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鯉魚一般用手竿臺釣。釣它通常是用玉米作餌,漁具方面推薦4.5米的軟竿,搭配1.5-2.5號釣線,魚鉤可以用5-7號的伊勢尼鉤。這種魚是底棲魚類,喜歡呆在水底,所以要釣深一點的地方,如果它不開口的話,最好提前打窩。另外,還要提前看好天氣,連續的晴天或陰天比較合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釣鯉魚技巧方法
(1)釣具
①魚竿
魚竿宜用 6.3 米長的手竿,因小溪、小河水面不寬,但鯉魚多棲息于深水區,很少游到岸邊活動、覓食,故手竿宜長。
②魚線
魚線宜稍粗,以進口的 2 ~2.5 號尼龍絲線為佳。 魚線長于竿身 0.5 米為宜。 不用腦線。
③魚鉤
魚鉤稍大,短柄,單鉤。 以日本產的海夕6 ~7 號鉤為好。
④浮漂
使用“七星浮漂”和立漂均可。
⑤墜子
用粗保險絲錘平、錘薄,剪成長方形,裹緊于魚線上,使魚鉤能落到水底。 墜子與魚鉤的間距以 4 ~5 厘米為好。
(2) 魚餌
①誘餌
主要有混合飼料、紅薯、啤酒糟、老玉米粒。 將混合飼料先放在鍋里,倒點菜油,炒至散發香味時鏟起備用。 垂釣前夕,將放至 5 天左右的酸稀飯倒入炒過的混合飼料中調勻。 下釣時,將煮熟的紅薯分成幾砣,甩入窩子中。 玉米粒用高壓鍋蒸至爛熟,下釣前(最好是下釣的前一天),撒兩把玉米粒于窩子內。
②釣餌
以紅蟲、螺螄肉、小蝦、嫩玉米粒、老玉米粒、紅薯粒、啤酒糟中未爛的麥子和玉米為佳。 紅蟲,下釣時,將紅蟲放于盤中,右手捏住鉤把,鉤尖向內,一下一下地由外向內掛,10 來條紅蟲便掛在鉤上了。 下鉤時,將餌鉤輕輕放入窩子內。 也可取 6 ~10條紅蟲,理整齊后,用一根紅色細棉線攔腰系住,再將其系在釣鉤的倒刺后面,緊靠倒刺,鉤尖可暴露在外。還可取一塊約 0.5 厘米見方的海綿塊,放入一個容器中,滴幾滴水使海綿潮濕,再把紅蟲放到海綿塊上,紅蟲便鉆入海綿體中。 使用時,將一塊海綿體穿在魚鉤上。 海綿塊入水后,紅蟲會鉆出來,引魚上鉤。 在有嫩玉米的季節里,用嫩玉米粒作釣餌釣鯉魚最佳。 玉米越嫩越好,因嫩玉米具有清香、味濃、淀粉多、呈白色或等特點,鯉魚最喜歡吃。 嫩玉米粒生、熟均可。 使用時,將 1 ~2 粒嫩玉米粒掛在魚鉤上,露出鉤尖。 在沒有嫩玉米的季節,老玉米粒亦不錯,但事先必須用高壓鍋將老玉米粒蒸得爛熟,破皮裂口,不熟透的玉米粒,鯉魚則不吞食。紅薯粒,應選擇紅心紅薯為好。將紅薯切成片,放到鍋里煮或高壓鍋蒸到七八成熟(約 10 分鐘)、竹簽穿得過時為佳,太熟了,不易掛上魚鉤,掛上了也易脫落;太生了,鯉魚則不問津。 下鉤時,將紅薯切成指拇大一粒掛在魚鉤上即可。
(3) 釣法
①守窩釣底法 釣諺說:“釣鯉要守”。 鯉魚愛合食。 由于合群的鯉魚不多,喂好窩子后,要耐心等待鯉魚吃鉤,故宜守窩釣底。 釣點應選擇溪譚或深水區,因鯉魚警惕性很高,不會輕易到岸邊來覓食,故宜釣遠、釣深水處(圖 9)。
②找魚星釣鯉法
