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的耳朵長在哪里圖片可以在網上找到,蝗蟲耳朵長在腹部,在腹部第一節的兩側,有一個像月牙形的小坑,里面有塊像鏡面一樣的鼓膜,膜上有氣囊,起共鳴作用,每個鼓膜下有60-80個感覺細胞。在其休息時,兩個耳朵是完全被翅膀蓋住的,只有在飛行時,才暴露在外面,接受聲音的能力才會更敏感。
蝗蟲一般屬于兼性滯育昆蟲,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內越冬,僅諸如日本黃脊蝗、短腳斑腿蝗等少數種類以成蟲越冬。在1年中發生的世代數,取決于該物種的生物學特性與不同地區的年有效積溫、食物、光照及其各蟲期生長發育情況。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蚊子、蟬和蟋蟀的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一、蟋蟀的耳朵是長在小腿上的
耳朵長在足上的主要目的就是作為聲音測向器使用,當蟋蟀聽到聲音后,稍微的轉動身體,就可以準確地判斷出聲音是來自什么方位的。正是由于蟋蟀的耳朵長在這么特殊的位置,為此蟋蟀對不同方向的聲音都會有敏銳而且不一樣的反應。
二、蚊子的耳朵長在觸角上
蚊子也是有耳朵的,它的是由觸角上面很多密麻的絨毛而構成的,同時就在觸角的第二節里面會有一個收取聲音的器官,從而使得外界的聲音都能收到,最終在傳到中摳神經里面。如果另外一只蚊子在五十米以外發出聲音,那么它都是能夠聽到的,就算周邊有很大的噪音,可是依然能夠分出對方是雌性或者雄性。
三、蝗蟲的“耳朵”長在腹部的第一腹節側面兩邊
蝗蟲耳朵長在腹部,在腹部第一節的兩側,有一個像月牙形的小坑,里面有塊像鏡面一樣的鼓膜,膜上有氣囊,起共鳴作用,每個鼓膜下有60-80個感覺細胞。在其休息時,兩個耳朵是完全被翅膀蓋住的,只有在飛行時,才暴露在外面,接受聲音的能力才會更敏感。
四、蜜蜂的聽覺器官是一種生物體感知聲波信息的器官,膝下聽器位于蜜蜂3對足的脛關節處。
蜜蜂沒有成型的耳朵也沒有成型的鼻子。蜜蜂的聽覺器官是一種生物體感知聲波信息的器官,膝下聽器位于蜜蜂3對足的脛關節處,包括48-62外感覺細胞,是接受由物體傳遞聲波的感覺器,其接受聲波的頻率范圍為1000-3000赫,最大振幅為2500赫。毛感聽器位于復眼和后頭間。
五、蟬的耳朵長在腹部第二節附近
蟬的耳朵長在腹部第二節附近。由比較厚的鼓膜和下面的1500個劍梢感受器組成,一般外部有聲音時,會把聲波傳到聽覺器上,然后再傳送到腦子里,最后就聽到聲音了。因能感受到的聲波有限,因此蟬的聽力很差。
昆蟲的耳朵長在那里
對于昆蟲,大家都知道它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綱,全世界大約有五百多萬種呢!那么考考你,你知道昆蟲有“耳朵”嗎?答案是肯定的,昆蟲有“耳朵”。要不然,有些昆蟲一旦聽到身邊有“陌生”的聲音響起怎么會逃得那么快呢?同其它動物一樣,昆蟲的“耳朵”也是它的聽覺器官,只是昆蟲的“耳朵”構造與高等動物的耳朵不同,它由鼓膜或絨毛所構成。那么,昆蟲的“耳朵”到底長在哪里呢?猜猜看!
