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殼曬干了可以留作紀念,另外它還有藥用價值。通常在烏龜死后,需要將它的肉剔除,不然腐爛會散發氣味。剃干凈后將其風干,然后放到酒精中,半年換一次,等到兩年后就可以密封保存了。也可以用福爾馬林浸泡,需要一年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它放到向陽處曬干,除了有臭味外,還會招蒼蠅。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烏龜殼曬干了有什么用
烏龜殼曬干了可以留作紀念,另外它還有藥用價值。通常在烏龜死后,需要將它的肉剔除,不然腐爛會散發氣味。剃干凈后將其風干,然后放到酒精中,半年換一次,等到兩年后就可以密封保存了。也可以用浸泡,需要一年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它放到向陽處曬干,除了有臭味外,還會招蒼蠅。
烏龜殼曬干怎么用
龜鱉大補?這只是一個神話!正確認識龜鱉的藥用及保健價值
作者:吳伯平 吳明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物質文化的快速發展,民眾對自身健康問題越發關注,養生保健中對龜鱉的重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龜鱉的功效被極度夸大,甚至誤導誤用,誤人病情。龜鱉收購價格一路飆升,許多商家因此暴富,野生龜鱉資源卻急劇萎縮,瀕臨滅絕,中國連續多年高居全球龜類消耗的首位。種種問題,包括國際社會的質疑與拷問,讓我們不得不反思龜鱉作為中藥和保健品的真實價值。
一、龜甲龜肉 功效簡述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龜與鱉的功效稍有差異,但基本上相通相近。本文主要以龜為例,對龜鱉真實的藥用及保健價值作一簡略探討。
對于龜的功效,歷代醫家觀點并不一致。漢末本草著作《名醫別錄》言之“肉作羹,大補”;但元朝吳瑞所著《日用本草》卻記載“味酸,溫,有小毒”。一句“有小毒”,明顯將之拉下了神壇。
龜身上可入藥的部位,主要是龜甲和龜肉。
包含龜甲的古代方劑大約七十余首,但常用的只有十余首。 2010年版《中國國家藥典》中收錄的中藥材有3214種,最常用的也多達一千多種,在這個龐大的數字中,用于十余首常用方劑中的龜甲顯然只是滄海一粟。由此可見,龜在中醫藥的大家族中,也只是無數藥材中的一味藥而已,并非有什么特別。但為什么現在的人卻對它越來越迷信呢?
記載“龜有小毒”的《日用本草》是中醫史上的重要典籍,其真本在具有370多年歷史的日本龍谷大學也有收藏,書中這一觀點必定有其理據。不過我們今天暫且不討論這一觀點,我們先來看一下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龜的功效。
先說龜甲,龜甲的主要功效是滋陰潛陽,補腎健骨,補心安神。看了這樣的描述,可能很多人會發出驚嘆,謂之神藥。其實大家應該知道,中藥不同于西藥,西藥的功效往往是單一的,而中藥的藥理與西藥完全不同。中藥對人體所產生的作用比西藥更寬泛、更廣義,其功效往往不止一個方面,而是有多種、多方面的功效。很多中藥都是這樣,并非只有龜甲如此,舉兩個例子:比如熟地黃,據清代吳儀洛所著的《本草從新》記載,功效:“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治)一切肝腎陰虧,虛損百病。”再比如我們經常在飯桌上吃到的山藥,明代張介賓所著《本草正》記載,功效“健脾潤肺、益胃補腎、聰耳明目、助五臟、強筋骨、延年益壽。”
當然,我們這樣說并非否定龜甲作為中藥的功效。龜甲就像許許多多其他中藥一樣,都有一些功效,但完全沒必要將它神化,也不應該將它神化。
龜肉入藥很少,使用范圍也較窄,頻次也較少。在中國中醫藥資料庫方劑庫中,使用龜肉的古方僅有六首,現代應用則更為少見。
二、替代用藥 難分高下
上文中提到,包含龜甲的古代方劑常用的有十余首,包含龜肉的僅有六首。這些方劑中龜甲龜肉所產生的功效,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完全可以根據各種臨床證型選擇替代藥物。
