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臭、大便臭需要就醫,可根據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藥物治療:
1. 促胃動力藥物:口服促胃動力藥物如多潘立酮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有助于促進胃腸道蠕動、食物吸收和消化。
2. 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口服調節腸道菌群藥物如乳酸菌素片、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能夠改善腸道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臨床癥狀。
3. 潤腸通便藥物:口服潤腸通便藥物如麻仁潤腸丸、蘆薈膠囊、乳果糖口服溶液等,可改善因便秘引起的放屁臭和大便臭。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不可擅自用藥。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排便特臭吃什么藥
排便特臭吃什么藥
1、檢查原因
如果你經常發現你的排便味道異常惡臭,你需要尋找原因。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如病菌感染,腸胃問題,飲食不當等。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先去醫院檢查。
如果是病菌或其他感染引起的惡臭,醫生可能會給你開消炎藥,如氟喹諾酮或環丙沙星等治療藥物。如果是腸胃問題,例如腸易激綜合征或阿米巴滋養物感染,醫生可以給你開一些藥物,如洛谷啉和甲硝唑,以及腸道調節藥物,如司樂蒙。
總之,如果你的排便味道異常惡臭,最好先去醫院檢查,以便找到問題的根源。
2、飲食調整
排泄物的臭味往往受飲食影響很大。飲食中攝取過多的肉類,脂肪,清淡的蔬菜少,對腸胃功能影響很大,影響腸內益生菌的平衡。過度消化和食物殘留會引起,并在排便時釋放出濕氣和惡臭。
要改善排便臭味,需要調整飲食習慣。多吃蔬菜和水果,減少肉類和高脂肪食物,避免吸煙和飲酒等。另外,每天喝足夠的水也非常重要,以幫助腸道保持濕潤,有助于排便良好。
此外,還可以增加益生菌攝入,如酸奶,發酵食品等等。
3、中草藥
中草藥是治療胃腸道問題的傳統方法之一。其中一些藥物已被證明在減輕排便臭味方面較為有效。
例如,芹菜,西紅柿,茶葉等具有消除臭味的作用。生姜,生菜,檸檬等具有去除體內毒素的功能,并能幫助消化,減輕腹脹。它們可以通過飲食或可口可樂的形式,每天攝取一些。
此外,一些中藥提取物也被證明對消除排便臭味有一定作用,如芎茂代茶葉,五倍子,優碘草等等。
4、專業藥物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可以考慮一些專業藥物。例如,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減輕腸道中的毒素。腸道清洗劑和通便劑等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但是,這些藥物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因為他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風險。
結束語
臭味異常的排便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先去醫院檢查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合理的飲食習慣,增加益生菌和中藥等方法都可以幫助消除排便臭味。如果以上方法無法改善癥狀,那么專業藥物可以是一種選擇,但切記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大便有酸臭味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消化不良。
/iknow-pic.cdn.bcebos.com/faf2b2119313b07e3751387f00d7912396dd8cdd"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af2b2119313b07e3751387f00d7912396dd8cd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af2b2119313b07e3751387f00d7912396dd8cdd"/>
消化不良等引起的,與平時飲食不潔等有明顯得關系。目前注意飲食清潔,可以服用一些理中丸,溫中健脾等,以及服用奧美拉唑等,可以改善癥狀。
大便的氣味由細菌分解的產物所致,產生氣味的主要成分為吲哚、糞臭素、碳化氫、胺、乙酸、丁酸等。其中產生糞便惡臭的是吲哚、糞臭素。
糞便在腸內積存的時間長了就像食物在高溫環境下放久了會變質發出餿味兒一樣。經常吃肉的人的大便也容易臭臭的并且易便秘。吃東西較刺激飲食不均衡,或身體狀況不正常消化道有問題時,大便都會特別的臭。
措施:最好是平時多吃蔬菜,尤其是粗纖維蔬菜,這樣使腸道通暢,減少糞便在腸內堆積的時間。多喝水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食物在胃和小腸內進行消化、主要是各種消化酶的作用。結腸不產生酶,只有細菌起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多種細菌,大腸桿菌70%,厭氧桿菌20%,還有鏈球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乳桿菌、芽胞和酵母。另有極少原生動物和螺旋體。
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食物缺乏維生素時可在腸內合成維生素K、維生素B1、B2、維生素H、維生素B12、B6,葉酸和消旋泛酸。也能產生吲哚、糞臭素、硫化氫使糞有臭味。
大便有腐臭味,怎么回事?
