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傷是指蛇的毒液進入了人體,導致疼痛、腫脹、出血等癥狀。一些蛇的毒液會造成嚴重的生命危險。當受到蛇咬傷時,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第一步是盡快移除被咬部位上任何緊身物品,如手表、戒指等。然后將被咬處保持在心臟以下的位置,并盡可能靜止不動。不要去試圖吸出毒液或使用冰敷等方法。最重要的是立即送往醫院就診,讓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處理。在野外活動時應注意觀察周圍環境,避免驚擾蛇類。出現咬傷后,切忌慌張,保持冷靜并及時求助。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蛇蟲咬傷急救的常識
1.被蛇蟲咬傷了要怎么做出正確的急救措施呢
被蛇咬傷,首先坐下,盡量減少運動,避免血液循環加速。
(1) 一般咬傷在腳踝,將膝蓋屈起,壓迫血管,減少血液流動。 (2) 用點燃的火柴燒灼傷口兩三分鐘,然后沖洗。
(3) 用刀在傷口處劃十字,阻止血液流通。 (4) 用紗布在距離傷口二三厘米處包扎,阻止血液向心臟流動。
(5) 口服有效的蛇藥。 (6) 如有條件,最好在清潔的水中擠血,速度越快越好。
(7) 未帶蛇藥(一般都不帶),先試著擠血,如是特殊情況只有用嘴吸,吸一口吐一口。 (8) 盡量把攻擊致傷的蛇打死后帶上去醫院作鑒別。
(9) 以后的措施由就近醫院繼續治療。
2.蛇咬傷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一旦發生蛇咬傷,應采用自救或互救的方法:①傷肢下垂。
② *** ,立即取坐 位或臥位,不驚慌失措,不奔跑,不亂動肢體,以免加快血液循環,增加毒素的吸收。 ③綁扎傷口,就地取材,用鞋帶、褲帶或其他布帶等綁扎傷處近心端的肢體,如手指 被咬傷可綁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傷可綁扎肘關節下,大腿被咬傷可綁扎大腿根 部等,松緊度應適宜,以能阻斷靜脈血和淋巴回流為度。
④傷口排毒,用手從肢體 的近心端向傷口處反復推擠,使部分毒液排出,或將傷處浸入涼水中,用大量清水 沖洗傷口內的蛇毒和污物。傷口沖洗后,用銳器在咬痕處挑開,擴大創口使毒液外 流。
⑤移除肢體上可能的束縛物,如戒指、手鐲等,以避免加重傷肢腫脹。⑥將傷 肢制動后平放并輔以局部降溫措施,運送至正規醫院做清創術等后續治療。
⑦飲 食,受傷期間不喝酒及咖啡等 *** 性飲料,避免促進血液循環,使毒液吸收。
3.如果在野外被蛇蟲鼠蟻咬了要怎么急救
毒蛇咬傷的局部常規處理,是指被毒蛇咬傷后在盡量短的時間內,采取緊急措施,包括早期結扎、擴創排毒,燒灼、針刺、火罐排毒,封閉療法及局部用藥等。
局部常規處理應在蛇傷現場進行,處理越快,效果越好。病人被蛇咬傷后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也可用針刺或拔火罐的方法,除去傷口或周圍的毒液,但對于血循毒(如蝰蛇、鉻鐵頭、竹葉青、五步蛇)蛇傷患者,不宜針刺或拔火罐,以免傷口流血不止。
為延緩傷口蛇毒的吸收,于近心端3-5厘米處用帶子扎緊,其結扎松緊程度以能阻斷淋巴和靜脈回流,但不妨礙動脈血流為宜,。
4.蛇蟲咬傷處理方法
在野外做戶外運動時,經常會碰上毒蟲和動物咬傷,常見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傷蛇毒分為神經毒和血液毒兩種,蛇咬傷時被咬的肢體應放低,在傷口*近心臟的一端用領帶等輕輕地扎起來。無口內舌、齦潰破或唇裂傷口者,可以口對傷口猛吸10來次,每吸一口血馬上吐掉,最后還需漱口。
在處理傷口的同時要及時服用和在傷口部位外敷蛇藥。傷口部位應保持不動,如是腳傷,應抬著去醫院。
被毒蛇咬傷是危險的,被無毒蛇咬傷也必須及時處理。 蜂蜇傷 夏秋季節外出野游,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么。
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假如蜂毒進入血管,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
急救措施:1.被蜂蜇傷后,其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后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分,用嘴反復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后再涂些食醋或檸檬。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并進行人工呼吸、心臟 *** 等急救處理。注意事項:1.被毒蜂蜇傷后,往患處涂氨水基本無效,在毒蟲中,惟有黃蜂與眾不同,其毒素為堿性,因為蜂毒的組織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后,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
可以吃點抗過敏藥。2.被蜜蜂蜇傷后,也要先剔出斷刺。
在處置上與黃蜂不同的是,可在傷口涂些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來中和毒素。蜈蚣咬傷 蜈蚣屬于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后,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腭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臨床表現: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惡心、嘔吐,甚至膻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癥狀。
應急處理 :蜈蚣咬傷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癥狀者要速到醫院治療。
蝎子咬傷 蝎子屬蜘蛛綱,蝎子螫刺人時,由毒腺分泌毒液進人人體,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 應急處理 :蝎子的毒呈酸性,可以用堿性肥皂水(別用香皂)、蘇打水、3%氨水涂在傷口處,如果有蛇藥的話。
用溫開水化開抹在傷口上,沒藥也可用泡開的冷茶葉(堿性)敷上。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扎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
