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頂山雀屬于雀形目,山雀科,是一種廣泛分布于北美洲,并很普遍的小型鳴禽,喜居住于森林和住宅區,壽命為2-3年。身長大約13厘米,身高大約6厘米,體重大約10克。喙短而小,頭圓而大,腳趾粗而長。頭頂有一塊深黑色且彎曲的菱形,臉頰為白色,喉嚨部分黑色。翅膀和尾部是灰色帶白色,胸膛和肚腹呈白色。大多數黑頂山雀在雙翅下方有淡橘色。通常組成一小群,在樹枝間跳躍。飛行時呈波浪狀,一起一落。生性活潑大膽,具有很重的好奇心,深受人們的喜愛。
黑頂山雀生性大膽好動,并且好奇心很重。它們如果發現了什么稀奇 古怪的東西,一定會躲在一旁偷看。有些大膽的還會特地飛上來觀察一 番??匆娝鼈兊箳煸跇渲ι匣蛘咚晒夏耸浅J?。一般離地面較遠。在冬天,黑頂山雀與北山雀、簇絨山雀、絨啄木鳥、北美金翅雀和其他小鳴噙聚集在一起抵抗寒冷。在夏天,它們會分散。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這是個什么鳥?喜歡吃什么?
黑頂麻雀(學名:Passer ammodendri)為文鳥科麻雀屬的鳥類。分布于蒙古、中亞以及中國的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多棲息于海拔850-1100m 的荒漠紅柳及胡楊樹間以及也見于沼澤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錫爾河。
關于鳥的知識
黑頂麻雀
描述:中等體型(15厘米)的麻雀。繁殖期雄鳥頭頂有黑色的冠頂紋至頸背,眼紋及頦黑,眉紋及枕側棕褐,臉頰淺灰。上體褐色而密布黑色縱紋。雌鳥色暗但上背的偏黑色縱紋以及中覆羽和大覆羽的淺色羽端明顯。亞種nigricans的雄鳥上背及背部縱紋較黑。亞種stoliczkae的背、頭側及頸背黃褐色較重。
虹膜-深褐;嘴-雄鳥黑色,雌鳥,嘴端黑色;腳-粉褐。
叫聲:圓潤的啾啾聲及短促哨音。
分布范圍:中亞至中國西北及蒙古。
分布狀況:地區性常見。亞種nigricans于新疆極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至馬納斯河);亞種stoliczkae于天山、喀什、昆侖山至內蒙古西部及寧夏。
習性:棲于沙漠綠洲、河床及貧瘠山麓地帶等生有節節木 (Arthrophytum haloxylon)的地方。甚懼生。冬季常與黑胸麻雀混群。
家麻雀
描述:中等體型(15厘米)的麻雀。雄鳥與[樹]麻雀的區別在頂冠及尾上覆羽灰色,耳無黑色斑塊,且喉及上胸的黑色較多。雌鳥色淡,具淺色眉紋。較山麻雀雌鳥色彩淡,翼斑不如黑頂麻雀的雌鳥明顯,且尾無叉,胸色較淡。上背兩側具皮縱紋,胸側具近黑色縱紋。亞種partini及bactrianus的臉頰及較白,體型比指名亞種?Q侵謕artini黑色較多。
虹膜-褐色;嘴-黑色(繁殖期雄鳥)或草,嘴端深色;腳-粉褐。
叫聲:單調的啾啾聲。興奮時發出卷舌音chur--r-rit-it-it-it叫聲,告警時作尖聲的chree。鳴聲為單調的一連串啾啾叫聲。
分布范圍:古北界及東半球;引種至北美洲及南美洲,西非、中非及南非,新西蘭,澳大利亞及許多小群島。在亞洲分布于亞洲中南部、俄羅斯南部、西伯利亞南部、蒙古、
中國北方、阿富汗、印度、泰國(除南部)、老撾北部及南部;引種至新加坡。
分布狀況:地方性常見于中國極西部及東北的城鎮及村莊,于貧瘠地區沙漠綠洲及邊緣地帶。亞種domesticus見于內蒙古東北部;bactrianus于新疆西北部(包括阿爾泰山及天山地區)東至馬納斯河,南至喀什,最近于青海西部有記錄;亞種partini為留鳥于喜馬拉雅山脈西南部高可至海拔4600米;partini及bactrianus冬季遷徙至印度北部。
習性:喜群棲。掠食谷物也食昆蟲及一些樹葉。通常與人類有共同的棲息生境。
黑胸麻雀
描述:中等體型(15.5厘米)的粗壯麻雀。嘴厚。成年雄鳥頭頂及頸背栗色,臉頰白,上背及兩脅密布黑色縱紋,頦及上胸黑色。雌鳥較為單色,似家麻雀雌鳥但嘴較大且眉紋較長,上背兩側色淺,胸及兩脅具淺色縱紋。
虹膜-深褐;嘴-雄鳥黑色,雌鳥,嘴端黑色;腳-粉褐。
叫聲:鳴聲似家麻雀但較有韻律。叫聲似家麻雀但音調較高。吱叫聲較深沉。
分布范圍:佛得角群島、南歐、北非、中東、中亞和中國西部。
分布狀況:亞種transcapicus為地方性常見留鳥,見于新疆西北部喀什、天山及昆侖山地區的較低海拔處。
