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小孩養(yǎng)寵物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常見,也有許多好處,例如可以讓小孩子變得活潑開朗。家里的大人平常都在上班,小朋友自己在家多是無聊的,但是有寵物就不一樣了,寵物可以陪他玩鬧,給他陪伴,讓小孩子的性格更加開朗。
并且,給小孩子養(yǎng)寵物,也可以培養(yǎng)小孩子的責任心。養(yǎng)一個寵物就跟又養(yǎng)了一個孩子一樣,要照顧它的吃喝拉撒。小孩子可以在照顧寵物的過程中快速成長,讓他懂的怎么照顧人,還培養(yǎng)了他的責任心和愛心。總之,給小孩子飼養(yǎng)小寵物是非常合適的,但要挑選一些比較可愛,無攻擊性的寵物哦。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家里有寶寶能養(yǎng)貓嗎
家里有小孩可以養(yǎng)貓的。
家里有新生兒最好不要養(yǎng)貓,養(yǎng)貓有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影響。
貓是弓形蟲、寄生蟲的主要宿主。
家中養(yǎng)貓,小孩長期與貓為伴,有可能感染弓形蟲等病菌。此外,家里養(yǎng)貓時,貓抓傷或咬傷小孩,不排除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性。
貓的毛發(fā)對小孩也有影響。
貓咪的毛發(fā)附著在幼兒的呼吸道上,也有可能導致兒童咳嗽、哮喘等疾病。
貓咪是非常溫柔的,大多數(shù)貓咪他不會去主動攻擊你啊,而且他跟小孩能非常友好的去相處。
希望回答能夠幫助到您,有其他問題想咨詢寵醫(yī),點擊下方頭像,進行免費1對1咨詢。
家中有寶寶,養(yǎng)寵物需要注意的事宜
對于有寶寶的家庭來說,寵物也是一個家庭成員,也是一個“寶寶”。如何能讓孩子與寵物快樂相處,還要保證孩子的健康、安全,就需要家長花費一些心思了。
寵物的毛會致使寶寶過敏、寵物身上有寄生蟲、寵物會抓傷寶寶……寵物對寶寶構成的潛在危險不容忽視,寵物的安全與衛(wèi)生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有哪些事項需要注意呢?
1.保持清潔:
包括寵物體毛的梳洗、修剪指甲,甚至于寵物睡臥的小窩也必須勤加清理。無論是人或寵物,只要從室外進入室內(nèi),都要先做好清潔,如大人寶寶先洗手、換干凈衣物、幫寵物的腳擦干凈等,以免感染細菌或寄生蟲。寵物的排泄物應及時處理干凈,避免留在地面,既不衛(wèi)生,還容易造成幼兒滑倒受傷。
2.定期檢查:
寵物身上,有時候難免會有皮膚病、寄生蟲或其他癥狀,建議定期帶寵物到專門的動物醫(yī)院,進行健康檢查,驅蟲,打防疫針必不可少
3.安全措施:
不要自以為家里的寵物很乖,就可以輕視安全防范。盡可能讓寶寶與寵物保持距離,不要讓寶寶和寵物獨處。
不要在寵物的面前喂食寶寶,特別是味道濃郁的飲食。難保不會引起寵物搶食,讓孩子有被襲擊的危險;
勿使寵物在嬰孩面前表演刺激的游戲動作,以免寵物過度興奮沖撞到嬰孩,發(fā)生意外;
一旦發(fā)現(xiàn)寵物對著寶寶發(fā)出嘶嘶聲、吠聲、低吼聲時,或者它有發(fā)怒的跡象時,應及時制止,并將寵物和寶寶隔離開。
4.教育寶寶:
要讓寶寶知道和寵物接近有時是會有危險的。
不要讓6歲以下的孩子和動物單獨相處;
教寶寶如何輕輕寵物,不要讓寵物寶寶的臉;
避免在狗周圍大喊大叫或尖叫。過度的噪音可能會嚇到或激怒狗狗;
善待動物,不要隨意用棍棒寵物;
教寶寶遠離流浪狗、流浪貓。
目前所知道的人畜共患病有200多種,如禽流感、狂犬病、弓形蟲病、貓抓病、登革熱、鉤體寄生蟲病、鼠疫、華支塞病、流行性出血熱等。
最常見:
1.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兇險的急性傳染病,被狗或貓咬傷后都有可能出現(xiàn)狂犬病的風險。
2.貓癬、頭癬:
感染后皮膚會出現(xiàn)紅斑,有的還有小水疙;頭癬表現(xiàn)為掉頭發(fā),皮屑比較多。而且頭癬傳染性很強。此外,丘疹性蕁麻疹也主要是通過感染動物身上的寄生蟲、跳蚤、真菌等而引起的。
3.貓抓病:
主要由家貓抓傷或咬傷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抓傷或咬傷處皮膚有發(fā)炎、疼痛、并可化膿;局部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感。可伴有發(fā)熱等癥狀。
4.弓形蟲病:
動物中貓最易患此病。若動物排出的弓型蟲卵糞便污染水源和食物就可以引起人弓型蟲感染;另外,貓、狗等動物的唾液中也有弓形蟲,可從小孩的黏膜或破損的皮膚進入體內(nèi)。 免疫力比較低下的寶寶或在胎兒時期被感染后情況會比較嚴重。
5.鸚鵡病:
某些鳥類,比如鸚鵡等,可通過糞便或羽毛上的灰塵將病菌傳播。此病的癥狀是咳嗽、胸痛,同時可能會伴有發(fā)熱、寒戰(zhàn)、肌肉酸痛和嘔吐等。
6.沙門氏病菌:
爬行動物的皮膚里潛藏著沙門氏菌,在它們接觸到的每樣東西上都可以留下病菌的痕跡。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病有時會變得非常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對年幼的孩子。
7.過敏:
寵物的毛發(fā)本身及毛上沾的東西,比如花粉、灰塵、皮屑等等可引起過敏。如果和寵物在一個屋子里待著就打噴嚏的話,那多半就是寵物皮屑引起的。而小貓比小狗更容易讓寶貝過敏。日本醫(yī)學研究人員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兒童1歲前生活在飼養(yǎng)貓和兔子等動物的家庭,可明顯增加罹患過敏性皮炎的幾率。而有的研究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在一歲期間就接觸寵物的兒童在長到7至9歲后過敏反應的幾率就會減少。
