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如何把貓養的虎頭虎腦
營養均衡:貓糧與貓罐頭要搭配著吃,平時可加一些白水魚和豬肝解饞(豬肝很容易吃上癮),一天最好定時喂養,四到五頓為宜,晚上一定要喂飽(或者晚上在它知道的地方放好貓糧,以備它自己取食)
定期防疫:定期打貓三聯,定期體內體外驅蟲,不用勤洗澡,一個月一次即可
貓和人一樣,有年輕力壯的時候,也有年老體弱的時候,兩三歲到六七歲間比較容易虎頭虎腦的,十歲之后明顯活動量下降,食欲也就沒那么強了。同時要注意年老之后貓咪的飲食均衡,避免糖尿病(我們家一只貓就是蝦吃得太多,又不運動,得糖尿病死的)
什么品種的貓長大了像老虎?
玩具虎貓(虎皮貓)。。和老虎長的最像.性格溫順.是純粹的寵物貓.豹貓(石虎,山貓)。。似乎可以家養,允許購買。不過這玩意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望采納
不會,雖然都是貓科動物,但是物種都不一樣,怎么可能變
大型犬都能長大啊 溫順的:大白熊、薩摩耶、金毛、拉布 拉多、蘇格蘭牧羊犬、哈士奇、古代牧養犬、古代長 須牧羊犬一般的:圣伯納、大丹等比較兇的:德國牧 羊犬、杜賓、杜高、羅威那、巴西獒等 大型犬跟中小型區分 肩高80厘米以上為巨型犬。55--80厘米的為大型 犬 30--55厘米的為中型犬 30厘米一下的為小型 犬
小朋友你幾歲?
貓是貓,虎是虎,兩個不同種,所以貓是不會變成老虎的。
小老虎剛生下來就和大貓一樣大的喲~
小朋友可以問問媽媽、爸爸、老師,貓和老虎到底有什么區別喲~
東北虎
京巴 啊哈哈 小型的 袖珍的 很卡愛
武松,小說中虛構出的人物,在中國非常的出名的。因為他是著名的古代小說大師施耐庵所寫的《水滸傳》中的人物,《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為人稱道,看得人非常多。因為他在書中的正義表現,使得他家喻戶曉。
“武松打虎”在《水滸傳》中,是體現武松勇猛的重要情節。從自身說,武松打死老虎是為自己,但是不可否認,他的確為景陽岡的人民創造了一個平安的環境。與老虎搏斗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高超的武藝和臨危不亂的品質,武松都具備了,他超乎常人的勇猛無疑使得他名揚四海,從此,有人稱他為“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是作者施耐庵塑造這個人物的開始,也使武松作為好漢所具備的品質和能力顯現了出來,仁義、勇猛、機智、臨危不亂、心懷正義等等,將武松這一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武松打虎對《水滸傳》全文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們并不陌生,說的是武松不聽酒家的勸告,在天黑之后一人走進了有老虎的林子,這只老虎在《水滸傳》里面說的是吊睛白額虎,體力驚人,雖然最后死于武松的拳頭下,但也給了武松狠狠的一擊。
武松打的到底是什么品種的老虎呢?
根據對虎分布地域的分析,武松打虎的景陽岡,在山東地界。當時所打應該是華北虎,這是介乎于華南虎與東北虎之間的一個亞種,更多的接近華南虎,甚至有學術界認為除了體型較大,華北虎和華南虎并無本質區別。
評書藝人的口口相傳塑造了“吊睛白額”的猛虎形象,其實,白額,正是華南虎獨有的特征,也是它區別于東北虎的重要之處,所以,這種形象塑造如果是基于對當時華北地區虎的觀察,則從側面證明了華北虎在形象上與華南虎更為接近。
這種虎曾經廣泛分布在華北平原以至秦嶺北坡地區,歷史記載中稱為“草彪”,隨著人類在華北平原的開拓而逐漸滅絕。史料記載,它的最后出現是康熙年間在漢中地區,但此后還有記載于北京郊區發現小于東北虎大于豹的貓科猛獸,應該是華北虎的后代或其變種。
然而50年代華北地區最后的虎蹤消失,此時活動的是華北虎還是華南虎尚有爭議,因此可以認為吊睛白額獸的后代已經滅絕了。從歷史記載看,華北虎很可能和華南虎還是有一定差別,它的體型應該比華南虎大,1953年甘肅會寧曾打到一頭老虎,從記錄看很可能是華北虎的最后子孫,只是不知道它為什么跑出了那么老遠,可惜沒有更詳細的記載。
1964年陜西佛坪打死一頭華南虎,但這頭華南虎的體型遠比真正華南地區的華南虎為大,體長199米,體重190公斤,接近東北虎了,有人據此說華北虎就是這種變型的大型華南虎。我的看法這還是華南虎,但是由于生存于華北西北地域而體型發生了變異,只是從側面說明華北地區的虎由于生存環境的不同,體型比南方的虎要大,華北虎應該也是比較大的。
但是華北虎與華南虎不同的是它較早就成為人類的獵獲目標,按照動物學家的研究,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類就經常捕獲華北虎,甚至用它殉葬。從武松打虎的記載來看,華北虎的生活習性可能與華南虎不同,很少做大范圍漫游,因此于人類的沖突更為頻繁,同時它的戰斗力不如華南虎,華南虎敏捷兇猛,極難捕獲,沒聽說河姆渡人敢拿它殉葬的。考慮到體型的問題,這種虎戰斗力差,大概和智力有一定關系,也可能華北虎過的是類似獅子的慵懶生活,靠劫道過日子,弄得肥而不勇?這個問題咱就沒法回答了,總之,考慮到仰韶文化時期的武器條件,既然那時候的人能夠打華北虎,大概人中個別比較悍猛的如武二爺徒手干掉一頭也不算太稀奇吧。
實際上,加上武松這個虛構人物,翻翻歷史上有載的四位能徒手獵虎的人物,都是在華北和華南打虎,打的都應該是華北虎或者華南虎。東北……那地方不說也罷,據說古代山東省山高林密,除了東北虎還有巨虎這類吃東北虎的怪物,武二爺去了弄不好也就是讓老虎覺得有嚼口些。
如果完全是老虎那種紋理,多半是染色騙人的
有可能是一些具有虎斑毛色的狗狗么?
