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蚊魚
華文名:食蚊魚 英文名:mosquitofish 俗稱:柳條魚,大肚魚,山坑魚,大眼叮當,白頭婆,大肚摑等。本產美國東南部、墨西哥及古巴,現已引進天下列國。 體態特性:從外部特性來瞅,和青鱂極為好像。本人以為惟有在吻部和臀鰭能瞅出細小區別來:青鱂的吻部略微有上翹,而且臀鰭較為款待(截方形)。 風俗:和青鳉的風俗基礎上好像。然而是食蚊魚對于情況的符合本領比青鱂要強得多!能生計于咸淡水及沒有共情況的水體中,雜食性,成長快,成長力強,卵胎生,耐溫差(5~40℃)、矮氧及傳染情況。 還有要害的一點便是食蚊魚(更加是雄魚)極具進犯性,以至會自動奇襲體形比本人大一倍的魚類。進犯特性便是撕扯魚鰭,以至殺死它們。一切這些特性集于一身,理所天然的便成為上風種群,對于生態位好像的本地魚類形成相稱大的壓力。 值得玩味的是食蚊魚也喊西方食蚊魚(western mosquitofish),而孔雀魚(Poecilia reticulata)、帆鰭茉莉(Poecilia latipinna)、月光(Xiphophorus maculatus)等又稱東方食蚊魚(eastern mosquitofish)。
小編還為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什么魚會吃在水里的蚊子幼蟲?
食蚊魚。
食蚊魚主要是以動物食性為主。無食用價值,但它嗜食蚊子幼蟲,有益于環境保護,也有觀賞價值。原產北美,引入我國,分布于長江以南諸多省區。也被移殖于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
據介紹,食蚊魚成年個體體長4-6cm,卵胎生,主要食物為水生的昆蟲幼蟲,當水溫適宜時,每條魚一晝夜可吞食蚊子幼體40~100只,最多能吞食200多只。利用食蚊魚滅蚊,能把蚊子幼蟲消滅在水體里,可有效地控制蚊子的孳生。
所以,水缸中有大量的蚊蟲幼蟲,可以用食蚊魚來消滅。
擴展資料:
中國引進食蚊魚:
1911年從夏威夷將600尾食蚊魚經日本橫濱運至臺灣,大部途中死亡, 最后尚存126尾,由于氣候適宜, 不久普及臺灣全省。
第二次在1924年由菲律賓醫學科學研究所贈送一批食蚊魚運至上海試養;
1926年又從美國漁業局運來一批,通過較長期馴育和適應, 食蚊魚已在上海郊區小河、池塘大量自然繁殖。
50年代后期開始廣泛移植至中國南北許多省市,60年代在廣州地區繁殖,現已成為該區池塘、水溝、低洼地等小水體數量很多的優勢種。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食蚊魚
人民網-廣州水務局:適量投放食蚊魚不會影響生態
淡水小雜魚種類
淡水小雜魚有麥穗魚、餐條、鳑鲏、馬口魚、食蚊魚、銀飄魚、四川華鳊、泥鰍、鯽魚等種類。以麥穗魚為例,麥穗魚一般在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淺水區較為常見,它主要以水里的浮游生物為食。麥穗魚在我國大部分水域均有分布,但在靜水水域和透明度不高的水域中要多一點。
一、麥穗魚
麥穗魚一般生活在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淺水區,它的食性很雜,它主要以浮游生物為食。麥穗魚在我國大部分水域中都有分布,但是在靜水水域和透明度不高的水域中分布要多一點,一般水流較急的水域分布要少一點。
二、餐條
餐條也叫作鰷魚,它是一種群居型小雜魚。餐條的體長一般不超過16厘米,全身顏色是銀白色的。它的食物主要以藻類、高等植物的碎屑為主,偶爾也會吃一些小螺、小貝等甲殼動物和昆蟲。
三、鳑鲏
鳑鲏的顏色比較鮮艷,它是一種常見的淡水小型魚類,體長大約為40-50毫米。鳑鲏主要分布在我國淡水水域,尤其喜歡在水草叢密的淺水處扎堆群居。
四、馬口魚
馬口魚也叫做桃花魚,主要生活在山澗溪流中,一般在水流較急的淺灘,小溪或江河支流中較為常見。馬口魚喜歡群居,性格兇猛,主要以小魚、水生昆蟲為食。
五、食蚊魚
食蚊魚也叫作柳條魚,它是我國從北美引進的外來魚種。引進這種魚的目的是治理本土蚊蟲,但是由于它的適應性強又缺乏敵人,所以對本土水域的小型魚會帶來很大威脅。
六、銀飄魚
銀飄魚主要生存于江河、湖泊中,它是比較常見的小型魚類,不論是在靜水、流水中都能生活。銀飄魚的行動比較迅速,可以成群的在水面上漂游,所以有飄魚之稱。
七、四川華鳊
四川華鳊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上游地區,它是我國的特有物種。四川華鳊的體型比較小,一般是6厘米-10厘米左右。
八、泥鰍
泥鰍主要生活在淤泥底里面,它比較喜歡靜止或緩流的水體。泥鰍的適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內生活。
九、鯽魚
鯽魚分為野外和坑塘鯽魚,這兩種鯽魚雖然是同一品種,由于它們吃的東西不一樣,所以野外鯽魚體型一般很小。
水里的小魚都有什么魚?