癥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蜘蛛 蜘蛛有很多種,毒性也不一樣,有神經毒、細胞毒、溶血毒等。
咬后傷口劇痛、出 血、甚至導致神志不清。蜘蛛毒也是酸性毒,處理辦法與毒蝎子一樣,越早越好。
狗或貓咬傷 被咬后應迅速用凈水涂肥皂沖洗干凈,包上紗布再去醫院檢查。被狗咬傷的傷口,容易化膿,所以必須進行徹底的傷口處理,及時注射疫苗。
蚊蟲叮咬解救法 遭蚊蟲叮咬,后果通常并不嚴重,但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用尼龍薄紗制成防蚊頭罩保護頭部,對全身的防護則用蚊帳。
不要在河邊、湖邊或溪邊扎營。在夏天,近水的帳蓬最容易招引蚊子。
全身抹上或噴上防蚊油,并噴一些在衣服、被褥上。身上的藥劑容易被汗水沖掉,但是布料上的則可維持較久。
如果被昆蟲叮咬,可用氨水、肥皂水、鹽水、小蘇打水、氧化鋅軟膏涂抹患處止癢消毒。 野蜂螫傷解救法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產卵管變形而成的毒針,當它感覺到危險時,就用毒針來螫刺,刺后劇烈疼痛,有些人還會覺得頭暈或惡心。
經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嚴重時會把人螫死。被螫過一次的人,往往會誘發嚴重的過敏反應。
給蜜蜂、馬蜂或黃蜂螫傷會有危險,會出現全身癥狀,如頭暈、惡心、發熱等,對蜂毒過敏者可發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野蜂螫傷解救法 雌蜂的腹部有一根由產卵管變形而成的毒針,當它感覺到危險時,就用毒針來螫刺,刺后劇烈疼痛,有些人還會覺得頭暈或惡心。
經常螫人的蜂有拖足蜂、蜜蜂、胡蜂,其中胡蜂毒性很大,嚴重時會把人螫死。被螫過一次的人,往往會誘發嚴重的過敏反應。
給蜜蜂、馬蜂或黃蜂螫傷會有危險,會出現全身癥狀,如頭暈、惡心、發熱等,對蜂毒過敏者可發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戶外被蛇咬傷急救 關于蛇的一些錯誤認識:對于毒蛇的防治知識,大家的來源不外乎“生存手冊”之類的教材,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民間的“土說法”、“土辦法”。
這些中有一些含糊謬誤之處 一:小蛇不毒????錯 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癥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媽媽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頻繁,咬人時注毒量較少。
反之,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許多養蛇專業戶甚至蛇類專家都吃過這個教訓。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
錯誤認識二: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
5.戶外遇到危險怎么辦
很多人認為蜂毒不如蛇毒危險,其實不然。專家指出,普通人受幾只馬蜂蜇,可能出現局部皮膚腫痛,問題不太大,但對蜂毒引起的過敏反應者則可能產生過敏性休克。
因此,在現場除了及時為患者做好局部處理之外,還要密切觀察患者有無臉面蒼白、血壓下降、氣促甚至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癥狀。萬一患者發生休克,在送往醫院急救途中應注意保持其呼吸暢通,可用人工呼吸、心臟按壓等急救處理。
蛇咬傷 第一時間稀釋毒液防擴散
據李信平介紹,通常被血循毒類毒蛇或混合毒類毒蛇咬過后,傷口局部常留有一對毒牙痕跡,且周圍會出現明顯腫脹,伴有劇痛甚至發黑、發紫、流血不止。而被無毒蛇咬后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局部雖也有疼痛,但滲血少。
也有些人被毒蛇咬后一開始局部或全身癥狀并不明顯,拖到出現呼吸困難等癥狀時才處理,但往往已太遲。李信平提醒說,若被蛇咬后難以判斷是否有毒時,建議按毒蛇咬傷情況急救處理。比如,在現場找干凈水源沖洗傷口,清洗過程中適當擴創將傷口切開點,盡量擠壓、稀釋毒素;也可第一時間用打火機、火柴等燒灼傷口破壞毒素;盡快用繩子或布條結扎傷口近端并將患肢放于低位,減緩毒素回流心臟擴散向體內的速度。而在趕往急救點時最好有人背或抬,若沒人,受傷者走動要緩慢,避免奔跑,以免血循環加快致毒素迅速擴散。
治療方面,最好在24小時內及時使用相應的抗蛇毒血清,但被眼鏡王蛇、蝰蛇咬傷,國內無相應抗蛇毒血清,只能采取積極的對癥治療及預防、治療并發癥。只要治療對癥、及時,大多數蛇咬傷病人都能轉危為安。
螞蟥叮 及時止血防感染
野外螞蟥種類極多,草地或是山溪、泉水中都有,喜歡溯溪的人群遇到的機會更大。雖然被它叮上不至于危及生命,但因其吸血量大,被叮咬后傷口又容易流血不止,若不及時止血并作抗感染處理,可致感染、發炎甚至潰爛。
專家提醒,一旦被這種吸血鬼叮上身,切莫用力硬拉,以免適得其反被吸得更緊,或者只扯出其身而將口器留在皮下,更易擴大傷口并引起感染。
6.寧波水災后70余人遭蛇蜈蚣咬傷,怎樣避免蛇蟲叮咬
你好,水災之后,寧波積水仍未消退,所以蛇蟲咬人的情況很常見。
這時候如果一定要外出,為了避免被蛇蟲咬傷,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裝備方面,建議穿上高筒膠鞋,可以盡量減少暴露部位被蛇蟲攻擊。 如果已經被蛇咬傷,最好是能把蛇打死帶來,以便于醫生對癥處理,不同的蛇咬傷處理方式是不同的;被蛇咬傷后,盡快趕往醫院治療。
在趕去醫院的路上,要盡量做一些現場急救,最好在傷口靠近心臟的關節處用止血帶扎緊,防止毒血回流。比如腳背被咬傷了,應該拿止血帶扎緊腳踝或者膝蓋,每過20-30分鐘,松開2-3分鐘,以防肢體壞死。
可采用拔火罐、針筒吸或者嘴巴吸的方式,盡可能把毒血擠出來,擠干凈之后用清水沖洗傷口。如果用嘴巴吸毒血,注意千萬小心,不要吞咽或是造成口腔的感染。
如果是被蜈蚣、螞蟻等蟲子咬傷后,如果感覺到頭暈、胸悶、惡心,應立即上醫院就診;如果只是被咬處有個小紅點,保持局部干凈、干燥,可以暫時不上醫院,一般情況下,小紅點過幾天會自行消退。 除了預防蛇蟲叮咬之外,災后還應特別注意預防痢疾、食物中毒、乙型腦炎等疾病,注意滅蠅、滅蚊、滅鼠,防止傳染病及疫情的滋生。
希望災區人民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遇到蛇的安全小知識
1.人在遇見蛇怎樣采取安全
不要跑,原地不動,你不傷害它,就不會咬你的。
被蛇咬傷怎么辦?