中醫用藥講究“君、臣、佐、使”,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其余皆可稱為輔藥,意為起輔助治療作用。鎮肝熄風湯是使用龜甲的著名方劑之一,但其中的龜甲并非不可替代之君藥,而只是輔藥,和龍骨、牡蠣一起,共奏潛陽降逆之功,從而起到柔肝熄風之效。該方劑中的龜甲完全可以用其他藥物替代,潛陽可以用石決明或磁石,二者均有很好的潛陽功效。滋陰可增加生地、黃精等養陰藥為補。二者相合,滋陰,潛陽降逆,柔肝熄風,原方之效完全能實現。
《壽親養老》卷四記載的“三肉臛”,由龜肉2兩、羊肉3兩、獐肉3兩組成,主治產后乳汁不下。但治療產后乳汁不下的食療方法有很多,比如素涌泉湯:王不留行十克、雞蛋三個、白糖適量。加水兩碗煮王不留行,煮至剩一碗水,去藥渣,雞蛋打碎,用藥汁煮雞蛋,加白糖調味,當早點或點心吃,能有效促進母乳分泌。
以上我們介紹的這些食材藥材,更常見,更容易得到,而且更有效,完全沒必要非要用生僻之物來故弄玄虛。
除方劑中的龜甲龜肉可根據功效選擇替代藥物外,用于各種臨床證型中的龜甲,也有不少品種的藥物可以替代。
縱覽醫書,龜甲主要用于以下臨床證型,各證型后我們列舉了一些替代藥物。
(1)陰虛陽亢證:
枸骨葉——功效養陰清熱、補益肝腎,常用于治療肺腎陰虛導致的咳嗽咯血、骨蒸潮熱、腰膝酸痛等癥。
梔子——功效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蒲公英——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另外還有石斛、西洋參、南沙參、金銀花,等等。
(2)肝腎不足、筋骨失養諸證:
楮實子——功效補腎強筋骨、明目、利尿,常用于治療腰膝酸軟、陽痿、水腫等癥。
地骨皮——功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等癥。
另外還有枸杞子、女貞子,等等。
(3)陰血不足、心神失養、驚悸、失眠、健忘等:
熟地黃——功效補血滋潤、益精填髓。
生地黃——功效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另外還有何首烏、當歸、麥冬,等等。
(4)陰虛血熱、熱傷沖任、月經過多、崩中漏下:
玄參——功效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
旱蓮草——功效養陰益腎、涼血止血,常用于治療肝腎陰虧所致諸癥,也可治療陰虛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癥候。
另外還有牡丹皮、赤芍、紫草、馬齒莧,等等。
三、壯陽之功 純屬誤傳
人們對龜鱉的認識有個普遍的誤區,就是認為龜鱉可以滋陰壯陽。上文中曾經提到,龜甲有一定的滋陰潛陽的功效,但“潛陽”并非壯陽,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潛,有“平抑、調節平衡”的含義,跟“壯陽”相去甚遠。可以說,這“潛陽”二字長期以來都被誤讀了。至于龜肉,翻遍醫書,也找不到龜肉可壯陽的根據和記載。
所以說,吃龜鱉可以壯陽,完全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誤傳。
平時經常聽到各類廣告說,腎虛,要補腎。其實補腎的方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也需要辨證施治。首先要確定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如果是腎陽虛,男子可導致性功能減退、陽痿、早泄等,女子可導致不孕、遺尿、低下等。對于以上諸癥,確需補腎壯陽,但不能用龜鱉來補。因為龜鱉偏寒性,根本沒有壯陽的功效,甚至與壯陽背道而馳。
四、用于食療 功效單一
俗話說“千年王八萬年龜”,龜鱉長壽,所以吃龜鱉也能長壽,這也是人們熱衷于食用龜鱉的心理依托之一。其實,根據科學考察,只有極少數的龜能活到百年以上,大部分只能活二、三十年左右,有的只有十幾年。平時常見的巴西龜,能活到二十年的也很少。可見,吃龜鱉能長壽只是心理感覺而已,并無真實依據。
另外,讓我們思考一下,如果吃長壽動物就能長壽,那么我們平時經常吃雞鴨,而雞鴨壽命很短,我們豈不是要折壽?
