆起。
特征:體多呈,但亦有深褐、淡黃、肉色及橘紅色個體。
習性:生性孤僻,人 工環境中同種在成熟后攻擊明顯,僅在繁殖期有配對關系。
坦干伊喀湖 水質如何
坦干伊克湖
因為東非的地質變動,造就了全世界第二深的湖泊,就在東非大地塹西側,
穿越了四個國家:浦隆地(Burundi)、尚比亞(Zambia)、坦尚尼亞(Tanzania)和剛果(Congo),
其中以後兩者占大部分地區
大約900~1200萬年前形成的坦湖,最深處有1470公尺深,
湖底實際上含三個主要盆地:Zongwe(Mpulugu)、Kalemie和kigoma,
是不同時間分別形成的,全長2000公里的湖邊的地形非常多變,
也造就了不同棲地類型:盆地由巖石包圍,包含廣大的沙地,
南部地區甚至有特別的巨石灘、湖水經常沖擊而產生大量的氣泡,造就高溶氧環境
坦湖周遭的河口沿岸生長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大部分的河流只在雨季帶來暫時性的水量供應,
但少數幾條貫穿湖泊的大河如坦尚尼亞的Malagarasi河和Ifume河、剛果的Lukuga河和Lunangwa河
、浦隆地的Rusizi河、尚比亞的Lufubu河等卻可以明顯影響穴居慈鯛的分布,
使他們被分隔成數個不同形態的族群
其中位於中西岸的Lukuga河是坦湖唯一可以將湖水外流的河,
但只是在湖水水位較滿時才會發生,而Rusizi河則為坦湖帶來大量礦物質
大量礦物質讓湖水澄清,能見度常超過20公尺,
沙地因為有較多懸浮微粒因而能見度稍低,但在無風時期則有10公尺左右
坦湖北邊的雨季為10-12月至2-4月,南邊為11至3月,大量雨水為湖泊帶來可觀的沈積物,
使得藻類在雨季中大量繁殖形成藻華,導致湖水能見度降低
雖然坦湖水深超過一千公尺,但最多只在200公尺以內有溶氧,
一般溶氧層都在100公尺以內,故魚類皆生存於上層,上下層之間有無形的分隔,
但當南風盛行時因為湖水被吹襲而水溫降低,則會造成上下層水交流,使無數魚因此而缺氧死亡
有關坦湖的基本環境資訊也先告一段落,接下來再說有關環境類型、魚類的分類與習性
坦湖魚類是非常獨特的一群,不管是在形態還是行為他們都非常具有多樣性,
已知的坦魚應超過200種是特有種,已被分類、描述的特有種也有177種,
少數非特有種是為他們也會生存於附近的河流中而非只單存於湖泊,
其實要真正算清楚坦魚有多少種是有困難的,因為就算不把水族品種算在內,
許多魚如慈鯛、等都有許多〝種群〞,
也就是從同一祖先或近親種發展出許多特定區域分布的相似種而難以區分
在分類上坦湖魚的科別很少出現在非洲其他河產魚類上,
也就是在親緣關系上和河流環境甚少關聯,坦湖中以慈鯛最具優勢,原因有幾個:
1 湖中具大量鹽類物質,具有對鹽類容忍度較高的次級淡水魚類(如慈鯛)反而容易被保留
2 慈鯛魚具有封閉式泳鰾,可以自血液中積存空氣而不必到水面吸取空氣,
如此一來幼魚在無水生植物遮蔽的坦湖中,就不必為了吸取空氣而冒險游至水面,遭致掠食者的攻擊
3 慈鯛會完善的照顧他們的後代,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多數慈鯛會保護卵,甚至以口孵方式進行,
這些行為能提供完善保護及充分供應氧氣,這也是他們至今仍能好好存在於此的原因
根據對卵的照顧可以將坦湖慈鯛分兩大類:基質繁殖及口孵繁殖
基質繁殖是比口孵原始的類型,但在演化上他們仍沒有太大改變,
巖石基質或貝殼是他們棲息、產卵孵化之處,代表性魚種是N屬(新錦麗魚屬)的魚,如黃天堂鳥
口孵慈鯛是以口當作孵卵及幼魚場所,如此可以避開眾多掠食者的覬覦而增加存活率,
但他們必須具備特別的倒退技巧才行
攝食行為也是慈鯛生存的要件
最基本的是底食性魚,他們通常*近底質生活、覓食或躲避敵害
慈鯛的攝食器官通常和他們的食物息息相關,在某些地區這是他們成功演化的主要關鍵,
像大顎可以攫取食物,而慈鯛通常具在食道有第二副顎稱為咽喉齒,
是由骨板及齒組成,能進一步處理食物坦湖慈鯛食性也是特別值得一提,
因為一般河產慈鯛大概只有無脊椎攝食者、藻食者、碎食性者而已,
但在坦湖中的慈鯛卻不只如此,還有更特殊的食性,如食鱗性、食海綿性、卵食性、藻類刮食性 、泥食性等,這種高度分化的食性是因為他們周遭特定的生物基底及被限定在特定棲地之故
因為棲地常是限定慈鯛生存的要素,故Ad Konings在書中就以棲地類型介紹慈鯛種類,
這也可以作為慈鯛飼養者的環境設定依據,畢竟在最理想的狀態下,慈鯛還是在最適當的環境最好.