蛇多數生活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一般不主動向人發動攻擊,被行人誤踩或碰撞時才會咬人。出現自然災害(如水災 )時蛇會竄到安全的處所,與人遭遇,這時被蛇咬傷的事件便會發生。為避免被蛇咬傷,應盡量躲開有蛇出沒的地方,如果必須從這些地方走過也應避開多草的地段,最好在 *** 、多石頭的地面走。要穿長褲,鞋要把腳全包住。
被毒蛇咬傷的主要癥狀為:如是出血性蛇毒:傷口灼痛、局部腫脹并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壞死、發燒、惡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時內可能導致傷者死亡。如是神經性蛇毒:傷口疼痛、局部腫脹,嗜睡,運動失調,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局部無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惡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
被毒蛇咬傷后10~20分鐘后,其癥狀才回逐漸呈現。被咬傷后,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分鐘扎緊,緩解毒素擴散。但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松2~3分鐘。應用冷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口內不能有傷口),盡量將傷口內的毒液吸出。
蛇可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兩大類。
無毒蛇咬人留下的牙痕細小,排成八字形的兩排;而毒蛇咬傷后皮膚上常見兩個又
大又深的牙痕。
被蛇咬傷后不要慌張,應馬上檢查傷口,判斷咬人的是否毒蛇。
無毒蛇咬傷不用特殊處理,往傷處 涂點紅藥水或碘酒就可以了。如果肯定是毒蛇咬傷或當時不能判斷咬人的蛇有沒有毒,就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用橡 皮管、皮帶、布條、繩子等捆扎在傷口上側,每隔半小時放松一次,每次1~2分鐘。盡量去除傷口里的毒液:用雙 氧水或冷開水、鹽水等沖洗傷口,然后用消毒(如火燒)過的小刀或刀片劃開牙痕之間的皮膚,手指在傷口兩側擠壓,以排出毒液。緊急時可直接用嘴吮吸(注意嘴里不能有破損),吸后馬上把吸進的液體吐掉并且漱口。如果有蛇藥或半邊蓮等草藥,可以敷在傷口上。
其他相關處理措施:
1.保持患者鎮靜并靜止不動,如果可能的話,使咬傷處低于心臟水平。
2.盡量辨認蛇的類型。如果您把蛇殺死了,請不要破壞他的頭部。注意,不要過份靠近蛇,以免自己被蛟傷。
3.撥打急救電話并匯報被咬傷人的蛇的種類。
4.檢查患者的氣道、呼吸及循環。如果患者沒有呼吸或沒有脈搏及心跳,請開始心肺復蘇。
5.如果是上肢或下肢被咬傷,可以在其上方綁一個帶子。每15~30分鐘放開帶子1~2分鐘。如果腫脹已超過帶子,應將帶子上移數寸。注意:如果是珊瑚蛇咬傷,請不要用帶子。
6.如果您確信是有毒蛇咬傷,且咬傷時間在5分鐘以內,并且醫務人員要30分鐘以上才能趕到,您應切開傷口并吸出毒液。用消毒的刮胡刀片在傷口上切開用吸瓶或嘴吸出毒液。注意:沿四肢長軸方向切,不要切開頭頸及軀干部位。不要咽下毒液,應將其吐出。如果口腔內有傷口,請不要吸毒液。如果是珊瑚蛇咬傷,請不要切開。
7.輕輕地用肥皂和水洗傷口。不要擦傷口,應用布輕拍,以使其干燥。
8.脫去傷口附近的衣服和首飾。
9.在傷口上放一塊干凈的布或繃帶。
10.觀察是否有嚴重過敏反應。
11.如果需移動病人,應抬著他,而不要讓他自己走動。
7
急救處理后應把傷者送到醫療單位繼續治療。
2.人在遇見蛇怎樣采取安全
不要跑,原地不動,你不傷害它,就不會咬你的。
被蛇咬傷怎么辦?
