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鹽酸林可霉素生產工藝,了解到獸用鹽酸林可霉素是由鏈霉菌培養液中取得的一種林可胺類堿性抗生素,在獸醫臨床上主要作為速效抑制細菌生長的治療用藥。其主要是用于治療革蘭氏陽性菌,特別是治療耐青霉素的革蘭氏陽性菌所引起的疾病。
此外,鹽酸林可霉素所以獸用藥,在用法及用量上是需要格外注意的,最好是參考藥品說明書來,或者可以咨詢專業的獸醫,切勿自己私自用藥或者私自加大藥量,以免加大家畜的病情。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求鹽酸林可霉素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本品為化學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它在體外無抗菌活性,進入機體后迅速水解效果方面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優于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價格方面克林霉素磷酸酯
誰知道青霉素的生產工藝?
生產青霉素需經以下步驟:配料、發酵、過濾、提取、結晶、干燥、包裝。
青霉素
Benzylpenicillin
中文別名: 青霉素G、青霉素G鉀、芐青霉素、芐西林
英文別名: Benzylpenicillin Potassium、Benzylpenicillin Sod.、Crystalline Penicillin G、Penicillin、Penicillin G Potassium、Penicillin G Sod.
生產企業:
藥品類別: 青霉素類抗生素
藥理藥動
藥效學
青霉素對多數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球菌、個別陰性桿菌(如嗜血桿菌屬)、螺旋體和放線菌有抗菌活性,為殺菌劑。青霉索、其他青霉素類和頭孢菌素類等β-內酰胺抗生素系通過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產生抗菌作用。過去認為青霉素等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細胞壁合成的最后階段--粘肽交叉聯合,是一個簡單化的概念。根據近年來研究結果提示青霉素結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proteins, PBPs)是青霉素等β-內酰胺抗生素的作用靶位;由于青霉素等和 PBPs的緊密結合,使前者對細菌細胞壁合成的早期階段也發生抑制作用。PBPs為存在于細菌胞漿膜上的蛋白,其數目、分子大小和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結合量因細菌菌種不同而異。以大腸桿菌為例,PBPs共有 7個。 PBPs具有催化粘-肽代謝酶的功能,如肽酶反應;也有證據提示 PBPs是參與細胞壁生物合成的、對青霉素敏感的酶,如轉肽酶、羧肽酶、內肽酶等。 PBP-lB和-1A為使細菌延長的最重要蛋白,經青霉素等抗生素作用后可使細菌迅速溶解。 PBP-2與控制細菌形態有關,受青霉素作用后,細菌可形成滲透壓穩定的球形體。PBP-3對細菌細胞中隔形成和細菌有重要作用,對 PBP-3有高度親合力的青霉素可使細菌形成絲狀體。藥動學
青霉素鉀鹽或鈉鹽肌注后,0.5小時達血藥峰濃度,肌注 100萬單位(600mg)的峰濃度為 20u/ml(12μg/ml),對多數敏感菌的有效血藥濃度可維持 5小時。新生兒按體重肌注青霉素2.5萬單位/kg后,0.5~l小時的平均血藥峰濃度約為 35u/ml(22μg/ml),12小時后即降至1.6~3.2u/ml。每 2小時靜脈注射本品 200萬單位或每 3小時注射 300萬單位,可獲得約32u/ml的平均血藥濃度。于 5分鐘內靜脈注射3g(500萬單位)青霉素鈉,給藥后5分鐘和10分鐘的平均血藥濃度為 400和 273μg/ml,1小時即降至45μg/ml,4小時僅有3.0μg/ml。同樣劑量的青霉素鈉于6小時內作靜脈滴注時,則 2小時后才獲得12~20μg/ml的血藥濃度。