多為腸道蠕動力弱,消化不良所致。
大便惡臭表示腸內環境惡化
大便的惡臭味來自吲哚和糞臭素,它們是蛋白質被腸內細菌分解所形成的物質。飲食習慣偏向歐美式的人,每天攝入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大便就會惡臭。相反,吃纖維素多的人,其大便的氣味就好一些。
大便惡臭是腸內環境惡化的證據,說明腸內菌的數量增加,而腸內環境的老化、惡化、將促使人體老化和患病。
消化不良的癥狀,注意每頓飯別吃太飽,特別是晚飯,吃些幫助消化的藥就行了,如.保和丸,木香順氣丸.山楂丸等
糞便的組成:
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其中一部分水分和電解質等被大腸粘膜吸收,經過細菌的發酵和作用
,即變成糞便排出體外。糞便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消化道脫落的上皮細胞,粘膜碎片和大量細菌,還有未被吸收的消化道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和消化液等。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類食物,糞便組成常一致,即水分65%,固體35%。固體部分細菌最多,可達總量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當排出糞便時,大部分細菌已死亡。另有2%~3%的含氮物質,10%~20%的無機鹽,如鈣、鐵、鎂鹽。脂肪占10%~20%,一種是未被吸收的分解脂肪,另一種是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中性脂肪,還有少量的膽固醇,嘌呤基和維生素。
因吃食物不同,糞便有改變,如吃含蛋白質豐富食物的糞便,有臭味;吃碳水化合物豐富食物的糞便惡臭味。疾病也可使糞便氣味加重。
大便惡臭多是進食高蛋白食物或肉類較多,長此以往腸癌的發病率增高;大便有刺鼻酸味,多數是發酵性消化不良,是“食滯”的后果,腹瀉伴燒焦味,則是小腸機能下降導致的消化不良,伴有腥味的焦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且出血量較多;水便伴肉或魚的腐臭味,是腸內大量血液或黏液分解的表現;肉湯樣大便伴奇臭味,則多見于小腸出血性壞死性炎癥。意見建議:發現大便有異常的氣味,應及時到醫院咨詢就診。日常預防腸老化和腸內臟污,則可遵循以下原則:1、保證睡眠,睡眠不足會使腸道負擔加重;2、減少精神壓力,防止菌群失調,保證好心情,防止腸道過勞;3、注意營養均衡,忌暴食暴飲,戒煙酒;4、適當食用根莖類食物,如紅薯、土豆、胡蘿卜、大豆、谷類等,并多吃水果蔬菜;5、適當服用一些腸道有益菌制劑如雙歧桿菌等。
為什么大便的時候會特別的臭呢?是什么原因?
大便
大便(糞便)是未被吸收的食物殘渣部分。
對于未被吸收的殘渣部分,消化道則通過大腸,從以糞便形式排出體外。
糞便的形成
食物在胃和小腸內進行消化、主要是各種消化酶的作用。結腸不產生酶,只有細菌起消化作用。結腸內有多種細菌,大腸桿菌70%,厭氧桿菌20%,還有鏈球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乳桿菌、芽胞和酵母。另有極少原生動物和螺旋體。腸細菌的重要作用是能產生生理需要的物質,如食物缺乏維生素時可在腸內合成維生素K、維生素B1、B2、維生素H、維生素B12、B6、蔚酸,葉酸和消旋泛酸。也能產生吲哚、糞臭素、硫化氫使糞有臭味。如長期用抗生素則不易合成維生素而不能吸收,引起維生素缺乏癥。食糜通過回盲瓣到盲腸每24小時約500~1000毫升。主要在右半結腸吸收,主要吸收水和鈉,每日能吸收460毫當量的鈉和350~2000毫升水。也吸收少量鉀、氯、尿素、葡萄糖、氨基酸、膽酸和藥物。直腸也能吸收水、少量葡萄糖、氨基酸、牛奶和藥物。腸功能障礙、腸炎和感染時可影響吸收。腹瀉時腸蠕動增強,吸收減少,嚴重時可丟失大量維生素、水和電解質。如果正常則在乙狀結腸內形成糞便,等待排出。