蛇多數生活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一般不主動向人發動攻擊,被行人誤踩或碰撞時才會咬人。出現自然災害(如水災 )時蛇會竄到安全的處所,與人遭遇,這時被蛇咬傷的事件便會發生。為避免被蛇咬傷,應盡量躲開有蛇出沒的地方,如果必須從這些地方走過也應避開多草的地段,最好在 *** 、多石頭的地面走。要穿長褲,鞋要把腳全包住。
被毒蛇咬傷的主要癥狀為:如是出血性蛇毒:傷口灼痛、局部腫脹并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壞死、發燒、惡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時內可能導致傷者死亡。如是神經性蛇毒:傷口疼痛、局部腫脹,嗜睡,運動失調,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局部無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惡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
被毒蛇咬傷后10~20分鐘后,其癥狀才回逐漸呈現。被咬傷后,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靠近心臟上端5~10分鐘扎緊,緩解毒素擴散。但為防止肢體壞死,每隔10分鐘左右,放松2~3分鐘。應用冷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吮(口內不能有傷口),盡量將傷口內的毒液吸出。
蛇可分為毒蛇和無毒蛇兩大類。
無毒蛇咬人留下的牙痕細小,排成八字形的兩排;而毒蛇咬傷后皮膚上常見兩個又
大又深的牙痕。
被蛇咬傷后不要慌張,應馬上檢查傷口,判斷咬人的是否毒蛇。
無毒蛇咬傷不用特殊處理,往傷處 涂點紅藥水或碘酒就可以了。如果肯定是毒蛇咬傷或當時不能判斷咬人的蛇有沒有毒,就應按毒蛇咬傷處理:用橡 皮管、皮帶、布條、繩子等捆扎在傷口上側,每隔半小時放松一次,每次1~2分鐘。盡量去除傷口里的毒液:用雙 氧水或冷開水、鹽水等沖洗傷口,然后用消毒(如火燒)過的小刀或刀片劃開牙痕之間的皮膚,手指在傷口兩側擠壓,以排出毒液。緊急時可直接用嘴吮吸(注意嘴里不能有破損),吸后馬上把吸進的液體吐掉并且漱口。如果有蛇藥或半邊蓮等草藥,可以敷在傷口上。
其他相關處理措施:
1.保持患者鎮靜并靜止不動,如果可能的話,使咬傷處低于心臟水平。
2.盡量辨認蛇的類型。如果您把蛇殺死了,請不要破壞他的頭部。注意,不要過份靠近蛇,以免自己被蛟傷。
3.撥打急救電話并匯報被咬傷人的蛇的種類。
4.檢查患者的氣道、呼吸及循環。如果患者沒有呼吸或沒有脈搏及心跳,請開始心肺復蘇。
5.如果是上肢或下肢被咬傷,可以在其上方綁一個帶子。每15~30分鐘放開帶子1~2分鐘。如果腫脹已超過帶子,應將帶子上移數寸。注意:如果是珊瑚蛇咬傷,請不要用帶子。
6.如果您確信是有毒蛇咬傷,且咬傷時間在5分鐘以內,并且醫務人員要30分鐘以上才能趕到,您應切開傷口并吸出毒液。用消毒的刮胡刀片在傷口上切開用吸瓶或嘴吸出毒液。注意:沿四肢長軸方向切,不要切開頭頸及軀干部位。不要咽下毒液,應將其吐出。如果口腔內有傷口,請不要吸毒液。如果是珊瑚蛇咬傷,請不要切開。
7.輕輕地用肥皂和水洗傷口。不要擦傷口,應用布輕拍,以使其干燥。
8.脫去傷口附近的衣服和首飾。
9.在傷口上放一塊干凈的布或繃帶。
10.觀察是否有嚴重過敏反應。
11.如果需移動病人,應抬著他,而不要讓他自己走動。
7
急救處理后應把傷者送到醫療單位繼續治療。
3.野外求生遇到蛇的防范措施
參加戶外活動、休息或經過蛇類棲息的草叢、石縫、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較陰暗潮濕潮濕處時,如果不慎被蛇咬傷,不要嚇得不知所措。首先應判斷是否為毒蛇咬傷。
通常觀察傷口上有兩個較大和較深的牙痕,才可判斷為毒蛇咬傷。若無牙痕,并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癥狀,則為無毒蛇咬傷。只需要對傷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條件再送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被毒蛇咬傷的主要癥狀為:如是出血性蛇毒:傷口灼痛、局部腫脹并擴散,傷口周圍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漿狀血由傷口滲出,皮膚或者、皮下組織壞死、發燒、惡心、嘔吐、七竅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壓降低,瞳孔縮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時內可能導致傷者死亡。
如是神經性蛇毒:傷口疼痛、局部腫脹,嗜睡,運動失調,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局部無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惡心、嘔吐、昏迷、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傷者可能在8—72小時內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傷后10—20分鐘后,其癥狀才回逐漸呈現。