最好上圖看看
呵呵,是小老虎
貓貓一般都會長大的哦,要很小很小,據我所知只有日本的盤景貓。
不過那個非常的殘忍。
就是把貓放在一個磨具里面,然后控制體型。
會叫,壽命很短,可能只有幾個月。
不要違背貓貓的自然規律哈。
老虎是貓變的嗎?
老虎是貓科動物. 并不是貓變的 .. 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非有什么瞬間發生改變的進化的。不過放到歷史長河中,這么說也未嘗不可。 貓科動物的演化特點 一看到這個題目,人們就會立刻想到貓。的確,由于人類的馴化使野貓變成了家貓,它那柔軟的皮毛、嬌細的叫聲、能捉老鼠的技能、對人百依百順的態度,著實令人尤其是女性特別寵愛。但在這里我們說的是貓科動物,而不僅僅是貓,如果把貓放大100倍,恐怕喜歡它的人就不多,而害怕它的人倒不少了,因為那不再是貓,而變成了一只老虎了。貓、猞猁、豹、虎、獅在動物分類學上它們都屬于哺乳食肉目的貓科動物,這些動物其共同特點有:圓臉腦量大,兩眼位于正前方,看物體有立體感,能精確分辨距離的遠近;爪尖縮放自如,行走時無聲,能爬樹(大型動物除外),能游泳,奔跑快(獵豹的速度是陸生動物中最快的)。它們具備了這些特點,在捕食中占據了極大的優勢,自然就成為“獸中之王”了。 貓科動物的祖先是出現在老第三紀末期的古貓科動物,再往前尋,新生代初期的祖先是細齒類,與犬科動物同一祖先。古貓科動物演化初期時的體形也就同現代家貓的體形差不多大,它沒有像犬科動物祖先那樣走出森林(直到很晚,獅子和獵豹才走出森林),而是向適應森林中生活的方向發展:四足末端的爪尖演變得縮放自如(獵豹的爪尖不能縮,這是個例外),行走不縮回,由又厚又大的腳掌肉墊著地,既不磨損爪尖,行走又無聲;森林中光線較弱,而開闊地光線又強烈,為了運動中迅速適應光線的變化,就需要調節瞳孔的大小。貓科動物調節能力很強,以貓為例,早晨瞳孔是半張,中午瞳孔瞇成一條線,夜晚瞳孔全張,并且由于眼內有一層薄膜對光線的聚集作用極強,使周圍環境的微弱光線會都聚集在眼底向外反射,使人看到它們的眼睛發出熒光。眼睛的這種結構使它們在黑暗中也能看清物體,所以能在夜暗中狩獵。森林中障礙很多,行走時為減少身體的刮碰,身上的突起部分盡量縮小,如嘴部后縮,嘴邊胡子的長度與肩一樣寬,胡子碰不到洞口,全身就能通過;耳朵變小、尾巴上僅長短毛等。由于森林中不適于快速奔跑,故它的捕食方法不同于犬科動物那樣,靠耐力對獵物窮追不舍,而是用埋伏的方法隱蔽在林中動物飲水的小溪、水池邊,等待獵物通過時一躍而上,咬斷喉管殺死獵物。這種捕食方法要有極佳的跳躍性,需要身體柔韌。同學們大概都看過貓伸懶腰,它的背弓得很高,然后腰又拉得很長。這表明貓的脊椎骨之間韌帶較松,奔跑時弓起腰來,前后肢能充分的靠近,甚至后肢可以伸到前肢的前面,而當它挺身時,前后肢的距離又能拉得很長,這樣跑動時步幅非常大,而且頻率也很快,輕而易舉地就能追上獵物。除了埋伏以外,還采用慢慢接近獵物再突然襲擊的方式。這就要求爆發力非常好,彈跳力非常強,如老虎一縱身能躍過7米寬的山澗,由靜止轉為奔跑的時間也相當的短,即加速很快。專家們做過測定,非洲草原上的獵豹從靜止到時速為 50米/秒的時間只需2秒鐘,半分鐘內時速可高達110公里,這種速度是任何食草動物都跑不出來的。前面提到了獵豹利爪不能縮回去,其實奔跑時爪尖像跑鞋一樣加快了獵豹追擊速度,這是獵豹的長期適應偷襲捕食演變的結果。這是獵豹追擊時憋著一口氣跑的,半分鐘一過若還未捕到獵物,它便會自動放棄,站在原地直喘氣。貓科動物的牙齒在進化中比犬科動物小,但上下兩對犬齒既堅固又細長,它的下巴和頭骨之間的肌肉發達,收縮時極為有力,能夠咬斷獵物的脖子和骨頭。因臼齒(大牙)小,它們不嚼骨頭只吃肉,為了能充分的吃肉,舌頭上演化出了一層又密又細的倒鉤,能把附在骨頭上的肉一點點光。