水里的小魚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是麥穗魚、餐條、鳑鲏、馬口魚、食蚊魚、泥鰍、鯽魚等。麥穗魚: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的淺水區常見,食性較雜,主要以水里的浮游生物作為食物。餐條:餐條學名鰷魚的小型魚種,群居型小雜魚。體長不超過十六、七厘米,嘴微翹,鱗極細,全身銀白色。
水里的小魚有很多種。一般常見的是麥穗魚、餐條、鳑鲏、馬口魚、食蚊魚、泥鰍、鯽魚等。
1、麥穗魚:野外地區的江河、湖泊、池塘的淺水區常見,食性較雜,主要以水里的浮游生物作為食物。
2、餐條:餐條學名鰷魚的小型魚種,群居型小雜魚。體長不超過十六、七厘米,嘴微翹,鱗極細,全身銀白色。
3、鳑鲏:鳑鲏色澤鮮艷,模樣好看,是常見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一般體長40~50毫米。
4、馬口魚:馬口魚也叫桃花魚,在我國的各大水系均有分布,主要生活在山澗溪流中,比如水流較急的淺灘,底質為砂石的小溪或江河支流中常見。
5、食蚊魚:食蚊魚又稱柳條魚,是我國自北美引進本土的外來魚種。
6、泥鰍:泥鰍南方的小雜魚,主要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適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內生活。
7、鯽魚:野外的鯽魚和坑塘的鯽魚是同一品種,吃的東西不一樣,因此野外的鯽魚個子很小。
食蚊魚和孔雀魚區別
隨著盛夏季節的來臨,小小的蚊子又開始泛濫成災了。關于蚊子的諸多害處,相信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了,隨著它們對于人類無微不至的關懷,一種小型魚類倒是跟著蚊子沾了光,它們因為蚊子的存在、而聞名于世。
連它們的名字都和蚊子有關,被人們稱之為
食蚊魚。
因為昨天養魚老道寫了一篇關于小麥穗魚的文章,很多魚友問道,它們就是傳說中的食蚊魚嗎?其實不是的,食蚊魚和小麥穗魚,那可是沒有半毛錢關系,
它們和魚友們經常飼養的孔雀魚,倒是有點近親關系。
網上有很多關于食蚊魚的
夸張介紹
,養魚老道給大家簡單列舉一下。
觀點一:食蚊魚一天能吃2000條蚊子幼蟲?
食蚊魚是胎_科的一種小型魚類,所謂胎_科,原意為胎生_科,也可叫做花_科,和我們所熟識的孔雀魚是同類的。
它們主要分布在美國南部和墨西哥北岸的低洼地和溝渠中,因為它們擁有攝食蚊子幼蟲、孑孓的作用而得名,它們的大小其實和孔雀魚相差無幾,但是,有資料顯示:
它們一天能夠吃下2000條孑孓,也就是蚊子卵,因為這樣滅蚊的作用,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所以,很多國家開始引進食蚊魚用來滅蚊,以至于戰斗民族還為其豎立雕像,用來紀念這個滅蚊英雄。
其實呢?凡是飼養過觀賞魚的魚友,都會有一個常識性的認知,那就是:
一條觀賞魚,它們一天的食量會有多少,是與它們的腸胃容量有關的。
即使我們往死里喂,一條不足小拇指大小的食蚊魚,它也不可能一天吃得下2000條蚊子幼蟲,哪怕是羅漢魚,它們也未必有這個飯量,這只是根本不懂養魚的人,隨意杜撰罷了。
觀點二:食蚊魚能生,每次懷卵量可達10萬枚?