由于鯉魚覓食時有拱泥的習性,水面會冒出魚星。 釣者發現鯉魚的魚星后,便可輕輕將鉺鉤放到魚星移動的前方。 因魚星從水底徐徐上升到水面要經歷一段時間,所以魚頭的位置不在剛剛升起魚星的垂直下方。 若是把鉺鉤從剛剛升起魚星的地點放入水中,往往放到鯉魚的背部、尾部或身后。 把鉺鉤放到魚身上會把魚兒驚走,放到身后則不為其所知。 因此,下鉤的位置一定要準確,要根據鯉魚游動的快慢、水的深淺情況,把鉺鉤放到魚星移動的前方才能釣到鯉魚(圖 10)。
下鉤后,還應注意不要高聲說笑,注意背人影、竿影,才不致使鯉魚受驚而逃。 當鯉魚吃上鉤后,浮漂的反應是徐徐下沉或頻頻抖動兩下后下沉,此時,一提竿,一條歡蹦亂跳的'鯉魚便得手了。
1、選擇釣位
結合鯉魚怕光的習性,晴天的時候,一般河面上有植物陰影,它們在水位1.8米左右生活。懸崖切壁,水位在三米左右為中位,背光緩坡,水底有槽溝,坑洼處為下位。陰天無風釣鯉,選巖石緩坡,水位在一米以內,但看不見底為上位,懸崖切壁,水位在2.5米以內為中位,緩坡水位在2米以內為下位。陰天有風則不同,選懸崖切壁水位在2.5米以內為上位,水槽或自然夾角水域,水位在2米左右為中位,緩坡水位在2米左右為下位。
2、線組搭配
手竿釣鯉魚,可以選擇用臺釣最好,主線最大1.5號,子線最大1.2號,4號以上大標。
3、餌料
釣鯉魚在春天和深秋主以腥香為餌,夏季主以清香為餌。
4、提桿
提桿動作要求先推后提,在推的過程中發一股短力,使釣鉤在水里有10-15公分的急猛力度刺魚,如果不中魚,線組仍留在水里。
1.釣點的選擇:
在作釣鯉魚時,釣點應選擇在鯉魚的棲息區、覓食區和魚星較多的位置。在這些釣點作釣鯉魚,一定會收貨很大。
①棲息區:由于鯉魚喜陰厭光的特點,因此喜歡在水色較暗,透明度低,水底有亂石、溝坎、枯樹等障礙物的地方,或是水邊有建筑物、陡岸、綠樹而帶來的一片弱光區棲息。
②覓食區:在水草茂盛之處、碼頭邊、養殖場、廁所旁、進水口的兩旁、江河的洄水灣、流水的緩流區等地方,那里食物豐盛,是鯉魚的覓食區。
③魚星多的水域:鯉魚魚星的特點就是成片狀,多而密。凡是在水面上看到此種魚星,就能斷定水底有鯉魚。
2.餌料的選擇:
鯉魚是一種雜食性魚類,葷素都行,食譜很廣。尤喜食甜味。微酸味次之。因此,釣餌和窩料的口味配方要以上述特性為原則。
首先看窩料:窩料多為素餌。就其形狀來說,有粉狀、塊狀和顆粒狀三種。粉狀的窩料主要就是各種糧食的粉末;塊狀窩料主要是各種餅粕;而顆粒狀窩料就是糧食粒或者顆粒餌料等;其中粉狀窩料經炒制后效果更好。在粉狀和顆粒狀窩料中加入一些曲酒、藥酒、香油、小藥等,誘魚的效果會更好。
其次說釣餌:釣餌主要有葷餌和素餌兩類。常用的葷餌有蚯蚓、紅蟲和一些小昆蟲等。素餌有面餌、糟餌和顆粒餌三種。面餌是以玉米粉、面粉為主料,加入曲酒、香油、魚粉、蝦粉等添加劑混合而成。糟餌是多用于鉤的餌料,這里不多做介紹。顆粒餌豆餅粒、玉米、紅薯丁、熟米粒等。
3.線組的選擇:
因鯉魚的個體較大,因此桿、線、鉤都要有針對性的選擇。可以使用硬調的四米五以上的魚竿;線組可以使用2.0+1.0的起步;4號伊勢尼魚鉤起步。浮漂相應的與魚線、鉤型號匹配,可選用稍大號的浮漂。因為一般釣鯉魚的水域均較深。浮漂過小,鉛皮重量也就較輕,就容易出現雙鉤不到底的情況。