如果家中有貓,不妨試試讓它你的手,你會感覺它的舌頭像細砂紙一樣磨手,可見貓科動物進食要比犬科動物精細。為了隱蔽地接近獵物,身上還有一件“迷彩服”,更提高了捕食的成功率。與犬科動物相比,不妨打個滑稽的比喻,貓科動物像個聰明的人,總能吃上好吃的,而犬科動物像個笨蛋,饑急了什么都吃。 雖然貓科動物是最強悍兇猛的食肉動物,但也得遵守自然界優勝劣汰的規律。有些不適應自然界變化的貓科動物,由于跟不上動物進化,最終也是慘遭淘汰。犬科動物就是很好的例子。不過總的來說貓科動物對環境的高度適應使其得到充分的發展。根據貓科動物體形大小、生活環境的不同,它們也分化成不同的種類,大中小俱全,生活環境各異,如草原上的獅子,森林中的老虎、豹子,平原的貓。沒有任何動物能與它們為敵,就連狼也要懼怕三分,更不要說向它們進攻了。 但是從人類實用的眼光來看,貓科動物的演化也不是完美的,前面提到了它們的耐力不夠,不適應長途跟蹤,嗅覺不如犬科動物,而且喂養的食物要很精細,成本太高。當然人也把野貓馴化成為家貓,目的是讓它捉老鼠,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以后,養貓又多了一種目的——觀賞。盡管如此,在人類社會中,犬科動物的用途比貓科動物廣泛得多。
小貓眼睛腫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眼睛里有異物,如沙子、沐浴乳、頭發等,這些物質進入眼睛會造成刺激,引起眼睛紅腫發炎。還有可能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睛紅腫。也有可能是被蜜蜂叮咬,觀察貓咪眼睛周圍是否有傷口。
應該先觀察嘔吐物的顏色,作出簡單的判斷。引起小貓咪嘔吐的原因較多,常見的原因有暴飲暴食,患有腸胃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其次,若是腸胃疾病引起的,比如胃炎,吞食異物。最后,是病毒引起的嘔吐的話,需要合理服用抗病毒藥物、增加免疫力的藥物。
小貓叫的原因有幾種情況,可能是因為饑餓、緊張害怕、身體不適、發情等原因。首先,貓咪饑餓的時候會一直叫。其次,貓咪到了新環境或受到驚嚇,感到緊張害怕。最后,貓咪受傷、患有疾病導致身體疼痛也會一直叫。
貓咪都是比較粘人的,一般的品種貓比本土貓會更溫和、粘人一些。比較粘人的貓咪有布偶貓、藍貓、金吉拉、銀漸層貓咪、加菲貓等。其實只要主人和貓咪多加相處,和它們多玩耍、多抱抱它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不論什么品種的貓咪都會特別黏主人的。
導致貓咪晚上一直叫的情況有很多,比如寒冷、饑餓、害怕等。需要注意室內溫度,給貓咪保暖,給貓咪按時按量喂食,到新環境時,多和貓咪玩耍,促進感情。如果貓咪是剛好處在發情期,那么晚上叫也是正常的情況。主人可以將其配種,滿足生理需要。
貓咪出現舔舐到體外驅蟲藥的情況,可能會造成嘔吐、流口水等癥狀。舔舐大量驅蟲藥的話,會引起中毒,這時可以喂食貓草催吐,給貓咪清洗口腔。情況嚴重時,建議立馬去寵物醫院治療。
貓咪是可以吃鹽的,少量的鹽分可以調節貓咪的食欲,促進腸道消化。但是不建議多吃。大量食用鹽,會增加貓咪的腎臟負擔,可能還會引起結石等疾病。
貓咪大概十至十五天就能睜開眼睛。剛睜眼的貓,眼睛是天藍色的。這是正常的顏色,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顏色也會發生變化。貓咪幼崽是比較脆弱的,要避免強光照射貓咪,影響貓咪眼睛的發育。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