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又稱恐水病,俗稱瘋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急性、致死性傳染病。本病不僅發生于犬,貓及其它家畜亦會感染。
臨床癥狀與狗相似,分狂躁型與癖痹型兩大類。受感初期的臨床癥狀包括不明顯的神經性和行為上的變化,過敏反應、發燒和不安煩躁不斷加劇。以上癥狀一般只持續1~2天。隨病情發展,多數貓出現狂躁型狂犬癥狀,受感貓對待人、其他動物及死亡動物均特別暴躁。表現為緊張不安,并且對任何動物都強烈地試圖撕咬和抓撓。受感貓可能會跑或踱步,直至支持不住而倒下。如果受感貓能存活5天之久,一般病狀會轉成癱瘓性,狂躁癥狀消失,此時受感貓出現下身癱瘓、動作不協調、昏迷和死亡。與犬相反,貓一般出現頻繁嘶叫并有音調變化。
本病的病原為狂犬病病毒。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腦組織中;唾液腺和唾液中也含有大量病毒,并隨唾液排出體外。大多數病例是由于被患病動物咬傷而感染。
根據病史和主要的臨床癥狀可以進行確診。
貓與人接觸密切,為了不使狂犬病危及主人,應每年進行預防注射。