4.作釣的方法與技巧:
作釣的方法與技巧主要體現在提竿的時機和釣法的掌握兩個方面。
⑴提竿的時機:鯉魚遇到食物后不是立刻咬食,而是先用頭拱用嘴碰,若魚餌對口才開始謹慎的咬鉤。浮漂相應的動作就是先上線沉浮幾下,然后突然沒入水中,浮漂被拉走,當然也有橫漂的時候。浮漂的動作往往比鯽魚咬鉤后的動作反應更強烈、更猛。較大的鯉魚咬鉤后往往在水底不動,提竿時感覺像鉤子掛著樹根了一樣。這時一定要沉住氣。慢慢的把魚溜到水邊,最后要用抄網抄魚。
⑵釣法的掌握:釣法要靈活多變。鯉魚在拱泥覓食時會有魚星出現,因此可以跟著魚星釣。主要有逗釣和輪釣兩種。
①逗釣:有時候明知道此處 有魚,但就是不咬鉤,這時就可以采用逗釣。就是每隔三五分鐘就將魚鉤輕輕的上提十來公分,也可以是提起后往前后左右移動魚餌,目的就是讓魚餌抖動起來,以引起鯉魚的注意,從而咬鉤。
②輪釣:就是在一片水域多打幾個窩子,每個窩子間隔在十來米遠,然后在各個窩子中輪番作釣。每個窩子至少要釣上半個小時左右,不行再換窩子釣。
釣鯉魚的方法和技巧
釣鯉魚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一、釣鯉魚的方法
1、漁具
魚竿最好選用4.5米的竿,5~7號的伊勢尼鉤,2.5+1.5的漁線配置。
2、魚餌
魚餌應該根據鯉魚的習性選擇它們感興趣的食物,一般使用素餌比較好,可以選擇玉米餌料,這是快速釣到鯉魚最好的選擇。可以摻入一些曲酒和蜂蜜,效果更好。
3、釣點
釣鯉魚時在深一些,同時水草比較多的地方釣鯉魚比較容易。
4、打窩
打窩的目的是鯉魚吸引到特定的范圍內,增加釣上鯉魚的概率,打窩用的餌料選擇酒米比較合適,打窩的地點選擇在釣點附近即可。
5、釣法
釣鯉魚時讓魚竿晃動起來,魚餌也隨之晃動,這樣更容易吸引鯉魚來到釣點,快速釣上鯉魚。
二、釣鯉魚的技巧
1、水草區
鯉魚經常單獨或成為小組水草區活動,其中一個水草區是天然藏身之所,其中二個水草區有豐富的食物,釣鯉魚一定要找有水草的地方,有大面積的水草要釣草洞和草邊。
2、鏵尖
鏵尖是指延伸到水體中形成的半島地形,因形狀像耕地翻土用的鏵口而得名,事實上鏵尖的特殊地形往往是魚類巡游的必經之地,久而久之就成了兩側魚類活動的綠色通道。
3、果樹下
水域周圍可能有野果樹。例如野桑葚、野楊梅、野山楂、野柿等,這些野果成熟后,下面是天然的魚巢,最容易釣到大個體的鯉魚。
判斷釣點里的鯉魚的方法:
如果釣點里有大鯉魚,即使不咬鉤,魚漂也一定會出現動作,因為大鯉魚的體型較大,在釣點里游動時,身體擺動產生的水流振動就會導致魚漂產生上下浮動,或者大鯉魚蹭到魚線。
也會導致魚漂出現動作,大鯉魚地撞線產生的魚漂動作幅度很大,有時瞬間黑漂,有時是緩慢下沉,這是小魚做不到的。
在黑坑釣場里釣鯉魚時,要根據釣點里鯉魚的數量來決定是否抓口,如果釣點里的鯉魚數量很少,可以適當地放口,等釣點里鯉魚較多時再開始抓口,以魚聚魚是釣魚上策。
如果釣點里的鯉魚數量較多,魚漂入水口就會出現動作,有時蹭線,有時截口,動作非常多,這時一定要抓穩口,防止因抓口不穩而導致在釣點里跑魚后死窩。
野釣鯉魚怎么釣?