糞便的形成與食物無重要關系,禁食和正常喂養的動物糞便無顯著區別,只是糞量減少。糞便組成都一樣。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結締組織、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消化液、消化道粘膜脫落的殘片,上皮細胞和細菌。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類糞便組成常是一致的,即65%水分,35%固體。固體部分細菌最多可達50%,但大半細菌排出時己死亡。另外2~30%是含氮物質,10~20%是無機鹽(鈣、鐵、鎂)。脂肪占10~20%,有2種,分解的脂肪是食物末被吸收的,中性脂肪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另有膽固醇、嘌呤基和少量維生素。正常糞便是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2~4厘米,重100~200克。食用蛋白質的糞便為棕或,有臭味,硬而成塊,含有很多革蘭氏陽性細菌。食用碳水化物的糞便為棕綠色、惡臭味、軟或半液體狀、酸性、含有很多革蘭氏陰性細菌。正常糞便稍有棕色,這是因有糞膽素和尿膽素,糞便顏色因食物而不同,某些藥物可改變顏色。正常便為堿性,其高低與在結腸存留時間長短成正比。稀便是酸性可刺激周圍皮膚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飲酒可引起直腸反應性充血使痔瘡急性發作。
結腸內氣體約100毫升,60%氮、10%二氧化碳、25%甲烷、5%硫化氫和少量氧氣。氣味因食物和氣體組成而不同,如硫化氫過多可引起硫血紅蛋白血癥,出現紫紺為腸源性紫紺。這些氣體的來源,主要是隨飲食和呼吸吞入的空氣,占70%。另外是細菌對碳水化物發酵而產生的,豆類、白菜、蔥頭產氣較多。細菌發酵產生的氣體,有的能燃燒,氫高達20.9%、甲烷7.2%,電灼時可引起爆炸應注意。腸內氣體可使結腸輕度膨脹,幫助蠕動,氣體越多腸越活動,腹內有微細的噼啪腸鳴。氣體過多使腸壁擴張,牽拉神經從而致疼痛。繼續擴張可使腸壁血管受壓妨礙吸收進一步脹氣,形成惡性循環。腸氣向上打嗝由食管排出,向下由排出,在腸內吸收到血循環內而感結直腸粘膜內有杯狀細胞,分泌堿性粘液保護粘膜,滑潤糞便,幫助排便。越是遠段分泌越多,直腸分泌量就更多。化學和機械可增加粘液分泌,如直腸絨毛乳頭狀瘤,常排出大量粘液。肛腺也分泌腺液潴留于肛竇內,當排便時被擠出滑潤糞便以利排出。有的細胞分泌激素如血管活性腸肽,能刺激腸液分泌,松弛腸肌。
排便
糞便形成后,由于結腸蠕動使各部結腸收縮,將糞便推向遠段結腸,這種蠕動常由肝曲開始,每日2~3次,以每分鐘1~2厘米的速度向前推進到左半結腸,到乙狀結腸貯留。但在進食后或早晨起床后由于胃結腸反射或體位反射而引起結腸總蠕動,以每小時10厘米的速度推進,如乙狀結腸內存有糞便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300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時則引起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是一個復雜的綜合動作,它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活動。通常直腸是空虛的。當糞便充滿直腸刺激腸壁感受器,發出沖動傳入腰骶部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大腦皮層而產生便意。如環境許可,大腦皮層即發出沖動使排便中樞興奮增強,產生排使反射,使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括約肌舒張,同時還須有意識地先行深吸氣,聲門關閉,增加胸腔壓力,隔肌下降、腹肌收縮,增加腹內壓力,促進糞便排出體外。如環境不允許,則由腹下神經和神經傳出沖動,隨意收縮肛管外括約肌,制止糞便排出。外括約肌的緊縮力比內括約肌大30%一60%,因而能制止糞便由排出,這可拮抗排便反射,經過一段時間,直腸內糞便又返回乙狀結腸或降結腸,這種結腸逆蠕動是一種保護性抑制。但若經常抑制便意,則可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逐漸失去其敏感性,對排糞感失靈,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多的吸收而變干硬,產生排便困難,這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排便是可以隨意志而延滯的,所以應當而且能夠養成定時排便習慣。當人們早晨起床產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飯后產生的胃結腸反射,都可促進結腸集團蠕動,產生排便反射。因此,早上或早飯后定時排便符合生理要求,這對預防肛管直腸疾患是有很大的意義。應該形成起床后或飯后排便的正常反射,除非環境不允許,就不應當有意識地抑制排便。當排便反射弧的某個環節被破壞,如切除齒線上4~5厘米腸段,腰骶段脊髓或神經受損傷,肛管直腸環斷裂等,就會導致排便反射障礙,產生大便失禁。
參考資料:
糞便的組成怎樣?