過去的年代里,社會不發達,人們知識儲備不夠,對自身健康和命運的把握能力都很有限,在那種背景下,產生“吃長壽的能長壽”這樣缺乏根據的說法,不難理解。但那只能說是一種良好的愿望而已,到了今天,似不應再以訛傳訛了。
也有一些地區的人們,把龜鱉作為食療、藥膳的主要原料,其實這也需要具體分析,比如腎陽虛的人就不適宜吃龜鱉。腎陰虛的人可以吃,但從中醫食療角度來說,食療食養最忌品種單一,如果只迷信于某一種食物,是達不到效果的。
中藥一般分為三大類,包括植物類藥、動物類藥和礦物類藥。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及部分礦物質。用來治病的,一般被稱為藥物;作飲食之用的,就稱為食物。但有些品種既有治病的功效,同樣也能當作飲食之用,叫做藥食兩用。比如山楂、核桃、桂皮等,它們既屬于中藥,又是大家經常吃的可口食品或調味品。 (衛生部在2002年公布了84種藥食兩用食物名單)
龜鱉雖然有一定的滋陰功效,但滋陰養陰的食物有很多,效果也很顯著。就說我們再熟悉不過的黑豆,在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黑豆補腎益陰、活血利水。還有我們更熟悉的蘋果,最早見于明代《滇南本草》,潤肺止咳、益脾止瀉,主治脾陰不足、肺熱燥咳等癥。另外還有:蜂蜜、鴨蛋、木耳、銀耳、芝麻、小麥、大麥、枸杞、番茄、百合、胡蘿卜、桑椹、酸棗,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不要偏食,經常變換食用,遠勝于迷信一種。
常見的、普通的、甚至廉價的,不一定就不好。昂貴的、標新立異的,不一定就好。養身健體,重在效果,無須獵奇。天地之精華往往就在我們的身邊,無須舍近求遠。魯迅先生所說“要用一對原配蟋蟀作藥引的所謂名醫”,只能說是故弄玄虛、甚至欺世盜名。
上面介紹了一些常見的滋陰食物,下面分析兩個與龜有關的食療方,以及功效更佳的替代方:
原方:芡實杞龍龜苓湯。
此方在網路上流傳甚廣,被推薦用于消解濕疹瘡毒。食材:土茯苓60克,芡實50克,枸杞子30克,龍眼肉50克,烏龜1只。此方中土茯苓的作用是利濕、解毒;芡實的作用健脾止瀉;枸杞子的作用養肝、滋腎、潤肺。以上三味性平,烏龜在此方中的作用根本不大。而且濕疹瘡毒一般多為熱癥,中醫講究“熱者寒之”,而龍眼肉性溫,用于解瘡毒值得商榷。可見,流傳廣的東西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替代方之一:綠豆薏仁百合飲。
食材:綠豆30克,薏苡仁15克,百合30克,茯苓15克,淮山藥15克,冰糖適量。制法:將綠豆、薏苡仁、百合、茯苓、淮山藥一起下鍋,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后,加冰糖即可。功效:滋陰清熱、祛濕解毒、健脾益腎。
替代方之二:馬齒莧蕹菜湯。
食材:馬齒莧50克,蕹菜30克。制法:將馬齒莧與蕹菜分別洗凈,共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成湯,調味即可。功效:清熱,祛濕,止癢。
原方:蟲草沙參燉龜肉。
主要食材:冬蟲夏草10克,沙參60克,烏龜1只。此方中冬蟲夏草為君,起主要作用,功效補腎壯陽、滋肺止嗽;沙參為臣,起次要作用,功效養陰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烏龜為佐使,僅起到調和作用而已。
替代方:潤肺銀耳湯。
食材:水發銀耳400克,荸薺100克,甜杏仁10克,桂圓肉30克,姜、蔥、白糖、精鹽、花生油、玫瑰露酒各適量。制法:荸薺削皮切碎,加水煮2小時,取汁備用;杏仁去皮,開水煮10分鐘,再入清水中漂去苦味,放碗中加清水100毫升,備用;桂圓肉與杏仁一起蒸50分鐘取出,備用;銀耳開水煮片刻撈出,放入清水中,加花生油少許,加蔥、姜、精鹽,中火再煮3分鐘撈出。然后,將銀耳放在蒸鍋內,加荸薺汁、玫瑰露酒、白糖,再蒸50分鐘,然后放入杏仁、桂圓肉,再蒸15分鐘,即成。