釣鯉魚的方法有多種,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請大家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即可。
齊竿線底釣
齊竿線底釣,適用于大水面緩流區、河汊口深處、橋墩附近下游和無水草的水域,水色深暗、透明度較低的肥水區域,水面開闊,水深不過1米而某一處水深卻達2米左右,底部又多積泥沙的低洼區域,或岸邊綠樹遮陰的弱光區,湖與河、河與河汊、池塘進出口等水流動的地方,水底的坑洼處、河堤的洞穴等因流水作用自然形成的低洼區域等,都是鯉魚喜歡聚集場所。春末是鯉魚產卵季節,河、塘、湖、水庫靠岸邊有蘆葦、蒲草、水生植物的邊緣,是鯉魚常去的地方。在這些鯉魚經常活動的地區,都可用齊竿線底釣技法。
釣竿可選用手竿或兩用竿,但必須依據釣場中魚的大小、垂釣水面的寬窄和深淺程度而定。釣竿可選長5米以上的、彎點在第七或八等分點上的中硬或硬手竿,但最長手竿不可超過10米。釣線可選用直徑為0.35-0.4毫米優質尼龍線。其長度可與手竿同長或略短。
齊竿線也有人稱之為“甩大鞭”。垂釣時,右手握竿,左手捏住鉛墜,利用竿稍的彈力,把鉤線投到較遠的預定釣點。
投撒誘餌的方法,一是在選擇好釣位后,先試水線深淺,按釣點的深度定好漂的位置。然后以浮漂為靶子,用手拋法將誘餌捏成團拋到浮漂的位置。這種撒窩子定點法,其優點是簡便,缺點是往往拋得不準,餌料也分散,而且水面震動聲音大,容易驚走魚。所以這種撒窩子辦法較為適用于2米左右深的水域,1米以內的淺水區不宜采用。二是采取“悠蕩法”撒窩子。辦法是:將誘餌倒入窩子罐里,右手握竿,左手握罐,將竿舉起呈70-80度角時,松開窩子罐,雙手握竿,對準窩位正前方的方位物體悠蕩窩子罐,當蕩到釣點水面時松線,讓窩子罐穩穩地落到水面,緩緩地沉到水底時,再慢慢提竿,倒下誘餌。
長竿短線定點釣
長竿短線定點釣,是一種以撒窩子為釣點的釣法。釣竿,一般選用8米左右的長手竿。竿長距離岸邊較遠,受聲音、人影的影響較小,同時也彌補了因為線短垂釣距岸邊過近的不足。短線,是指從浮漂到竿稍的這段“風線”較短而言。風線的長短,要根據水面和堤岸的高低而定。堤岸高則風線長,堤岸低則風線短,一般1米左右。
撒窩子定點,是這種釣法的核心。長竿短線定點釣撒窩子的方法,一般采用罐撒法,誘餌多用米和小米。餌料搭配應虛實結合,餌料不外乎有顆粒塊狀和粉末狀兩種形態,前者為實餌,后者為虛餌。虛餌誘其嗅覺、味覺,實餌誘其視覺和觸覺,兩者必須兼而有之。
這種釣法要求每次下鉤都要準確地投在窩子里。為了保證下鉤點不偏離窩子,在選釣點的同時,就要選取方位標志。如果釣點在蘆葦、蒲草的前面邊緣,則選其中一棵做好記號,每次撒窩子、投鉤都投到同一位置,如果是無草的曠亮水域,則用漁竿尖對準對岸某一棵樹或其他固定方位標志,每次下鉤都對準方位物,才能保證每次投鉤都準確地投到窩子里,以提高垂釣的效果。
長竿短線多點釣
長竿短線多點釣,適合在水草較多,堤岸線長而垂釣的人不多的水域。釣具由手竿的竿、線、浮、墜和鉤組成。在水不深、水面窄的釣場,只要竿、線、鉤的釣力大。上大魚后也可以。