食物殘渣在大腸內,其中一部分水分和電解質等被大腸粘膜吸收,經過細菌的發酵和作用 ,即變成糞便排出體外。糞便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消化道脫落的上皮細胞,粘膜碎片和大量細菌,還有未被吸收的消化道分泌物,如粘液、膽色素、粘蛋白和消化液等。如不吃蔬菜和粗糙谷類食物,糞便組成常一致,即水分65%,固體35%。固體部分細菌最多,可達總量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當排出糞便時,大部分細菌已死亡。另有2%~3%的含氮物質,10%~20%的無機鹽,如鈣、鐵、鎂鹽。脂肪占10%~20%,一種是未被吸收的分解脂肪,另一種是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中性脂肪,還有少量的膽固醇,嘌呤基和維生素。
正常排出糞便是園柱形,長10~20cm,直徑2~4cm,重量100~200g。正常糞便為堿性,其堿度高低與在結腸存留的時間長短有關,存留越長,堿度越高;相反稀糞便存留時間短,常呈酸性, 可刺激周圍皮膚。一般正常糞便呈棕色,這是由于糞內含有糞膽色素和尿膽素。因吃食物不同,糞便亦有改變,如吃含蛋白質豐富食物的糞便,有臭味、稍硬、成塊,色稍淡呈棕黃或淺,含細菌以革蘭氏陽性為多;吃碳水化合物豐富食物的糞便,呈棕綠色,惡臭味,軟或半液體狀,酸性,細菌以革蘭氏陰性居多。某些藥物也可改變糞便顏色。
排便過程是怎樣完成的?
排便是一種神經反射活動。排便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直腸在正常情況下是空虛的,但當集團運動推進糞便進入直腸時,如容積達150~200ml, 直腸腔內壓力升至7.3kPa時,可刺激直腸壁內感受器及其附近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經盆神經、腹下神經到達S2~4的排便低級中樞,由該中樞發出的沖動沿盆神經的副交感纖維傳出,引起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內括約肌舒張。同時由低級中樞神經傳出的沖動減少,外括約肌舒張,使糞便排出體外。
正常情況下,低級反射中樞受高級中樞的控制。直腸感受器產生的沖動除傳給低級中樞外,還傳給脊髓丘腦束上行達丘腦,最后至大腦皮質進入旁小葉,丘腦下部及腦干的排便反射高級中樞,并引起便意。排便反射的高級中樞可以加強排便低級中樞的活動,還可使腹肌、膈肌等收縮,增加腹內壓,幫助排便。然后,腹肌松弛,括約肌收縮,夾斷一節糞便,因糞便重量自然下落。此后肛管再次閉合,皺皮肌收縮清除剩在周圍的糞便渣。糞便排出后,內括約肌松弛,周圍皮折變淺,又可清除皮膚皺折內存留的糞渣。這一排便活動完畢后,可再開始另一排便活動。正常排便時可排空降結腸、結腸脾曲或更上部的結腸,也有人即便是直腸的內容物,也不能完全排空,至于能把全部結腸內容物排空的則屬罕見。
排便時大腸縱肌的收縮很重要。大腸縱肌收縮,可使大腸縮短,還可消除結腸遠端與直腸之間的角度,此時直腸內壓力升高,內、外括約肌舒張,膈肌下降,腹肌收縮,可使腹內壓增高達13.3~26.7kPa,促使糞便排出。排便時盆膈橫紋肌支持腹腔內臟,并能防止直腸和脫出。
排便感覺是由各種沖動引起,有精神的或機體的。另外有由外來對直腸壁壓力引起的假排便感覺,如前列腺腫瘤、膀胱結石、分娩兒頭壓迫直腸等。
正常人的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具有一定的閾值,達到此閾值時,即產生便意。當100ml糞便將直腸充盈25%時,或者直腸內壓力達到約2.4kPa時,就可產生便意。要達到非排便不可的程度,直腸內容物和壓力須增加3倍。但是否排便最后還取決于排便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的作用是抑制還是增強。
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不同,一般每日1次,早飯后排便。也有的3~5日或更長排1次,卻不感排便困難。排便后有舒適愉快的感覺。因此,不能只按排便次數多少確定便秘、腹瀉或排便的規律改變,應按各人的排便習慣來確定。
排便是怎樣節制的?