本品吸收后廣泛分布于組織、體液中。胸腹腔和關節腔液中濃度約為血清濃度的 50%。本品不易透入眼、骨組織、無血供區域和膿腫腔中,易透入至有炎癥的組織。青霉素可通過胎盤,除在妊娠前 3月羊水中青霉素濃度較低外,一般在胎兒和羊水中皆可獲得有效治療濃度。本品難以透過血腦屏障,在無炎癥腦脊液中的濃度僅為血藥濃度的 l~3%。在有炎癥的腦脊液中濃度可達血藥濃度的 5~30%。在腦膜無炎癥時,靜脈注射 1.92g青霉素可在腦組織中獲得抑制敏感革蘭陽性球菌的濃度。乳汁中可含有青霉素,其濃度為血藥濃度的5~20%。青霉素可進入紅細胞。如以青霉素作靜脈注射,繼以恒速靜脈滴注,2小時后紅細胞中青霉素含量則與血清濃度相等或超過后者。停止給藥后,紅細胞中青霉素濃度于 50~60分鐘才減少一半。血漿蛋白結合率為 45~65%。T1/2約為 30分鐘,腎功能減退者可延長至 2.5~10小時,老年和新生兒也較長。新生兒的T1/2與體重、日齡有關,體重低于2kg者,7日內和8~14日新生兒的T1/2分別為 4.9和 2.6小時;體重高于 2kg者,7日內和8~14日的T1/2則分別為 2.6和2.1小時。本品約 19%在肝內代謝。在腎功能正常情況下,約 70%的注射量于 6小時內自腎臟排出。青霉素主要通過腎小管排泄,在健康成年人經腎小球排泄者僅占 10%左右;但在新生兒,青霉素則主要經腎小球排泄。肌肉注射青霉素300mg(50萬單位)后,平均19%的給藥量自尿中以青霉噻唑酸排出。經膽汁排泄的青霉素量不多,但膽汁中濃度不低,肌注 600mg青霉素后 2~4小時膽汁中濃度達峰值,為 10~20μg/ml。由于青霉素在下消化道中被產青霉素酶的腸道菌所破壞,因此糞便中不含或含很少量青霉素。青霉素可在血液中為血液透析所清除,使血清半衰期縮短,但腹膜透析無此效果。
適 應 癥
青霉素適用 A組溶血性鏈球菌、 B組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對青霉素 G敏感金葡菌等革蘭陽性球菌所致的各種感染,如敗血癥、肺炎、腦膜炎、扁桃體炎、中耳炎、猩紅熱、丹毒、產褥熱等。也用于治療草綠色鏈球菌和腸球菌感染性心內膜炎;梭狀芽胞桿菌所致的破傷風、氣性壞疽、炭疽、白喉、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李司忒菌病、鼠咬熱、梅毒、淋病、雅司、回歸熱、鉤端螺旋體病、奮森咽峽炎、放線菌病等。在風濕性心臟病或先天性心臟病病人進行口腔手術或牙科操作,胃腸道和生殖泌尿道手術或某些操作時,為了預防心內膜炎的發生,青霉素也作為首選藥物。
用法用量
1.常用量肌內注射,每日80萬~200萬單位,分 3—4次給藥;靜脈滴注,每日 200萬一1000萬單位,分 2—4次給藥。
2.小兒常用量肌內注射,每日按體重 2.5萬~5萬單位/kg,分 3—4次給藥。靜脈給藥每日按體重 5萬一20萬單位/kg,分 2—4次。
3,新生兒(足月產)劑量每次按體重 5萬單位/kg,肌注或靜脈給藥,前 2日每 12小時一次,自第 3天至 12周每 8小時一次,以后每6小時一次。
4.早產兒劑量第 1周按體重 3萬單位/kg,每 12小時一次,2—4周時每 8小時一次,以后每 6小時一次。
5,腎功能減退病人劑量腎小球濾過率(GFR)為 10—15ml/min時,給藥間歇自 8小時延長至 8—12小時或劑量減少 25%。當 GFR少于 10ml/min時,給藥間歇為 12—18小時或劑量減至正常劑量的 25—60%。一般說來病人腎功能損害屬輕中度者,使用常規劑量,不予以減量即可,腎功能損害嚴重者再調整劑量或延長給藥時間。
6.鞘內注射劑量每次不超過 2萬單位。小兒盡量避免使用,單獨應用靜脈給藥即可;如應用時,其劑量為 2000—3000單位。
7.肌內注射50萬單位的青霉素鈉或鉀,加滅菌注射用水 1ml使溶解;超過 50萬單位者則需加滅菌注射用水 2ml,不應以氯化鈉注射液作溶劑。靜脈給藥的速度不能超過每分鐘 50萬單位,以免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反應。鞘內注射時,1萬單位的青霉素溶于 10ml氯化鈉注射液或腦脊液,徐緩注入。
[制劑與規格]注射用青霉素鈉(1)0.12g(20萬單位)(2)0.24g(40萬單位)(3)0.48g(80萬單位)(4)0.6g(100萬單位)