釣竿選5-7節,長5.4米以上,彎點在第七或八等分點上的中硬或硬手竿為宜。配線要比釣鯽魚用線加一個檔次,如釣鯽魚用強力線0.15-0.2毫米,而釣鯉魚的釣線則應選用強力線0.2-0.35毫米的。由于鯉魚機警多疑,常有不越橫線之智,釣線的顏色以選用彩線為宜,如淺藍、淺綠或灰色線。浮漂的浮力要與墜、鉤、餌的沉力相等,否則魚咬鉤時浮漂反應不靈,影響垂釣效果。
在垂釣時,可以選四至五個釣點,每個釣點都要做一個明顯的標志。投誘餌、撒窩子以及釣法和長竿短線定點釣相同。
海竿鉤底釣
海竿使用糟食裝垂釣鯉魚,是北方盛行的釣法。
使用糟食,海竿的拋投技術和餌料的裝鉤技術很重要。要將核桃般大的餌團投到距岸邊60-70米遠的釣點,必須每次拋投釣餌的落水點,都在前、后、左、右誤差不超過1米的位置,如此在同一釣點反復多次地投餌,才能形成窩子,提高上鉤率。
用糟食釣鯉魚,是用一大團餌食,包住一組鉤子,拋到幾十米遠的釣點。餌團落水后,要求在水底3-5分鐘內散成一攤,把鉤埋在餌堆里。魚來吞餌時,不是把一只鉤子,而是把幾只鉤子吞進嘴里,很難逃脫。
海竿釣魚,不是像手竿釣魚那樣,來到釣場,先撒誘餌,然后把釣餌投到窩子里,架上竿等魚上鉤,而是用糟食裝鉤向同一釣點反復多次投餌,形成窩子。散落在水底的一大堆糟食埋住鉤子,即是誘餌,也是釣餌。這就要求拋投技術精湛,一要遠,二要準。
之所以要投得遠,是因為鯉魚比較機警,在同一釣場,如果多數人都把釣餌拋投在距岸邊30-40米的地方,這一片釣餌的密集區。如果你把釣餌拋得比別人遠10-20米,避開了密集區,相對而言,鯉魚,特別是大鯉魚上鉤的機會就比別人多。
之所以要投得準,就是把釣餌打得集中,自然成窩子。海竿打得準與打的不準,釣魚的效果相差懸殊。
海竿串鉤底釣
串鉤,是由一組4-6個單鉤拴在鉛砣上部的主線上,每個鉤裝一粒葡萄大小的面球,或每只鉤分掛面餌、蚯蚓、小蝦、螺獅肉等釣餌。
串鉤用面餌釣鯉魚,餌要稍為硬一些為好。因為鉤上的餌團不大,如果餌團過軟很會被小魚啃掉,或拋甩時容易脫落。海竿串鉤掛顆粒飼料垂釣,鉤不宜多,因為鯉魚是底棲魚,多數情況下只吃貼近鉛砣的兩只鉤上面的餌食,因此多數釣者用串鉤掛顆粒餌料池釣鯉魚,都只用兩只或三只鉤,換餌快,上鉤率高。串鉤拋竿甩鉤和觀察魚吞鉤情況的釣技,與鉤底釣相同。
不過,串釣底釣時有兩點應注意。
一是魚吞鉤后,竿尖一動,就要迅速提竿。這是因為,串鉤是單鉤掛餌,鯉魚吞鉤,不是像鉤那樣從一堆化散的糟食里把幾只鉤子吞進嘴里,而是吞食一只鉤上的餌食,如果提竿慢,等它發覺有異物感而迅速吐鉤時再提竿,魚已逃逸了。這就是釣者常說的串鉤容易跑魚的道理。
二是串鉤拋投,不容易形成窩子,效果不如鉤上魚多。
釣鯉魚的方法
鯉魚常年生活在水體的底層,屬于雜食性魚種,平常主要以水體中的甲殼動物、水生的小昆蟲小生物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為食。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釣鯉魚的方法。