被咬傷后,爭取時間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帶或長鞋帶在傷口的向心一側綁上,但務必注意15分鐘放松2—3分鐘。應用冷水反復沖洗傷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為中心,用消過毒的小刀將傷口的皮膚切成十字形。再用兩手用力擠壓,拔火罐,或在傷口上覆蓋4—5層紗布,用嘴隔紗布用力吸允(口內不能有傷口,用嘴吸毒并不是好方法,吸毒的人也可能因此中毒),盡量將傷口內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藥片,并將解蛇毒藥粉涂抹在傷口周圍,但千萬不要在傷口處涂酒精。盡量減緩傷者的行動,并迅速送附近的醫院救治。(如不能確定是那種蛇毒應將蛇打死,一并帶到醫院。)
毒蛇咬到時毒蛇有青竹蛇、腹蛇、眼鏡蛇……等等,尤其是眼鏡蛇,動作敏捷,一不小心碰觸,就會被咬傷,傷口劇痛發腫,必須趕快到醫院打血清。 大多數蛇不會主動攻擊人,只有人不小心踩或要抓它,才會露牙咬人。上山時,穿登山鞋或長靴,可避免危險。在山野中行走,不要隨便把手插入樹洞或巖石空隙。手中拿一根小棍子,行走時“打草驚蛇”,也是方法之一。 打119電話 , 119并不只是火警電話,當你遇到較大的危難時,同樣可以打119。 119得到消息,立刻會派人去救援,如果被蛇咬到,也會送患者到有血清的醫院治療。
4.在家里遇到蛇的時候該怎么辦,有什么防范措施么
首先辨別是不是毒蛇, 你碰到的是毒蛇嗎? 一般來說,毒蛇頭部呈三角形,而無毒的蛇頭部呈橢圓形。毒蛇身體較粗短,后部突然變細,體表條紋鮮艷。無毒的蛇較細長,身體在尾部慢慢變細,條紋不太鮮艷。 無毒的蛇很少將身體盤圓,一般較機敏,見到人后快速逃竄。毒蛇則喜歡將身體盤圓,見到人后也并不立即逃竄,行動懶散。蛇的視力很弱,對于靜止的物體更是不敏銳。遇到毒蛇后,可慢慢地拿出手巾,拋向別處,轉移它的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過去,蒙住它,然后跑開。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蛇,可以用登山杖或木棍向蛇頭部猛擊(關鍵是打得中打不中就看你的造化了)。但最好是站著不動,如果害怕非跑必須按“之”字來跑(當然跑的快不快還是要看你的造化)!還有!還有!遇見蛇要保持冷靜,不要再向前靠近,看它是立著站的還是盤著的
如果他是盤著的,你繞開走就好了,如果它立著身體,證明它已經感覺到威脅了
如果是面對著你,那你就是威脅它的,它很有可能會襲擊你,不過看是什么蛇
從現在很多養蛇人的經驗還有科學的判斷來看,一般蛇感覺到有威脅而發出的攻擊,很少會用大毒液,不過不是絕對的,因為它如果感覺到會威脅到它生命,那它會選擇先殺了你
轉回話題來,遇見蛇,把你的外衣慢慢的脫下,注意自己的安全,扔過去蓋住蛇,千萬不可靠近,被蓋住的蛇會鎮靜下來
那如果被咬了,那應該用止血法,把自己受傷的部位包扎,控制血液的流動,減少毒液的擴散,同時要緊急聯系醫院來救你,因為蛇毒有很多種,有腐蝕性的也有神經麻痹性,同時也要有個好運氣
最好別遇見憤怒的蛇,呵呵!`
反正我建議你一定不能跑~
看了不點贊!(你全家都會在下次蛇年遭蛇咬!)
5.怎樣抓蛇最安全
如過真的被藥到,除在野外緊急處理外,有條件的,應盡早將病人送往醫院治療。如有可能記下蛇的品種(或打死后隨身攜帶)將有利于醫生更好地采取治療方案。
首先,對蛇傷應該分清是無毒蛇咬傷還是毒蛇咬傷。具體區分方法是:被毒蛇咬傷后,傷口局部可有成對或單一深牙痕(有時伴有成串淺牙痕),在咬傷的局部立即出現麻木、腫脹或出血等狀況,尤其混合毒及血循毒更為明顯,神經毒為主者出現局部劇痛但腫脹不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口局部一般只有2—4排淺牙痕,而無局部腫痛或全身癥狀。
野外治療毒蛇咬傷一般按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早期結扎。被蛇咬后,應立即用柔軟的繩子或乳膠管(建議隨身攜帶),在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結扎,結扎的動作要迅速,最好在咬傷后2—5分鐘完成,“一般來說只要在一兩個小時內能趕到醫院的,可以在綁扎好傷口后不再做其它處理。”
2、沖洗傷口。結扎后,可用清水、冷開水、冷開水加食鹽或肥皂水沖洗傷口,若用雙氧水、1:500高錳酸鉀液沖洗更好。
3、刀刺排毒。在經過沖洗處理后,應用干凈的利器(建議在野外急救箱內備幾片手術刀片)挑破傷口,同時在傷口周圍的皮膚上,挑破如米粒大小數處。或以牙痕為中心作“?觹”型切開。用刀時不宜刺得太深,以免傷及血管。有條件的可以將傷口浸于冷鹽水中,從上而下地向傷口擠壓20分鐘左右,使毒液排出。也可以用口直接吸毒,但必須注意安全,邊吸邊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陳醫生特別提醒說:“若口內有潰瘍或齲齒,則不能用口吸毒,因為毒液通過口腔黏膜損傷處會很快進入血液循環。”
戶外防蛇攻略
戶外活動愛好者小趙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野外防蛇經驗:
據統計,蛇傷大部分都在小腿以下部位,因此,戶外用鞋應選擇高幫者,盡量避免穿涼鞋;還有的蛇喜歡上樹,如樂山本地較常見的竹葉青蛇,因此,穿越叢林時,戴頂帽子、扣緊衣領顯得尤為重要。
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走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最好拿竹棍在草叢里敲打幾下。