注射用青霉素鉀(1)0.125g(20萬單位)(2)0.25g(40萬單位)(3)0.5g(80萬單位)(4)0.625g(100萬單位)
注:每 1mg的青霉素鈉相當于 1670個青霉素單位;每 1mg的青霉素鉀相當于 1598個青霉素單位。
肌注,一日80-320萬單位, 兒童一日3-5萬單位/kg,分2-4次給藥;重癥(如感染心內膜炎,化膿性腦膜炎)適于靜滴,一日240-2000萬單位, 兒童一日20-40萬單位/kg,分4-6次加至少量輸液中作間歇快速滴注.鉀鹽須注意體內血鉀濃度和輸液的鉀含量,且滴速不可太快.
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青霉素毒性雖低,但過敏反應常見,在各種藥物中居首位。嚴重的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I型反應)的發生率為 0.004~0.04%,其病死率可達10%。因此,此反應一旦發生,必須就地搶救,立即給病人肌注 0.1%腎上腺素0.5~1ml,必要時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作靜脈注射,臨床表現無改善者,半小時后重復一次。心跳停止者,腎上腺素可作心內注射。同時靜脈滴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并補充血容量;血壓持久不升者給以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藥??菇M織胺藥可考慮采用,以減輕蕁麻疹。有呼吸困難者予以氧氣吸入或人工呼吸,喉頭水腫明顯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青霉素酶應用意義不大,因此酶雖可破壞青霉素,但對已形成的抗原-抗體復合物無作用,而且其本身也可產生過敏反應。
血清病型反應(Ⅲ型反應)亦非少見,發生率為 1—7%。其他過敏反應尚有溶血性貧血(Ⅱ型反應)、藥疹、接觸性皮炎、間質性腎炎、哮喘發作等。為了防止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生,用青霉素類前必須詳細詢問過去病史,包括用藥史、是否用過青霉素、有無易為病人忽略的反應癥狀,如胸悶、瘙癢、面部發麻、發熱等,以及有無個人或家屬有反應性疾病等。青霉素皮試對預測過敏性休克起著重要作用,但皮試陰性者不能排除出現反應的可能。皮試液采用青霉噻唑-多賴氨酸、青霉素和芐青霉素噻唑酸鈉,可能檢出過敏反應大小決定簇抗原的抗體,準確度高,也比較安全,國內尚無生產。有青霉素過敏史者一般不宜進行皮試,而改用其他藥物。如無適當選用藥物,必須應用青霉素類時,則須慎重為病人脫敏。
(2)毒性反應:青霉素肌注區可發生周圍神經炎。鞘內注射超過 2萬單位或靜脈滴注大劑量青霉素可引起肌肉陣攣、抽搐、昏迷等反應(青霉素腦病)。此反應多見于嬰兒、老年人和腎功能減退病人。青霉素偶可引起致精神病發作,應用普魯卡因青霉素后個別病人可出現焦慮、發熱、呼吸急促、高血壓、心率快、幻覺、抽搐、昏迷等。此反應發生機理不明。
(3)青霉素鉀 100萬單位(0.625g)含鉀離子 1.5mmol(0.066g),如靜脈給予大量青霉素鉀時,則可發生高鉀血癥或鉀中毒反應。青霉素鈉 100萬單位(0.6g)含鈉離予 1.7mmol(0.039g),大劑量給予后,尤其是在腎功能減退或心功能不全病人,可造成高鈉血癥。每日給予病人 1億單位青霉素鈉后,少數病人出現低血鉀癥,代謝性堿中毒和高鈉血癥。
(4)赫氏反應和治療矛盾:用青霉素治療梅毒或其他感染時可有癥狀加劇現象,稱赫氏反應。治療矛盾也見于梅毒病人,系由于治療后梅毒病灶消炎過快,但組織修補過遲,或纖維組織收縮,妨礙器官功能所致。
(5)二重感染:青霉素治療期間可出現耐青霉素金葡菌、革蘭陰性桿菌或白念珠菌感染,念珠菌過度繁殖可使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
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皮疹,藥熱,面部潮紅或蒼白,氣喘,心悸,胸悶,腹痛,過敏性休克.大劑量可出現神經精神癥狀,如幻覺,抽搐,昏睡,知覺障礙等. 極大劑量可致驚厥,電解質紊亂,溶血性貧血,脈管炎.也可引起急性腎衰.老年患者可有中樞神經中毒反應.