春末至中秋最好。
較深水域,水底有石子、磚頭、或泥底、草叢,都是好的釣點,小橋下、木樁周圍也很好。養殖魚塘喂料臺常是好釣點。流水則是緩流=回流處為好。
鯉魚的魚星比較明顯,一般為成群碎泡。緩緩移動。
鯉魚覓食,主要靠觸覺,其次是視覺和嗅覺。葷素皆可。紅蚯蚓、的紅蟲束皆是它的喜愛。深秋為了儲存足夠越冬蛋白質,小蝦常是好的釣餌。
素食則面食(最好是70%細玉米面+30%白面用水加b12維生素拌勻后上鍋蒸熟,用手揉軟使用)、紅薯、鮮玉米、酒糟麥子粒都是好釣餌。隨著不同水域、不同地域、不同季節,愛好也不盡相同。
在養魚池垂釣,用該處喂魚的合成餌料,水泡散后與自己準備的面食揉勻,常是最好的餌料。此外,泡泡糖也是好釣餌。如釣海竿用糟食最好。
誘餌則麥麩、酒泡小米、合成顆粒餌料、鮮水牛糞等均好。蠶豆與花生及黃豆分別炒熟磨成粉狀,用時加水調勻做誘餌也很有效。這里特別講一下水牛糞做誘餌效果十分顯著,甚至水牛剛洗過澡的水域,都是鯉魚集聚的好釣窩。
鯉魚個大體重,善游力猛,因此釣鯉魚的魚竿一般應在5米以上,柔韌結實……為了便于遛魚,又防止硬調竿發出的聲音頻率過高,易驚散魚群,不要選用硬調竿,以中調為好。
釣鉤視個人習慣。一般可選用伊勢尼6~16號;丸袖6~10號,或日本的千又鉤2~16號的鉤。魚線可選用2~5號尼龍線。
鯉魚吃食先輕拱而后吞食,浮漂則先輕動,而后徐徐沉入水中,俗稱“黑漂”。在沉沒過程中提竿,一般最為適宜。
提竿一般先抖動一下魚竿,使魚鉤掛住魚嘴,隨后有三種可能:
一是竿提不動,似掛住底下石頭,一般魚較大。俗稱“打樁”,此時不可著急,繃住魚線,待其動作順勢引遛。
二是魚掛住后,立即急劇游動,拉線力大,甚至到處亂竄,此時且不可操之過急,應緊繃魚線并順其游動方向,加以控制,并有意識的加以引遛。
三是提竿時魚受驚從水中騰空躍起(一般為500--1000克的魚),然后釣入水中,應在入水后迅速加以控制再耐心引遛。
這是保證魚能順利釣上來的關鍵環節。遛魚必須張弛有度,牢牢控制主動權。線繃得過緊可能線斷竿折,過于松弛則失去控制,魚得勢而逃。
遛魚除要保持平靜心態,不急躁不大意外,要善于利用四個補償(或曰調節)力量的環節。
一是線要繃緊但不過死,隨魚的游動該給出即給出,該拉回即拉回。利用線的收放補償魚拉拽的力量。
二是利用魚竿的柔韌和彈性,隨魚的拉力大小加以補償。
三是利用手腕力量和舉竿的高低加以補償。但必須注意竿的上部切不可過低,以形成與魚拔河。
四是利用腿的移動加以補償。必要時領著魚沿岸邊行走,直至魚累的疲乏無力。同時將魚控制后,應利用雙腿后退,使魚靠近岸邊,便于抄撈。
抄撈雖是最后環節,魚累乏以后也比較容易掌握,但也有人恰在這個環節功虧一簣。抄魚,一般最好將抄網先放入水面之下等待,魚遛到岸邊迎者著魚頭去抄,比較穩妥。
如果魚的身長過大,抄網直徑太小,可以等到魚完全疲乏后,用兩個抄網一個抄頭,一個抄尾,同時拉上岸來。順便說一下,抄網抄魚,抄入網后應將抄網把向后拉,而不是硬端,以免造成網把折斷。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