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膳食中豆制品的含量多少為適宜?
膳食中豆制品含量占進食量的30%到40%為宜。
糧谷類 糧谷類是熱能、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膳食中一般每天應提供糧谷類占進食量的30%—40%。不要長期食用過于精細的大米、白面,應間以食用雜糧,如糙米、小麥麩皮等。薯類食物的產熱量與谷類相近,但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宜作為主食。
豆類是我國的特產,在膳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豆類包括黃豆、蠶豆、豌豆、綠豆、黑豆等多個品種,而以黃豆營養價值最高。豆類富含蛋白質,其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動物性蛋白質近似,是優質蛋白質,而且還富含植物油脂,尤其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同時也含有較豐富的B族維生素,其營養成分易于消化、吸收.除此之外,豆類還含有鈣、磷、鐵等無機鹽,營養十分豐富。
中國糧食產量有哪些結構組成?
中國糧食作物主要由禾谷物、豆類和薯類組成,習慣上又稱為中國有四大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小宗糧豆和薯類。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大豆在國外不為糧食作物;在中國人們越來越趨向把大豆視為經濟作物,然而,迄今統計中還是把大豆計算在糧食作物之內。
中國的糧食生產作物種類結構,自1950—1999年的50年間發生了很大變化(表1-4),中國糧食作物中,四大糧食作物(稻谷、小麥、玉米、大豆,下同)產量在50、60年代分別占糧食總產量的70.25%和71.59%,到了70年代則達到79.36%,而到了80年代、90年代上升為86.04%和88.78%,也就是說四大作物在糧食作物中的比例在50年中上升了17個百分點,而其中大豆的比例很低,也只有平均3.2%左右。除去大豆的三大作物,在糧食作物中的比例由50年代的66.28%上升為85.96%。在50年的發展歷程中薯類所占比例由50年代11.39%持續下降到90年代的6.74%。而小宗糧豆也由50年代占糧食作物的比例18.37%持續下降到90年代的4.48%,僅有50年代的1/4左右。
表1-41950—1999年中國各類糧食作物結構與比例單位:百萬t
資料來源:柯炳生,1995(歷年《中國統計年鑒》);2002、2003年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表1-51993—2002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及其結構單位:kt
資料來源:2002、2003年中國農業發展報告。
中國糧食總產量自從1993年躍上4.5億t的臺階后,一路攀升,到1998年達到5.123億t為最高,而后總產回落,2002年又降為1993年的水平,這十年是中國糧食總產連續在4.5億t以上的十年,是中國農業的最好時間。這十年的糧食總產量及其結構見表1-52。從表1-5可以看出,在平均為4.76億t的總產中,谷物、豆類、薯類所占比例分別為88.64%、4.14%和7.22%,且在十年中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在谷物中,三大谷類作物(稻谷、小麥、玉米,下同)平均占谷物總產的96.46%,占糧食總產的85.5%。
一般人的膳食中,動物性食物及豆類占總量多少為宜
根據目前我國一般人的膳食情況,平衡膳食包括的食物種類歸納為以下四類:糧谷類、動物性食物及豆類、蔬菜水果類、油脂類。
(一)糧谷類
糧谷類是熱能、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膳食中一般每天應提供糧谷類 3 個品種,占進食量的 30 %—4O %。不要長期食用過于精細的大米、白面,應間以食用雜糧,如糙米、小麥麩皮等。薯類食物的產熱量與谷類相近,但蛋白質含量較低,不宜作為主食。
(二)動物性食物和豆類
這類食物包括肉類、蛋類、奶類、魚類、大豆及其制品等,其是優質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可與糧谷類蛋白質發生互補作用,提高混合膳食中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同時它們也是許生素和無機鹽的重要來源。在一般人膳食中,占膳食總量的 25%—30%為宜。在動物性食物中,應多選擇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且耗糧較少的禽、蛋、奶、魚類及食草動物,而蛋白質含量較低、脂肪含量較高且耗糧較多的豬肉類比重應相對減少。