根據ad konings的描述,坦湖環境共有10種,分別是:
the surge habitat:有大浪沖激的棲地
the shallow precipitous rocky habitat:巖石陡峭的淺水區
the deep rocky habitat:深水巖區
the depths:深水地區
the open water:開放水域
the intermediate habitat:砂地巖石過渡區
empty shell:空殼環境
the sand:沙地
the shallow sediment-rich habitat:富含沉積物的淺水區
muddy bottoms:泥質底區
※the surge habitat(有大浪沖激的棲地)
此區的特徵是豐富食物及狂暴的水域(turbulnent water),湖水經常翻攪而使的水溫保
持相當的恒定性,也使得溶氧豐富,ph值較其他地區高(因為水的攪動造成co2逸失),岸邊
甚至因為浪花沖激而產生礦物質結晶,形成軟邊的巖板
棲地由巨大的卵石形成陡峭狹窄的湖岸,岸邊通常為沙質或巖石,巖石上布滿藻類,提供
刮食藻類生物良好的食物來源,這里有獨特的慈鯛生物群
代表性魚種:狐貍類(goby cichlid):藍點狐貍、金線狐貍
龍王鯛類(petrochromis):較少數幾種
提燈類(ophthalmotilapia):藍帝提燈各地域型
pseudosimochromis:pseudosimochromis curvifrons(類似蝴蝶)
※the shallow precipitous rocky habitat(巖壁陡峭的淺灘)
此區域巖石堆疊,形成許多洞穴及巖縫,因為甚少有沈積物堆積在巖石上,所以棲地的附
著藻類相當豐富,有些甚至形成藻墊,雖然食物豐富但空間競爭相當激烈,只有最強勢,最
具攻擊性的魚種才能有效護衛其領域而在此生存
代表性魚種:蝴蝶類(tropheus):t屬大部分蝴蝶,如火狐貍、珍珠蝴蝶、虎皮蝴蝶等
龍王鯛類(petrochromis):珍珠龍王鯛、銀河龍王鯛等
燕尾類(neolamprologus):女王燕尾各地域型
天堂鳥類(neolamprologus):黃天堂鳥各地域型
珍珠虎類(compressed cichlid):altolamprologus屬三種的多數地域型
鳳凰類(julidochromis & chalinochromis):金衣女王、花鳳凰、黑皇冠
鳳凰
炮彈類(lepidiolamprologus):虎皮炮彈等
食鱗類(perissos):p. microlepis和p. eccentricus
提燈類(ophthalmotilapia):o.boops
厚唇鯛(lobochilotes):十二間虎
※the deep rocky habitat:深水巖區
深水巖區的環境特色是有沈積物覆蓋的巖塊,和交錯於巖塊間的小片沙地或泥地,由於水
深使光線減弱,了大多數藻類的生長,只有少數褐藻生長於巖石上
代表性魚種:天堂鳥類(neolamprologus):藍帆天堂鳥各地域型
六間類(cyphotilapia):六間各地域型
珍珠天使類(xenotilapia):x.papilio、向日葵品種各地域型
炮彈類(lepidiolamprologus):麻花炮彈等
greenwoodchromis:如g屬波瑪西珍珠、l屬珍珠藍波
食鱗類(plecos):藍珍珠天使(偽裝藍六間的p屬魚)
※the depths:深水地區
真正的深水域仍是未知區域,一般的定義是指水深50公尺內的水域,且魚類資訊常來自漁
民的捕獲物,以捕獲狀況來看,這些魚多半生活於深水泥底,因為陽光難以到達,因此棲地
無附著性藻類生長,同時巖石可能因為大量沈積物覆蓋而少有洞穴可供躲藏,所以魚類可能
因此發展出特殊的感覺器官以偵測食物(嗅覺、觸覺等非視覺型式)