由于人的排便反射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因此意識可控制排便。部保持一定緊張力,使緊閉,阻止糞便、液體、氣體漏出,這種作用叫排便節制作用。排便節制作用,由感覺、反射、肌肉活動共同完成,是一種比較復雜的反射活動。可歸納為兩種。
(1)儲存器節制作用(結腸的節制機能):結腸的節制機能不依賴于括約肌作用。結腸特別是乙狀結腸具有適應反應,這種反應可調節腸腔內的容積和壓力,腸腔容積的改變壓力隨之改變, 有防止壓力過高,延遲腸內容物通過的作用。直腸乙狀結腸連接處的阻力、彎曲和皺折能延遲糞便進入直腸,保持直腸平時處在空癟狀態。左側結腸能蓄積一定量的糞便,如超過一定數量時,可刺激結腸,使糞便進入直腸。乙狀結腸造口術病人,如飲食調理適當,每日灌腸,可形成排便習慣,即是由于結腸的節制機能。
直腸是一種既有感覺又能擴張的貯器,對容量有最大的耐受性,能蓄積糞便和液體。直腸瓣能使糞便在直腸內螺旋形活動,使糞便壓力均等,避免了糞便堆積在直腸下部,并防止直行通過直腸,對排糞起到相應的節制作用。
(2)括約肌節制作用:是括約肌抵抗結腸蠕動向前推進力的作用。括約肌的收縮力必須勝過結腸推進力才有節制作用。如不能勝過推進力,則是功能不良。內括約肌是抵抗排便的最重要因素,常處于持續緊張收縮狀態,控制排便活動;外括約肌也常處于收縮狀態,閉合肛管。外括約肌的緊縮力比內括約肌高30%~60%,因此能制止糞便從流出。如外括約肌已失去緊張力,可發生功能不良。
在節制排便活動中,隨意肌外括約肌、恥骨直腸肌和提肛肌功能與不隨意肌內括約肌和縱肌功能有相互關系,聯合作用。如對抗排糞和排氣要求,外括約肌收縮可抑制內括約肌對肌收縮的反射性松弛,稱為隨意抑制作用。同時提肛肌的底袢收縮牽緊和抑制縱肌收縮,恥骨直腸肌收縮使肛直角的角度變小,直腸下段壓力增加,阻止糞便進入肛管,起到控制排便的作用。
因為意識可控制排便,所以正常人對排便具有節制能力。如果環境條件不許可,有排便感覺而不能排便時,排便的高級中樞下傳沖動抑制低級排便中樞,使括約肌收縮增強,象節制閘門一樣緊閉,并反射地引起乙狀結腸舒張,直腸內的糞便即返回乙狀結腸,使便意暫時消失。但如果經常或長時間抑制排便,可使直腸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被吸收過多而使其干燥,可產生便秘。
哪些因素能影響排便反射?
影響排便反射產生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進入直腸的糞便量過少,對直腸壁產生的壓力不足,致使直腸壁內的感受器不產生沖動,因而亦無排便反射產生。這種情況多見于進食過少及進食過于精細者。
(2)直腸對腸腔內的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不能產生沖動。這種情況見于長期不及時排便、經常灌腸或濫用瀉劑者。
(3)神經或脊髓受損,如多發性神經根炎、截癱等病,使傳導沖動的神經受損,不能產生排便反射。
影響排便過程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排便過程的因素雖然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有兩種,首先是影響便意產生的因素,另外是影響直腸排空的因素,前者已在“影響排便反射產生的因素”一題中作了介紹,不再贅述,有關影響直腸排空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大腦皮層對便意的抑制,如工作緊張、外出旅行、生活規律改變、情緒抑郁及過度勞累等均可使便意受到抑制,另外直腸的局部病變如痔瘡、肛裂會引起大便疼痛,從而使大便受到大腦的抑制。
(2)排便無力,如老年人、久病體虛者,由于膈肌、腹肌、腸平滑肌均收縮無力,缺乏推動糞便的力量。
正常人的排便有何差異?