習性:棲于曠野及有樹的田地。在城鎮棲于家麻雀不出現的棲息生境。
描述:中等體型(14厘米)的艷麗麻雀。雄雌異色。雄鳥頂冠及上體為鮮艷的黃褐色或栗色,上背具純黑色縱紋,喉黑,臉頰污白。雌鳥色較暗,具深色的寬眼紋及奶油色的長眉紋。亞種cinnamoneus雄鳥頭側及沾黃。亞種batangensis及intensior均似cinnamoneus,但較淡。
虹膜-褐色;嘴-灰色(雄鳥),而嘴端色深(雌鳥);腳-粉褐。
叫聲:叫聲包括cheep聲,快速的chit-chit-chit或重復的鳴聲cheep-chirrup-cheweep。
分布范圍:喜馬拉雅山脈、中國高原東部及華中、華南和華東。
分布狀況:常見種。亞種cinnamoneus于東部及東南部至青海南部;intensior于西南至東南部及四川西北部;batangensis于四川南部巴塘地區西部及云南西部;指名亞種于華中、華南及東南大部并臺灣。Clement et al.(1993)置 batangensis于intensior之間。
習性:結群棲于高地的開闊林、林地或于近耕地的灌木叢。棲于家麻雀不出現的城鎮及村莊。
俗名:桂色雀 紅雀 黃雀
【樹】麻雀
描述:體型略小(14厘米)的矮圓而活躍的麻雀。頂冠及頸背褐色,兩性同色。成鳥上體近褐,皮黃灰色,頸背具完整的灰白色領環。與家麻雀及山麻雀的區別在臉頰具明顯黑色點斑且喉部黑色較少。幼鳥似成鳥但色較黯淡,嘴基。
虹膜-深褐;嘴-黑色;腳-粉褐。
叫聲:叫聲為生硬的cheep cheep或金屬音的 tzooit聲, 飛行時也作tet tet tet的叫聲。鳴聲為重復的一連串叫聲,間雜以tsveet聲。
分布狀況:常見于中國各地包括海南島及臺灣,高可至中等海拔區。中國有7個地理亞種--montanus于東北;saturatus于華東、華中及東南包括臺灣;dilutus于西北;tibetanus于青藏高原;kansuensis于甘肅及內蒙古中部;hepaticus于東南部;molaccensis于西南及海南島的熱帶地區。
習性:棲于有稀疏樹木的地區、村莊及農田并為害農作物。在中國東部替代家麻雀作為城鎮中的麻雀。
俗名:賓雀 禾雀 霍雀 家雀 嘉賓 老家賊 琉雀 麻谷 南麻雀 瓦雀 照夜 只只
鳥 嘴黑色 頭部黑色毛 身體褐色毛,是什么鳥
這是小鴉鵑或是褐翅鴉鵑。這兩種鳥很像,你看看翅膀,如果翅膀反面的羽毛是黑色的,就是褐翅鴉鵑,反之是小鴉鵑。
追答謝謝采納麻雀都有哪幾種類型
麻雀的種類有:
1、家麻雀:
家麻雀是小型鳥類,體長14-16厘米。背栗紅色具黑色縱紋,兩側具皮縱紋;頦、喉和上胸黑色,臉頰白色,其余白色,翅上具白色帶斑。
2、山麻雀:
山麻雀是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雄鳥上體栗紅色,背具黑色縱紋,頭棕色或淡灰白色,頦、喉黑色,其余灰白色或灰白色沾黃。雌鳥上體褐色具寬闊的皮黃白色眉紋,頦、喉無黑色。
3、雪萊棕麻雀:
雪萊棕麻雀屬小型鳥類,體長15厘米。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雌雄鳥羽毛的顏色有區別。
4、亞洲荒漠麻雀:
亞洲荒漠麻雀屬小型鳥類,體長15厘米。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閉嘴時上下嘴間沒有縫隙。
5、黑頂麻雀:
黑頂麻雀為雀科麻雀屬的鳥類。體重24-35克,體長144-167毫米,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麻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家麻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山麻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雪萊棕麻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亞洲荒漠麻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黑頂麻雀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