此方功效:滋陰潤肺、補精益腎、養血潤腸。此方不僅功效十分顯著,而且對身體的調理作用均衡而溫和,潤物細無聲地滋養你的身體,這一點是上述蟲草沙參燉龜肉所無法比擬的。
五、走出誤區 理性回歸
國內有些保健品廣告所宣稱的龜鱉制品的功效,幾乎包治百病,這是完全夸大其詞了。龜鱉不但不具備那么多神奇的功效,而且用之不當,反受其害。
明代繆希雍所撰《本草經疏》記載:“妊婦不宜用,病人虛而無熱者不宜用。”指的是孕婦或胃有寒濕者不能服用龜鱉。同理,以龜板、土茯苓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龜苓膏,也并非人人皆宜。因其偏寒性,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較稀的人不宜吃。龜板有興奮子宮的作用,可能導致流產,孕婦不宜。
一般來說,植物性藥材的副作用要小于動物性藥材,如果用藥,筆者更傾向于使用植物性藥材。中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代表作《本草經集注》,隋唐時期的代表作《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宋代的代表作《開寶本草》,明代的代表作《本草綱目》,清代的代表作《本草綱目拾遺》,為什么都用本草二字?其實本草的含義,就是“諸藥草類最多,諸藥以草為本”。由于中藥的來源以植物性藥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副作用也相對較少,所以古來相沿把藥學稱為“本草”。
另一方面,從食品安全的角度看,目前絕大部分的肉用動物都是人工養殖的,很多媒體報導,有相當的不良養殖場主,為了追求經濟效益,使用一些快速催長的化學激素,食之對人體有不可忽視的副作用。至于食用野生動物,相關衛生部門早已多次發出警告,野生動物身上往往攜帶病菌,食之對人體有不可預知的健康隱患。
龜鱉,原本只是普普通通的動物,卻被人為地賦予了過多并不存在的神奇色彩和寓意,這些也到了該澄清的時候了。其實在中醫藥學的范疇里,龜鱉在真正的臨床用藥中所占份額并不大,甚至很小,但近年來龜鱉作為保健品的功效卻遭到了過多追捧,甚至到了畸形夸大的程度。這種現象,讓人擔憂。保健品的使用應根據各人體質理性選擇,盲目的跟風消費,甚至為炫耀財力而攀比消費,實為不智之舉。輕則浪費錢財,重則損害身體。
目前,國際上對中國中醫藥學界已有微詞,認為中藥消耗大量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甚至認為中藥開發會引發生態危機。面對這種批評和質疑,對中醫藥學界的智者同仁來說,合理用藥,同時向廣大民眾傳播正確的知識,引導民眾不被傳說和神話所誤導,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對民眾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中醫學自身的價值、責任和聲譽負責。
作者簡介:
吳伯平,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吳明,浙江大學教授,浙江大學人類安全與現代養生研究所所長。
我們都知道中國多年來高居全球龜類消耗的首位,無數龜被我們吃掉了,中醫的一些說法對這一現象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以中醫名義流傳的一些誤傳,起了推波助瀾作用。這篇文章是從人的健康出發的,澄清人們健康養生中的誤區,但同時正好告訴了我們,打著中醫旗號推動龜鱉消耗是錯誤的!根本不符合中醫的理論。這文章的英文版已于今年五月刊發在澳洲出版的中醫雜志“The Lantern – 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英文標題是“The Myth of the Turtle – correcting errors of percep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
烏龜曬殼的作用是什么,取暖?骨骼生長?