食蚊魚是和孔雀魚一樣的繁殖方式的花_科小型魚,它們的性成熟時間也在三四個月左右,也就是說,三個月大的小魚才可以開始繁殖,還要溫度適宜。
但是剛開始它們的懷卵量很小,而且是體內受精、直接生下小魚的,屬于
卵胎生系列魚類
,即使是成魚,每窩的繁殖量最多也就在百條小魚左右。
即使是溫度適宜的情況下,也應該一個月繁殖一次,況且又是在野外環境,每胎能生個四、五十條小魚,就算很不錯了。
雖然說它們的泛濫成災與它們的生育能力有一定關系,但最為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們可以直接生小魚,小魚出生后就會有躲避天敵的能力,比起諸多產卵需要孵化的魚類,它們具有天生的優勢。
再者大魚生小魚,小魚很快再生小魚,如此循環往復,繁殖力也是很強悍的。
因此,孔雀魚才有了
百萬魚之稱,
食蚊魚也可以算是百萬魚了,但是,
它們絕對不可能一次性懷卵10萬枚的,我們讓它把10萬枚魚卵藏在哪呢?
那樣的魚類只會出現在
卵生魚中,
而且大多數是中大型魚類。
觀點三:食蚊魚只吃蚊子幼蟲,其他一概不吃?
事實上,在食蚊魚的食譜中,它們的食物是很廣泛的,因為它們本來就是屬于
雜食性魚類。
它們的食物來主要自于水體中的各種小生命,比如說:水蚤、草履蟲、血紅蟲、線蟲、以及各種藻類和有機物的殘渣剩飯,蚊子幼蟲只是在適口性上,比較適合于成年食蚊魚的口味,吃起來比較合適罷了。
像食蚊魚這種習性的可以捕食蚊子幼蟲的觀賞魚,那可是大有魚在,包括了孔雀魚、瑪麗魚、曼龍魚、斗魚、麥穗魚、__魚、蝦虎魚、各種青_魚、嘴巴較大的燈科魚類,甚至于很多慈鯛科觀賞魚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體長在20厘米左右的鸚鵡魚、地圖魚、羅漢魚等等,它們在沒有食物供應的情況下,也會攝食蚊子幼蟲的,這樣的可以攝食蚊子幼蟲的魚類,估計可能有幾百、上千種之多了,其實它們都算是食蚊魚。
換句話說,食蚊魚還是熱帶魚呢,它們比較懼怕低溫環境,在某些地區的冬季可能死亡,如果真要引進一種食蚊魚滅蚊,還不如小麥穗呢,青_也行啊。
觀點四:食蚊魚可以在海水中生活?