禁忌癥
(1)交叉過敏反應:病人對一種青霉素過敏者可能對其他青霉素過敏,也可能對青霉胺或頭孢菌素過敏。
(2)青霉素類可經乳汁排出,乳母應用青霉素雖尚無發生嚴重問題的報告,但乳母應用仍須權衡利弊,因為乳母采用青霉素后可使嬰兒致敏。
(3)下列情況應慎用;①病人有哮喘、濕疹、枯草熱、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史者;②腎功能嚴重損害時。
老年患者可有中樞神經中毒反應.
藥物相互作用
(1)氯霉素、紅霉素、四環素類、磺胺藥等抑菌劑可干擾青霉素的殺菌活性,不宜與青霉素類合用,尤其是在治療腦膜炎或急需殺菌作用的嚴重感染時。
(2)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藥可減少青霉素類在腎小管的排泄,因而使青霉素類的血藥濃度增高,而且維持較久,血清半衰期延長,毒性也可能增加。
(3)青霉素鉀或鈉與重金屬,特別是銅、鋅和汞呈配伍禁忌,因后者可破壞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環。由鋅化合物制造的橡皮管或瓶塞也可影響青霉素活力。呈酸性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四環素注射液皆可破壞青霉素的活性。青霉素也可為氧化劑或還原劑或羥基化合物滅活。
(4)青霉素靜脈輸液加入頭孢噻吩、林可霉素、四環素、萬古霉素、琥乙紅霉素、兩性霉素B、去甲腎上腺素、間羥胺、苯妥英鈉、鹽酸羥嗪、丙氯拉嗪(prochlorporazine)、異丙嗪、維生素B族、維生索 C等后將出現混濁。
(5)青霉素可加強華法林的作用。
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說明書簡介
版本: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
說明: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說明書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于2002年02月05日藥監注函[2002]58號《關于公布第二批化學藥品說明書目錄的通知》發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說明書是規范修訂后的建議參考樣稿,企業如有疑異,可提出修改意見。〔適應癥〕應與原批準的內容一致;〔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等項內容,企業提供的說明書不能比樣稿所列的少。對于說明書樣稿中的空項或未列全的項目,應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填寫,如商品名、規格等。
【藥品名稱】
通用名:鹽酸林可霉素注射液
商品名:
英文名:Linyci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漢語拼音:Yansuan Linkemeisu Zhesheye
本品的主要成份為鹽酸林可霉素,其化學名為6(1甲基反4丙基L2吡咯烷甲酰氨基)1硫代6,8二脫氧D赤式aD半乳辛吡喃糖苷鹽酸鹽一水合物。
結構式:(參見鹽酸林可霉素膠囊)
分子式:C18H34N2O6S·HCl·H2O
分子量:461.02
【性狀】
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藥理毒理】
本品對常見的需氧革蘭陽性菌有較高抗菌活性,如金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G者)、表皮葡萄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等。對厭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包括破傷風桿菌、白喉棒狀桿菌和產氣莢膜桿菌等。對腸球菌屬、腦膜炎雙球菌、淋病奈瑟菌和流感嗜血桿菌等革蘭陰性菌以及真菌無活性。本品與青霉素、氯霉素、頭孢菌素類和四環素類之間無交叉耐藥,與大環內酯類有部分交叉耐藥。