正常人的排便差異很大,這與個體差異、生活習慣,尤其是飲食習慣有關。一般情況下,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有的2~3天一次(只要無排便困難及其他不適均屬正常),但大多數人(約占60%以上)為每天排便一次。
中醫對正常人排便次數亦有論述:“胃為水谷之海,日受其新以易其陳,一日一便,乃常度也。 ”
大便的不同性狀能反映什么疾病?
了解大便的次數和時間及大便的量、色、質、氣味、便時感覺和伴隨癥狀等,對診斷消化系疾病有重要意義。大便秘結,伴見高熱煩躁者,為腸熱證;伴見面色蒼白、脈沉遲者,屬冷秘,為腸寒;老人便秘,脈細數者,屬脾陰虛;大便溏泄,納少腹脹者為脾陽虛;腹痛泄瀉,瀉后痛減,脘悶噯腐為傷食;情志抑郁,腹痛作泄,排便不爽,為肝郁乘脾;黎明前腹痛泄瀉,為脾腎陽虛。排便時灼熱,屬大腸濕熱;里急后重,見于痢疾、脫肛,屬濕滯大腸或脾虛中氣下陷,大便下血,色鮮紅為近血,為病在大腸或痔瘡出血;血色黑暗或呈柏油狀為遠血,多屬食管、胃及十二指腸出血。
腸道易激綜合征表現為大便堅硬如羊糞狀,伴有陣發性腹痛,可在排便后暫時緩解,糞便中含有粘液無膿血;大腸癌糞便形狀持續變細,糞便表面可有鮮血;先天性巨結腸見于新生兒,表現為出生后排解胎糞減少,或者有持續性便秘、腹脹。
上一篇:大便變臭什么原因
下一篇:百靈鳥不能學什么鳥叫
1.第一點:兩個月的狗狗可以在家里遛,買一個繩子,在家里面牽著走,讓它提前習慣被遛。2.第二點:兩個月的狗狗一般來說是沒有注射完疫苗的,不建議帶到室外去遛,因為很容易被感染病毒,然后患傳染病,最好等所有疫苗注射完過半個月再帶出去。
1.兩個月的狗狗一天喂食3~4次左右,一次喂食30g左右,可以根據狗狗的具體情況或者狗糧包裝上的建議飼喂量再制定詳細的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時定量喂食、不要亂弄狗零食、不要頻繁更換不同的狗糧、兩個月的狗狗吃狗糧,需要給它泡軟。
1.貓咪身上臭要看看是否太久沒洗澡,身上沾到了屎,耳道是否干凈,皮膚是不是有寄生蟲,或者是不是口臭引起的。主人在家要定時給貓咪洗澡、清潔口腔、耳道和肛門腺,一般可以決絕大部分問題,但如果是皮膚病或傷口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發臭,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治療了。
1.羊奶粉。2.貓糧。3.肉類。4.營養膏。5.貓罐頭。6.雞蛋黃。7.蔬菜。8.愛肯拿第一盛宴幼貓糧。9.法明娜幼貓貓糧。10.藍饌幼貓糧。11.百利無谷雞。12.小米粥。13.Nulo貓糧。
1.兩個月小狗是可以吃雞蛋的,首先雞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等物質,可以補充狗狗身體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同時雞蛋中的卵磷脂使得狗狗的毛發長得更快,更有光澤,更柔軟。其次給狗狗喂食雞蛋一定要是煮熟的,生的雞蛋最好是不要給它吃的。因為生雞蛋中含有更多的細菌和微生物,狗狗如果吃了生雞蛋,很有可能出現嘔吐的情況。另外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要給狗狗吃蛋清,只能喂它蛋黃,蛋白可以等到狗狗再大點,再給它吃。2.二個月小狗能吃雞蛋嗎3.二個月小狗能吃雞蛋嗎4.01:08"}},"videoUrlParams":{"type":"tc5.01:08"}}},"hasShortAnswer":false,"hasNormalAbstractContent":false},"space":"6.兩個月小狗是可以吃雞蛋的,首先雞蛋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等物質,可以補充狗狗身體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同時雞蛋中的卵磷脂使得狗狗的