登山或穿越時,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因為有的蛇會偽裝成樹枝的形狀。
看到蛇時,不必驚慌,也不要靠得太近,更切忌兇巴巴地想去滅了它,“一來嘛,此舉與動物保護宗旨有悖;再說了,真動起手來,你不一定是其對手,若被誤傷就不劃算了。”其實,蛇只有在感到受威脅時才會主動攻擊人,因此看到蛇時遠遠地避開才是上策。
不幸被蛇追趕時,千萬不要下坡,否則,它定會攆上你;逃跑路線盡量保持“S”形。
夏季雷雨前或洪水后,蛇蟲紛紛出洞,此時要格外小心。
“一般來說,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都會帶上蛇藥片,”小趙還說,在野外如果真的遇上有人被蛇咬傷時,在急救吸血時最好用塑料袋或氣球覆在傷口上再吸,這樣比較安全些。
6.關于毒蛇防治的小知識有哪些
編者按:驢友進山總是會擔心遇到毒蛇, 事實上,野外無毒蛇占多數,作為有經驗的驢友,提醒那些遇見毒蛇的山友,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對于毒蛇的防治知識,大家的來源不外乎“生存手冊”之類的教材,還有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民間的“土說法”、土辦法”。這些中有一些含糊謬誤之處。
錯誤認識一:小蛇不毒?錯 雖然一般情況下被大蛇咬傷癥狀更嚴重,但是在很多情況下,剛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媽媽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頻繁,咬人時注毒量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剛剛孵化的小蛇較少捕食,因此咬人時注毒量相對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犢不怕虎,對人兇狠。許多養蛇專業戶甚至蛇類專家都吃過這個教訓。 另外蛇的種類不同,毒性強弱也不同,如銀環蛇的個頭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卻極強。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輕心。
錯誤認識二:被蛇咬過,但是幾十分鐘內沒有不適感,那一定是無毒蛇了
實際上,有些毒蛇咬傷后的癥狀要經過1到4小時才能顯現出來。比如97年福建附一醫院就收治了一個8歲大的小孩,他被銀環蛇咬傷后4小時才出現癥狀,耽誤了最寶貴的搶救時間,后來經各方全力搶救,仍然昏迷了一個多星期才蘇醒。
錯誤認識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事實上,野外無毒蛇占多數,被無毒蛇咬傷的人,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也可能因驚恐而出現傷口劇痛紅腫甚至昏倒的現象。這是心理暗示的結果。即便是有毒蛇咬傷,也會有“僥幸”存在:毒蛇咬人時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夠量的毒液注入人體,被毒蛇咬傷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癥狀比較嚴重,個別人有生命危險。如果治療及時,甚至可以使100%的人救活(可惜的是,很多人因為沒有及時治療而使這個100%只是理想數字)。
錯誤認識四:三角腦袋的才是毒蛇 不一定的,有的毒蛇就不是三角腦袋。
民間說法:蛇往往咬第二個人? 一隊人行進的時候,第一個人起了“打草驚蛇”的作用,然后這個人走過去了,第二個人跟上來,正好被蛇“看”到,當了倒霉蛋。這種民間說法有一定道理。
預防: 1、在蛇區行走時,扎好褲腳(更不能穿短褲),穿好鞋襪(莫穿涼鞋)。 2、在草叢中行走時,手持一棍棒,邊走邊打草,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 3、夜行應持手電筒照明 4、野外露營時應將附近之長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類躲藏。 5、關好帳篷門。 6、常備蛇藥,以防萬一!
7、遇見毒蛇,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官方網站
7.戶外防蛇的知識有哪些
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1、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2)蛇是變溫動物,氣溫達到18度以上才出來活動。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傷發病高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常出洞活動。雨前、雨后、洪水過后的時間內要特別注意防蛇。
(3)蛇類的晝夜活動有一定規律。眼鏡蛇,眼鏡王蛇白天活動,銀環蛇晚上活動,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動。蛇傷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時,晚上18-22時。此外蝮蛇對熱源很敏感,有撲火習慣,所以夜間行路用明火照亮時,要防避毒蛇咬傷。
(4)穿高幫鞋(皮靴),穿著長衣長褲,戴帽、扣緊衣領、袖口、褲口。