代表性魚類:因為市場因素,在臺灣多半少有這類魚,也少有適當譯名
greenwoodchromis:如g屬波瑪西珍珠、greenwoodchromis christyi
trematocara:t屬所有魚類如t.stigmaticum等
bathybates:b屬所有種類如b.minor、b.leo、b.ferox等
※the open water:開放水域
開放水域是指在巖石以上的水體區,棲地無明確界線但一般巖石比例較小,水中較無阻隔
,因此許多種類多以浮游藻類為食,以及掠食這些藻食魚的肉食性慈鯛
代表性魚種:藍劍沙類(cyprichromis):c屬三種所有地域型及品系如c.leptosoma
藍翼藍珍珠類(paracyprichromis):p屬兩種所有地域型如p.nigripinnis
haplotaxodon:藍鉆珍珠
benthocromis:航空母艦
microdontochromis:如m.rotundiventralis
食鱗魚:p. paradoxus
※the intermediate habitat:砂地巖石過渡區
棲地特徵是沙地逐漸傾斜,沙上散布眾多的石塊,石塊占有約3/4的沙地區,提供不少族群
的庇護所,石塊上的附生生物常覆蓋著薄層細沙,一般水深約在5至40公尺內,由於是砂地巖
石過渡區,兼具兩種類型棲地,因此生物群集豐富
代表性魚種:天堂鳥類(neolamprologus):黃帆天堂鳥、皇帝天堂鳥、五間半、金六間
等
鳳凰類(julidochromis):黃格鳳凰、黃紋鳳凰、雷瑪莉等
藍波類(featherfins):cythopharynx屬所有魚種如帝王藍波,及類似種c
unningtonia longiventralis、 a屬閃電藍波
提燈類(ophthalmotilapia):黃金提燈、o.heterodonta
珍珠天使類(xenotilapia):斯必洛珍珠各地域型
炮彈類(lepidiolamprologus):精靈炮彈、美麗貝
※empty shell:空殼環境
空殼環境中有許多大型蝸牛殼,主要是一種neothuma tanganyicense的蝸牛所遺留下的空
殼,多分布於沙地或泥地,特別是在水深超過10公尺處累積大量的完整的與部分損壞的空殼
,提供了類似巖洞的棲地以供許多小型穴居型魚類棲息與繁殖,根據空殼的居住相可以分成
三類棲地:
第一種類型是大量空螺、貝殼堆積成殼床,殼床厚度通常有數公尺并綿延數公里之多,但
常因為鈣化物沈積物的膠結,使的最表層的空殼往往被封閉而無法作為卷貝魚的住處,因此
這樣的棲地僅有少數幾種卷貝魚形成優勢群集,如珍珠雀(neolamprologus tetracanthus)
第二種類型是空螺殼排列疏松、形成一堆堆,且多位於*近巖塊的淺灘之處,這種殼堆可
能是慈鯛自行堆成的
第三種類型是僅有空殼散布在泥質或砂質底床上,這種形式在坦湖是最常見的類型,從淺
灘至深水處都有發現
就坦湖慈鯛而言,除了少數大型魚種如90天使(boulengerochromis microlepis),大部
分的基質繁殖性的慈鯛都需藉洞穴以順利繁殖或作為藏身之處,所以除了巖洞、巖縫之外,
空殼可以說是很好的庇護所,這也是坦湖特殊之處,因為一般在淡水環境中,軟體動物一旦
死亡,他遺留的殼很快就會溶解消失,只有坦湖的高ph值與礦物質才能使空殼不但不分解,
反而因為鈣化物的沈降使殼加厚,而讓殼能保存數百甚至上千年不會損毀,但即是如此,并
非每一種殼都可以作為卷貝魚的住處,只有夠大的殼才能提供居住,要不然就是體型較小的
卷貝魚才能有效利用空殼,如(l.orantipinnis)的母魚或斑馬貝(lamprologus similis)
※the sand:沙地
沙地是指以砂質底質為主的區域,巖石比例不超過1/10,因為裸露的沙地缺乏保護,因此
魚種有限。生存於此的魚多半會聚集形成龐大的魚群,可以減少遭遇敵害,而在有一些巖石