1.兩個月大的狗狗建議一天喂食3-4次。首先,兩月齡的狗狗沒有飽腹感,并且消化能力比較好,所以建議日常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喂食。此外,二月齡的狗狗牙齒還未發育完全,所以需要給狗狗喂食泡軟的幼犬糧,避免導致狗狗消化不良。最后,兩月齡的狗狗疫苗還未接種齊全,不建議帶狗狗外出或者洗澡。
1.兩個月泰迪每天吃100~120克左右的狗糧就可以,每天分為3~4次喂食。因為泰迪兩個月左右腸胃功能不太好,最好按照多吃少量的原則喂他。這樣狗狗更容易消化吸收,避免狗狗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
1.兩個月貓咪不建議洗澡,兩個月的小貓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的情況下是需要注射疫苗的,疫苗接種期間洗澡,容易導致小貓抵抗力低下感染病毒,加上沒有母源抗體的保護,洗澡后很容易引起疾病。貓咪在接種疫苗的過程中,禁止給貓咪洗澡、帶貓咪外出玩耍,避免接觸其它來歷不明的貓咪,避免貓咪在此期間感染其它的問題。建議等幼貓完成疫苗接種,體質健康的情況下,再給貓咪洗澡。2.兩個月貓咪可不可以洗澡呢?3.兩個月貓咪可不可以洗澡呢?4.00:56"}},"videoUrlParams":{"type":"tc5.00:56"}}},"hasShortAnswer":false,"hasNormalAbstractContent":false},"space":"6.兩個月貓咪不建議洗澡,兩個月的小貓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的情況下是需要注射疫苗的,疫苗接種期間洗澡,容易導致小貓抵抗力低下感染病毒,加上沒有母源抗體的保護,
1.兩個月的貓可以吃貓糧。貓糧是針對貓咪的營養結構給貓制成的含有一定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專用食物,可以給貓咪補充營養。但是兩個月的貓咪還是幼貓,建議貓主人給貓喂食專用的幼貓貓糧而不是成貓貓糧,因為幼貓貓糧更加有助于幼貓營養的吸收,有助于幼貓的生長發育。
1.兩個月的小貓患有肺炎后只要及時帶貓咪去寵物醫院檢查病因并使用藥物治療是可以痊愈的。通常情況下貓咪患有肺炎后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劇烈咳嗽、有痰等癥狀,可以給貓咪喂服寵物專用的止咳化痰類口服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進行靜脈滴注消炎類藥物。如果貓咪輸液時呼吸急促,應暫時停止輸液。
1.阿拉斯加不怕冷,阿拉斯加成可以承受零下20度的溫度,它本就是極地雪橇犬,能夠耐受極寒。不過狗狗都是恒溫動物,因此如果溫差變化過大、過快或頻繁,阿拉斯加也會受不了的。
1.大型犬幼犬專用狗糧。2.碎肉。3.瓜果。4.雞蛋。5.蘋果。6.魚肉。7.香蕉。8.乳品。9.營養膏。10.西瓜。11.愛慕斯狗糧。12.羊奶粉。13.酪梨。14.狗罐頭。15.麥頓狗糧。16.雞胸肉。17.普卡狗糧。18.胡蘿卜。19.比瑞吉狗糧。20.諾瑞狗糧。
1.可以吃牛肉,但最好是煮熟后給狗狗。牛肉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很高,并且膽固醇和脂肪的含量低,可以幫助狗狗強健筋骨,提高它們的抵抗力。但生牛肉當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病原微生物,容易引起狗狗腹瀉和消化不良,所以建議給狗狗吃熟牛肉。
1.大型犬幼犬專用狗糧。2.碎肉。3.瓜果。4.雞蛋。5.蘋果。6.魚肉。7.香蕉。8.乳品。9.營養膏。10.西瓜。11.愛慕斯狗糧。12.羊奶粉。13.酪梨。14.狗罐頭。15.麥頓狗糧。16.雞胸肉。17.普卡狗糧。18.胡蘿卜。19.比瑞吉狗糧。20.諾瑞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