(5)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軍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要注意打草驚蛇(眼鏡蛇會主動攻擊人,打草驚蛇有可能會引起眼鏡蛇主動攻擊人,不知道這一條到底怎樣用。
(6)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在伐取灌木、采摘水果前要小心觀察,一些蛇類經常棲于樹木之上。翻轉石塊或圓木以及掘坑挖洞時使用木棒,不可徒手進行這類活動。
(7)如果與毒蛇不期而遇,保持鎮定安靜,不要突然移動,不要向其發起攻擊。應遠道繞行,若被蛇追逐時,應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轉彎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8)把手里的什么東西往它旁邊扔過去,轉移它注意力,或把衣服朝它扔過去蒙住它,然后跑開。
(9)如果迫不得已要殺死毒蛇,可取一根長棒,要具有良好的彈性,快速劈向其后腦。
2、營地防蛇
(1)避免在蛇鼠洞多、亂石堆或灌木從中扎營。營地周圍的雜草應鏟除干凈,另外,一條較深的排水溝也能較好的防止蛇蟲的入侵。
(2)在營地周圍撒上下列物品的一種或數種:雄黃。石灰粉。草木灰。水浸濕了的煙葉。
(3)在使用包裹前要小心查看一遍,蛇類很可能就躲在下面。露營時應將帳篷拉鏈完全合上。睡前檢查床鋪,壓好帳篷,早晨起來檢查鞋子。萬一發現蛇,可迅速退后,保持一定距離。
(4)若打地鋪,可用樹枝、樹葉或細竹墊鋪,盡量不要用雜草。臨睡前要先在地上敲打,清除爬上的昆蟲。醒來時,應首先仔細的察看身體周圍,否則附近若有蛇或昆蟲會被突然的活動驚動。
(5)注意保持營地的清潔,所有垃圾必須及時掩埋。因為只要有星點的油脂,就有可能把螞蟻引來,螞蟻又會將蜥蜴引來,而蜥蜴又會把蛇引來。注意不要用火燒魚骨頭,這種氣味也會把蛇引來。
該答案來自極限戶官方網站
8.在野外遇到蛇時應該怎么辦
小時侯聽我姐說過,學校有請人去演示防蛇知識,其中有演示被蛇咬到后用耳屎涂在傷口(我記不清楚了,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有文章說叢林遇到蟒蛇要裝死,蟒蛇會慢慢把你吞下去,等吞到半身的時候,用刀子快速從蟒蛇嘴邊切開,就可以脫身了.因為人都是被蟒蛇勒死的.遇到響尾蛇則只能轉身就跑. 另附網上資料 資料一 1、燒灼法,用點燃的火柴燒灼傷口兩三分鐘,然后沖洗。
2、擴創法,用刀在傷口出劃十字,阻止血液流通 3、包扎法,用紗布在距離傷口二三厘米除包扎,阻止血液向心臟流通。 4、口服有效的蛇藥。
被蛇咬傷,首先坐下,盡量減少運動,避免血液循環加速。一般咬傷在腳踝,將膝蓋屈起,壓迫血管,減少血液流動。
用結實的行軍背帶或繩子扎緊傷口上方(靠心臟方)10~30厘米處,用刀片割開傷口上方1厘米處,1-2厘米寬,從上往下擠壓放血。同時,服用蛇藥(一次20片),4小時一次。
扎緊處需半小時松開一次,以免肌肉壞死。 還有,注意看傷口,如果有一排細牙印,為無毒蛇咬傷,沒有什么問題;如果有兩顆較深牙印,就是毒蛇咬傷,必須按上述處理。
預防是關鍵:在山間行走,穿高幫鞋,最好綁小腿,打草驚蛇,看見五步蛇要繞開走。 帶子捆扎的地方是小腿的最上方,緊貼膝蓋的髕骨,這樣才不會在后來搬動時松托(當時咬傷部位是小腿外側,只有一個牙印,另一只牙估計沒咬到或者已經脫落了). 一般都是兩個牙印,至少半厘米深,可以根據兩個牙印的間距判斷毒蛇的大小(一般來說知道其大小也意義不大). 如有條件,最好在清潔的水中擠血,特別是后來速度快的多,效果比想象的要好. 未帶蛇藥(一般都不帶),擠血到后來, 特殊情況下只有用嘴吸,吸一口吐一口,(如果嘴里沒有傷口,少量神經毒素進入胃內后果并不可怕) 盡量把攻擊致傷的蛇打死帶上去醫院作鑒別,抗毒血清分幾大類,都各有針對性的 一般來說毒蛇攻擊時不會咬到就放開,多數是咬著不放被甩開的,這過程中就在注入毒液,所以一感到痛(被咬了)就要馬上盡快甩開,甚至必須騰出手把它硬拽下來,我見到的例子就是被攻擊的人還試圖用手掰開蛇嘴(銀環蛇),浪費了很多時間,還好人多又處理及時,離城也不遠,否則被多注入的毒液就會很麻煩. 資料二 戶外防蛇攻略 戶外活動愛好者小趙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野外防蛇經驗: 據統計,蛇傷大部分都在小腿以下部位,因此,戶外用鞋應選擇高幫者,盡量避免穿涼鞋;還有的蛇喜歡上樹,如樂山本地較常見的竹葉青蛇,因此,穿越叢林時,戴頂帽子、扣緊衣領顯得尤為重要。
盡量避免在草叢里行走或休息,如果迫不得已,最好拿竹棍在草叢里敲打幾下。 登山或穿越時,盡量避免抓著樹枝借力,因為有的蛇會偽裝成樹枝的形狀。
看到蛇時,不必驚慌,也不要靠得太近,更切忌兇巴巴地想去滅了它,“一來嘛,此舉與動物保護宗旨有悖;再說了,真動起手來,你不一定是其對手,若被誤傷就不劃算了。”其實,蛇只有在感到受威脅時才會主動攻擊人,因此看到蛇時遠遠地避開才是上策。
不幸被蛇追趕時,千萬不要下坡,否則,它定會攆上你;逃跑路線盡量保持“S”形。 夏季雷雨前或洪水后,蛇蟲紛紛出洞,此時要格外小心。
“一般來說,為了以防萬一,我們都會帶上蛇藥片,”小趙還說,在野外如果真的遇上有人被蛇咬傷時,在急救吸血時最好用塑料袋或氣球覆在傷口上再吸,這樣比較安全些。
小學生防蟲蛇咬傷知識
(轉自)新疆網訊 野外游玩時要帶的藥品:清涼油、蚊香、打火機、長衣長褲、維生素B2、復合維生素片、解蛇毒藥片、野外刀、消毒片和明礬(過濾水用)等物品。
防蚊蟲:(夏、秋季)。在有蚊蟲的地方游玩時涂上清涼油,如果在野外露營在休息的地方在帳篷內點上蚊香,在帳篷周圍燒艾葉、青篙、柏葉等。不在潮濕處逗留。