可提供庇護之處,魚的數量會顯著增多
代表性魚種:珍珠天使類(xenotilapia):x屬大部分種類及地域型如桔帆珍珠、珍珠龍
王
enantiopus屬全部種類如綺麗莎龍王等
一點藍波類(ectodini):孔雀眼藍波、ectos descampsi
boulengerochromis :90天使(boulengerochromis microlepis)
cardiopharynx:相當類似藍波的種類如c.schoutedeni
※the shallow sediment-rich habitat:富含沉積物的淺水區
這類區域多出現在河口處,特徵是沙、泥質混和的緩坡棚區,淺水處并混雜著巖石,實際
上這區域水深皆不超過3公尺,并有河流帶來大量泥質沈積物堆積於此,在此處有許多挺水植
物生長,常見的有
hydrilla verticillata、ceratophyllum demersum、vallisneria spiralis、myriophyllu
m spicatum四種
代表性魚種:珍珠類(callochromis):紅金珍珠、彩虹珍珠等
ctenochromis:噴火金剛
oreochromis:夢幻騎士
synodontis:白金豹皮
珍珠貝的海南的珍珠貝
大珠母貝,又名白螺珍珠貝,是我國南海特有的珍貴珍珠貝類。它形狀象碟子,個體大,一般體長24厘米,體重為6—7斤,大者體長32厘米以上,體重10斤,是珍珠貝種類中最大的一種。海南出產珍珠貝還有馬氏珍珠貝、企鵝貝、解氏貝和美麗貝等,大珠母貝蘊藏量約占全省各類珍珠貝總蘊藏量的90%。大珠母貝的經濟價值很高。它的外殼是醫藥和工藝原料,國際市場上銷路很廣,每市斤殼約值人民幣8—9元。它的肉質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更可貴的是,大珠母貝養殖的珍珠,顆粒大,色澤好,價格高。 珍珠歷來是貴重裝飾品,又是名貴的藥材。三國時的醫書《名醫別錄》已把它列為重要藥材。當時享有盛名的“諸葛行軍散”里,就有一味珍珠。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珍珠能“治目膚翳”,珍珠粉“涂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它在醫藥上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潤澤肌膚、收口生肌等功效。我國在臨床中有20多種藥方,是以珍珠作為主藥的。六神丸、安官牛黃丸、行軍散、八寶眼藥等幾十種中藥成藥中都有珍珠粉。現在,人們還用珍珠粉和護膚原料制成珍珠霜、珍珠露、珍珠膏等高級化妝品,深受人們的歡迎。 海南省的珍珠養殖業,解放后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建立了珍珠養殖場,進行人工養珠。人工養珠是把經過手術“懷孕”的“媽媽”珍珠貝,置放在尼龍網做成的特制“產房”里,一個珍珠“媽媽”住一個“產房”,被放回海流平緩、餌料豐富的海區,去“分娩”她們的“嬌子”。這個過程叫育珠期,需要精心管理長達一年乃至兩年的時間。珍珠貝是一種幾乎沒有自衛能力的小生靈,大海里兇殘的章魚和螃蟹等是珍珠貝的大敵,它們會伺機闖,進“產房”,咬破貝殼,飽餐貝肉,海里的小牡蠣、藤壺等小貝類也愛在珍珠貝身上建筑新居,嚴重影響了珠貝的正常生長。這樣,育珠不僅要朝夕提防敵害的入侵,而且還要定期清除珠貝上的“隱患”。倘若遇上臺風暴雨,還要馬上駕船出海,將珍珠母貝移向海灣,珍珠,固然是珍珠貝生命的結晶,更是養珠人汗水和心血凝聚的成果。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