還有資料介紹的食蚊魚,寫來寫去,竟把食蚊魚寫成了海水魚,說是它們可以在大海中生活
在我們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確實有這么一類魚,它們還不能算是汽水魚,只能算是一種喜鹽魚類,也就是說,
有可能它們的祖輩曾經在海水中生活過,但是,現在它們已經不適合在海水中生活了
,在飼養它們的過程中,適度、短暫的加鹽予以治療一些疾病,它們也可以生存。
比如說我們常見的瑪麗魚、孔雀魚、三湖魚、甚至于錦鯉,都會有此特點,但是,如果我們突然間把它們扔到海水中試試?直接就掛掉了。
包括了上述的很多隸屬于_魚科的觀賞魚,都不可以直接在海水中飼養的,它們其實是淡水魚。
觀點五:誤把青_魚、孔雀魚、麥穗魚,當成食蚊魚
在上述這幾種觀賞魚中,孔雀魚和食蚊魚最相似,但是我們從其尾部的
花紋和身形
,還是能夠區分出來的,野生食蚊魚,身上鱗片或者尾巴上的
暗紋、黑斑較多
,這是它們的保護色,當然也有品種的不同。
懷孕食蚊魚,雌魚的黑色
胎斑很重
,雄魚的個體也比孔雀魚的雄魚相對粗壯一些,沒有什么亮麗的體色,食蚊魚雄魚的尾巴
寬幅很小。
小麥穗和食蚊魚的差別就更大了。
青_魚的臀鰭比起食蚊魚要長的多,這一點我們拿青_魚和孔雀魚的臀鰭進行比較就可以了,它們都不是同一種觀賞魚,下圖為青_魚。
青_魚
另外,由于食蚊魚的繁殖速度極快,極具攻擊性,這種小魚已經成為了外來入侵物種,如果我們家中的閑置水體有一定的蚊子幼蟲出現,不是不可以飼養幾條食蚊魚的,畢竟相對便宜。
但是飼養其他很多小型觀賞魚,諸如孔雀魚、瑪麗魚、曼龍魚,甚至于小麥穗或者草金魚、金魚等,效果是一樣一樣的。
烏龜在冬眠自然醒來后的10-15天會開始吃東西,烏龜冬眠后一般在4月或5月時蘇醒。烏龜在冬眠自然蘇醒后不會立即進食,主人不可以在這時給烏龜喂食過多,否則會導致烏龜死亡,最好是讓烏龜先活動兩天左右,等它徹底蘇醒后再喂食,但喂食量還是不可過多。
烏龜眼睛鼓包發白大多是發生在秋天和春天里,但是冬眠的時候也存在。烏龜眼睛鼓包發白這種病主要是由于飼養密度過大,水質不好引起的。而冬眠的時候主要是因為水溫環境的變化。
巴西龜冬眠時主人可采取兩種方法,一是埋沙法,在容器內鋪上潮濕河沙,再用報紙層層覆蓋,巴西龜會自行扒窩,之后每隔一周都噴一次水。二是埋泥法,鋪墊深度為2-3厘米的盆栽土,再將干草或水苔等覆蓋即可。
大水缸養魚最好注意三大方面:1、大水缸的溶氧量差,因此最好配備水泵或者增氧器。2、大水缸是敞口的,最好罩上網子能阻擋灰塵等異物,但每天需保持1-2小時光照殺菌。3、過冬前最好將魚轉移到其他容器,室內飼養。
烏龜中最溫順不咬人的就是中華草龜,它也是目前我國分布最廣且最受歡迎的龜類,相較于鱷龜、巴西龜等肉食性烏龜,中華草龜的性格明顯更加膽小。當它遇到危險時,大多是第一時間將頭和四肢縮回殼中。
烏龜冬眠時出現死亡,多是以下原因導致:1、冬眠前食物不足,能量無法支撐3-4個月;2、環境溫度過低,當氣溫達到0度以下時,則會凍傷甚至凍死烏龜;3、烏龜年齡或者體型過小導致抵抗力較弱,就很容易冬眠時死亡。
烏龜一個月不換水大多是不會死的,但有很大可能會因為水質環境惡劣而出現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腐皮病、寄生蟲等,這對烏龜的身體和皮膚都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比如皮膚腐爛、泛白,甚至嚴重時還可能誘發白眼病。
地址:江夏大道鴻發世紀城東門14號樓103號門面
電話:027-87988580
地址:中山大道797號長青廣場商務中心1層A座
電話:13397153577
地址: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城市之光24-2門
電話:027-87002324
地址:中南二路22號奧山創意街區5號樓獨棟
電話:13377857323
地址:關山大道金地太陽城A棟C-8號
電話:18971692583
謝先孝主治醫師
擅長犬貓傳染病治療,消化內科疾病診療,細胞學檢查和犬貓常規外科手術。
陽炳中執業獸醫師
擅長大小寵疾病
黃家豪住院部主管
擅長麻醉學、常規外科手術
張雨龍高級助理
擅長貓科行為學、鼻腔疾病、內分泌疾病
陶虹宇藥房主管
擅長藥物代謝動力學、實驗室檢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