曬太陽對烏龜來說是一種生存必要的行為,不僅能夠幫助吸收鈣質,還可以適當提高體溫促進新陳代謝,一般稱為“曬殼”。 一般我們生活中的這些普通玻璃肯定是無法阻止紫外線的,但是一些特制的玻璃或者在制造玻璃時加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改變玻璃的特性,是可以的,當然,還可以在玻璃表面加膜,也可以有效地阻止緊外線. 溫暖的時候可以把它放在太陽下曬15分鐘左右。注意不可暴曬!上午九十點,下午三四點鐘的陽光最佳。常曬太陽可以補鈣,還可以殺死它殼縫隙里的細菌。 以上都是網上找的,應該比較可信。
龜甲的功效與作用
核心功效
提高免疫力、補益肝腎、調節內分泌
龜甲的簡介
龜甲,別名叫做龜板、烏龜殼、烏龜板、下甲、血板、燙板等。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稱為“血板”。或用沸水燙死,剝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殘肉,曬干者,稱為“燙板”。龜甲也是一種平肝熄風止痙定驚的中藥材,它在中醫臨床上應用范圍很廣,是治療人類頭暈目眩體虛盜汗的常用藥,平時人們也可以把它當保健食材直接食用,能提高身體素質延緩人體衰老。
功效作用
1、提高免疫力,龜甲含豐富的高質量蛋白,能促進人體內免疫細胞再生,也能提高人體內抗體的活性,它能直接作用于人類的免疫系統,會讓人體自身免疫力明顯提高。平時最適合那些體虛無力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服用。
2、補益肝腎,龜甲還是一種能補益肝腎的中藥材,能提高人類肝腎功能,也能緩解人類腎虛,對人類因肝腎功能不足導致的疲倦無力和頭暈目眩以及記憶力下降等癥都有一定調理作用,另外人們出現腰膝酸軟,骨性功能減退時及時服用一些龜甲也能讓癥狀明顯減輕。
3、調節內分泌,龜甲還是一種能調節內分泌的中藥材,它能提高狀腺和胰腺等多個器官的功能,也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產生,能讓人類血糖指數保持正常,高血糖的人群在食用它以后還能讓血糖慢慢恢復正常。龜甲還含有大量的骨膠原以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鈣,人們在食用它以后能促進骨骼發育也能提高骨骼的韌性與密度。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適宜。
禁忌人群
脾胃虛寒者、陽虛者、外感邪氣未解者、孕婦。
不宜同食
無特殊同食禁忌。
食用方法:
龜甲杜仲豬尾湯:豬尾剁成段清洗干凈,汆燙撈出,再沖洗干凈。將龜甲和炒杜仲洗干凈,將豬尾、龜甲,炒杜仲放入燉鍋,加1800ml水,大火燒開,改文火燉40分鐘,放鹽調料即可。
土茯苓去皮切片洗干凈,龜甲用熱水擦干凈。豬展出水后洗干凈,其他材料土茯苓、生地、扁豆、赤小豆洗凈備用。煲內放入適量水,大火煲至水沸,將全部材料放進去,改用中火煲三至四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食用。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