對于飼養(yǎng)動物是提高或降低過敏性疾病的發(fā)生率,目前缺乏精確結論。如果父母本身有程度較重的過敏癥狀或寶寶明確對動物毛或螨蟲過敏,養(yǎng)寵物要慎重再慎重。
寵物導致的疾病,雖然占飼養(yǎng)寵物中的少數(shù),但應引起重視。下面一些簡單的辦法可以幫助預防寵物引起的疾病。
1.預防的最好方法是確保寵物要健康,給寵物定期做體檢,要定期給它們服用殺蟲藥物,按時進行預防性接種免疫。
2.在生活中應與寵物保持一定距離。不要過分親密接觸,要避免讓寵物吻,避免用鼻子或嘴去親吻寵物。也不要讓寵物與你同桌進餐,更不能與寵物共用餐具。接觸寵物后要及時洗手。
3. 嚴格清理寵物的排泄物,定期給寵物的生活環(huán)境消毒。
4. 如果你的寵物經(jīng)常在戶外活動,要經(jīng)常檢查它們身上是否有虱類寄生蟲。
5. 當飼養(yǎng)的鳥食欲明顯下降、羽毛無光時,需特別注意,因為,它很可能是感染上了鸚鵡病。你需要戴手套甚至口罩去清理鳥的籠子。
6. 對于危害較大的狂犬病,一旦被狗、貓等咬傷,必須在24小時內(nèi)注射狂犬
為保險起見,凡被犬咬傷或未注射過疫苗的寵物咬傷,都要按狂犬咬傷處理。
傷口的正確處理是防止發(fā)病的關鍵,越早越好。最好能取得醫(yī)生的幫助,當然小傷口亦可先自行處理。
1.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沖洗傷口一定要徹底:
被狗或貓咬的傷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這就需要沖洗時,盡量把傷口擴大,并用力擠壓傷口周圍軟組織,而且沖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對著自來水龍頭急水沖洗,不少于半小時。
除了個別傷口大,又傷及血管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藥物,也不要包扎。
對傷口初步處理之后,家長要立即帶孩子去醫(yī)院治療,接種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血清、破傷風針等等。
在注射疫苗期間,應注意不要讓寶寶喝濃茶、咖啡,也不要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避免寶寶受涼、劇烈運動或過度疲勞,防止感冒。
2.如果寶寶被寵物輕微咬到,但皮膚未破:
先安撫受驚嚇的寶寶,即刻用大量清水沖洗被咬處,然后使用無刺激性或者刺激性較小的肥皂洗凈被咬處。
如果寶寶還伴有瘙癢等異常情況,應去醫(yī)院及時就診。
3.如果被寵物撲倒摔傷頭部:
首先要查看寶寶的頭部是不是受傷、流血。用干凈的手帕按住寶寶流血的傷口,及時就醫(yī)處理傷口。
摔倒后要觀察寶寶精神狀態(tài)、吃奶及睡眠情況,如有異常(如反應差、嗜睡、吃奶差、頻繁嘔吐、不明原因劇烈哭鬧等)需要帶寶寶去醫(yī)院檢查,必要時做頭顱CT明確有無顱內(nèi)出血。一般需要觀察3天左右。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yǎng),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shù)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huán)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xiàn)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yǎng)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yǎng)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yǎng)大型龜?shù)娜巳骸?/p>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nèi)臟出現(xiàn)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nèi)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nèi)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fā)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chuàng)意街區(qū)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y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nèi)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guī)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zhí)業(yè)獸醫(y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guī)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nèi)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