本品作用于敏感菌核糖體的50S亞基,阻止肽鏈的延長,從而抑制細菌細胞的蛋白質合成,一般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時,對某些細菌也具有殺菌作用。
【藥代動力學】
肌內注射600mg,30分鐘達血藥峰濃度(Cmax)。吸收后除腦脊液外,廣泛及迅速分布于各體液和組織中,包括骨組織。可迅速經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在胎血中的濃度可達母血藥濃度25%。蛋白結合率為77%~82%。本品在肝臟代謝,部分代謝物具抗菌活性。血消除半衰期(t1/2)為4~6小時,肝、腎功能減退時,t1/2延長至10~20小時。本品可經膽道、腎和腸道排泄,肌內注射后1.8%~24.8%藥物經尿排出,靜脈滴注后4.9%~30.3%經尿排出。本品也可分泌入乳汁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不能清除林可霉素。
【適應癥】
本品適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及厭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和盆腔感染及腹腔感染等,后兩種病種可根據情況單用本品或與其他抗菌藥聯合應用。此外有應用青霉素指征的患者,如患者對青霉素過敏或不宜用青霉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藥物。
【用法用量】
肌內注射:一日0.6~1.2g,小兒每日按體重10~20mg/kg,分次注射。靜脈滴注:一般一次0.6g,每8小時或12小時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輸液中,滴注1~2小時。小兒每日按體重10~20mg/kg。需注意靜脈滴注時每0.6g溶于不少于100ml的溶液中,滴注時間不少于1小時。嬰兒小于4周者不用。
【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者有腹絞痛、腹部壓痛、嚴重腹瀉(水樣或膿血樣),伴發熱、異??诳屎推7Γ倌ば阅c炎);腹瀉、腸炎和假膜性腸炎可發生在用藥初期,也可發生在停藥后數周。
(2)血液系統:偶可發生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減低、中性粒細胞缺乏和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罕見。
(3)過敏反應:可見皮疹、瘙癢等,偶見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和血清病反應等,罕有表皮脫落、大皰性皮炎、多形紅斑和SJ綜合征的報道。
(4)偶有應用本品引起黃疸的報道。
(5)快速滴注本品時可能發生低血壓、心電圖變化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6)靜脈給藥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禁忌】
對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有過敏史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對本品過敏時有可能對克林霉素類也過敏。
(2)對診斷的干擾:服藥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可有增高。
(3)下列情況應慎用:
① 腸道疾病或有既往史者,特別如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或抗生素雙關腸炎(本品可引起偽膜性腸炎)。
② 肝功能減退。
③ 腎功能嚴重減退。
(4)用藥期間需密切注意大便次數,如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應注意假膜性腸炎的可能,需及時停藥并作適當處理。