都長在頭上?不對?其實昆蟲“耳朵”生長的部位十分奇特。
A、長在腿上
別以為腿的功能只有走路,有不少昆蟲的“耳朵”是長在腿上的,象動畫片中的機器人一樣,夠酷的吧!象我們熟悉的蟋蟀,它的耳朵長在前腳膝蓋的正下方。(蟋蟀圖)
B、長在腹部
有的昆蟲“耳朵”生長的部位就更奇妙了,竟然長在它的腹部,簡直不敢想象。如危害玉米、高梁、水稻的“破壞分子”蝗蟲,它的“耳朵”長在腹部的第一腹節側面兩邊,呈半月形開口,鼓膜發達,膜上還有一個相當于共鳴器的氣囊。(蝗蟲圖)
C、長在觸角上
觸角是昆蟲的觸覺和嗅覺器官,可是,有的昆蟲還偏偏把“耳朵”也搬到觸角上來了,如此一來,觸角又有了聽覺的功能了,真是物盡其用。蚊子和蚜蟲就是這一類昆蟲。(蚊子圖)
除此之外,也有把“耳朵”安在翅膀上的,如蒼蠅的“耳朵”則長在翅膀基部的后面。還有更絕的呢,飛蛾的“耳朵”,有的長在,有的長在腹部,捉迷藏似的。不過,昆蟲到底是低等動物,它的“耳朵”能辨聽節奏,但是不能辨聽旋律和韻調,比起高等動物的耳朵來,它的功能可就差得遠了。
蝗蟲的耳朵長在它身體上的哪個部位?
蝗蟲這種東西應該有很多人都是聽過的,他是一個十足的害蟲,對于莊稼會有非常大的破壞,但是它具體是長什么樣子的,其實有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清楚,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不一定能夠天天見到,而且有一些人從小就是生活在城市里面 的,更加沒有機會見到這種東西。所以要問一下他的耳朵在哪里?還真的沒有幾個人能夠知道,我們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就會發現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因為我們一般耳朵都是長在頭邊上的。但是蝗蟲的耳朵就特別的不一樣了,它是長在腹部的。
蝗蟲是屬于昆蟲的一種,它是節肢動物門,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熱帶,還有溫帶的草地以及沙漠地區。現在全世界大約一共有1萬多種蝗蟲,在我們國家就有1000多種。提起蝗蟲,很多的農民朋友都是深惡痛絕的,因為這個東西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強了,他對農業木業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它可以吃小麥,稻子,玉米,煙草,蘆葦,蔬菜,果樹等等。而且包括這些東西的樹葉,嫩莖,花蕾等等它 都會吃,造成非常強的經濟損失。
不過這種東西也的確是蠻特別的,因為它的耳朵竟然是長在肚子上面的,光是這一點,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別的清楚,因為我們真的沒有想到耳朵還能夠這樣長。當然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生物,他們每一個東西的造型和身體結構都是不一樣的,也不是說所有的東西都是千篇一律的。對于這樣的一個東西,大家可能真的沒有太多的好感,畢竟他真的是一個害蟲,他真的會讓農民伯伯辛苦一年的收成全部都沒有,真的是非常的討厭。
蝗蟲有耳朵嗎?
蝗蟲的耳朵長在腹部。
蝗蟲的耳朵一般長在腹部,在它腹部第一節的兩側有一個小坑,形狀為月牙形,在小坑中有一個類似于鏡面的鼓膜,膜上有氣囊,具有共鳴作用。通常當蝗蟲休息時,耳朵會被翅膀蓋住,只有在飛行時才暴露在外面。
蝗蟲的食性很雜,主要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尤其喜愛食蘆葦,稗草、紅草等雜草,它有很多的種類,比如東亞飛蝗、亞洲飛蝗、飛蝗、中華稻蝗、短額負蝗等種類。
蝗蟲
蝗蟲一般屬于兼性滯育昆蟲,多以卵在土壤中的卵囊內越冬,僅諸如日本黃脊蝗、短腳斑腿蝗等少數種類以成蟲越冬。在1年中發生的世代數,取決于該物種的生物學特性與不同地區的年有效積溫、食物、光照及其各蟲期生長發育情況。
例如亞洲飛蝗在中國分布區1年發生1代。東亞飛蝗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分布地區為2代,而江、淮河流域的高溫干旱年份則為3代或不完整3代;華南地區4~5代。中華稻蝗在長江及其以北地區1代,江南則為2代。
成蟲與蝗蝻的食性相同,均為植食性,而且成蟲期補充營養強烈,約占一生總食量的75%以上。它們以咀嚼式口器咬食植物葉片和花蕾成缺刻和孔洞,嚴重時將大面積植物的葉片和花蕾食光,造成農林牧業重大經濟損失。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