(三)蔬菜水果類
蔬菜水果的品種很多,是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也是日常膳食中主要的副食品。水果還能提供一些果膠和有機酸,利于食物消化。同時,因糧谷類和動物類食物都是酸性食物,應該補充足夠的蔬菜水果類堿性食物才能保持飲食的酸堿平衡,防止發生飲食性酸中毒。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應占膳食總量的30%—40% ,一般成年人每天應攝人 500g 左右的蔬菜和 200 g 左右的水果。且品種要多樣化,有色蔬菜和葉菜類應占50%左右。
(四)油脂類
油脂類主要提供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且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在膳食中應占3%左右。每天應攝15克以上的優質植物油,要嚴格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人量,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將導致心血管系統疾病。
除了各類食物的比例要協調外,不同類的食物搭配也很重要,如主副食的搭配、粗細糧的搭配、葷素的搭配等,總之,全面、均衡的食物才能為人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素。
東北為中國每年提供的糧食比是多少
東北區是大農業結構比較完整、農、林、牧、副、漁、五業俱全的農業地區。1990年,農業總產值中,農業(即耕作業)占主導地位,占63.3%,林業占2.8%(不包括森林工業),牧業占24.5%,副業占5.0%,漁業占4.4%。
在耕作業中,糧食生產約占總播種面積的65%左右,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小麥、水稻、高粱、谷子等,商品率較高,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經濟作物的比重約占總播種面積的25%左右,其中大豆占15%左右,是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其他經濟作物有棉花、甜菜、花生、烤煙、亞麻等。經濟作物比重大,糧食商品率高,是本區農業的重要特點。
東北區原來是以旱作雜糧為主的地區,但是由于社會生產條件的變化,作物比例結構已經發生重大變化。“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經被玉米、大豆所代替了。雖然大豆仍為第二大作物,但其所占作物面積比重已由20%下降到15%左右。糧食作物中屬于減少趨勢的是高粱和谷子,兩者已由40%降到20%左右,呈現增加趨勢的是玉米、水稻和小麥,合計已由35%上升到65%左右。
水稻和小麥是東北區的兩大細糧作物。水稻面積1949年前只占總播種面積的2%左右,分布上也僅限在鴨綠江和圖們江流域。1949年后,由于水利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的需要,水稻又是高產穩產作物,播種面積逐步增長,已占到糧食作物面積的8%左右,產量更占到15%以上。水稻種植較多的地區是水利灌溉條件較好和朝鮮族人民聚居較多的地區,大體是以東部山區的山間河谷盆地和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盤錦、渾河、梨樹、前郭旗、拉林河)為主。但水稻分布也有向北向西推移的趨勢。實踐證明,只要水利條件可能,東北全區幾乎都可以種植水稻,目前水稻種植已到黑河市,這是我國水稻種植的最北界。
東北區是全國最重要的春小麥區,小麥種植面積占糧食作物的22.6%,為水稻面積的1.7倍,但其產量只相當于水稻的4/5左右。春小麥主要分布在生長季較短的北都地區,黑龍江省小麥面積與產量均占全區的90%左右,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和黑河地區最為集中。
水稻和小麥的總產量雖不如雜糧多,但都是商品率較高的作物,都有極大的發展前途。水稻是重點發展的穩產高產作物,小麥是機械化開荒地區的重點作物。
玉米、谷于、高粱是東北區三大雜糧作物,面積和產量合占糧食作物的70%上下。玉米是發展最快的作物,在本世紀初,玉米還是種植極少的啃青作物,在舊中國只占糧食作物的10%左右,1949年后,在50~60年代一直占20%上下,進入70年代后迅速增加到40%以上,分布非常普遍,不管東部與西部,山區或平原,濕潤區、半濕潤區或半干旱區,都占很大比重,尤以中部松遼平原最為集中,已成為我國的“玉米帶”。谷子面積占雜糧面積的第二位,但產量低于高粱而居第三位。谷子是日常主食之一,谷草是牲畜的主要飼料,在糧食作物的面積中,一直保持在1/7左右,分布也比較普遍,而以比較干旱的西部地區比重較大。高粱是本區傳統的糧食作物,東北人民的主食之一,以遼河平原為主產區。