(5)為防止急性風濕熱的發生,用本類藥物治療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時的療程,至少為10日。
(6)處理本品所致的假膜性腸炎,輕癥患者停藥后可能恢復,中等至重癥患者需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如經上述處理病情無明顯好轉者,則應口服甲硝唑250~500mg,一日3次。如復發時可再用甲硝唑口服仍可有效,仍無效時可改用萬古霉素(或者去甲萬古霉素)口服,每日0.5~2.0g,分3~4次服用。
(7)偶爾會導致不敏感微生物的過度繁殖或引起二生感染,一旦發生二重感染,需采取相應措施。
(8)既往有哮喘或其他過敏史者慎用。
(9)療程長者,需定期檢測肝、腎功能和血常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本品經胎盤后可在胎兒肝中濃縮,雖人類應用時尚無發生問題的報告,但在孕婦中應用需充分權衡利弊。本品可分泌至母乳中,哺乳期婦女也應慎用,如必須采用時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
小于1個月的嬰兒不宜應用。
【老年患者用藥】
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易發生腹瀉或假膜性腸炎等不良反應,用藥時需密切觀察。
【藥物相互作用】
1.可增強吸入性 *** 的神經肌肉阻斷現象,導致骨骼肌軟弱和呼吸抑制或麻痹(呼吸暫停),在手術中或術后合用時應注意。以抗膽堿酯酶藥物或鈣鹽治療可望有效。
2.與抗蠕動止瀉藥、含白陶土止瀉藥合用,本品在療程中甚至在療程后數周有引起伴嚴重水樣腹瀉的偽膜性腸炎可能。因可使結腸內毒素延遲排出,從而導致腹瀉延長和加劇,故抗蠕動止瀉藥不宜合用。本品與含白陶土止瀉藥合用時,前者的吸收將顯著減少,故兩者不宜同時服用,需間隔一定時間(至少2小時)
3.本品具神經肌肉阻斷作用,與抗肌無力藥合用時將導致后者對骨骼肌的效果減弱。為控制重癥肌無力的癥狀,在合用時抗肌無力藥的劑量應予調整。
4.氯霉素或紅霉素在靶位上均可置換本品,或阻抑后者與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的結合,體外試驗顯示林可霉素與紅霉素具拮抗作用,故林可霉素不宜與氯霉素或紅霉素合用。
5.與阿片類鎮痛藥合用,本品的呼吸抑制作用與阿片類的中樞呼吸抑制作用可因累加現象而有導致呼吸抑制延長或引起呼吸麻痹(呼吸暫停)的可能,故必須對病人進行密切觀察或監護。
6.本品可增強神經肌肉阻斷藥的作用,兩者應避免合用。
7.與新生霉素、卡那霉素在同瓶靜滴時有配伍禁忌。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時主要是對癥療法和支持療法,如補 液等。
【規格】
按C18H34N2O6S 計算 (1)2ml:0.6g (2)1ml:0.2g
【貯藏】
密閉保存。
【有效期】
【批準文號】
【生產企業】
企業名稱:
地 址:
郵政編碼:
電話號碼:
傳真號碼:
網 址:
石斑魚本身沒有毒,石斑魚的魚子有毒。
新生兔子吃母乳是最好的,但如果需要人工喂養,主人可利用注射器喂食寵物奶粉,每次喂食5毫升,間隔12小時后再喂,直到21天后開始增加量,每次喂食7-8毫升。一個月后就可開始喂食苜蓿草了,這時需要將球蟲藥磨碎后摻入食物。
兔子被打后很焉,很可能是因為應激反應導致的,多數時候還伴有厭食、躲避等癥狀。這主要是因為兔子的膽子很小,不僅是被打會受驚,即使是換個新環境居住或者加入了新成員,也出現過兔子直接被嚇死的案例。
鱷龜是家養烏龜中長得最快最大的品種之一,鱷龜分為小鱷龜和大鱷龜,科學飼養下大鱷龜每年可長1-2斤,最大能長到200-500斤。而小鱷龜最大也可長到38公斤以上,普遍體重也在23-36公斤左右,可以說是非常適合想養大型龜的人群。
烏龜被摔到吐血,如果不進行及時的治療,存活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烏龜吐血一般是由于內臟出現了破損導致。因此在烏龜摔成內傷后要立即治療,首先可以給它灌服云南白藥,3周內禁食,但每天喂食葡萄糖。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