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鱷背蝎(拉丁學名:Hottentotta hottentotta)也稱剛果紅鱷背蝎,原產于非洲剛果半沙漠區,性情兇猛且毒性較強。與其它鱷背蝎一樣,背上有像鱷魚一般的凹凸紋,但比其它品種較明顯,身體顏色的變化很大,有棕色、暗紅、暗紫色,幼蝎顏色更好看,一般來說是較為少見的鱷背品種。
學名: Hottentotta hottentotta中文名稱:剛果紅鱷背蝎
英文名稱: Congo red alligator back scorpion
野生棲息地:半沙漠
產地:非洲剛果
性格:兇惡
毒性:一般
生長速度:一般
最大體型:約5吋
食量:大
食物:櫻桃蟑螂、面包蟲、蟋蟀
壽命:約10年
成蝎飼養難度:容易
幼蝎飼養難度:容易
飼養方式:獨居
? ? ?1.黑肚病
? ? ? 因蝎吃了不潔發臭的食物或飲水而引起的。病蝎前腹部膨脹、發黑。防治方法是及時將病蝎隔離,清除殘食、停喂幾天水,注意飲食衛生,加強管理。
? ? ?2.干枯病
? ? ?因蝎窩內缺少水分,過份干燥而致。病蝎尾部和后腹部發黃,慢慢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及時供給水分,并使蝎窩內保持一定的濕度,幾天后就可痊愈。
? ? ?3.消枯病
? ? ?病狀為全身干燥無光,前腹扁平,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懼狀,多日不食而慢慢死去。此病常年可見,多因長期不換土,窩土過干,或蝎子饑餓過度后暴食所得。治療時可用酵母片3片,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夾著病蝎后腹部強迫其飲藥水,每天2次,3~4 天即愈。
? ?4.黑霉病
? ?也稱真菌病或黑斑。此病多發生在秋季,因房窩土壤濕度過大或潮濕過久引起真菌感
? ?染所致。主要癥狀表現為后腹不能卷曲,全身柔軟,行動呆滯,不進食,前腹面有小黑斑點。治療方法是,用 0.25 克金霉素一片,研粉加水 400 克,夾著病蝎后腹部強迫其飲藥水,一天2次,3~4天即愈。原窩房要消毒,變換地而土壤。
? ?5.步足麻木、腳須發黑病
? ?當蝎子被螞蟻咬傷后易得此病。得病后步足收縮,伸展不開,失去活動能力,不想吃食。當遇到情況想跑時,變成亂跳翻滾動作,病腳慢慢發黑變干死亡。防治的辦法是嚴禁螞蟻進入蝎房,發現進入后要立即清除。
? ? 6.半身不遂
? ?此病的癥狀是行走時側身,或用一邊腑肢和第二鰲肢行走,滾爬而行,全身無知覺,白天好象不怕一切地向外爬。病因是窩房內濕度太大,天熱蒸氣過大所引起的,因此要注意窩房內的濕度。
? ? 7.蝎虱
? ?蝎患亂時,身上出現黃色粉末樣的寄生蟲螨,潛伏在腳須、胸腹兩側以及腿、尾的小縫里。這種小螨蟲叫蝎虱。病因是蝎房內濕度大大。防治方法是使窩房干燥一點:同時要注意隔離,用淡漂白粉噴灑消毒。
? ? ?適宜溫度 25 ~ 32 度之間(低于 20 度會不進食),飼養盒擺放在陰涼通風安靜的地方。
? ? ?紅鱷背蝎進食一般都不會有問題。只要選擇合適大小的飼料昆蟲即可,針頭蟋蟀和櫻桃蟑螂為最佳,也可以將面包蟲切成小片喂食。萬一碰到拒食,也可能是緊張、環境問題、蛻皮、懷孕,或者只是它們還飽著對食物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