防蛇:在草高林密的蛇類棲息的草叢、石縫、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較陰暗潮濕潮濕處時要穿上長衣長褲防蛇,行走時要拿根木棍邊走邊掃,熟話說打草驚蛇嗎。若蛇在身上。屏住呼吸不能動,它自己會下去的。迎面碰到蛇時不能跑,站在原地別動,什么也不做,蛇是近視眼,它靠紅外線發現目標,它確定前面沒有動物(確定它自己不會受到傷害)時它自己就會走了。如果蛇從你身邊過你也別動,它不會主動攻擊人的,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如果不慎被蛇咬傷,不要嚇得不知所措。首先應判斷是否為毒蛇咬傷通常觀察傷口上有兩個較大和較深的牙痕,才可判斷為毒蛇咬傷。若無牙痕,并在20分鐘內沒有局部疼痛、腫脹、麻木和無力等癥狀,則為無毒蛇咬傷。被無毒蛇咬傷時只需要對傷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條件再送醫院注射破傷風針即可。
(1)在傷口近心端5cm處用帶子勒緊,用冰塊冷敷,30到40分鐘放松一次,使血液流動。
(2)立即用生理鹽水或者冷水沖洗傷口,最好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
(3)用刀片或者鋒利的小刀燒過后,在傷口處割一十字口,使毒液流出;或用拔火罐把毒液吸出(備棉花、刀片)。
(4)服用藥物。
(5)盡量減緩傷者的行動,并迅速送附近的醫院救治。(如不能確定是那種蛇毒應將蛇打死,一并帶到醫院)
防螞蝗:在鞋上涂肥皂等潤滑劑,若發現已叮在身上,用食鹽撒在吸盤處,或用煙火燙(如香煙),使其自動脫落,千萬不能用手拉扯,可用大蒜汁涂在鞋襪上。
防蜂:離草叢和灌木叢遠些,因為那里往往是蜂類的家園。游玩看到蜂子窩時不能碰,發現蜂巢應繞行。不能驚嚇蜂,當蜂向你攻擊時,千萬不能跑,立即就地臥倒不動,如果有人誤惹了蜂群,而招至攻擊,唯一的辦法是用衣物保護好自己的頭頸,反向逃跑或原地趴下。千萬不要試圖反擊,否則只會招致更多的攻擊。如果不幸已被蜂蟄,可用針或鑷子挑出蜂刺,但不要擠壓,以免剩余的毒素進入體內。然后用氨水、蘇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蟄傷處,中和毒性。可用冷水浸透毛巾敷在傷處,減輕腫痛。最后,直奔醫院吧。
尋找水源及水的凈化
1、水源尋找方法:(1)可用含水植物,如仙人掌等;(2)沿山谷向下尋找;(3)下雨時用油布、雨傘、雨衣等積雨;(4)用塑料袋套住植物的葉子,可以收集水;(5)夜間撐起膠布可以收集露水(特別適合于森林)。
2、凈水方法:(1)凈水器;(2)明礬;(3)通過在竹筒中裝木炭、土、沙、石子(分別從上到下排列)凈化,此法還可用于找不到水源時,用來凈化小便,過濾后可以喝。(選自美軍野外生存手冊)
在野外被蛇咬會造成哪些危害?急救方法有哪些?
被蛇咬的危害
毒蛇咬傷危害與毒蛇種類有關,神經毒毒蛇主要導致呼吸、運動神經麻痹,血循毒毒蛇主要導致全身血液循環障礙,混合型毒蛇兼有以上兩種危害,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死亡。一、神經毒毒蛇危害,被神經毒毒蛇咬傷可導致呼吸、運動神經麻痹,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呼吸停止,造成死亡。神經毒毒蛇包括海蛇、金環蛇、銀環蛇等。
二、血循毒毒蛇危害,被血循毒毒蛇咬傷,可出現患處腫脹、嚴重疼痛感,引起全身血液循環障礙,嚴重時導致血管滲血,使血管喪失工作能力,若未及時治療,可導致全身循環衰竭,導致死亡。血循毒毒蛇包括五步蛇、竹葉青蛇等。三、混合型毒蛇危害,被混合型毒蛇毒蛇咬傷可導致以上兩種癥狀同時出現,一些混合型毒蛇以神經毒為主,另一些表現為血循毒為主,根據具體情況治療。混合型毒蛇包括眼鏡王蛇、蝮蛇等。
被蛇咬的急救方法要想辦法減少毒液的吸收:一、要沉著冷靜,立即坐下或者躺下,受傷肢體活動,并把傷肢放在低處。驚慌失措、走動奔跑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擴散,必要時可以口服安眠藥讓患者保持安靜。二、綁扎被咬傷的肢體,這是阻止毒液吸收簡便、有效,也是容易做到的辦法。
用鞋帶或褲帶等繩子綁扎被咬傷肢體的近心端,手指咬傷綁手指根部,腳趾咬傷綁腳趾根部,腳和小腿咬傷綁膝關節下,大腿咬傷綁大腿根部,手掌和前臂咬傷綁扎肘關節上。綁扎不要過緊,每隔半小時放松1-2分鐘,直到進醫院得到有效治療,10-20分鐘后才能停止綁扎。三、綁扎同時可冷敷傷肢,有條件時將傷肢泡入4-7°的冷水中3-4小時,之后用冰袋冷敷,也可直接用冰塊冷敷,持續24-36小時即可。四、也可用嘴吸出傷口的毒液排毒,隨即吐掉、清水漱口,注意有口唇破損或者牙病的不能用嘴去吸毒液,也可用吸奶器吸出傷口毒液。以上處理后,迅速到醫院注射抗蛇毒血清及進一步的處理。
被蛇咬傷后的飲食禁忌被蛇咬傷后飲食應當注意以下事項,蛇毒吸收到身體,臟器是依靠機體血液循環所達到的,但是想要阻止血液循環是不可取的,所以應當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延緩蛇毒吸收的速度,使其不要被機體快速吸收。所以被毒蛇咬傷后。
除了應當避免劇烈運動以及喝開水以外,飲食上也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蔥、姜、蒜、辣椒等,也不要食用脂肪含量比較高的熱性食物,例如巧克力、豬肉、海鮮等,以免使患者血液循環加快。除此之外,部分蛇毒會對身體肌肉產生溶解作用,釋放大量鉀元素,所以也不要食用鉀元素含量過高的食物,否則有可能導致血鉀增高,對心臟產生損害,上述是患者被毒蛇咬傷后不建議食用的食物。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