大豆生產在東北區農業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歷史上東北區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品大豆產地,大豆的商品率一般都在75~80%左右,出口率達50%以上,在國際久負盛名。但自1949年以后,由于區內食用油和工業用油的成倍增加,糧豆比價的,大豆的面積有所壓縮,雖然產量和商品率沒有降低,但出口率大為減少,目前基本上是區內消費為主,國際地位已大有下降。大豆的分布以平原地區最多,而北部又多于南部。沈陽以北經四平、長春、哈爾濱到北安的鐵路沿線地區,是大豆的最集中產區。一般年份,黑龍江省占全區產量的65%,吉遼兩省各占15%上下,內蒙古東部占5%左右。東北區種植大豆歷史悠久,氣候和土質條件適宜大豆栽培,單位面積產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3左右,總產量占全國1/3強,耕地多可保證大豆的種植面積,大豆又是與雜糧結合的理想輪種作物,民用、出口以及工業都有迫切的需要,本區又有方便的交通運輸條件,這些都是有利于發展大豆專業化生產的條件,只要制定與落實促進大豆生產的各項經濟,推廣新的科學技術經驗,恢復大豆生產的地位是可能的。
東北區是全國傳統的和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除遼寧和內蒙古東部是缺糧區外,黑吉兩省則屬于經常調出糧食的省份。黑吉兩省土地資源豐富,糧食單產水平雖較低,但人均糧食產量最高,故加強商品糧基地建設,對全國有重大意義。東北區商品糧產區分布的地域遼闊,面積較大,各地的熱量、水份、土壤條件差異性相當大,各種糧食作物的適宜區也不相同,大致是:高粱偏于南部,小麥偏于北部,水稻偏于東部,谷子偏于西部,大豆偏于中部、東部和北部,玉米則最為普遍。從各地區的糧食作物組合結構來看,也是有明顯區別的,大體可分為6個作物組合類型:1.小麥大豆類型;2.小麥、大豆、玉米、谷子類型;3.玉米、谷子類型;4.玉米、大豆、谷子類型;5.水稻、大豆、玉米類型;6.水稻、玉米、高粱類型。
一個月的拉布拉多容易養活,但由于狗狗的年齡比較小、自身抵抗力比較差,主人要給小拉布拉多提供一個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喂食狗糧時最好用溫水或者羊奶粉充分泡軟,更有助于小拉布拉多消化。及時接種疫苗和做好體內外驅蟲工作。
一個月的比熊犬胃腸道未發育完全,喂食應以母乳為主,因為母乳的營養成分比較健康,而且母乳帶有母源抗體,吃母乳的泰迪抵抗力會更強一些。如果沒有母乳喂養,主人應使用羊奶粉或幼犬專用奶粉進行喂養,也可以用適量溫水將狗糧泡軟后飼喂比熊。
金毛和拉布拉多都是容易訓導、性格溫順聰明的狗狗品種,都屬于攻擊性小的犬類,兩者相差不大。金毛性格沉穩和粘人,毛發濃密且長,觸感更柔軟一些,不容易打理,洗澡較麻煩。拉布拉多被毛短且直,相對來說好打理一些,拉布拉多對主人非常忠誠,服從性非常好。
金毛會比較好養一點。因為金毛性格很好,很溫馴,而薩摩耶則更加調皮一點。而且薩摩耶的白色毛發很容易弄臟,需要主人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護理。金毛對環境的要求不高,適應各種飼養方式。比起薩摩耶這些雪橇犬的玻璃胃,它們的生命力很強。
1、純正金毛犬的嘴巴很大很寬,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變得越來越寬。2、純正金毛犬的骨架比較大。3、純正金毛幼犬眼睛大小適中呈杏仁狀,炯炯有神,眼睛瞳孔顏色為黑色或棕色 。4、純正金毛幼犬毛發蓬松光滑。5、純正金毛犬耳朵較大呈三角形。
公金毛比母金毛會相對好養一點。公金毛的性格開朗、溫順。毛發比較長,身材高大有型。母金毛性格溫順,體型相對嬌小一點。毛發較短,母金毛的生理期、懷孕、生產之后都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照顧。
1、金毛幼犬毛發越濃密越好。2、要挑選骨架較大的、精神狀態好的。3、要挑選頭部寬闊,耳朵大小適中的。4、觀察幼犬的骨量及四肢,骨量越高,金毛日后的體態和體格就會越大,品相好的金毛,其四肢比較粗壯。5、要挑選眼睛呈杏仁狀、瞳孔顏色偏黑色的。
韓系比熊是指比熊犬做了一個韓系造型,并非指某個品種,類似于貴賓犬的泰迪裝,只是代表一種造型。韓系比熊的外形可愛,性情溫順,深受大家喜愛。韓系比熊的毛發多為白色,挑選韓系比熊,毛發要挑濃密的,越濃密越好,頭頂的毛毛要多,背部的毛量要厚。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